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六百五十二章 顾师傅

第六百五十二章 顾师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直到货车队的影子彻底消失在路尽头,周益民才缓缓松了口气。

    他靠在厂门的柱子上,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在叫嚣着疲惫。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运输,这大半个月几乎是连轴转,神经始终绷得像根紧弦,如今总算能暂时松下来,那股积攒已久的倦意便如潮水般涌来,眼皮重得像坠了铅块。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厂区的广播突然响起下班的铃声。

    周益民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转头看向身边的李崇光,后者正望着天边的晚霞出神,眼下的乌青比自己的还要重。“李科长,”

    周益民忽然开口:“这阵忙得脚不沾地,家里还有点前几天腌的腊肉,不嫌弃的话,到我家简单吃点?”

    李崇光回过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正好能歇歇脚。”

    周益民开着摩托车,李崇光就在后面骑着自行车,由于周益民并没有开多快,所以李崇光还是勉强能跟上。

    不过在后面就在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弄一辆摩托车开开。

    很快两人就来到一座四合院,周益民就停下了车。

    周益民的家在一处四合院里,推开斑驳的木门,一阵淡淡的槐花香扑面而来。

    李崇光跟着往里走,脚步忽然顿住——院子里的景象让他有些意外。

    并没有想象中的老旧杂乱,青砖铺就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墙角用碎砖围出个小小的花圃,里面种着月季和指甲花,开得正艳。

    要知道这种四合院,肯定是不止一户人住,有的人为了方便,就会在四周摆放东西。

    所以很多四合院一进去都会显着十分的脏乱,要是一些大杂院就更加脏乱差。

    “这院子收拾得真不错。”李崇光忍不住赞叹,他去过不少同事家,大多是堆砌着杂物,像这样清爽利落的实在少见。

    周益民笑着挠挠头:“院里的人,比较爱干净,跟我没有多大关系。”

    李崇光跟着走进屋,屋里并没有其他人。

    陈设简单却整齐,八仙桌上铺着块蓝白格子的桌布,靠墙的书架上摆着几本翻得卷边的机械手册,旁边还放着个粗陶花瓶,插着两枝刚摘的槐花。

    墙上挂着幅临摹的山水画,笔锋虽不算精湛,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没想到你一个人住,把家里打理得这么整齐。”李崇光环顾着屋里的摆设,由衷地说道。

    而且装修的风格,正好是他自己喜欢,而且自己家装修好久,导致时不时会有墙皮掉下来,他正想着要不要装修一番。

    周益民往灶房走:“瞎折腾罢了,你先坐,我去弄点吃的,很快就好。”

    灶房里传来淘米的沙沙声和切菜的笃笃声,李崇光坐在条凳上,看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槐树叶,听着屋里简单的声响,忽然觉得这样的氛围格外安心。

    没一会儿,周益民端着两盘菜出来,一盘腊肉炒青椒,一盘炒青菜,还有两碗冒着热气的白米饭。

    “简单吃点,填填肚子。”他把筷子递过去。

    “腊肉是老家捎来的,味道还行。”

    李崇光夹了一筷子腊肉放进嘴里,肥而不腻的肉香在舌尖散开,他嚼了两下,目光又落在了墙上那幅临摹的山水画上。

    画框是用边角料拼的,打磨得光滑圆润,和屋里的木框门窗风格格外搭调。

    他放下筷子,用袖口擦了擦嘴角的油星,看向周益民:“益民,你这个房子装修是请了谁?”

    周益民正扒着米饭,闻言抬起头,嘴角还沾着点青椒末:“哦,是请了顾师傅。”

    他咽下嘴里的饭,拿起桌边的粗瓷茶壶给李崇光添了点水,“顾师傅是附近出了名的手艺人,不光会木工,瓦匠活也地道,我这门框和窗棂都是他给打磨的。”

    说着他往李崇光碗里夹了块青椒:“怎么,你的房子也要装修吗?”

