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1134章 让利天下 第1134章 让利天下
- “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
这是没有小羽干涉,胡亥登基后说的话、干的事儿。
意思是,连人皇政那么伟大的君王,都需要通过巡视九州各郡县,来展示威严与权柄,让百姓老实顺服。我一个年轻的小子,刚登基,没啥威严,难道不该学老爹,通过巡游中华的方式,来为自己立威?
现在小羽替他写的圣旨变成了:“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然今天下疲敝,不宜劳民废财。
朕定荥阳为东都,咸阳为西都,亲率群臣镇守东都以安天下。”
小羽突然弄出东西二都,看似突兀,其实一点也不夹脑风。
新皇登基,本来就要做一些竖立威信、革新弊政的举措。
尤其是大秦为郡县制度下,第一个大统一王朝,什么都是新的。
创新才是平常,守旧.无旧可守,无先例可供参考,后世神州王朝反而都在参考大秦的郡县制。
之前嬴政选择巡行郡县,有效果,但也耗费巨大,副作用不小。现在秦二世选择定东都于荥阳,自己带着文武百官镇守荥阳,以震慑中原各地。
只能说方法不一样,明面上的目的,真没什么区别。
天下百姓、文武百官,能接受嬴政坐着辒辌车,带着一群朝臣,离开咸阳,浩浩荡荡游览全国各地。
如今同样是皇帝带着群臣离开咸阳,还不用奔波劳碌,更加节省财政与劳力。
只要不考虑为了反对羽太师而反对,他们为何要反对?
现在羽太师威风八面,连烈阳侯这个“前任·摄政上将军”都沉默了,他们哪还敢反对?
非常顺利,羽太师的第一道政令通过了。
第一道圣旨之后,羽太师却不打算立即结束今日朝会。
“俗话说,威恩并施。镇守荥阳,以慑中原,是威。
二世皇帝还要施恩于天下,主要是施恩于百姓。
而困扰百姓者,无非赋税与劳役。
咱们也不用轻徭薄赋了。
重症当用猛药,直接全免吧,今后十年,咱们大秦免征赋税,不发徭役。
让全神州老百姓好生休养。”
羽太师话音刚落,从龙椅上的胡亥,到丹墀下群臣,都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亚父,免除十年赋税与劳役,朝廷要如何运转呀!”胡亥问道。
他在梦中穿越了不知多少次,虽然始终攻克不了第一关大BOSS,却也施政治国很多年,明白大秦若要正常运转,每年消耗的劳力与钱粮,是多么恐怖。
小羽道:“老百姓不用缴纳赋税,不等于老百姓不种田了。
事实上,没了劳役折腾,没了赋税盘剥,老百姓只会更加积极地生产。
产出的粮食,自己吃不完,肯定要拿到集市上售卖。
朝廷拿出银钱,从市场上大批量购买呗。
买来的粮食依旧存储在敖仓,供大秦军队与官吏日常嚼用。
官员的俸禄,也由咸阳朝廷统一发放,还是和过去一样,以粮食布帛为主,银钱为辅。
整个过程,神州产出的粮食与财物,其实在增加,所损耗者,不过是朝廷过去几百年从天下搜刮、堆积如山,无处可用的财富。
财富在此时此刻,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呀。”
冯去疾面露思索之色,道:“羽太师的想法,老夫倒是明白了。
与其将金山银海留在咸阳,将来被攻入关中的逆贼得了去,不如现在拿出来为大秦、为嬴氏皇族收买民心,以挽回天命。
只是羽太师小瞧了先皇,也小瞧了吾等。
吾等不是只贪财货,不懂经济的庸人。
我们读过《管子》与《范蠡书》。
在前吕丞相的《吕氏春秋》中,亦有关于商贸与经济的记载。
