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五十五章 300亿的大项目 第七百五十五章 300亿的大项目
- 办公室,许青舟抿了口咖啡提神,思绪继续发散,除了中立国和反对国外,欧洲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支持。
就例如法国,表现比较强硬。
据许青舟知,法国的法马通作为法国核能巨头,他们的偏滤器钨铜材料、耐事故燃料技术等依赖夏国供应链。
可法国政府一直都在左右脑互博,想通过对夏国强硬的态度提升自己在欧盟的影响力,但又经常过来寻求合作。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国际合作问题。”
“按照米国的尿性,肯定会从ITER上施压的。”
ITER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际间合作组织之一,也是夏国参与的最大的科技合作项目,其中,夏国承担了大概9%的采购包研发任务。
假如真的把夏国排除,ITER的进度肯定会被拖慢。
对于夏国而言,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积累了数年的影响力恐怕也会遭到冲击。
“好在,夏国现在也是好起来了,就算没有ITER的数据共享,也能自己搞起来。”
“破局的办法.以代际差距实现碾压,迫使敌人低头。”
许青舟目光沉了沉。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只是第一步,人类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未来才是盛世。
在落地窗前站了几分钟,许青舟也被毒辣的太阳逼回座位。
“得,干活吧。”
他打开电脑,这里是昨天点火实验的数据。
除了关键攻关重大目标,诸如三重乘积阈值,净能量增益等等,乾坤一号装置也会频繁进行小型点火实验以验证关键技术子项。
而昨天的实验,就是测试线圈电流参数,以优化负三角位形磁场的分布。
“装置日常点火实验将聚焦三大核心子项,位形控制,工程极限,和辅助系统。”
在7月的三重乘积实验前,将会依次做磁体电源兼容性测试,冷却系统负载能力检测,偏滤器的散热验证。
通过密集反复地测试迭代优化数据,验证7月份达到核聚变点火阈值的可能性。
“7月12日进行聚变三乘积 3×10 keV·s/m量级的实验。”
“时间紧迫。”
许青舟盯着屏幕中的数据,手指轻轻扣着桌面,思考从哪里入手。
从宋瑶出的报表。
单次点火费用在200万人民币左右,包含液氦冷却剂消耗,电力消耗,氘氚燃料与靶材等等,另外,设备损耗的维护大约30万。
除了主要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外,研究所100多个研究员还有自己的个人项目。
外加上零点科技的对外投资,整个公司年运行经费稳定在8亿-9亿美元量级,月均约 6400万-6900万美元,日均约 210万-230万美元。
每天一睁眼,就需要面对两百多万美元的资金消耗。
这也多亏研究所家大业大,超导薄膜和电池专利的入账能够覆盖支出,甚至每个月还能盈利3000万美元。
只要使用电池专利,生产的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池,电脑电池,他们都可以获得分成。
“先建立一个等离子体边界湍流模型,用非线性随机偏微分方程(SPDE)描述湍流演化,最后预测最优角度区间。”
许青舟开始动笔,办公室响起沙沙的写字声音。
湍流演化方程:
与此同时,京都的一处院内。
办公室前方,安皓峰微微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面色严肃,在门口敲了敲门。
“先生。”
老人望着安皓峰,和蔼地说道:“坐吧,等我两分钟。”
安皓峰点点头,在老者对面的椅子上坐着。
半晌,老人看完手头的文件,不紧不慢地在上面签字,按了一下旁边的电话,等秘书拿着文件出去,他才看向安皓峰,问道:“情况怎么样?”
“这是许教授亲自整理出来的技术报告。”安皓峰恭敬地把手中的一迭报告递上去。
老人慢慢读起来,安皓峰在一旁等候着。
半晌,老人放下文件问,问安皓峰,“你应该已经和他谈过了吧?”
“是的,我和许教授交流了未来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发展情况”
安皓峰向老人转述了在材料研究所和许青舟交谈的内容。
他原原本本把许教授的话复述。
2个月内让聚变三乘积达到3×10 keV·s/m,1年内完成净能量增益听起来就悬,可反正牛是许教授吹出去的。
他算是发现了,所有的科学家都擅长画饼。
“这是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老人淡淡笑起来,把问题抛给安皓峰:“你也看到了这份技术报告,先说说你的看法吧。”
“许教授是国际顶尖的科学家,他的想法对我们很有参考意义。”
安皓峰已经从老人的语气捕捉到赞赏的味道,继续说:“我咨询了部里的专家,他们的意见,许教授给的技术报告具有可行性。”
“就是.贵了点,开口就是300亿。”
他苦笑。
按照许青舟的报告,他们示范堆的建设,大约需要300亿,即便对于夏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都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这还是初期建设。
“示范堆如果许教授能在一年内完成净能量增益,由他来主导建设也未尝不可。”
“300亿能为夏国买来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领先优势,这是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现在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大胆向前,发挥对于科学家协助作用。”
“年轻科学家敢打敢拼,我们一定是要支持的。”
老人这些话算是把事情定了一个调。
“我一定向许教授传达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