    李崇光拿起茶杯抿了口,眉头微微舒展。

    他家那老房子还是结婚时简单拾掇的,墙皮都剥落了好几块,窗缝大得冬天漏风,早就想重新弄弄,只是一直没找到靠谱的师傅。

    听周益民这么一说,他心里顿时有了主意,郑重地点了点头:“嗯,家里那房子实在该拾掇拾掇了,孩子大了,也想让他住得舒坦点。”

    周益民笑了:“那顾师傅可太合适了。他收费公道,干活还仔细,就是手脚慢了点,不过慢工出细活嘛。等过两天不忙了,我带你去找他,正好让他去你家看看。”

    “那可太谢谢你了。”李崇光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又夹起一块腊肉。

    “这腊肉味道真不赖,回头也让我家那口子学着腌点。”

    两人又聊起顾师傅的手艺,从木活到瓦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厂里的设备检修,仿佛刚才那句关于装修的对话只是席间一个自然的插曲,却让彼此的距离又近了几分。

    窗外的暮色渐渐浓了,槐花香混着饭菜香,在小小的屋子里久久不散。

    很快吃饱喝足之后,李崇光便离开。

    明天还要上班,要是太晚回去的话,休息时间不够,到时候影响到工作状态就不太好。

    接下来的两天,周益民彻底没了闲下来的功夫。

    采购科的账册堆在桌上,像座小山似的——为小型烘干机采购的特殊钢材、电路元件、包装材料,每一笔都得核对清楚,还得跟仓库盘点库存,确保没有遗漏或浪费。

    本来这些工作跟周益民没有关系,不过当时为了品质,所以就找了一个合适的人来把控。

    最后周益民毫无疑问的当选,周益民也没有好的理由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他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算,时不时停下来翻出原始单据比对,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鼻梁往下滑,也顾不上擦。

    间隙里,他还得处理烘干机的收尾工作。

    直到第二天下午,最后一份报表签字归档,他才长舒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下班铃声刚响,周益民就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李科长,走,今天正好有空,带你去找顾师傅。”

    李崇光早就等不及了,立刻放下手里的图纸:“太好了,我还以为你这两天忙得抽不开身呢。”

    周益民用摩托车,载着李崇光穿过两条胡同,在一处爬满牵牛花的院门前停下。

    周益民抬手叩了叩木门上的铜环,“顾师傅,在家吗?”

    院里传来一阵刨木声,紧接着是个洪亮的嗓音:“谁啊?”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的中年人探出头来,手里还攥着把锛子,脸上沾着些木屑。

    看见是周益民,他眼睛一亮:“是小周啊!稀客稀客。”

    “顾师傅,忙着呢?”周益民笑着往里走。

    “给您带个朋友,这位是我们厂的李科长,想请您给看看房子。”

    顾师傅把锛子往门后的石墩上一放,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屋里坐,屋里坐。”

    院子里堆着些长短不一的木料,墙角的刨花堆得像座小山,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木清香。

    进了屋,周益民把来意一五一十地说了:“顾师傅,李科长家想重新装修下老房子,墙皮得铲了重刷,窗户也想换几扇新的木框,您手艺好,我们第一个就想到您了。”

    顾师傅闻言,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他往炕沿上一坐,拿起旱烟袋往烟锅里填烟丝:“这可真是赶巧了!我前阵子刚把东边胡同张大夫家的活干完,正愁没营生呢。这年头工程时断时续,能有活干就烧高香了。”

    他看向李崇光,“李科长家的房子在哪儿?啥时候有空,我去瞅瞅?”

