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零三章 许青舟旧居是什么鬼 第七百零三章 许青舟旧居是什么鬼
- 日子一天天过去,诺奖的热度倒是暂时落下去,许青舟把精力集中在磁体集成设计里边,研究所又恢复曾经忙碌,各个小组有序推进手头工作。
西南核物理研究所。
早晨,等离子体诊断组办公室内。
青年和旁边的人感慨:“也是好起来了,咱们夏国现在终于有一个自己的诺奖了。京都材料研究所啧啧,我有个同学就在里边,听说福利待遇都很好。”
“其实,在我看来福利待遇是其次。6月份,我去那边访问,大家都专心致志的搞科研,做课题,说实话,学术氛围很浓,都让我想起以前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了。”
张志高的学生邵一林流露出回忆的神色。
上次去交流,他和李逸聊得很好,颇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意味。
有时候在想,这.也许才是真的搞学术的地方。
程立辉有些遗憾地说:“可惜,我们和那边的交流比较少,不然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邵一林欲言又止,自己老师和那边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非常不对付,任老院士就算了,老仇人,上次自己老师去完许教授的办公室回来,脸色相当不好。
看得出来,聊得不是很愉快,碰壁了。
他虽然不怎么认同老师的观点,但.作为学生,还是无法说什么。
“你们两个,数据分析完了吗?”
也在这个时候,两个人身后响起一道声音。
邵一林和程立辉转头,就瞧见张志安沉着脸。
“老师。”
“张院士。”
两个人脖子缩了缩,忐忑地观察着张志高的脸色,在院里,张志高是最不愿意听到京都材料研究所和许青舟这些名字的。
如果不是为了超导薄膜,他们这边不会和对方有丁点交流。
“我们这就去忙。”
见张志高没说什么,俩人赶紧钻进实验室。
张志高回到办公室。
“没想到许青舟居然拿到诺奖,小看这小子了”
“但拿诺奖又怎么样,核聚变领域拼的是技术,他一个刚起步的研究所聚变项目,难不成还真能把我们超了不成。”
张志高眯着眼,不由笑起来。
“环流三号已经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在核聚变领域,西南核物理研究所的地位无可撼动,虽然不说名留青史,但历史上总会有我的名字。”
“球形托卡马克装置.和有国家支持的环流三号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优势在我。”
另一边,磨磨蹭蹭几个月,米国最终还是屈服,表示愿意和夏国接触,双方开始谈电池锂枝晶和穿梭效应的问题。
一是迫于国内压力,选择向夏国传达愿意接触的信息,二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挣扎过后,米国的高官似乎终于死心了,发现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做出来的可能性。
接洽和谈判,就由科技部和零点科技同步推进。
于是,宋瑶再度陷入忙碌,早出晚归,每天都忙着看零点科技和米国那边的合作文件。
10月21日,周三。
西山壹号院。
周末在实验室泡了两天,人人日报官媒的采访又来了,许青舟倒是没拒绝,积极配合。
诺奖是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反映一国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这也直接印证了科教兴国战略政策正确性。
总之,夏国需要这样一位学者提振民族自信。
等采访结束,许青舟去实验室转了一趟之后,见没啥问题,也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期。
提前回家,准备做一顿饭。
这些日子两个人忙得连轴转,今天宋瑶可以提前下班,难得能一起吃晚饭。
傍晚6点,他刚备菜从厨房出来,就靠在沙发上休息。
窗外,红彤彤的夕阳已经压在地平线上,温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身上。
许青舟揽着二喵,望着窗外的落日风景,思绪一点点散开。
聚变组的实验目前还称得上顺利。
一旦成功,他们这里将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也将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
但亟待突破的技术限制也相当多。
超导磁体,等离子体,氚增殖材料研发等等,需要走出自己的路。
“道阻且长啊。”
就在许青舟感慨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来自蓉城的电话,是许守云打来的。
他接通,笑着问:“爸妈,你们那边没受到影响吧?”
“没,就是采访多,尤其是那些自媒体,整天在小区周围晃悠,前面两天,我和你妈连门都不敢出。”
许守云无奈。
许青舟撸着二喵,“现在怎么样?”
“警察局那边派人来清理了一下,好多了。”
现在仍然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诺奖得主的家人,可是相当好的看点。
“家门口还被挂了一个牌子。”
许守云说到这里,不由乐起来。
【许青舟旧居】
一个24岁的人,就已经有个什么故居了,想想都觉得离谱。
但细细想来,诺奖啊,夏国现在也只有三个人获得这种荣誉,他们虽然是普通人,但依旧能感受到这玩意的分量。
他和王霞萍都经常感慨,做梦都想不到,高中时期吊尔郎当的儿子,居然能有这么一天。
别说祖坟冒青烟,就是熊熊大火都没用。
许青舟点点头,倒是放心不少,“那就好,估计也就这几天,等热闹过去就好了。”
他还真担心许守云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
很多自媒体是没底线的,鬼知道为了流量能做出什么事。
下一次热闹,估计是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时候了,10月份公布获奖名单,而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严格固定在每年12月10日。
两个人聊了一下近况。
许青舟也通过许守云了解了不少东西。
许青舟获得诺奖,除了京大和京都材料研究所外,另外一个受益者估计是他的高中城南中学了。
这不,已经在校门口单独设立一块宣传栏,甚至听说打算做一个诺奖的塑像。
许青舟表情古怪,想到了某个画面。
学生一进门,孔子雕像,鲁迅雕像许青舟雕像。
他摇摇头,也没多说,只道老两口的小日子还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