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六百一十五章 全球第一赚钱车企 第六百一十五章 全球第一赚钱车企
- 一场海蓝汽车集团的高层小会议里,基本上敲定了今年五月份的海蓝汽车的发布会的事项。
其核心议题还是扩大古固态电池的应用,同时加大海蓝YEV以及海蓝HEV这两款车型的营销力度,让这两款核心主力走量车型的销量,能够更上一层楼。
初步敲定在海蓝SLMC以及海蓝MEV这两款中型轿车/SUV里全系列应用固态电池,进一步稳固乃至提升这两个车系的高端品牌定位。
并且和更高配的大型豪华轿车海蓝SLC以及大型豪华SUV海蓝SEV形成有序衔接。
至于海蓝SEC这款轿跑车型和海蓝SR超跑车型,它们主打的是跑车市场,定位于有钱年轻人市场,和常规的商务以及家用乘用车市场区别极大……当然,这两款车也是属于正儿八经的豪华车型。
发展多年后的海蓝SEC,随着销量日渐降低的同时,价格也逐步上涨,如今最便宜的入门级车型都要六十多万起步,贵的则是要八十多万……当然,最便宜的入门级车型也标配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续航也有上千公里。
而海蓝SR系列作为超跑车型的,其价格更贵,最便宜的车型都要一百二十多万,高配型号要一百大几万……此外偶尔还会出限量款,这个就更贵了,能卖到两三百万去。
上述这些车型,都是海蓝汽车的高端豪华车型,哪怕是在国内的售价,最便宜的也要三十多万。
不过海蓝SLC以及海蓝MEV,还有海蓝SEC以及海蓝SR这四款车型,贵是贵了,但是销量没多少,全部加起来也就二十万辆的年销量而已。
真正贡献销量以及利润的,还是四款走量车型!
海蓝SLMC以及海蓝MEV这两款主力车型,其销量很高的,今年第一季度里海蓝SLMC的销量有十七万辆,海蓝MEV则是有十万辆销量,这对于两款价格三十五万左右起步,实际很多销量还是四五十万的车型所的豪华车型而言,这个销量已经相当不俗了。
而贡献了海蓝品牌更多销量的,乃是主打终端市场的海蓝YEV这款B级轿车以及海蓝HEV这款入门级中型SUV。
这两款车的销量非常大的!
光是海蓝YEV这款轿车车型,今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就疯狂卖出去了二十三万辆,成为全球第二畅销的车型。
而全球第一畅销的车型,依旧是海蓝汽车的车型,也就是去年才向全球市场发布的入门级中型SUV海蓝HEV!
这款车型在发布之前,就在海蓝汽车集团内部打磨了两年之久,研发投入非常大,也经过了诸多严苛的测试。
在发布后的第一天,其订单量就达到了十八万辆之巨,创造了全球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布成绩。
经过持续多时的产能爬坡,陆续在多个海外工厂也顺利投产,并大规模登陆当地市场等,同时陆续以整车出口的方式登陆全球多个地区的市场,尤其是欧洲、东盟、南美等地区的市场,也让这款中型SUV车型爆发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潜力!
