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七十七章 夏国科技奖励大会 第七百七十七章 夏国科技奖励大会
- 办公室内,许青舟给季云石添茶水,无所谓地说:“就算他们回去了,我们这边的进度也可能会稍微慢点,但影响不了大局。我们连最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还怕这?”
“这倒是。”
季云石笑着点头,就算邵一林他们离开,研究所的人也可以暂时补上,无非就是肩上的任务重点。
研究所现在可不是刚成立的时候了。
两人聊了下最近各个项目小组进展。
“好,那我先去忙了。”
他喝完茶,也不再多留,起身离开。
季云石离开,许青舟叹了口气,往沙发上靠了靠,趁着这会放松心神,这几天他在做偏滤器区域增设反向涡流线圈的方案。
目前研究所的工作千头万绪的,大家都很忙,高等研究院的事情,许青舟决定自己先整理下思路,等这段时间忙过去了再仔细想想。
夏国和米国之间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竞争日趋严峻,并没有缓和的意思。
除了米国自己发布了一系列措施,还和日国,棒子国组成了一个技术同盟。
至于ITER方面的谈判,同样陷入停滞。
夏国在ITER中承担了9%的经费,可夏国科学家占核心岗位仅仅只有4%,许多次的申请被以“语言能力不足”“缺乏国际经验”等理由拒绝。
用李刚教授的话来说。
“此前,ITER对夏国的歧视是国际上公开的秘密。现在,该着急的是欧洲那些国家而不是我们。”
这就是技术自信。
夏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完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米国叫得很欢,但和他们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得,继续干活吧。”
许青舟摇摇头,收起思绪,回到自己的座位,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手稿上。
11月在繁忙中飞速过去,很快就进入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
12月的第三天,早上6:30。
一身深色西装的许青舟和穿着黑色西装套裙的宋瑶上车。今天,是夏国科技奖励大会开启的日子。
许青舟是学界科学家,宋瑶则是业界科技企业的代表。
今天开车的是保安小组的副组长杨晓琳,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启动车子,很有眼色的按下了隔音帘,免得打扰到许青舟和宋瑶。
随即驾驶着车子朝着大会堂的方向过去。
大厅中人山人海,这次会议,有科技工作者代表、两院院士、国际获奖者等约3300人参加,是国内科学界最大的盛会之一。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许青舟和宋瑶分别去往自己的座位区域。
企业界位于大堂右手边,而许青舟的座位,则是在中间部分的第一排,直接面向主席台。
“许教授。”
在大厅,许青舟见到了不少认识的学者,一一打招呼,寒暄几句。
他很快就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楚江峰院士。
“今天也许可以期待下了。”
楚江峰看了眼表情淡然的许青舟,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淡定,比我们这些老头子好多了。”
“着急也没用。”
许青舟无奈地说道。
“也是。”
楚江峰有些欣慰,短短几年时间,眼前这个年轻人现在已经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了。
坦白来说,他作为许青舟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根本没帮上太多的忙。
去年见了一次MIT的罗伯茨教授,对方和他有一样的想法,许青舟能有现在的成就,其实完全可以说是其自身的努力。
“我听老顾说,你已经打算把高等研究院的建设提上日程了?”
“有这个想法,但最近不是忙嘛,这事情估计要到年后去了。”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偶尔有路过的学者会上来打招呼。
远处。
“那位就是许教授吧.年轻得吓人啊。”
“是啊,我们在这个年纪,都还在为博士论文忙得焦头烂额,人家已经站在科技的最高殿堂了。”
“天赋好啊,我敢说,许教授可能是夏国几千来以来最具有天赋的一批人了。”
两个学者感叹。
一旁,听到两个学者的聊天,张志高眉头皱了皱。
虽然这俩人说的是事实,但他听起来总是有些不爽,许青舟越厉害,越显得他小肚鸡肠,目光短浅。
“这小子,确实有点可怕。”
张志高眯着眼,心里感叹。
“这次获奖的人名单上面,肯定有许青舟的名字吧。”
刚才的两个学者继续说道。
“这不是100%的事情嘛。陈省身数学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不说后无来者,这位许教授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这样的学者,要是连个奖都拿不到.”
其中一个学者没继续说下去。
另外一人深以为然地点头,明白朋友的意思。
到了一定程度,还真不是许青舟需要国家这些奖项,反而是这些奖项需要许青舟。
“你觉得会是啥奖?”
“其实,按照许青舟的成就来说,有资格直接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我觉得会是国家技术发明奖。”
“我更倾向于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特等奖,它的标准里边,就有重大科学突破这一条。”
张志高淡淡看了许青舟一眼,就撇开视线,而恰巧的时候,许青舟这个时候似乎也感受到有人在看他,看了过来。
俩人的目光短暂交汇,就飞速分开。
“这两个人虽然话多,但说得有点道理。”
张志高心里暗暗说道:“这小子是厉害,但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难度。”
他这些天忙着环流三号的改造问题,没怎么关注夏国科技奖励大会的消息,但还是听到些风声,虽然有院士提名许青舟拿最高科学技术奖,但颁奖委员会这边有不少反对声音。
认为许青舟在资历这一块还得再考察考察。
这毕竟是25岁的年轻人。
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是夏国科学界的至高荣誉名,从2000年到2021年,也只有35人获奖,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夏国的泰山北斗。
获奖者之中,90岁以上6人,最高龄达到了96岁,80-89岁18人.
再对比诺奖,诺奖得主平均年龄仅40.16岁。
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的不仅仅是科学成就,还包含了对夏国的贡献,对夏国科学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