大量的银钱从咸阳流出,流入天下,必定导致百姓日常用品价格狂飙,物贵银贱,商贸混乱。
这也罢了。
关键是百姓多懵懂无知,过于繁琐且波动巨大的商业筹算,他们理解不了,适应不了,必定被奸商利用信息差、价格差,把一家之积蓄榨干。
最终羽太师惠民之政,只能害了百姓,弄得天下大乱。”
小羽扫视众臣。
有人如冯去疾一样,面有忧虑之色。
还有大臣如李斯一样,脸上挂着讥嘲。
还有更多人懵懂茫然,既不理解羽太师为何夹脑风,又不明白冯丞相在担心什么。
一众皇子,多数茫然,不懂经济之事。
小羽微微颔首道:“丞相这话,的确是老臣谋国之良言。
只不过,我没小瞧你们,丞相却小瞧了我。
我本可以等此次朝会结束,暗中把咸阳城内所有大商人召集在一起,与他们签订一个十年期的粮食与灵药购买协议。
用大秦无可匹敌的财富,把神州的粮食运到敖仓,把神州之外十万里内,所有人间王国的粮食买下,炼制成容易存放、方便运输的‘神仙充腹丹’,全部运送到咸阳存储起来。
如此,人间粮食尽在我手,我可以从容不迫地推广十年免赋税之新政。
如冯丞相所说,市场必然大地震、大混乱,大量银钱进入民间,物价疯狂攀升。
老百姓若受到一两分的影响,那群叛逆则遭受海啸一样的冲击。
大秦凭咸阳城内无敌的财富,纯粹以力压人,一场接一场的商业大战,直接将他们击溃。”
李斯等懂经济的大臣,听闻此言,神情震撼,用凡人见到猛鬼的眼神看着羽太师。
冯去疾又惊又喜,跌足叫道:“哎呦,我们不应该在朝会上谈这事儿的。
羽太师的经济大战,甚秒,甚秒,颇有当年齐国管子的几分神韵啊!”
小羽摇头道:“此举太伤天和,不是什么妙策。
真用这种方法对付叛逆,他们顶多遭一时之困,我们却会惨不忍睹。”
包括李斯在内一众大臣,又露出一脸的疑惑。
“太师,我不明白,明明我们拥有天下最多的粮食,又不缺银子,为何我们最惨?”子婴问道。
小羽沉声道:“因为从现在开始,无论颁布什么政策,我们的初衷绝对不能错。
十年免赋税与劳役的初衷,是施恩于天下,是损嬴氏,而利天下百姓,以收民心。
这是对的。
发动商业战,却是以扰乱天下经济为代价,满足嬴氏一族之私利,是损天下而肥一家。
我们坏了良心,就会失去天命啊!
可我们现在最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天命。
朝廷一切政策,都该以重获天命为根本目的。”
即便是众臣中脑子最聪明的一拨,此时也只是似懂非懂。
隐约有所得,仿佛触碰到了真理,却隔着一层雾障。
“我们不是已经失去天命了吗?”子婴茫然道。
“所以我们更不能干失天命的事儿。我们必须从本心,到最终落实策略后的结果,都保证‘恩惠苍生’、‘仁爱天下’。”
见他和一众大臣依旧懵懵懂懂,小羽叹道:“你们如果听不懂,就牢记一件最简单分辨的事——大秦失去天命,东南将有真命天子,取代大秦而统治天下,真命天子会让天下,变得比大秦时期更加美好。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让‘天下’更美好,更直接的说法是,让天下苍生活得好。
唉,大秦一直奉行商鞅那一套,把百姓压在生死线之上。
底线太低了。
以至于真命天子稍微展现仁义,就满足了‘新朝一定比大秦美好’的要求。”
李斯忍不住了。
他承认之前被羽太师的话深深震撼到,自身信念都开始动摇。
可羽太师否定法家的老祖宗,他忍不了。
“没有商君,就没有如今的大秦!”
小羽瞥了他一眼,问道:“李丞相,你有娘,你小时候肯定吃过你娘的奶水。
你娘以慈爱之心,抚养你,用奶水将你养大,没有她就没有今日的你,这是事实。
你的确该永记这份哺育之恩,其他人也会尊敬你娘的慈爱之心。
可你长大后,还理所当然地要你娘用奶水喂养你?
