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第596章 恐怖阵仗 第596章 恐怖阵仗
- “老范,你这个工作干得漂亮啊!”沈昌文读了一遍冰心为《小王子》所作的这篇序言以后,也感到非常激动。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范用一脸神秘的说。
“哦?”
沈昌文还不大明白范用的意思。
不过很快,从金近、严文井两人那儿寄来的序言,又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金近先生作为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人之一,语言质朴温暖,文字间既有对江弦这篇《小王子》的夸奖,又寄托着对孩童的关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承蒙出版社邀约,为江弦先生的《小王子》作序,我深感荣幸,亦有些许忐忑,这篇自问世以来,已有极多读者读过,叩开过不同年龄读者的心门,如今它即将正式出版,我想谈谈它为何值得一读再读。
江弦先生这篇《小王子》看似是一则童话,却蕴含着比许多宏篇巨著更深的哲思,故事中那个来自B612小行星的金发孩子,用他清澈的眼睛打量成人的世界:国王、商人、地理学家.他们忙碌于“重要的事”,却忘了星辰为何闪烁、玫瑰为何流泪,这是江弦给我们宝贵的提醒:真正珍贵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唯有用心才能感知。
江弦先生的文字像云朵般轻盈,又像星空般深邃,他写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与玫瑰的离别,写沙漠中寻找水井的渴望.
——这些片段既是寓言,也是对人类孤独与爱的温柔注解。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样的故事尤显珍贵:它让我们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是否也在成长中遗失了童年的那口井。
中国的孩子们正在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他们读科学、学历史,亦需要这样一本滋养心灵的书,《小王子》教人保持真诚与好奇,教人理解驯养的责任,狐狸说:‘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她才变得重要’,这与我们文化中‘仁爱’‘守信’的传统不谋而合。
而成年人的读者,或能从中照见自己:是否早已成为那个‘从不问问题’的地理学家?
愿《小王子》像一颗种子,落在每位读者心中,长出不一样的玫瑰。——金近,一九八七年。”
相比于金近文字的柔和,严文井更注重哲学上的思辨以及对江弦富有诗意语句隐喻的解析。
他在序言中以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角解读了这篇《小王子》的本质,写的同样精彩:
“记得我第一次阅读这篇《小王子》的时候,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自己写的《小溪流的歌》,那条永远奔流的小溪,和眼前这个来自外星的小王子,竟有着奇妙的相通之处,都用最纯粹的方式,叩问着生命的意义。
江弦在这部作品里完成了一次非凡的创造,他让一个孩子穿越星际,来到地球,这个孩子始终保持着清澈的目光,这种清澈,恰恰照见了我们成人世界里许多自以为是的荒谬:只对数字感兴趣的大人、追逐权威的国王、沉溺占有欲的商人.这正是江弦对现代文明中异化现象的深刻寓言!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想,我们的青少年尤其需要这样既充满幻想又饱含哲思的作品。
我最喜欢小王子与狐狸关于‘驯养’的对话,它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
真正的价值在于建立情感联结,在于付出时间与心血。
这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一代新人的目标是相契合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精神的丰盈。
我相信,我们的读者一定能从这篇读出某种感悟,孩子们会爱上这个金发的小人儿,大人们则会在这面澄澈的镜子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正如小王子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我们要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珍贵的真诚、友爱、责任与奉献。
愿每个读者都能在自己的心中留出一块净土,让小王子的玫瑰在那里永远绽放。
——严文井,一九八七年。”
这么三篇序言在手,沈昌文已经想不到还有哪部出版作品能比小王子的规格更高了。
冰心不用多说,这是老前辈,高望重的文学巨匠,几乎人人都听过的名字。
金近呢,这又是儿童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名字,几乎一生都从事着儿童文学的创作。
严文井在文学界的地位就更高了,这是中作协的高级领导,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文社社长、总编辑,在文坛里那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有这么三个人联合推荐《小王子》这篇,三联书店这次的出版任务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也给江弦展示了足够的诚意。
虽然我们三联书店没有人文社、作家出版社那样庞大的体量,但论诚意,我们肯定不输给他们。
沈昌文正激动着说要把这事儿告诉江弦,范用却拦住他,要他再等等。
沈昌文愣住了。
还有高手?
正当他期待着,接下来范用还会给他准备什么样的惊喜,一幅漫画又寄到了三联书店来。
正是华君武的漫画!
整幅画呢采用水墨淡彩与漫画线条结合的风格,有着华君武漫画特有的诙谐灵动。
画面中央是一本摊开的精装书籍,左页印着《小王子》中文书名,右页立着剪纸风格的小王子形象——他戴着披风、手握玫瑰,正踮脚伸手触碰书页上方漂浮的星星。
书籍左侧呢,站着江弦的身影,他执笔微笑,右侧一个小女孩,想必是他的女儿,正用画笔勾勒出小王子的形象。
背景被勾勒出B612星球的轮廓,流星带缠绕书脊形成视觉纽带,特别巧妙的是,小王子手中的玫瑰延伸出两条藤蔓,分别轻轻缠绕着父女二人的手腕,将整幅画面连接在一起。
画面右下角有华君武特有的漫画签章与题字:“贺江弦同志、江年年小朋友共作《小王子》出版”。
“老范啊老范。”
沈昌文已经惊讶的嘴都合不拢了,“这这你到底给我准备了多少惊喜啊?!”
