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六百九十五章 我们成了浪费国家资源的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我们成了浪费国家资源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办公室。

    马尔科默了默,沉声说道:“拉姆先生,或许,是时候和夏国接触了。”

    “不,我相信我们能复刻超导薄膜的奇迹。”

    拉姆摇头。

    普林斯顿,麦克斯韦小组的超导薄膜实验里,Jc已经达到4.8×10A/cm,虽然性能还不稳定,但可以说是成功的。

    这是一次胜利,打破了夏国企图在超导薄膜形成垄断的行为。

    马尔科劝说:“恕我直言,电池领域.比超导薄膜领域更加复杂,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在超导薄膜的制备上,米国本来就处于优势,被夏国超过了,无非就是奋起直追一下而已,但电池领域,夏国本来就处于领先地位。

    “不,马尔科,你还是小看了钱的魅力,好了,我还有个会——我得拿着这该死的报告向委员会报告。”

    拉姆起身,走之前,转身对马尔科说道:“既然无法复现,比起在我这继续喝咖啡,我想你应该去找找有没有值得投资的课题组,只要能解决锂枝晶和穿梭效应,我想委员会是很愿意掏钱的。”

    “好吧,我去试试。”

    马尔科无奈点头。

    政客和科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科学家看政客就是一群啥都不懂的“钱袋子”。

    而政客看科学家,就是一群伸手要钱的“骗子”,还是不得不给那种。

    现在科技一年一个样,等米国追上的时候,夏国都不知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锂枝晶还好说,埃文教授那边能做出理论上能接近夏国那个什么隔膜性能的产品,可最头疼的是穿梭效应。

    这玩意关乎锂硫电池的性能,而在许青舟那边发布成果之前,普遍的预计锂硫电池至少需要15至20年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

    全世界的研究都相对落后,夏国算是直接领先了一个时代。

    这也是欧洲不愿蹚浑水的原因。

    最起码,就算是举国之力,目前也看不到太多希望在这方面能追上夏国。或者说,即便是追上了,成本都不会比购买夏国的专利便宜。

    米国打压夏国,需要巩固世界老大地位,他们这些小弟不用。

    “其实,恐怕还真如盟友们想的那样.现在米国除了选择合作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选择。”

    以现在的进度看,即便现在米国全力研究,五年之内也无法保证能成功。

    毫无疑问,在这一次交锋中,他们输了。

    夏国这些年发展实在太快。

    “幸好,除了电池领域外,米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强于夏国。”

    马尔科心中想。

    许青舟的主要精力放在聚变组的实验上,将数据中的能量耗散/微裂纹累积提取出来,看看能不能设计出一个自适应PID控制器。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动态调整相变潜热项的参数,控制温度场,防止超导磁体的微裂纹。

    闭关两天,他就拿着做好的模型去找任南。

    办公室内。

    “许教授,你先看看这个。”

    任南给许青舟递来平板。

    “报道?”

    任南沉声说:“对,是关于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这次点火实验的报道。”

    许青舟仔细把整篇报道看完,倒是明白为啥任南让自己看了。

    任南忿忿不平:“张志高这次太过分了,说我们浪费资源,呵呵,从实验开始,我们才拿过国家多少钱”

    “这位张院士很适合到新闻机构工作。”

    许青舟放下平板。

    西南核物理研究院环流三号点火成功,并创造了纪录,自然会有相关的报道跟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张志高在介绍完项目过后补充的话。

    “夏国可控核聚变的发展稳中有进,民间投资踊跃,这是好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业投资通过深耕行业、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发展,而非专业投机行为。”

    “据我所知,现下某些机构涌入这个领域,并不是好事。一般而言,不专业或者半路出家的机构因缺乏行业认知、追求短期利益,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干扰技术路线,这与核聚变‘需长期巨大努力’的特性根本冲突。”

    看看这些话,某些机构,就差点指名道姓是他们京都材料研究所了。

    “这个老家伙越来越不要脸了。”

    任南不像许青舟,直接爆粗口。

    “科学工作者是用成果说话的,看来我们也该提快速度了。”

    许青舟笑着,对张志高的事不在意。

    他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不逊色于环流三号战果的实验。

    “唉~是这个理,在没有做出成果前,还真不好反驳这个老家伙.咱们啊,算是哑巴吃黄连.对了,你说能够解决温度场问题?”

    “对,我设计了一个自适应PID控制器。”

    张志高报道在聚变领域倒是引起了一阵热闹。

    核聚变是集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工程于一体的巨大科技体系,国内还真没有几个民间机构能搞。

    而现在搞得热火朝天的机构,就是京都材料研究所。

    众所周知,和张志高有过矛盾的任南院士现在就在研究所担任聚变项目负责人。

    核聚变领域的圈子相对于凝聚态,其实更小。

    就那么一些人。

    只要稍微观察,就能感受到京都材料研究所和西南核物理研究院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

    毕竟,因为超导薄膜,京都材料研究所和各个核聚变机构互相访问交流挺多,但唯独和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这里,貌似只是保持礼貌上的往来。

    9月份在忙碌中过去。

    10月国庆,研究所大部分人都已经放假了,只有测试中心还有部分留守人员。

    因为超导磁体动态性能测试系统24小时开机。

    许青舟和任南,赵升文,郑旭三个人,每人带头值两天班,到测试中心守着。

    除了值班外,假期里,许青舟和宋瑶都没出门,这样的大假期,出门玩就是想不开,纯属去数人头的,于是在家改造自己的小院子。

    宋瑶捣鼓了些花草。

    许青舟找工人焊接了个秋千架子。

    俩人忙活了8天,倒是把小院子弄得有模有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