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第673章 卫星阵列、孪生地球、预测未来!

第673章 卫星阵列、孪生地球、预测未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第二天,很少在社交媒体上露面的神经漫游科技有限公司,冒出来发布了筑梦接下来的火箭发射计划——

    整个项目团队会花费一周时间做复盘,并对回收成功的5枚运载火箭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

    一周后,也就是10月22日,就会进行第二次发射任务。

    第三次是在10月27日,再之后是10月30日。

    从11月开始,就会一直保持在3天发射一次的频率。

    等到了12月,会进一步提高到2天一次。

    直到完成[极光通讯网络]一期目标——6000颗在轨卫星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发射任务规划。

    这份公告并没有提及[极光通讯网络]最终目标是发射多少颗卫星。

    只是安慰错过这次火箭发射的网友们:

    不用感到遗憾,未来还有很多机会。

    保证可以一口气看个够!——

    这份公告,就信息量来说也是非常惊人。

    但热度发酵起来却慢上很多。

    究其原因,在于[神经漫游]这家公司虽同样由许梦创立,在全球知名度上却远远不如筑梦。

    以至于很多看到这份公告的网友,都没反应过来[极光通讯网络]跟筑梦有什么关系。

    很多海外玩家和网友,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其实,神经漫游这家公司的规模和产值一直在突飞猛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家巨无霸企业!

    在许梦的规划下,筑梦的核心业务始终围绕着[游戏]和[虚拟世界]展开。

    为保证创作和技术的纯粹性,很多“周边”性质的产品,都交给[神经漫游]来生产和销售。

    神经漫游这家公司也因此慢慢成为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的一个枢纽。

    当两边的价值都大到惊人时,连接枢纽的价值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也许在对社会的影响力上,神经漫游无法赶上筑梦。

    但对产业和供应链上的直接影响力,却一点也不逊色!

    因此最先关注并扩散这份公告的,并不是网友和游戏媒体,而是那些更正经的社会媒体。

    经过这一轮转发,更大规模的玩家和网友才注意到这个消息。

    结果很快,公告的评论区里就冒出一个点赞超级高的回复:

    [您是?]

    排在后面的,才是正经回复:

    “两天发射一次?这么猛?不会因为频率太高出问题吗?”

    “所以,卫星轨道争夺战,筑梦就这么干脆利落的赢了??”

    “我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就结束了?!”

    “6000颗卫星?好好好,按照每发射200颗,边缘工业意外坠落60颗来算,边缘工业还要掉1800颗!”

    “好耶!接下来还有很多场流星雨可以看!我真幸运!”

    “托马斯·布克:不好意思,我家卫星要变轨了!傻瓜才会站着不动!”

    “所以谁能给我解释一下:筑梦发射这么多通讯卫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不可能就为了方便非洲黑哥们打游戏吧?”

    ……

    惊叹,欢呼,吐槽,费解。

    各种各样的评论井喷而出。

    发射场周边的酒店老板幸福得就差给许梦上供了。

    本以为就是热闹一波,没想到一口气又续上半年!硬生生被许梦造出来一个旅游旺季!

    更棒的是:后续还有第二期、第三期!

    衣食父母也不过如此!

    唯一可惜的是:神经漫游官方账号比筑梦要冷淡得多。

    发完一份冷冰冰的公告后就不再冒泡,并不像筑梦的官方账号那样,发完后还会在评论区里跟网友们互动。

    所以“发射这么多卫星干嘛”的问题,网友们并没有得到答案。

    直到下午许梦歇够了,又默默测试一番后,才发出一条动态给玩家们“解惑”——

    「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

    极光通讯网络卫星阵列正式开始组建。

    第一批216颗卫星已经投入试运作,分担部分筑梦业务的网络分流工作。

    我很荣幸地向大家宣布:

    从今天起,不论大家在夏国的任何一个山沟沟里,都可以顺利登陆梦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最热的八卦!

    海外的网友们也不用觉得失望。

    半个月后,随着更多卫星升空组网,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极光卫星的网络服务,尽情地在梦津中网上冲浪!

    怎么样?是不是非常意外?非常惊喜?!」

    ——

    许梦个人的影响力比神经漫游大多了,全世界都网友都迅速看到这则动态。

    然后,铺天盖地的问号就血洗了整个评论区:

    “???”

    “你他妈……认真的吗?”

