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七百八十三章 示范堆的地震带适应性

第七百八十三章 示范堆的地震带适应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晚上8点半,四个人慢悠悠地从涮羊肉馆出来。

    “舒服啊。”孔先波摸着肚子。

    许青舟也吃得挺饱。

    一顿饭下来,每个人也就喝了一瓶啤酒,大部分时间都在吃肉。

    说实话,偶尔出来吃这么一顿,那叫一个舒坦。

    大家畅所欲言,没有丝毫包袱。

    “师兄催我回去了,先走了。”翟自强看了眼消息,小跑着往学校赶。

    孔先波也打了车,准备早点回去。

    “走了走了。”

    路口,许青舟对着徐正洋仨儿挥了挥手,上了黑色的轿车。

    “啧啧,这车真特么帅啊。”

    孔先波望着消失在路口的车尾灯,摸着下巴。

    徐正洋:“防弹车,能不帅吗.”

    “防弹车?”

    “用得着这么意外?”

    徐正洋翻了个白眼,说:“老许现在可是龙湾示范堆的总工程师,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顶级专家.看到那个司机没有,说不定都是部队里边的。”

    “好像.也是。”

    孔先波点头,仔细想确实没啥惊讶的。

    自从进校之后,老许不是在出名,就是在出名的路上

    “走了。”

    孔先波的车到了,路边,很快就剩下徐正洋一个人。

    徐正洋摇了摇头,朝着燕东园过去,博士阶段过后,他和女朋友陈诗琪就自己出来租房子。

    “靠,老子以后一定要比他们先走,不然显得多落寞。”

    西山壹号院。

    “我回来了。”

    许青舟脱掉围巾和大衣,朝着客厅过去。

    宋瑶斜靠在沙发,正在看零点科技投资的资料。

    他刚想在沙发坐下,就看到宋瑶抬脚,一副你敢过来,我就踹你的样子。

    望着白嫩的脚丫子,许青舟说:“我已经吃饱了,谢谢。”

    “臭死了,洗澡去!”宋瑶很嫌弃地说。

    “就喝了一瓶。”

    “那也很臭!”

    “果然属狗的,这都能闻到。”

    “再说一遍.”

    许青舟还是老老实实地上楼去洗了个澡,吃完涮羊肉,老是觉得自己身上有股味道。

    10分钟过去。

    许青舟吹完头发,刷完牙下楼。

    宋瑶凑过来,在他身上嗅了嗅,没闻到之后,眉头才舒展开,整个人都趴在他身上。

    宋瑶深深吸了口气,“明天下午出去运动?”

    “嗯,明天应该是没事了。”

    许青舟点头,这在实验室待久了,还真就有点怀念运动出汗的感觉。

    “周末好好休息,下周任南院士那边要做超导磁体的升级测试,估计有得忙了”

    他正想着,思绪很快就被打断,随即把宋瑶钻进自己衣服里的手按住,“宋老师,你想干啥?”

    怀里的女孩又开始动手动脚。

    “你是不是不行了?”

    “激将法对我没用。”

    许青舟挑挑眉,不为所动,拿着遥控器找电视剧看,心里感叹不已,都说女人三十如虎,宋校花这怎么提前了,昨晚不是才.

    “哥哥~”

    许青舟换台的手僵了僵。

    有点防不住了。

    宋瑶观察着许青舟的表情,眸子里滑过一抹狡黠,心说就知道这人是个变态,喜欢听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她捏着嗓子继续喊:“哥哥~~”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悄然过去,跨年当夜,郭子扬和丁佳慧到西山壹号院这边,四个人小小的聚了一波。

    1月6日,许青舟去了一趟龙湾。

    乾坤示范堆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和他上次来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种设施已经完善,甚至给人一种小型城镇的感觉。

    大型运输车载着一车车泥土出来。

    工人们看起来也是热情高涨。

    辛苦,但在薪资待遇上,也绝对是全国最高的,各种福利保障也直接拉满。

    大家三班倒,动用了无数大型机械,因此龙湾几乎一天一个样。

    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加班工资。

    秦阳晖领着许青舟在工地上看了一圈,突然问:“听说米国那边也已经在设计示范堆了?”

    就在年初,米国托卡马克DII-D完成了15分钟的净能量增益,并宣布已经在启动示范堆的建设计划。

    许青舟点头,很有自信地说:“但最起码半年之内是不会动工,想跟上我们的节奏,还是比较困难。”

    “嘿嘿,就是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上,米国也和我们可差远了。”

    两人说着,走进了项目部。

    “上周遇到了地下水渗漏问题,龙湾镇紧邻大清河,地下水埋深浅.这些都在我们的推算范围内,倒不是麻烦,现在正在做深基坑防水工程。”

    秦阳晖给许青舟介绍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其实,最棘手的还是地震带适应性问题。”

    除了地下水治理问题,剩下应该就地震带适应性,华北平原地震带对设施有潜在影响。

    可控核聚变对设备的精密性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就比如超导线圈,位移哪怕是0.1毫米,也会导致磁场畸变。

    整个工程必须要能抗住9级地震。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许青舟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

    秦阳晖笑着:“我们需要抽象的地震风险转化为具体工程参数,在这一点上,我想全夏国没有谁比你这位菲尔兹奖得主更擅长了。”

    “好,核心计算交给我。”

    许青舟当仁不让,随即和秦阳晖商量他的工作。

    对于地震适应性设计,大致需要搞一个地震动参数概率模型,再来个结构动力响应仿真,最后可能还需要一个隔震系统参数设计。

    1月10日,西南核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小组最终还是回去了,那边说最近在对磁体系统和传感系统升级,需要人员。

    许青舟知道是张志高故意调回去的,但也没拦着。

    第一阶段的招聘工作进入尾声,326名研究员全部到位。

    加上材料研究所原本的人员,目前已经有435名正式研究员,勉强足够支撑起整个项目的运转。

    未来,招聘工作一直都会持续。

    坦白来说,这次招聘面试很严格,按照许青舟的要求筛选,坚持宁缺毋滥。

    尽管如此,光是一个面试仍然无法全面展示一位研究员的水平,因此有3个月的转正期,到时候肯定会筛掉不少滥竽充数的人。

    而且,示范堆的建设工作强度很高,届时说不定有人会跑路。

    也就是说人员的缺口将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