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第八十八章 铁面亲王(2)

第八十八章 铁面亲王(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给朕来这一出,徐黜,你这个人,朕果真没有看错,太自以为是了!!”

    虞宫,大兴殿。

    楚凌负手而立,那双冷眸盯着眼前的舆图,目光定格在南疆一带,可楚凌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上面。

    囔囔自语声,被一旁站着的李忠听到,李忠的头埋的更低了。

    在御前服侍这些年,天子脾性怎样,李忠是很清楚的,天子最烦的,就是被人臣给架起来。

    天子是大虞至尊,是掌握生杀大权于一身的。

    遇到任何事,只有天子裁决的份儿,要是脱离这一核心,那这大虞的天,到底是谁啊?!

    徐黜的死本就蹊跷,眼下早与其和离的崔氏也自裁了,这是想干什么?这又是叫谁看的?

    学老勋国公夫人那套,想以此博取些什么。

    可问题是这能一样吗?

    老勋国公李进,那是拿命换来大虞西凉的安定,在做这件事时早就将声名抛之一旁,如若不是这样,恐因逆藩叛乱而起的外敌来犯,就不止北虏、南诏两国了,还要加上一个西川。

    真要出现这种状况,恐大虞想确保疆域完整,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了。

    两国来犯跟三国进犯这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北虏与西川,那还是有疆域接壤的,真要私底下有所联系,指不定会有什么攻势呢。

    如果上述是真的,大虞想有今日之态势,楚凌不知要耗费多少心神与精力,方能破除所遇困局。

    “派去的太医,可有消息传回?”

    楚凌转过身,看了眼李忠,冷冷道。

    “禀陛下,已传回消息。”

    李忠听后,立时作揖拜道:“皇后娘娘是悲伤过度所致,只需回宫休养些时日,凤体就无大碍。”

    徐黜,你的心够狠的啊。

    楚凌听到这,表明没有变化,心里暗暗思量。

    虽对一些真相尚未查清,但楚凌已猜了个七七八八。

    眼下所发生的一切,不止皇后徐云被蒙在鼓里,就连在南军任职的徐彬也是这样,徐黜这就是在赌,他会生出怜悯之心。

    只要有了这个,则他以死布下的切割,就能随着时局的演变而形成。

    老一辈是老一辈。

    少一辈是少一辈。

    这就不能混淆在一起。

    楚凌要真狠下心,将徐氏一族彻底打下云端,这确实是能办到的,不过会使大虞内部出现些问题。

    别的不说,自徐云被封为皇后以来,没有任何过错,在后宫也是勤勤恳恳,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要是这样,就贸然被废除掉后位,肯定会有一些私议与分歧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皇太后徐贞,左相国徐黜他们在前,徐云这样的表现,是能叫很多人感受到贤后之姿的。

    更别提,在正统朝首次北伐下,随军参战的徐彬表现出彩,立有战功,这更是正向的加分。

    人就是这样,总会抱有包容的。

    作为大虞的天子,在一些事情上,楚凌还是要看底下的看法或舆情的,不是说什么事都适合乾纲独断。

    真要那样,距离心离德就不远了。

    当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跟底下的人臣,跟被统治的群体割裂的多了,那执掌的皇权就失去意义了。

    如何处置徐氏一族,尤其是对徐黜,楚凌要看接下来的时局怎样,如果真影响到他的布局,那他必然会狠下心抹杀掉的!!

    “陛下,庄肃皇后求见。”

    在此时,在外值守的羽林官明志,低首走进殿内,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

    “快请进来。”

    楚凌听后,立时伸手示意。

    “是!”

    明志应道,随即低首退出大殿。

    对自己这位皇嫂,楚凌是带有一定敬意的,别看在他御极登基初期,大虞是呈现三后临朝的态势,但三后是什么想法,什么态度,楚凌是能看出来的。

    像他的祖母,之所以最初表现的很冷淡,是在他那位皇兄骤崩下,内心极度悲伤下,对自己生出很强的怀疑。

    毕竟太小了,是否能把大虞统御好,要真是统御不好的话,楚氏江山社稷岂不就完蛋了?

    这是孙黎断不能接受的事。

    而他的皇嫂呢,同样是很悲切的,毕竟她的丈夫没了,而她也没有怀有身孕,这就使她的处境有些尴尬。

    据楚凌知晓的情况,最初这个空缺的皇位,不是由他克继的,最后之所以是他成为嗣皇帝,是他这位皇嫂提的。

    楚凌在得知此事后,分析过这件事情。

    这跟他没有太大关系。

    多半是因为他生母与世不争的性格。

    后宫,是杀人不见血的地方。

    也是因为这样,这才有了最初那一幕。

    对过去的事,楚凌是不愿过多回忆的,走过的路,经历的风雪多了,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人还是要活在当下。

    “拜见陛下!”