    “花费几十上百亿,甚至不惜发动一场轨道战争,居然只是为了方便在山沟沟里逛论坛、看八卦??”

    “我要是边缘工业的CEO,我现在就打飞的来你家真人PK!”

    “技术很牛逼,连接收信号的锅盖都不需要……但是,这么牛逼的技术,你就用来水论坛吗???”

    “你快说你是骗人的!!”

    ……

    许梦这个“喜讯”,把全世界网友都给整迷糊了。

    边缘工业的航天工程师们还沉浸昨天的惨败中,一整天都在疯狂开会,对接下来的大量卫星变轨工作做准备。

    会议室光洁的瓷砖地面上,肉眼可见地掉了一地的碎头发。

    现在看到许梦这条消息,更是气得两眼发黑。

    特维尔更是再一次按住自己的心口。

    他跟网友们不一样。

    他是专业的,知道卫星网络有多强大,很清楚许梦这是在胡扯。

    但还是被气得脑壳疼!

    托马斯·布克慎重地给许梦写了一天邮件,措辞改了又改。

    结果刚发出去就看到许梦这个说明,拳头瞬间就攥紧了,差点没忍住把邮件给撤回来。

    但想到形势比人强,最后还是咬着牙忍耐下来。

    化解矛盾、友好协商,完成轨道的分配,边缘工业的全球卫星网络业务就能保留下来。

    在巨额的利润面前,没有什么不可以忍耐!——

    许梦摊在沙发床上,看着评论区快速冲过10万条回复,才心满意足地坐起来,由小梦帮忙开启全平台直播。

    因为前面那条儿戏的公告,全球海量网友注意力都在许梦身上。

    现在他突然开启直播,大家想也不想就跑过来,要当面吐槽他这扯淡的行为。

    直播间热度原地起飞!

    准备不足的海外直播平台和P站直播间当即崩溃。

    财力雄厚、已经接入光子拓扑服务器的比特咬人则仍旧稳定。

    当然,最稳定的还是梦津的直播——

    几个呼吸的功夫,观众数量就越过百万大关,之后几乎每秒都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涨幅,实时在线数据直冲千万!

    但再汹涌的数据洪流,涌进来都掀不起一丝浪花。

    直播画面上,许梦穿着宽松的居家休闲服坐在懒人沙发上,笑着冲观众们打招呼:

    “大家下午好啊!”

    虽然大家都有无数吐槽的话想说,但看到许梦的问候,还是纷纷发弹幕回应:

    “下午好下午好!”

    “许老板一觉睡到下午吗?赶紧爬起来更新泰坦星和太空死灵!我已经忍不住要大杀四方了!”

    “许老板好!永眠四叶草到底什么时候还回来?梦中梦是不是也测试得太久了?!”

    “感谢许老板昨天送的大流星!我的愿望是拿到荣誉玩家称号,麻烦你给实现一下!”

    ……

    密密麻麻的弹幕,在全息直播窗口后面呼啸而过。

    许梦瞟上一眼后,笑着回应大家:

    “这次直播,主要是想跟大家聊聊卫星的事情,泰坦星、梦中梦什么的,下次有机会再聊吧。”

    说完不给大家反驳的机会,就继续说下去:

    “先前发的动态只是跟大家开个玩笑,预热一下。”

    “当然,那话也不是假的,梦津确实可以随时随地刷,并且永远不用担心掉线了。”

    “但那只是卫星功能的冰山一角。”

    “至于卫星的真正功能,怎么说呢……”

    许梦挠挠下巴,思考着措辞。

    “太多,太复杂了,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所以,让我先来给大家讲述一下极光卫星网络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吧。”

    “等我讲完,不用我多说,你们也能明白这些卫星可以用来做什么。”

    许梦说着抬起右手,一颗迷你全息地球便出现在手中。

    随后一颗颗银色的光点,在迷你地球的周边浮现。

    “这些,是第一批上天的卫星。”

    银色的光点出现的越来越快,彼此之间也开始出现银色的丝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因为数量太多,亮度甚至变得有些刺眼。

    许梦双手向两侧拉拽,将迷你地球放大到篮球大小,那些光点和银线才再次散开。

    “而这些,是整个第一阶段要发射的6000颗卫星。”