此一时彼一时。
人生的不同阶段,需求与理想都不一样。
王朝犹如一个人,不同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也不一样。
商君之法自有其妙处,我无法否认。
可它的妙处在于对百姓极限压榨,将一国之国力完全挤压出来。
打天下时,可以给百姓一个希望——‘大家咬牙坚持几年,等统一了天下,就太平了、幸福了’。
百姓咬咬牙,忍受了压榨。
可天下统一了,你还压榨,百姓完全没了希望,还不造反?”
“适用一切国情的完美之法,压根不存在。法家不行,儒家还是什么家,都不行。
无论什么法,都是为王朝服务的,王朝有兴衰之变,法也当随时调整。
当它不好用时,就改良它,让它适应新时代、新局面。
你为法家宗师,当推陈出新,让法家永远保持活力,永远能解决目前的困局,而不是抱残守缺,觉得一法即成、可传万世。”
说到这儿,小羽实在忍不住、也想不明白了。
她给了李斯一个鄙夷又不解的眼神,“连天仙法都在变,你也不是没见识的凡夫,你知道仙法分古今。
咋还需要我后辈末进,来教你这种基础常识?”
李斯又羞又怒,老脸一阵青一阵红,道:“先皇统一天下的法,怎可能短短一两百年,就不符合时代了?
你现在放弃了大秦之法,等山东六国的逆贼学了去,看你怎么应对。”
“若有人学大秦,我很乐意见到!大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要是成为另一个大秦.大秦都失去了天命,‘第二大秦’凭什么得天之眷?
小羽俯视众臣,道:“最终得天下的‘真命天子’,我在此时便能给出答案——他一定是所有潜龙中,最得民心、能让神州变得最好的那一个。
世界在发展,人道在进步,人间只应该变得越来越美好,谁做不到,谁被时代、被天命抛弃。
大秦正确的道路,就是学真命天子,甚至超越他,超越自己,超越所有潜龙,尽量做到最仁义。
我不是迂腐的儒生,当然明白仅凭仁义,无法取得天下。
可大秦现在不是夺天下,我们在守江山。
对此时此刻的大秦,施仁政、赢民心,也是唯一的活路。
等十年之期结束,大秦若还存在,肯定要继续收赋税、发劳役。
大秦的郡县制,大秦的法家理念,还要继续推行,一边改良一边施行。”
李斯道:“如果你错了呢?即便你识天数,看到了一部分天命,可你能看透整场天地大劫?中途的‘正确’,不等于结局一定正确。”
小羽淡淡道:“即便我错了,也比你们所有人都正确。
没有我,满堂公卿与皇子,都死无葬身之地。
至少这段天命,我看清楚了,因为大秦亡、咸阳焚,只是真正大劫的开端。
也就是你说的,最‘开头那部分’的命数。
要担忧之后真正的天地大劫,你们都要指望我现在是正确的。
不然你们压根活不到那时候。
尤其是你,李丞相。
其他人可以降,可以归隐,你降不了,也没脸降,你更不可能归隐。
你儿子娶公主,女儿嫁皇子,你有全天下最宏伟的府邸、最富贵奢靡的生活。
你李家一族的身家性命,都系于一人之身.”
“那个人就是我!”她指了指自己,“这话说出来,肯定不好听。
但认清这一现实,能帮你调整好心态。”
李斯既悲愤又无奈。
羽凤仙当众说这种话,太不给他留情面,可她的话又让他心中发寒。
她说的全是对的!
冯去疾朝国尉寮使了个眼色:我怕羽太师也这样说我,所以,你出来打圆场吧!
国尉寮眼神复杂地看了眼羽太师,道:“羽太师,你识天数,我们都明白。
也都相信,你为大秦指引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现在你制定的东西二都、十年新政,大家也只是略有疑虑,并非反对。”
冯去疾立即跟上,道:“是呀,老夫已经明白仁政的必要。
只一个疑问,大量银钱从咸阳流向天下,可能引发的混乱,该如何解决?”
小羽道:“从来只有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才会引发真正的混乱。
现在是让利天下,把好处分给百姓。
制定好章程,保证公平公正,再以鬼神与御史双重监督,哪里会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