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122章 仙兔捣剑丸

第122章 仙兔捣剑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许飞娘带着长眉真人的使命,绕过川蜀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路往东南方向悄然飞去。

    她不敢大意,深知长眉真人手段通天,即便相隔万里,若自己稍有异动,也难逃其感知。

    数日后终于抵达了荆州安成郡宜春县地界,也看到了此次任务的目标所在地、

    明月山。

    这座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山势绵延,层峦迭翠。

    其主峰山体呈一道优雅的半圆形弧线,远远望去,恰似天边悬挂的半轮明月,故得名“明月”。

    更奇特的是,山中岩石在特定光照下会泛出淡淡的银白色光泽。

    尤其在月夜,整座山体仿佛自行吸纳月华,莹莹闪烁,与夜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清辉流照,堪称奇景。

    若是换了邓隐那等嗜杀躁进的血魔前来,恐怕早已按捺不住,直接化出血影神通扑向山巅。

    以强横法力粗暴扫荡搜寻,管他什么地脉灵气山间精怪,一律强行慑服探查。

    其他的魔头估计也是类似手段,修行魔功本就会有智商-1~~~-10086的弊端。

    但许飞娘修行的是外道功法,兼修一部分正道心法,所以绝非这等莽撞之辈。

    她能得长眉“委以重任”,正是因其心思缜密,办事稳妥,远非寻常魔头可比。

    想当年她以一己之力在正魔两道间纵横捭阖,暗中串联,促成群魔攻陷蜀山的壮举,堪称其魔道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若非长眉棋高一着,魔焰更盛,硬生生压服群魔,逆转乾坤,如今西南之地的格局恐怕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也正因如此,她深知谨慎的重要性。

    自踏入荆州地界起便彻底敛去遁光魔气,悄无声息地融入山林人间。

    先在周边城镇以及散修聚集之地暗中探查,收集关于明月山的一切情报。

    然而,越是探查,心中便越是微沉。

    江西,这片浸润于赣鄱水网之间的土地,在九州的历史长卷中始终占据着独特而举足轻重的位置。

    它地处真正的四战之地,雄踞中原之南,扼守益州东出之咽喉,牵制扬州西进之要冲。

    亦是北上中原南下交广的十字路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枢纽。

    其地沃野千里,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五水汇流,滋养出鱼米之乡的富庶,漕运往来,商贾云集,是维系帝国南疆的经济动脉。

    不仅如此,此地文风鼎盛,底蕴深沉,书院林立,讲学之风蔚然,大儒名士辈出,编织出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化文脉。

    战略、经济、文化皆鼎盛如此,其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然孕育出无数瑰丽奇诡的神话与传说。

    仙踪道迹隐于山水之间,异闻奇谈流传于市井乡野。

    明月山,虽不及西侧那座以万亩草甸云中道场闻名的武功山那般声名显赫。

    但其底蕴与神秘,却丝毫不容小觑。

    整座山脉都仿佛笼罩在一层朦胧的传说薄纱之下。仅从其内部几座主要山峰的名讳,便可见一斑:

    主峰太平山,山势雄浑,寓意天下承平,山下坐落着古刹太平兴国寺,乃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沩仰宗”的重要发祥地,梵音檀香,法脉悠长。

    其侧玉京山,名取“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之仙家气象,山石嶙峋却自带飘逸,云雾缭绕间,恍若直通霄汉琼楼。

    旁又有仰山,名似平实,却在历史某个时期,“仰山行祠”香火鼎盛,信仰曾广传半壁江山,潜藏着难以估量的民间神力与古老印记。

    有如此多的传说之名,但最近山中却是一切正常。

    正常得有些过分了。

    可长眉真人的阳魄剑丸偏偏就偏离预定轨迹,落在了这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

    许飞娘秀眉微蹙,心中暗骂:“长眉老儿不得好死!分明是察觉此地有异,自己不敢亲身犯险,却派我来做这探路的卒子!”

    “若真有能瞒过昊天镜的凶险埋伏,我岂不是自投罗网?”

    “早知道就该去北方讨个生活。”

    心中虽万般不甘与愤懑,但受制于长眉种下的禁制无法反抗。

    压下翻腾的心绪,既然避无可避,那便只能小心应对。

    化作一道几乎融入山风夜色的淡薄虚影,许飞娘朝着那半轮“明月”悄然掠去。

    希望不要那么倒霉吧.

    极其谨慎地收敛起所有魔气,巧妙地绕开了山腰间香火鼎盛的太平兴国寺,避过了几处隐有清修之气透出的茅棚竹舍,感知着空气中流转的微弱佛力与道韵,不敢惊动任何可能存在的地头蛇。

    依循着长眉印入心神的那一丝微弱指引,向着山巅绝壁之处潜行。

    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一股纯净而锐利的灵机在彼处凝聚。

    终于,她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孤绝悬壁,背倚湛湛青天,下临渺渺云海。

    在嶙峋的石缝之间,一点炽白的光芒正静静悬浮,缓缓旋转,散发出纯正而磅礴的阳刚剑意,正是那枚失落的阳魄剑丸!