    此时此刻,光点和银线编制而成的网,已经将整颗地球包裹起来。

    但这仍旧不是结束。

    在这层网的外面,再次浮现出一颗颗银色的光点和连线,彼此链接成第二层网络。

    再然后,是第三层。

    全息地球继续变大,直径已经来到半米。

    直播间的弹幕迅速减少,内容也从各色各样的语言文字,变成密密麻麻的问号和感叹号。

    许梦一直等到三层网络编织成型,才再次开口:

    “这,就是极光通讯网络的全貌。”

    “一个由300km轨道、550km轨道,和1200km轨道共同构成的三层卫星阵列。”

    “根据其各自不同的职能定位,我分别将其称为:[极光层]、[天链层],和[守望层]。”

    “总计将会用到4万颗以上不同规格的卫星。”

    许梦说出[极光层]、[天链层]、[守望层]三个名字的时候,全息影像上对应的一层都会变得更亮,另外两层则变得更加黯淡,让所有观众都能清晰地对应上。

    到这个时候,直播间里连问号和感叹号都消失不见。

    全世界观众都在这直观的展示下,清晰地感受到许梦的计划有多么庞大、恢宏!

    哪怕到现在为止,许梦都还没说这个庞大的工程要用来做什么,大家也仍旧为之震撼,为之心旌摇曳。

    许梦也安静下来,细细欣赏面前精致美丽的全息模型。

    在许梦的安静中,观众们慢慢回过神来,弹幕井喷而出:

    “4万颗卫星,原来这么多吗?!”

    “这还不是边缘工业那种简单的卫星!我看过对比,筑梦的卫星几乎比边缘工业的大一倍!”

    “这已经是巨型工程的规模了吧?太强了,太强了!”

    “我是不是眼花了?我好像在守望层看到了跟泰坦之环很像的环形结构!那个也是卫星吗??”

    “这个规模……可以同时对全球发动攻击、瘫痪全世界网络了吧?”

    “上帝啊!数字皇帝,正在建造自己的黄金王座!!”

    ……

    喷涌而出的弹幕,也将许梦唤醒。

    他挑上几条弹幕回答:

    “极光通讯卫星,确实跟边缘工业的不太一样,我们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嘛!”

    “不只是为了去掉用户的接收设备,方便用户们随时随地使用,更重要的是兼容虚拟游戏、全息显示、脑机接口、拟真机器人的神经拓扑网络协议。”

    “你们看到的环形结构不是卫星,而是空间站,不过也属于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我就一起加了进来。”

    ……

    他不回答不要紧,一回答更多问题铺天盖地的出现。

    许梦连忙停下解惑,接上之前的话题往下说:

    “那么这个三层卫星阵列构造的通信网络,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全球无感网络接入,只是最基础的功能。”

    “届时全球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登陆虚拟世界。”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将自己在虚拟世界的‘数据资产’唤来现实。”

    “更棒的是:这套结构还兼顾了高算力和低延迟,到时候大家使用的设备,就可以丢掉运算部分——以及为运算部分散热和供能的模块。”

    “想象一下,如果丢掉处理器、散热和供能模块,再用全息显示替代显示器,你们的设备可以变小多少?”

    直播间的观众们顺着许梦的描述,很快就意识到:

    如果他真的可以解决算力和延迟问题,那将会立刻在全世界掀起一场硬件革命!

    不能加入的厂商,很快就会因为“不够便携”、“性能太弱”被市场淘汰。

    以后大家出门,只要带一块手表和一罐全息介质,就等于带着一台高性能电脑?

    甚至在宁州这样一步步将“全息”变成公众服务项目的城市,连全息介质都不用自己带!

    这太超前了!

    超前到大家很难继续往下想。

    偏偏大家又不能不考虑。

    ——以许梦一贯的惊人效率,这一天恐怕并不遥远……

    说不定两三年后就会到来!

    许梦却像是不知道这对全球网民和相关产业的冲击一样,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这套卫星阵列,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

    “你们听说过数字孪生吗?”

    “大概就是在数字世界中完全复刻现实中的东西,再对现实中的东西进行模拟和预测。”

    “之前不是很多人吐槽我,为什么不做一颗数字地球,非要搞一颗不一样的星球吗?”

    “现在可以告诉你们答案了!”

    “有了这套卫星阵列,再搭上‘硬件革命’的便车,我们完全可以造一颗[孪生地球]出来!”

    “我真的非常好奇,到了那个时候,推动时钟、预测未来,是不是也将成为可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