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零一章 我似乎找不到放弃研究数学的理由

第七百零一章 我似乎找不到放弃研究数学的理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许青舟作为主角,自然忙得脚不沾地,需要配合采访,而在10月14日,又参加了庆祝晚宴。

    晚宴举办得很辉煌。

    国外都来了不少熟人,数学家梅纳德,博士阶段的导师罗伯茨教授,霍尔恩师兄,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马斯·克林格等等。

    大厅中。

    流淌着舒缓的音乐,觥筹交错,来自各地的学者低声交谈,交流经验,分享自己的研究项目。

    许青舟和宋瑶俩人跟罗伯茨教授打完招呼,就朝着角落里的夏国人面孔的中年走过去。

    “恭喜。”陶哲轩举着酒杯。

    “谢谢。”

    三个人轻轻碰酒杯。

    宋瑶也不打扰俩人,去找韩诗宜学姐。

    陶哲轩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感慨地说道:“恭喜你,成为第一位包揽诺贝尔化学奖和菲尔兹奖的人,并且还刷新了诺奖的最低年龄纪录。”

    “诺奖的纪录可不是我。”

    许青舟耸耸肩说,他确实算是刷新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年轻纪录,但真正诺奖的最低年龄纪录,是一个叫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女孩,17岁,在2014年的时候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奖只不过是政治游戏而已。”

    陶哲轩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鄙视。

    许青舟轻笑起来,举起酒杯和这位华裔数学家碰了一下,算是认同。

    眼前这位除了研究数学,另外一个爱好就是点评时政。

    比如在2016年,他发表题为《川普的新衣与蓝眼睛谜团》的博客,直言特朗普“没有胜任米国总统的资格和能力”。

    事实证明,比起政治,这位还是更擅长数学。

    毕竟,川普还挺会玩,后面还又胜选了一次。

    不过,陶哲轩说的也不错,在相当一部分学者眼里,诺奖就是指最有分量的几个奖项,医学或生物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

    文学奖虽然偶尔掺水,但获奖者基本也都是文采斐然,对世界极有影响力的大师。

    和平奖完全就是玩抽象了。

    具有强烈的政治工具化倾向,每年和平奖出来的时候都会流传一句话——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和平最大的讽刺。

    比如曾经颁发给发动过几次战争的米国总统奥观海。

    陶哲轩抿了口酒,话题回到了数学:“好吧,恭喜完了,现在该聊聊数学了,你的超对称ζ函数理论进行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在做筛法中跃迁规则的设计。”

    许青舟大致把跃迁规则内容的部分说了一下,理论可行性验证,实现路径,遇到的困难等等。

    “也就是说在超对称ζ函数与间隙动态筛法构建中,需通过实验验证、对称性约束和参数反演三大手段,确保数学模型每一步均可映射到可观测物理量,譬如能隙、光子频率、材料力学响应。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理论成为‘精致的数学雕塑’。”

    陶哲轩不愧是大数学家,很快就理清楚许青舟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

    “没错,我希望超对称ζ函数的零点分布能够以其他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只有数学自洽性验证。”许青舟点头。

    陶哲轩沉思了片刻,摇摇头:“抱歉,我目前并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不过,你或许可以研究研究拓扑量子计算中的马约拉纳零模,他实现了理论-实验严格映射,规避了失真风险。”

    “就是通过将数学拓扑不变量与半导体纳米线中的电导量子化实验关联的那个实验?”

    “是的。”

    许青舟思索着,沉吟:“谢谢您提供的思路,我接下来会考虑的。”

    目前来看,关于超对称ζ函数理论的研究确实有点慢了,现在,锂枝晶和穿梭效应已经被搞定,他不用像之前那样在三个项目之间来回跑,倒是有更多精力放在上面。

    “我很高兴,你并没有放弃数学。”

    陶哲轩笑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绝对是他见过的在数学天赋上最高的人,如果对方真的完全把重心放在物理上,绝对是数学领域的一大损失。

    “我的观点一直没变,如果某学科能成为科学,它一定能用数学表达,我似乎找不到放弃研究数学的理由。”

    就在俩人说着的时候,白发老头走过来。

    “嗨,陶,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来人是许青舟在MIT的博士生导师罗伯茨教授。

    罗伯茨教授笑着说道:“没打扰你们吧。”

    “当然没有。”

    晚宴持续到8点结束,许青舟和宋瑶坐着研究所的车回家。

    一回到家,宋瑶就倒在沙发。

    “呼~耳边终于清静了。”

    许青舟也挺累,作为晚宴主角,他所要照顾的事情比较多,来往的客人都得去打一遍招呼。

    他一坐下,宋瑶就趴到了他的身上,“快,让我吸点阳气。”

    宋瑶把头埋在许青舟的胸口,深深吸了口气,隔着衬衫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热度。

    “呵,演都不演了是吧。”

    许青舟笑着,捏了捏女孩的脸。

    她今天穿的是一套白色的晚礼服,此时趴在他身上,衣服都被挑起来,显得身材更加的窈窕。

    该说不说。

    5年时间,宋校花越来越有料了。

    尤其是穿着高跟鞋,高冷和黏人的反差感,让人欲罢不能。

    许青舟在心中暗自感叹,热闹过后,抱着爱人在沙发上坐坐,莫名的踏实。

    宋瑶窝在许青舟怀里,闭目养神,低声问:“诺奖大佬,拿了这么一个大奖,现在是什么感觉?”

    “好像也就是这样吧.虽然多了一个头衔,但工作还是要做,实验还是要做哦,对,还是得被你欺负。”

    他搞科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实现科研梦想,享受做出成果时的兴奋。

    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求知,不需要依赖奖项来定义价值,这些奖项,权当是中科研道路上锦上添花的东西。

    “谁欺负你了”宋瑶嘁了一声,能理解许青舟的想法,拿了诺奖又怎么样,日子照过,这家伙还是欠欠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