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第788章 姜闻:枪在手,这就是威慑

第788章 姜闻:枪在手,这就是威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你这些假设的前提是百亿贺岁档能达成,要是没达成呢。”李明洋说。

    “那么多大片,就是用片子堆,用钱砸,也能砸出一个百亿贺岁档,最近的新闻你看到了吧,那些搞互联网的全入场了,现在电影圈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姜闻情绪激动的说。

    李明洋抬起手,打断了姜闻继续说,“打住!大哥,我给你交个底,这个百亿贺岁档不可能了!”

    “按照现在的形势,下周末没有新电影上,十二月份最多不超过二十亿票房,也就是说一月份,要干八十亿票房啊!”

    “这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

    “我知道啊!我五亿,你二十亿,其他人再干五十五亿不就行了。”

    “你脑子糊涂了?那是一个月55亿啊!”

    “你才糊涂了呢,要是这么算,后半段上的电影多不公平,就上映几天,贺岁档就结束了,你瞧好了吧,最后肯定是从电影上映到下映时间为准。”

    这么算也行,毕竟春节档就七天而已。

    最后说票房的时候,还是说春节档某电影总票房多少。

    但从档期来算,是算一个档期的总票房。

    到底怎么算,还是要看主流声音怎么说。

    主流……无论是资本,还是权力,当然都希望看到百亿档期了。

    “拉长线也难,即便达到了,激情都退却了,你觉得杰克马能接受?”

    “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早早晚晚嘛,赢了最重要!”姜闻咂吧了一口雪茄,笑眯眯的说。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你根本不懂那些搞互联网的在想什么,其实赢不赢无所谓,他们要的是速度!”

    “速度?”

    “互联网速度!BAT是扩张到电影圈,电影圈并不是他们的核心,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核心,所以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姜闻懂人性,懂电影,懂人脉,但没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快,先声夺人。

    先发的优势,大到离谱!

    东大互联网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闪电战!

    雷军前不久在访谈中罕见坦言:“如果微信晚出来六个月,米聊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国民应用。”

    而小马哥的回应更霸气:“我们就是这么快!”

    复盘这场对决,简直是一部教科书级的商战片——快一步生,慢一步死!

    时间线致命差距:米聊2010年12月上线,月上线,仅差1个月!

    技术领先优势:米聊早期支持语音对讲+状态分享,只能发文字图片。

    用户增长狂飙:上线半年注册用户破400万,雷俊称“服务器每天崩三次”

    虽然米聊有先发优势,但雷俊面对的是企鹅。

    还是不够快!

    米聊上线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服务器问题,运营商封杀语音应用。

    雷俊都还没来得及解决,微信就上线了。

    如果微信再晚半年时间,米聊是完全有机会取代微信的。

    因为这场闪电战,雷俊在反思中,爆出了那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如果你比对手晚到风口,连做猪的资格都没有!

    米聊能让企鹅颤抖已经很牛逼了。

    互联网生存法则:快鱼吃慢鱼!

    这个世界永远会给先行者额外奖励,而追赶者的宿命,往往是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今年年底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支付大战!

    阿里马要的是百亿贺岁档的流量,他要用这个流量碾压微信支付!

    微信有海量的流量,支付宝的流量可不够。

    拼钱多。

    两家旗鼓相当。

    拼营销。

    企鹅会抄啊!巨无霸蹲点抄,就跟全服第一蹲你尸一样一样的。

    阿里马要用一些无法复制的手段,来增加流量。

    百亿贺岁档非常合适。

    在阿里那边,百亿贺岁档的优先级还在中韩合流和今年的春晚。

    因为百亿贺岁档刚好卡在两大巨头的支付大战中!

    李明洋用几个简单的例子,向大哥姜闻表达了互联网公司的生存法则。

    竞速法则!