沈昌文从事出版工作多年,自然不可能不认识华君武,这位在美术界、漫画界都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当初更是亲手为《儿童文学》的创刊号制作了封面的绘图,地位绝不亚于刚才的冰心、金近、严文井。
这么一号人物,又被范用请来给《小王子》画了这么一幅图?!
沈昌文算是服气了。
既是因为范用的想法,又是因为范用的人脉。
范用这想法是真好,能想到找漫画界的老前辈来为《小王子》的出版造势,这直接让这本书出圈儿了!接下来会关注小王子的,不仅是文学圈儿,更包括了漫画圈儿。
而范用能找上华君武,沈昌文同样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可是美协现任副主席,哪是说见就能见的,更何况,华君武的每一幅漫画发表都能引起大批读者关注,他的画哪是说求就能求到的。
“不如就用这幅画来做封面吧,比我们设计的封面精美多了。”沈昌文提议说。
“我也正有这个想法。”范用点头同意。
“这下儿我能和江弦同志去报个喜了吧。”
沈昌文乐呵呵的说道:“这么三篇序作,加上这么一篇画作,我不信他江弦还感受不到咱们三联书店的诚意。”
“哎,老沈。”
就在沈昌文有些按捺不住之际,范用又一次的把他叫住,仍是一脸神秘:
“你别急啊。”
“别急?”
沈昌文听到这话,这下儿是彻底懵了,声调儿都拉高许多。
“怎么?还有?!”
“.”
见范用不说话似是默认,沈昌文也顾不得身份了,嗖的一下儿抓住范用肩膀。
“老范,还有谁啊?”
“别急嘛,到时候你自然会见到。”
范用笑着卖关子,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不把这谜底给沈昌文揭晓。
“哎呦。”
沈昌文急的直转圈,一个劲儿的在脑海里猜想,范用究竟还会找到谁
不过答案很快也就揭晓了。
一位女同志亲自来他们三联书店送了一封信。
这位女同志呢,自我介绍说自己叫兀真,是叶圣陶先生的大孙媳兼秘书。
沈昌文一听,登时愣愣的看向范用,见对方满脸意味深长的笑容,沈昌文心中便有了个答案,迫不及待的拆开这封信。
一看,果然是叶圣陶先生亲笔,小字潇洒率意,透露出极为娴熟的书写技巧与强烈的书卷气息。
先生虽然曾自言“不懂书法”,这当然是先生的自谦,以叶圣陶全面的书法修养,以及书法作品中洋溢着的文气,是远远超过很多所谓的“书法家”的。
而他的书法很多人其实都见过。
因为“语文”这个词是叶圣陶提出的,所以在上学时候,语文课本上的“语文”两个字就是由叶圣陶亲手题写的。
但要是年纪小一点,恐怕就见不到了,见到的大概是郭末若的版本,或是书法家启功的手笔。
沈昌文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心中震撼了。
众所周知,叶圣陶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比较有趣,他被誉为“文坛伯乐”。
当年从事编辑工作的他,尤其善于发现和帮助新人作家,经他提携后成为名家的有茅盾、丁凌、戴望舒
那么如果要谈资论辈,叶圣陶先生比已经过世的茅盾、丁凌辈分都要更高一些。
拿到一篇叶圣陶先生亲手所作的序作,这简直是做梦一样的事情。
沈昌文感谢过这位女同志兀真,说自己改日一定会登门拜访叶圣陶先生,辛苦他老人家作这么一篇序。
另一边,范用也是迫不及待的赶紧看一遍叶圣陶所作的序。
这一看吓了一跳,原本只指望叶圣陶老先生写个一两百字,没想到老爷子竟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承出版社嘱托,为江弦先生的《小王子》作序,展读之际,不禁想起四十年前与夏丏尊先生共译《爱的教育》时的光景,竟都是从孩子的目光看待世界,写的同样的好,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部作品看似浅显,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人生体悟,小王子在各个星球的游历,恰似对现代文明的一番温润审视,如:只听得进命令的国王、不停计数的商人都在提醒我们:若一味追求权威与占有,便会失却生命的本真。这与孔子‘仁者爱人’的教诲、墨子‘兼爱’的主张颇有相通之处。
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奔向四个现代化,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人尤为重要。
《小王子》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责任与承诺的坚守,于我所见,恰可作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辅助读物。
此外,用心去看才能看得真切的提醒,于成人读者亦是一种警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不可放松精神文明的提升。
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能从这个小王子的故事中获得启迪,不仅用眼睛看世界,更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培养爱护他人、关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我也相信江弦先生这部作品必将为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丰富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范用仔仔细细来回看个几遍,叶圣陶先生文风朴实严谨,作为一名教育家,又时刻不忘审视当中的教育意义,写的朴实而真挚。
“老范啊老范。”
沈昌文感觉自己受到了太多的震撼,这会儿已经是有气无力,“我可要问清楚,你不会还有什么惊喜要给我吧?”
“没有了。”
范用苦笑两声,“以我的能力,也就做到这样了。”
“这还叫‘也就’?”
沈昌文咳嗽几声,“这阵仗说出去,不知道得多少人眼红?哎呦,说不定咱们三联书店的作者都得说咱们厚此薄彼。”
“怎么会是厚此薄彼呢。”
范用一脸坦然道:“要是他们能写的和江弦一样好,咱们也给他们凑这么一阵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