当然,这也和人们普遍更喜欢SUV车型有关系,尤其是国内的消费者,对SUV车型是情有独钟,也更愿意为SUV车型付出的更高的溢价。
海蓝HEV这款车型,在今年第一季度里创造了二十八万辆的恐怖销量,震惊了全球。
而这也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全球销量前十的车型里,海蓝汽车独占三四席。
海蓝HEV是全球销量第一。
海蓝YEV是全球销量第二。
海蓝SLMC是全球销量第五。
虽然海蓝MEV的销量并没有进入前十,但是依旧排名在十多名,也算非常不错了。
相当恐怖……当然,海蓝品牌的几个车型在全球销量排名这么高,这也和海蓝汽车的经营策略有关系。
其他大型汽车集团都是玩车海战术的,旗下各种车型乃至品牌都非常多,除了拳头产品外,其他的车型卖个几十万,十几万辆之类的看似不起眼,但是加起来可就多了。
而海蓝汽车则是不一样,他们就只主打几个主力车型,除了拉品牌,实际上没多少销量的几个豪华车型外,真正走量的其实也就四个车型……不像是其他汽车集团一样,走量车型动不动十几个甚至更多的。
但是这种专注打造几个主力车型的方式,也让海蓝汽车的这几个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大幅度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更高,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海蓝汽车这几个主力车型的销量。
依靠着这四款走量车型,再加上名头很大,但是销量很一般的百万SUV,百万豪华轿车,轿跑以及超跑。
海蓝汽车集团的海蓝品牌在今年第一季度里创造了八十二万的恐怖销量。
此外,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主打美洲市场的米特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艾拉品牌,这两个品牌加起来,在今年第一季度里也贡献了二十三万销量。
整个海蓝汽车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整车销量达到了一百零五万,名列全球第七。
也是国内众多车企里,仅有一家名列全球前十的车企……而且还是一家非常特殊的电动车企。
而且进步极快,之前的时候海蓝汽车集团虽然在销量上也进入了全球前十,但是在第十名,第九名徘徊。
而去年开始,依靠着海蓝HEV这款车型的爆发,在去年下半年里,其销量就已经成为全球第八。
而今年第一季度,则是大幅度上涨到全球第五。
光看销量,全球第五似乎还差了点,不太符合徐申学的名头……徐申学做生意嘛,不管做什么基本都是奔着全球第一去的,再不济也是前三之类。
做手机,智云手机全球第一,威酷电子全球第四。
做无人机,小僵科技全球第一。
做航天,依旧是全球第一。
至于虚拟设备和机器人,算力芯片这些,更是没有竞争对手了。
就算是当成副业搞,徐申学其实一直不太关注的益海科技,人家现在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第一,虽然该公司没有上市不好算具体排名,但是怎么也能进入全球前五。
并且以影响力来算的话,甚至都算得上全球前三:益海科技集团的竞争对手可是谷狗,脸书等少数互联网巨头。
人家益海科技集团是全球性互联网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极大,和国内一票只能在国内混的互联网企业是有极大区别的。
徐申学搞什么,都是奔着全球前列去的……做汽车也不例外!
智能电动车领域里,海蓝汽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只是扩大到整个汽车产业里,海蓝汽车集团在销量上就和丰田,大众等全球性龙头车企有不小差距了,人家年销量都是上千万辆的。
而海蓝汽车集团还在为突破五百万辆年销量而努力。
但是……以上说的只是汽车销量。
如果说营收以及利润的话,那么又不一样了。
四月份的时候,海蓝汽车集团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今年第一季度里,海蓝汽车集团的营收为五百一十亿美元,当然,这些营收除了整车业务营收外,还包括了电池业务营收、激光雷达等汽车零配件营收、汽车售后营收、充电桩营收等乱七八糟的各种营收。
其中的电池业务以及激光雷达等配件业务,贡献的营收数字也不小。
五百一十亿美元的营收,让海蓝汽车集团的整体营收,名列全球第三……以不小的优势超过了老牌车企通用以及福特,力压宝马,奔驰,本田等一大票传统车企。
仅次于大众集团以及丰田集团这两大汽车集团。
这说的还是营收,如果以利润来算,那就更恐怖了!
今年第一季度,海蓝汽车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三十五亿美元,力压丰田以及大众,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
没办法,海蓝汽车的核心产品是海蓝汽车,主打的就是中高端市场,其产品高价、高利润,其毛利率非常高,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的毛利率,也让海蓝汽车集团,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主流车企里,毛利率最高的车企。
能够在汽车这种产品里,还能够把毛利率做到百分之三十的程度,这年头除了海蓝汽车外,也找不到第二家了……原因倒也很简单,因为自动驾驶,固态电池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加持而带来的高溢价。
除了海蓝汽车集团的净利润高,还有电池业务以及激光雷达等业务带来的高利润……这些业务看似不是海蓝汽车的主业,但实际上利润非常高的。
尤其是去年开始,海蓝汽车集团开始为各大智能终端厂商,尤其是向智云集团大规模供应各类智能终端固态电池产品、机器人动力电池产品……给智云集团提供这种高技术产品,其利润是相当高的。
同时海蓝汽车集团的激光雷达,车规级/工业级摄像头也向智云集团供货,用以虚拟设备生产,这也为海蓝汽车的激光雷达以及工业级摄像头业务带来了丰厚的营收以及利润……人家智云集团打造的虚拟设备,玩的是高端市场,用的零配件都是顶级货色。
在当下的地球上,很难找到类似智云集团这样,能够如此大规模的采购顶级零配件,并且还给供应链留下充足利润的超级大客户了。
饶是海蓝汽车这种在电动车领域里的巨头企业了……也能够在向智云集团供货的合作了,获得大量利润。
自家的整车业务,对外供应各类零配件,然后充电桩、储能市场、售后市场还有汽车保险业务,投资收益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让海蓝汽车集团在第一季度里获得一百多亿美元的利润。
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大型汽车集团!