    姜闻听完以后,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笑道:“这不就是跑步比赛嘛,短跑谁先跑,基本上就谁先赢了,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但电影圈不一样,就像你我在戛纳拿过奖,你还站着拿了金棕榈,一句东大导演,就是你的无敌金身,你没什么好怕的,是别人怕你才对!”

    “得!我算是看明白了,大哥你不是不懂,是想我干起来!”

    姜闻大手一摆,“不!枪在手,这就是威慑,开枪,那是下下策!”

    “跑路是上上策!哈哈!”

    李明洋和姜闻挺谈得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明洋能帮姜闻拿金棕榈。

    所以李明洋很信任姜闻,姜闻也是很为李明洋着想。

    两人谈了一下午,姜闻发现李明洋是铁了心的要在横店龟缩!

    气不打一处来啊!

    出去散散心,顺便想想其他办法。

    姜闻来到花束街,走走停停,逛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没人围堵他啊!没人找他签名啊!

    好歹自己也是东大有名的大导演。

    又没掩饰身份,这出行也太顺了吧。

    姜闻正搁街上纳闷,远远的,他看到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从停车场走出来,向他的方向走来。

    离得近了,姜闻发现带头的是吴志奎。

    不等姜闻上前打招呼,吴志奎小跑着来到姜闻面前,热情的打招呼。

    姜围咧嘴笑道,“小吴,今年干的不错,没辜负李导栽培。”

    “还要多努力,我发现这有票房了,就惦记着拿奖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拿个奖。”吴志奎老实不客气的说。

    “你有这想法,就证明真的入行了。”

    姜闻拍了拍老吴的肩膀,很欣慰的说,然后他转头看向吴志奎身后的那群人。

    很多人都不认识……

    “小吴,你这拍啥呢,你现在好歹也是四亿导演,搞点有实力的明星啊!这样更好拿票房,更容易拿奖。”姜闻语重心长的说。

    “姜导,你不认识元彬?”吴志奎惊讶道。

    我认识他干吗?

    姜闻又扫了一眼,吴志奎身后的人,有几个从面向上看就不像东大人,还有几个大帅哥。

    “这是釜山行剧组?你们收工那么早?”

    “是的,不是收工,是杀青了,回来吃个杀青宴。”

    “呦,恭喜杀青,祝釜山行大卖!”姜闻抱拳笑道。

    吴志奎也回以抱拳,心里也没多大的自信,只能干笑。

    这时,接到消息的李明洋,也来了。

    他来的第一时间,没问釜山行的拍摄情况,而是直接把金赛纶叫了过来。

    “大哥,你瞧瞧这女娃怎么样?”李明洋说。

    姜闻摸着络腮胡,眉头微皱,脑袋一会东,一会西,很认真的在深思。

    金赛纶很拘谨,被认真姜闻的气场所震慑。

    姜闻作为内娱最有名的戏霸,那威慑力可不是盖的。

    他拍戏,别说陆桑了,就是老谋子都无法干预他。

    要按照他的思路来!

    “还行吧。”姜闻模棱两可的说,主要是女娃不够漂亮。

    拍电影,演技这东西捉摸不定,当然是用美女更稳妥了。

    女娃的气质有些阴郁,不够阳光……

    跟他的气质不符。

    “这是我干妹妹,金赛纶。”李明洋说。

    “嗯?这女娃就是你在棒子认的妹妹啊!我说呢,怎么看着那么顺眼呢,来来,叫句大哥来听听。”

    金赛纶眨了眨眼,有些为难的看向李明洋。

    李明洋秒懂。

    “你踏马都多大了,都能当她爷爷了,叫什么大哥。”李明洋推了一把姜闻,嘻嘻哈哈的说。

    “你踏马老子有那么老吗?”

    “人家十三。”

    “卧槽!这么成熟,才13岁!”

