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六十九章 可控核聚变领域的8级地震 第七百六十九章 可控核聚变领域的8级地震
- 办公室。
主持人脸上出现一瞬间的诧异,但职业素养不低,迅速恢复正常,望着对面的张志高,一字一句道:“张院士,我们刚得到消息,乾坤一号完成聚变自持燃烧,Q值为11.02。”
“.”
张志高表情明显发愣,接着哑然失笑,说:“江记者,我建议你们先确定消息来源,Q值11.02,对于目前任何一台托卡马克装置而言,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你啊,工作认真一点,负责一点,在说话之前,先去查查Q= 11.02是什么概念好吗。
你怎么不说他们直接准备直接建立示范堆了。
张志高乐起来,端起桌上的茶杯,还没喝,办公室门就被人“砰”地推开。
他的学生邵一林慌张地走进来。
见到这个画面,张志高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预感。
“教授,我们刚得到消息,乾坤一号实现了1小时的净能量增益维持,Q达到了11.02!”
“.”
空气瞬间凝固下来。
10分钟过去,大门口。
CTV的记者们已经收拾好装备,准备离开。
走出研究所的范围过后,高马尾女孩才问:“姐,1小时能量增益,意味着什么?”
整个研究基地的氛围都有些怪,大家脸色似乎都不怎么好。
“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够直接建立示范堆,意味着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即将实现,世界的能源格局将被重构。”
女主持表情复杂。
“咱们这报道”摄像大哥问。
“我想张院士暂时是没心情做了,比起这个,我们现在的首要的工作,应该是围绕着材料研究所的成就展开,这恐怕是未来几天的大热点。”
“没错没错。”
一伙人立刻上车。
办公室,张志高面无表情地靠在椅子上,像是被抽干了灵魂。
“教授~教授~”
邵一林喊了两声,张志高终于回神了。
“您没事吧?”邵一林担忧地问道。
自从张志高看到材料研究所的消息之后,就一直这种表情。
“老师最在意的就是脸面,这次”
邵一林心里叹息不已,自己老师和材料研究所那边的矛盾人尽皆知,以前在经费方面甚至还暗中打压过。
他问:“老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正常推进项目。”
“哦,好。”邵一林很有眼色地出门。
“呼~”
张志高心底突然涌现出一种无力感。
打脸来得太突然,他刚才还在说乾坤一号能实现6分钟的劳森判据维持已经顶天了,下一刻就被现实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10月12日点火试验,现在是10月29日,愣是大半个月过去了才正式公布消息。
他算是看出来了,许青舟这小子属于扮猪吃老虎的主。
“示范堆的主导权,恐怕是有点悬了”
半晌,张志高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不,他们虽然实现了1小时维持,可球形托卡马克的硬伤依旧存在,难不成这小子真的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这玩意也解决了?”
但.1小时的维持时间,已经把时间甩开一大截了。
有关乾坤一号装置点火实验的消息逐渐扩散,可控核聚变领域宛如出现了8级地震。
最先报道这个消息的是英国BBC。
“夏国刚刚宣布了实现可控核聚变持续发电1小时,我们有请牛津大学能源政策主任霍金斯教授——教授,这真的意味着人类能源史被改写了吗?”
“难以置信,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必须要说,夏国已经掌握了恒星能源的钥匙!”
中年望着屏幕上的参数,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震惊:“这是一场‘文明升级’竞赛!一旦夏国最先掌控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毫无疑问,世界格局将由夏国说了算。”
“您曾参与欧洲聚变路线图制定,此刻想说什么?”
“非常羞愧,对比起夏国的成就,再看看我们欧洲方面托卡马克的发展,简直一塌糊涂,几乎可以说,和夏国存在代际之间的差距。”
“比较可笑的是,欧洲原本想靠ITER项目分一杯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只能在米国和夏国之间夹缝生存。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需要和极其擅长尝试构思一个共同对策的官僚们开会,效率低下。”
“当夏国不断增加投资的时候,我们的政客们还在为是否削减‘人造太阳’的经费扯皮!看看结果,能源霸权已经东移。”
主持人说道:“但法国能源部长奎森·卡莱尔昨天声称欧洲仍有技术优势.你是否有些过于悲观了?”
“不,我已经很乐观了,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欧洲不再强大。”
霍金斯教授耸耸肩,“如果持续下去,你或许可以想象一下,2030年,夏国向肯尼亚出口集装箱大小的聚变堆,而欧洲的工程师们仍然在推特上抱怨电价涨了300%。”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奎森·卡莱尔的错。”
主持人:“您觉得有什么应对方式?”
“把开会的钱拿出来,给科学家做实验。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法国建设示范堆的决定是错误的。”
采访视频的评论区热闹非凡。
“我敢保证,这绝对是假消息,你们知道的,夏国人喜欢且擅长搞这些阴谋诡计。”
“哦,假如夏国真的把可控核聚变做出来,欧洲一定完蛋。”
“米国不是说自己已经领先世界了吗,为什么我先看到的是夏国的消息。”
“兄弟,你居然还在相信米国佬的话。”
也有人悲观地表示,“可控核聚变显然,人类距离毁灭不远了。”
在很多人看来,核聚变小型化的某天,就是太空大战的开始。
德国,马普协会同样关注着来自夏国的爆炸性新闻。
“难以置信的数据。”
学会主席汤姆文·劳伦斯惊叹着,“见鬼,1个小时的持续点火,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要是知道,也不会那么烦恼了。”
克林格耸耸肩。
本来以为他们已经独树一帜,但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许青舟实验室的数据,彻底粉碎了他们的骄傲。
“许青舟”
只要稍微梳理,就能发现,夏国这几年的重大科学成就似乎都围绕着一个人,那就是许青舟。
夏国在不少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再加上核聚变技术,整个产业链都得围着夏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