这赚钱能力,让大众和丰田看了都眼红……他们辛辛苦苦一年造车超千万辆,各种附加业务也一大堆,累死累活还没规模要小得多的海蓝汽车集团赚得多。
这也可见智能电动车的特殊之处……其附加值极高!
嗯,这说的不是很多车企,媒体说的‘电动车’,而是海蓝汽车集团一直都自我标榜的‘智能电动车’。
人家海蓝汽车集团的海蓝汽车,和市面上的其他各类新能源车是不一样的……这也不是海蓝汽车自己的但凡看法,而是当下已经形成的主流看法。
其他车企要是不服,你也搞个自动驾驶出来……
可惜,对于其他车企而言,什么自动驾驶太遥远了,他们现在撑死了也就搞个L2+的辅助驾驶而已,连L3级别的辅助驾驶都还没搞定。
更关键的是,就连这个L2+级别的辅助驾驶,很多车企自己也搞不出来,还需要依赖智云集团旗下的EYEQ方案呢。
这年头的车规级算力芯片,其实也陆续多起来了,不仅仅只有智云集团这边才有了,一些国产芯片设计企业,海外的一些芯片设计企业都陆续搞出来了算力芯片,也有一些车企拿去搞辅助驾驶。
但是这种车规级别的算力芯片还算好搞……然而算法不好搞啊。
尤其是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搞算法太为难他们了,一个个被折腾的欲生欲死。
这也是智云集团的EYEQ系列方案依旧大卖全球的缘故……人家芯片和算法和感应器直接打包卖,再加钱的话,智云集团这边还能为客户的车型提供量身定做的适配方案!
说白了就是,只要客户出钱,智云集团给你直接打包了……
这对很多传统车企乃至一些没啥技术的所谓新势力车企而言,可是非常友好的……他们只需要设计制造车辆就行了,辅助驾驶这一块就不用操心了。
当然,很多有野心,也有实力的车企,还是会倾向于直接研发算法甚至自己设计算力芯片呢。
特斯拉就是典型……现在他们已经开始采用他们自研的算力芯片,搭配他们自己的算法也算是搞得有声有色,号称其辅助驾驶技术距离L3级别已经不远了,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L3级别辅助驾驶技术的车企。
至于L4级别……这个就别提了,这玩意太变态……这东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L4级别自动驾驶,这已经涉及到了顶级人工智能的范畴……
全球范围内只有智云集团能够搞定这种级别的东西。
就算是海蓝汽车也是着智云集团早年给的底层核心算法搞出来的,严格来讲,海蓝汽车的工程师们从来都没有设计出来过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底层核心算法……他们只是拿着现成的底层核心算法去跑训练而已!
为了这个底层算法的使用权,海蓝汽车当年给出去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呢……
当时这个代价是值得的,依靠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底层算法的支持,海蓝汽车才能够搞出来L3级别的辅助驾驶,后来又搞出来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现在也正在利用这一套算法搞智能机器人。
不过堪用的通用型服务机器人一时半会还搞不出来,海蓝汽车集团内部的机器人项目团队,乐观估计也要明年之后,甚至后年去了,但是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市场那也很难说……没办法,智云集团吧通用服务机器人的门槛弄的太高了,其他企业,哪怕是海蓝汽车想要跟进也显得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