    ……

    釜山行杀青了。

    历时五个多月终于杀青了。

    很多人演员先一步杀青,提前走了。

    比如崔岷植、宋仲基、金高银、马东锡。

    杀青宴过后,元彬和孙艺珍当晚就离开了。

    金赛纶则留了下来,她接下来要跑一些国内商务,小米在国内的人气可不低。

    晚上九点多,李明洋、姜闻、吴志奎来到剪辑房,进行釜山行的剪辑。

    李明洋的剪辑能力不仅是内娱顶尖,在整个亚洲也是顶级。

    越是懂电影,越感觉牛逼!

    吴志奎看过,参与过很多次,还亲手剪辑过。

    不过最后,李明洋都会参与进来,用一种很玄妙的方式,达到惊人的效果。

    对此,吴志奎只能感叹李明洋天赋惊人,学,只能学手法,学逻辑,学架构,却没有灵性。

    姜闻参与过闻鸡起舞的剪辑,他感觉拍的不咋滴,各种问题,各种毛病,时间太短了,从开工到杀青不到一个月啊!

    也就是他看中的演员,宁愿违约也要来拍他的电影,换其他人能把一大票好演员的档期凑到一起都成问题。

    然而那些他不满意的素材,到了李明洋这里。

    没有那种装逼味很浓的,咔咔一顿操作猛如虎,弄的人眼花缭乱。

    李明洋就是很随意的抽着烟,看着素材,一边聊,一边就把片子剪出来了。

    是真能删啊!

    七八个小时的素材,粗剪能剪一大半,精剪又剪一半。

    最后时长不到九十分钟……

    那些他得意的地方,删了大半,那些他不满意的地方,保留了大半……

    就这样出来的成品,像模像样,看着还行……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是他想说的,但节奏完全不是一回事。

    快!

    节奏非常快,基本上就一条主线,直直的走下来。

    好多冷幽默、黑幽默、情趣包袱都不要了。

    成片……出乎意料的还行。

    姜闻抽着雪茄,看着李明洋操刀釜山行。

    看了一会,姜闻突然咦了一声,“你这是剪过了,还是没剪。”

    “没剪过。”

    “这镜头很顺滑啊,感觉跟剪过一样。”

    “一镜到底,当然顺滑了。”

    “……”

    过了一会,姜闻又发声了,“这头鹿是特效做的?你特效都做好了?”

    “边拍边做特效,总不能拍完了再做特效吧。”

    额,难道不是拍完了再确定特效嘛!

    特效可是实打实的烧钱啊!

    至少要定剪以后,确定影片的整体基调,再来补特效。

    万一拍好了,感觉没必要,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我都是拍完了,剪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沟通特效。”姜闻说。

    “那太磨叽了。”

    “电影创作是一个灵感发酵的过程,今天觉得不错的点子,可能明天就感觉是一坨屎,慢慢来,才能有好作品。”姜闻说。

    “你说的很对。”

    说完,李明洋就翻起了分镜稿,时间有点久了,他有点记不清分镜稿的顺序了。

    姜闻好奇的起身,来到李明洋身后,这一看,就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是先画漫画,再搞电影啊!”

    “当然。”李明洋食指打在空格上,暂停电影素材。

    “牛逼!”姜闻竖起大拇指。

    “想感受一下嘛?”

    “算了吧……我是即兴创作,你是按部就班,成与不成,就看前期的准备工作。”

    姜闻摆了摆手,拒绝了李明洋的好意,坐回了位置上,心里思绪万千。

    这釜山行的分镜稿竟然是漫画,还踏马是配了台词和心里素描的彩漫!

    把好莱坞那套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了!

    一直以来姜闻都是道听途说,等真正接触花束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才发现。

    花束是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双线并走啊!

    李明洋在动漫上的投入,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这踏马不就是迪士尼的套路嘛!

    集权的好处啊!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姜闻想到花束街那些普通人,看到他没反应。

    估计是李明洋经常去花束街,不想被打扰。

    这才养成了他们不追星的习惯。

    一言九鼎,无往不利,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

    这踏马哪是吓破胆啊!

