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238 遮羞布 238 遮羞布
-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戴姆勒意图向美国自首倒不是很新奇的操作。
三星这么干过,它向美国司法部自首,导致LG、奇美、友达等一起操纵液晶面板价格的5家企业被罚5.85亿美元,而三星自己免于处罚。
日立这么干过,它向华夏发改委自首,导致一起操纵汽车线束、起动机等零部件价格的7家日企被罚款8.32亿华夏币,而日立自己免于处罚。
制药行业的法国罗纳、海运行业的日本邮船、内存行业的美国镁光,它们统统这样干过,也统统免于处罚,但合谋公司就要为此大出血了。
戴姆勒想走一条前辈们已经走过的路。
但是,它选择一个极其让人愕然的时机。
欧洲车企正遭受系统性质疑,政府刚出台扶持政策,同行在试图消弭市场影响,金融市场也刚有稳定信号,如此情况之下选择自首无疑是让刚刚休整的战壕再次被炮弹锁定。
排放造假的事情还没结束,垄断市场的行径又冒了出来……
这种来自华盛顿的消息甚至把身败名裂的马丁都激怒了。
作为一个正被调查的大众前任CEO,他本该就此沉寂,但在瞧见戴姆勒的动作之后便又惊又怒,行业局势刚艰难的有所缓和,这新的案子无疑是再次把大家都推上风口浪尖。
马丁可以和戈恩共同竞选本轮排放造假事件里最倒霉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付出了很大成本,所以瞧见来之不易的局面忽然恶化就倍感痛心,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是他可能又要遭遇一轮新的调查。
他在推特上直接斥责:“曼弗雷德和迪特两个蠢货把一切都搞砸了!!”
曼弗雷德是戴姆勒的董事长,迪特是CEO。
马丁的声音是伴随着德国国内舆论的批评一起冒出来的,但是,戴姆勒集团对别的斥责保持沉默,唯独反驳了大众前掌门人的批评。
迪特直接在推特上反唇相讥:“还能比你做空自己公司更蠢吗?”
他不能容忍身败名裂的马丁在这种关头还能出来踩自己,做空大众公司又被抓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德国汽车三巨头在很多领域保持默契,这次曝光出来的垄断行为也只是再次证明这一点,但三巨头之间也有竞争,迪特和马丁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也有争执。
马丁继续在推特上输出,指责戴姆勒集团的行为是一种背叛,批评他们对如今局面的破坏。
迪特不管这这那那的,干脆在推特上呼吁当局发起对马丁的进一步调查,怀疑马丁这种能做空他自己公司的人也有资金布置在做空戴姆勒!
马丁至此彻底不回了。
他悲哀的发现,一步错,步步错,不管自己再说什么话,只会被所有人揪住一件事不放,偏偏自己又难以反驳。
不过,马丁无法匹配迪特的指责,德国乃至欧洲其它国家的舆论仍旧汹涌,汽车行业的事件自上个月就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点热点,电视、网络、报纸轮番轰炸,还有环保主义者的抗议示威,关注度实在太高。
上次还能指责是空头破坏,这次是车企自己把证据拱手奉上,还有什么好说?
戴姆勒还真有。
它对外没有正式回应这件事,但高级副总裁科林斯在自己的推特上委屈表示了集团如此动作的考虑——“我们认为过山峰很可能掌握了很多关于我们的信息,这样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还赖过山峰!都赖过山峰!
那个幽灵给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过山峰真的拿着垄断市场的信息再次发动袭击,戴姆勒集团的后续损失会非常多,至于它到底有没有掌握……谁又能说空头之王不是拿捏着消息准备发起三战呢?
过山峰先前在排放造假上明显是有计划的追逐最大利润,也有人在怀疑它的消息来源是雷诺、大众或者博世集团的内部高层,动机也很简单。
马丁都能反手做空大众,别的高层联合过山峰搞内幕交易也不稀奇。
所以,这时候不赶紧出卖队友,等到过山峰发起袭击就晚了,与其一起死,还不如现在降低损失。
至于降低谁的损失,谁先站出来卖就是谁的。
科林斯在推特上的表述似乎让戴姆勒集团的选择变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合理。
更为吊诡的是,尽管欧洲舆论批评,美国舆论看戏,但戴姆勒的股价竟然真的有所反弹,那些真正拿着公司股票的股民们显然觉得卖得好。
这种金融市场的表现让戴姆勒多了些应对舆论的底气,除了在道德意义上容易被诟病的背叛,垄断市场的行为本身并不占据高点,包括面对来自德国BaFin的紧急审查也是类似的腔调。
值此美国和欧洲双双启动反垄断调查之际,向来做完空就走的过山峰破天荒的给予了双语回应。
德国媒体收到一句——Das haben wir wirklich nicht。
美国媒体收到一句——We really don’t have that。
百晓生冲浪在前线,认为这样的回应进一步坐实了过山峰幕后黑手的华夏背景——这个真没有。
可以说我做空大众,可以说我涉嫌操纵市场,但你们这个戴姆勒、宝马和大众垄断市场的信息……是真的没有。
过山峰官方在线辟谣,戴姆勒高层集体沉默。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说,似乎忘了空头之王并不是什么善茬。
至于过山峰是不是在说谎,它目前说话的公信力至少比戴姆勒高。
一直在观望集团情况的部分奔驰在华高管瞧着这样混乱的情况,一方面也接到欧盟监管要求配合调查的要求,另一方面不禁人心思动,总部太蠢了,后续还有一系列司法麻烦,或许可以出去找找新的发展。
大众股票依旧停牌,戴姆勒公司有所回暖,唯有宝马公司在这轮出卖中股价下挫,也让它先前清白的名声遭遇污点。
空头来袭不让人气愤,秃鹫本就逐利,监管调查不让人愤怒,这是分内工作。
唯有队友出卖最让人难以接受。
6月21日,一直保持沉默并配合调查的宝马公司主动向欧盟委员会投案自首,通过加密举报系统提交《宽大处理申请书》,描述了车企系统性合谋操控报废车辆回收市场的行为。
他们通过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集体拒付报废车拆解费,共享与拆解商合同条款,联合压低回收价格,导致欧盟8成的授权处理中心长期亏损。
欧盟存在一个宽大处理机制,根据《2006年宽大处理通知》,首个举报者可获100%豁免。
很显然,并不是只有戴姆勒才会出卖队友。
《纽约时报》如实报道了来自汽车行业的又一则丑闻,也很难不发出深深的感慨。
“从三菱到宝马,汽车巨头深陷丑闻泥沼,从柴油排放的造假到废车回收的黑幕,行业的遮羞布被一层层戳破,这场由过山峰掀起的危机搅出了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巨型漩涡,把那些依靠垄断和谎言牟利的玩家不留余地的拖进深渊。”
“2014年成为汽车行业的大逃杀之年,也成就了空头之王的金融传奇。”
“不要放过垄断吸血的车企,也不要放过兴风作浪的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