    然而,许飞娘的目光却瞬间被剑丸旁的存在牢牢吸引。

    就在那剑丸之下,一块光滑如镜的青石上,竟蹲坐着一只兔子。

    其毛色胜雪,不染一丝杂尘,一双瞳孔却非寻常兔类的赤红,而是清澈如赤金琥珀,正一眨不眨地“凝视”着那枚仿佛在与它共鸣般轻轻嗡鸣的炽白剑丸。

    体型娇小,看似人畜无害,但周身却流转着一层极其淡薄却无比精纯的月华清辉。

    与这山巅的云气、与那阳魄剑丸的气息,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和谐的平衡。

    这一幕,诡异得让见多识广的许飞娘,一时之间竟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仔细观察,更是有些惊恐。

    一只山野兔儿,竟无端透出几分餐霞饮露不履凡尘的仙家气韵,

    许飞娘几乎要怀疑自己的神识是否被庆有和尚的罗汉拳打出了暗伤,以至于此刻竟生出如此荒谬绝伦的错觉。

    她竟觉得一只兔子颇有仙姿?

    心下凛然,下意识地倒退两步,指尖微动,已悄然扣住一件护身法宝。

    这情形太过诡异,远超寻常精怪范畴,绝非她孤身一人能够轻易应对。

    第一个念头便是立刻将此间异状传讯回禀长眉,让那老魔自己来定夺。

    她这小身板实在扛不住这等莫名之险。

    然而,就在心神微分欲要退走的刹那,目光再次扫过那白兔身前,方才被云气稍稍遮掩的景象此刻清晰无误地映入眼帘。

    蕴含着纯阳剑魄的炽白剑丸此刻竟被那兔儿一双前爪捧在当中。

    雪白的绒毛簇拥着那枚光华内蕴的剑丸,眸子里满是专注与好奇,偶尔偏一偏头,长长的耳朵便随之轻轻摆动,流露出一种极其专注却又浑然天真的懵懂神气。

    先是试探着用粉嫩的鼻尖轻轻去触碰剑丸表面,又开始尝试用爪子笨拙地拨弄剑丸,使其在雪白的绒毛间滚来滚去。

    炽白的剑丸于是便在如云的白毛间忽隐忽现,划出一道道淡而清晰的光痕,仿佛星子滑过雪原。

    许飞娘屏息凝神,心中惊疑更甚。

    这绝非寻常山野精怪对待无主法宝的反应,更非什么懵懂无知。

    除非……

    一个念头划过脑海。

    这兔子的神魂大有问题!

    许飞娘心中稍定。

    若它一直维持着方才那初现时的天人之姿,她是决计不敢轻易上前的。

    暗自运转魔功,一件薄如蝉翼绣着繁复星月云纹的“天孙锦”自袍袖中无声滑出,悄然覆罩周身。

    这宝物能敛去她一切气息波动乃至身形痕迹。

    借着天孙锦的遮蔽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一步步缓慢而谨慎地朝着青石上的白兔靠近。

    一步,两步……对方依旧毫无所觉。

    许飞娘心中更安定了几分。

    修行界中神魂乃是重中之重,是一切修行的根基,亦是最大的命门。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叱咤风云的顶级大佬,最终陨落的根源,都出在神魂之道上。

    或是心魔反噬,或是道心蒙尘,或是中了敌人针对元神的诡异咒法。

    她甚至阴暗地想,若是长眉那老儿有一天真的陨落,大概率也不是被人正面轰杀。

    恐怕是其心中那万千算计最终成空,反过头来吞噬自身。

    亦或者他苦心孤诣营造的魔涨道消大势,成全了江南保安堂那帮不按常理出牌的“怪物”,以至自身道途崩毁,信念溃散。

    到了那时,斗剑的胜负早已在更高层面上分出。

    肉身的消亡,形神的溃灭,不过是最终呈现出的结果罢了。

    蜀山剑派一贯的风格就是如此,或者说是长眉真人最擅长的手段。

    往往无需他亲自出手,只需推演天机布下棋子,派出“合适”的弟子,赐予“合适”的神兵法宝,再安排“刚好”出现的机缘。

    便能假他人之手,将看似不可一世的魔道巨擘或邪道凶神斩落马下。

    整个过程仿佛天命所归,顺理成章。

    许飞娘在蜀山阴影下挣扎求存这么多年,与长眉明里暗里交手、周旋、被迫合作,也算是“久病成良医”。

    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几分这种“精准打击”、“借力打力”的精髓。

    可谁知,就在她悄无声息地潜行至几乎触手可及的距离时,那兔儿似乎对爪间的玩物失了兴致。

    它捧着那枚灵光熠熠的剑丸,三跳两跃,轻盈地蹦至旁边一方古拙的石臼前。

    那石臼色如沉墨,质地似玉非玉,表面镌刻着古老的云雷纹路,臼腹深陷,内壁光滑如镜,隐隐流动着晦涩的灵光,一望便知绝非人间凡物。

    兔儿歪着头,眼眸打量着臼中似乎思考了片刻,随后竟做了一个让许飞娘瞠目结舌的动作。

    它将阳魄剑丸“噗”一声轻响,投入了那深沉的墨玉臼中!

    紧接着,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

    那雪白团子人立而起,一双前爪不知从何处凭空取来一柄玉杵。

    玉杵与石臼显然是一套,质地温润莹白,杵头圆滑饱满。

    双爪费力地抱起那对它而言显得有些过大的玉杵,摇摇晃晃,竟真个对着臼中的剑丸捣弄起来!

    “咚——”

    一声轻响传出,不似金石撞击的尖锐,反倒像是清冽的泉水滴入幽深古潭,空灵而带着奇异的韵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