    分明是龟缩发育啊!

    ……

    魔都,喜来登酒店。

    “你才发现他开辟了一条新路?”座山雕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小子浑身都是秘密,我哪里晓得他套路那么多。”姜闻激动的说。

    啪嗒一声。

    座山雕点燃了一根烟,吞云吐雾了一会才道,“自从李明洋拿了金棕榈,就执导了一部电影,魔女2,本来我们还想给魔女2机会在内地上映,看过片子以后,没人说话了,这部电影的暴力血腥程度,比魔女1还要高,棒子那边直接将魔女2定成19禁。”

    “而且这个魔女2,就是自己抄自己,剧情一样一样的,就是换了个人演,完全没有一点金棕榈大导演的样子,偷懒耍滑,毫无新意,骗钱的玩意。”

    “不会吧……李明洋改编能力很强啊!”姜闻说。

    “他就是不想好好拍……随便拍一部糊弄鬼呢,他的心思都在公司上,他要开辟一条新路,走自己的路,怎么说呢,基本上搞成了。”

    “嗯,基本上可以自产自销了。”

    “这是你看到的,还有一些你没看到的,花束内部很复杂,看起来千疮百孔,其实那都是故意的,你觉得他这样做是错的,后来才发现他是提前布局,虚虚实实,你根本摸不清楚他想干嘛。”

    座山雕揉了揉额头,感叹道:“就比如说我闺女他们那个部门,全是学院派,而李明洋最讨厌的就是学院派,他根本没拿自己当学院派的人,你一定觉得李明洋一点都不重视我闺女他们那个部门吧?”

    姜闻点了点头,李明洋回国之后,说过最炸裂的话,就是不承认自己是文化人。

    堂堂金棕榈大导演,都不是文化人。

    那其他导演算什么?

    那些老一辈自诩文化人的导演们又算什么?

    这句话可以说把整个文化圈得罪的透透的,跟学院派彻底割席,也就是金棕榈太过牛逼,上面又给李明洋立了家国天下,道德楷模人设,没人敢说什么。

    谁踏马敢顶风作案?

    但再过几年……那就不一样了。

    “其实李明洋对学院派也算是照顾了,至少很多人能深入参与一些项目,从筹备到开拍,有一套流程系统,这玩意竟然是透明的,谁都能看,谁都能用……一群有文化背景的人学习这种工业化电影流程,起点就比那些普通人高。”

    “按理说,李明洋应该恨我吧,巴不得我早点下台,但他就很克制,除了希望我下台,对佳女那是好的没话说,让佳女当玲雅之旅的制片人,这片子至少十亿起步,佳女直接就入行了,再有我的关系,上限是花束中最高的。”

    姜闻听到这,下意识的摸了摸胡子,狐疑道:“不会是忽悠你吧……”

    “我还想说他忽悠你呢。”

    姜闻嘿嘿一笑,没回答。

    李明洋能给我搞金棕榈,你行吗?

    和座山雕聊了一个多小时,两人一起坐车去机场,第二天凌晨抵达了燕北。

    坐山雕去开会,姜闻没回家,而是在机场附近,找了个酒店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

    姜闻一边拿手机刷微博,一边吃早餐。

    他以前是没这个习惯的。

    即便是让子弹飞上映的时候,他都没这习惯。

    主要是手机上网越来越方便了,再加上李明洋形势不太妙,他要多刷刷微博,了解一些第一手资讯。

    没翻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姜闻放下手机,挠了挠头,“话说这个新浪微博是阿里系的吧?”

    拿起手机一搜,果然!今年五月份,阿里巴巴宣布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股份。

    此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巴巴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成为新浪微博的第一大股东。

    “新浪微博估值为33.6亿美元?微博还没上市?”

    姜闻轻咦了一声,还没来得及细想,手机就响了,是英煌内地公关经理陈福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