    李崇光连忙说:“就在西四胡同那边,不远。您看明天上午方便吗?我在家等着您。”

    “方便方便!”顾师傅猛吸一口烟,烟雾从鼻孔里慢悠悠地飘出来。

    “明儿一早我就过去,保准给你看得明明白白的。墙怎么铲,木框用啥料子,我都给你出个章程。”

    周益民在一旁补充:“顾师傅,李科长家有孩子,用料可得选环保点的,别太呛人。”

    “这你放心!”顾师傅拍着胸脯,“我用的漆都是正经铺子买的,晾干两天就没味儿,保准不耽误住人。”

    三人又聊了会儿具体的细节,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李崇光才起身告辞。顾师傅送到门口,还在念叨:“明儿我带着尺子过去,保准错不了。”

    往回走的路上,晚风带着凉意,李崇光心里却暖烘烘的:“多亏了你,不然我还不知道要找多久才能碰到靠谱的师傅。”

    周益民说道:“这有啥,都是同事,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崇光家的院门就被轻轻敲响了。

    他赶紧披上衣服跑去开门,只见顾师傅背着个帆布工具包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把长长的木尺,脸上带着精神头:“李科长,我来早了点,没打扰你休息吧?”

    “没有没有,顾师傅快请进。”李崇光连忙把人往院里迎。

    顾师傅也不客气,放下工具包就开始四处打量。

    他先是站在院子中央转了一圈,目光扫过斑驳的墙壁、掉漆的门窗和有些塌陷的台阶,嘴里时不时“嗯”一声。

    接着他走到屋门口,伸出手指敲了敲墙面,又推了推吱呀作响的木门,眉头微微皱起:“这墙皮得全部铲掉重新抹腻子,木门框受潮有点变形,得换副新的,台阶也得用水泥重新浇筑一下。”

    他一边说一边从工具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和铅笔,蹲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草图:“我打算先从外墙开始弄,用浅灰色的涂料,耐脏还显亮堂。屋里的地面铺层水磨石,好打理。”

    李崇光看着草图,心里却想起了周益民家那雅致又舒服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开口:“顾师傅,不知道能不能照着益民家装修的风格来弄?我觉得他家那样的就挺好,看着清爽又舒服。”

    顾师傅闻言停下笔,抬头看了看李崇光:“益民家那风格啊,那可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

    “从木料的选择到颜色的搭配,都是他拿主意,我就帮忙打打下手。你要是想照着弄,可能得自己去问问他具体的想法才行。”

    李崇光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到周益民连房屋装修都懂,不由得在心里暗叹一声“多才多艺”。

    他点了点头:“那我去请益民过来一趟?”

    顾师傅笑着摆手:“去吧去吧,他清楚自己家的细节,有他在能省不少事。”

    李崇光没耽搁,骑上自行车就往周益民家赶。

    周益民刚洗漱完,正准备去厂里,听李崇光说明来意,无奈地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可能会问这个。行,我跟你过去看看。”

    两人很快回到李崇光家。

    周益民一进门就被顾师傅的草图吸引了,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顾师傅这方案挺实用的,不过要是想往我家那风格靠,得在细节上调整一下。”

    他指着草图上的门窗位置:“木框不用刷成深棕色,就保持木头本身的颜色,刷层清漆就行,看着更自然。”

    李崇光连忙点头:“这个好。”

    顾师傅在一旁补充:“那木料就得选好点的,不然不经用。

    还有墙面,别用纯白的,掺点米黄色的颜料,看着柔和,也不容易显脏。”

    周益民接着说:“屋里的家具摆放也得规划一下,尽量留出宽敞的活动空间,毕竟有孩子,安全又方便。书架可以做个嵌入式的,不占地方还能放不少东西。”

    李崇光听得连连点头,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在孩子房间弄个小书桌?还有,厨房的灶台想弄得矮一点,我爱人做饭方便。”

    周益民和顾师傅对视一眼,都笑了。

    顾师傅拿起铅笔在草图上修改着:“没问题,这些都能安排。书桌就靠着窗户做,光线好。

    三人围着草图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李崇光看着不断完善的方案,心里十分高兴,按照现在的进度来说,今天就能设计出来,明天就能开始装修。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