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八十一章 宇宙文明的三个等级 第七百八十一章 宇宙文明的三个等级
- 他点开了人人日报的微博。
有人在问:“卡尔达肖夫Ⅰ型文明是啥意思?”
“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于1964年提出的理论框架,通过衡量一个文明对能源的掌控能力来划分其技术等级。”
“Ⅰ型文明,就是已经摆脱化石燃料依赖,实现能源自由。”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看科幻。”
“许神又刷新纪录了,夏国最年轻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以许神的水平,实至名归。”
“承认未知比掌握已知更接近真理.又记下来一句装逼的好句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们夏国的最有分量的奖项了吧。”
“对,我记得平均获奖者的年龄都是七八十的那种。”
“只有我关注许青舟和宋瑶颁奖结束后的牵手吗。”
“姐妹,你并不孤独。嗑死我了。”
“双强cp。”
许青舟低头,望着在自己衣服里钻来钻去的手,乐起来,这妮子人设在他这边早就崩了,高冷什么的完全不存在。
该说不说,宋瑶捏得他挺舒服。
享受着宋瑶的“按摩”服务,他的思绪回到了白天的采访上。
“卡尔达肖夫Ⅰ型文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证这一天的到来。”
卡尔达肖夫指数将宇宙文明分为三级。
Ⅰ型文明,完全掌控母行星的所有能源,能够建立行星级基础设施,例如海底城市,还能改造其他行星并初步接触外星文明。
II型文明,也就是恒星级文明,,可以利用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像人们向往的那样,建造“戴森球”包裹恒星收集能量,也能改造行星轨道,跨恒星系殖民,能实现光速旅行或近光速航行。
III型文明,星系文明,掌控整个星系包括黑洞、暗能量的能源,能自由穿梭银河系,创造或湮灭恒星,基本已经突破物理规律限制,比如虫洞旅行。
人类目前处于0.73级。
按照曾经的估测,100年至200年之间可以达到Ⅰ型文明。
许青舟眯着眼。
“但以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来讲,Ⅰ型文明到来的时间恐怕会比预估的早得多。”
“人类已经提前掌握可控核聚变能源而能源的变化,将会带动其他产业的飞速发展。”
叮~叮~
手机响起一连串消息。
许青舟看了眼,101宿舍群里,徐正洋在约周六晚上的聚会。
他捏了捏正在吸自己阳气的女孩的脸,“明晚我出去吃。”
“有应酬?”
“徐正洋他们仨儿,说好久没见了,出去吃个饭。”
宋瑶“哦”了一声,想了想说道:“那明天下午我们出去跑步。”
“行吧。”跑跑步,出出汗,对身体有好处。
“好勉强。”
“强肾健体,我最喜欢了.你做啥子?”
望着手攀上自己的脖颈,一点点凑过来的女孩,许青舟明知故问。
宋瑶姨妈前后,一般都比较生猛。
女孩眸子晶莹,炯炯有神,瞧着青年,甚至还舔了舔嘴唇。
蓉城。
张军丽洗完碗出来,就瞧见宋世松抱着手机傻乐,无奈地说道:“还看,都已经看了三遍了。”
“当初第一次见到这小子的时候,我就觉得行。”
手机里,是许青舟接受奖章的画面。
青年穿着深色西装,落落大方,和老人说话的时候语气不快不慢,态度谦和有礼,动作上进退得体。
他现在颇有一种鲍叔牙识管仲的感觉,有一种早就看出许青舟能够闻名于世的自得。
事实证明,自己的眼光仍然老辣独到。
“你也就是马后炮。”张军丽翻了个白眼,在丈夫身旁坐下,“也不知道当初谁天天叹息,说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白菜被猪拱了。”
宋世松嘿嘿两声不说话。
张军丽说:“我刚才看新闻,还有小瑶和青舟的合集。”
“啥合集?”
“什么势均力敌的爱情还是啥,在b站上。”
张军丽接过手机,首页推荐里边就有4个和钓鱼有关,自己丈夫这几年也算是一个资深的钓鱼佬了。
虽然空军还是常态。
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什么“钓到了,比较小,放生了”“钓点不行”“被塘主坑了”。
张军丽咔咔打字,开始搜视频。
许青舟和宋瑶出现的片段剪辑,加了韩剧滤镜和背景音乐。
有菲尔兹奖颁奖典礼上的片段,也有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画面
各个片段剪辑在一起。
“啧啧,跟看电视剧一样。”张军丽笑呵呵地说道。
“还真是。”
宋世松也露出了看稀奇看热闹的表情。
越看越般配。
“我给他们发过去。”
张军丽把视频发到群里。
周六。
许青舟本来打算休息的,但中午1点还是去了一趟实验室。
虽然是周末,但某些测试依旧在同步进行。
目前,田雅言小组正在进行量子点增强型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QD-SiC)的测试,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抗辐照性能的新型材料。
SiC纤维是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核心材料,量子点可将其抗辐照性能提升至理论极限。
许青舟对于QD-SiC还是给予厚望的。
但上午田雅言打电话过来,说测试结果并不理想。
“抱歉,教授,你好不容易休息”
“实验重要,说说问题吧。”许青舟摇头。
“SiC虽具抗辐照性,但QD(量子点)界面会成为缺陷聚集点,这几组材料的肿胀率>5%,稳定性不足。”
田雅言汇报完情况,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几个讨论了一下,想按照以前在设计实验堆中的办法,尝试梯度界面设计,但高热负荷冲击和动态参数漂移的问题就有点束手无策。”
做实验,是环环相扣的,量子点特异性的电信号提取和纳秒级动态参数捕捉,光是这两点就已经让世界上99%的实验室止步。
幸好他们这边有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能够做到飞特斯拉级的监测。
许青舟盯着电脑看了一会儿,沉声说道:“量子点结构发生了畸变,而且载流子迁移率下降。”
比起航空发动机内部,可控核聚变运行时,QD-SiC所承受的冲击呈系数级别的增加。
思索了一会儿,他说道:“这样,你们现在和AI计算中心那边碰个头,看看能不能让AI实时调节电压,先把动态参数漂移这个问题搞定。”
“至于高热负荷冲击现象,我们今天下午争取做个方案出来。”
“好,我这就叫他们过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