    “皇嫂无需这般多礼。”

    楚凌伸出手,对朝自己作揖的王琇示意道,说起来,这还是自他祖母薨逝后,他这位皇嫂第一次离开长秋宫。

    王琇面色冷淡,那双眼眸看向楚凌,语气带有一丝复杂,“余这次觐见,是想问问陛下,于坊间流传的流言蜚语,是否查到了什么?”

    “是谁给皇嫂嚼舌根了!!”

    楚凌的脸,立时冷了下来。

    经历过御极登基初期,涉及内廷事宜,总有不少会外泄出去的状况,楚凌对隔绝内廷是格外看重的。

    内廷是什么地方。

    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处。

    是任何人都不能染指,更别提知道些什么的。

    倘若连这点都确保不了,那天子的威仪算什么?

    笑话吗?!

    也是这样,从楚凌正式开启他的掌权之路,首当其冲解决的,就是大兴殿、两仪殿、甘露殿等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实现对内廷的彻底隔绝,以叫内廷之外的任何群体,都获悉不到涉及内廷的任何动向。

    这是底线,谁碰谁死。

    这是毫无争议的。

    “是余的父亲。”

    看到楚凌的冷意,王琇一时有些失神,在楚凌的身上,她仿佛看到了自家丈夫的身影,可理智告诉她,这终究不是他。

    逝去了,就回不来了。

    别管生前有多高地位,多大权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会被人淡淡遗忘掉的。

    正如今下的大虞,谈及最多的皇帝,正是眼前这位。

    毕竟正统帝的地位已无可撼动,楚凌的手段与决断,确是令人敬畏。

    “皇嫂,此事朕已命人彻查。”

    听到这话,楚凌也不好说什么,“皇嫂给朕一些时间,朕定会将搅动是非的魑魅魍魉,一个不留的全给揪出来!!”

    对于王琇勾结宗藩,毒害宣宗纯皇帝一事,楚凌是嗤之以鼻的。

    尽管对这位皇嫂接触很少,但楚凌深知她的性子,似何等蠢事,其是断不会做的,因为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啊。

    作为宣宗皇帝明媒正娶的皇后,讲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她不能生育,诞不下嫡出皇子,届时宣宗皇帝有自己的子嗣,没有嫡出,那还有别的继承方式,她也依旧是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何须做此自毁长城之举?

    宣宗皇帝,对谁最有利?

    肯定是王琇及所在家族啊。

    再者言,王琇的智慧与谋略,楚凌是领教过的,故而这次出现的流言蜚语,楚凌断定背后必有隐情。

    这件事,他必须给自家皇嫂一个清白。

    而非是借着此事逼死王琇,让其家族势力彻底瓦解。

    这对楚凌没有任何好处。

    王琇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深知楚凌的雷霆手段,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

    后宫的风波,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掀起滔天巨浪。

    不过有些话,她还是要讲出的。

    “陛下,此事牵扯到宣宗纯皇帝声誉,余恳请陛下能从快查明此事。”

    在楚凌的注视下,王琇微微低首道:“如果,宣宗纯皇帝驾崩,余及父亲真有嫌疑,那余会在长秋宫自裁,不叫陛下难做的。”

    “皇嫂怎能讲这样的话。”

    楚凌眉头紧锁。

    “陛下还有政务要忙,余就先告退了。”

    王琇没有再说别的,低首对楚凌一礼,随即便转身朝殿外走去。

    该讲的,都讲了。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对王琇而言,此事她本就处在弱势,如果真有些什么,她也一点不奇怪,毕竟在正统朝,她的身份是有些尴尬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孙黎薨逝后,尤其是知晓徐贞被废除太后之位,王琇便不离长秋宫半步的原因。

    人要有自知之明。

    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

    楚凌垂手而立,盯着王琇离去的背影,眼眸深处掠过一道精芒,有些事,是不能拖沓下去的。

    牵扯到皇室,必须要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把该解决的都给解决了,不然事情只会更严峻了。

    ‘长寿,希望你别叫朕失望。’

    也是想到这里,楚凌心里暗暗思量,眼下这等态势,必须要从一处切入,那就是聚到虞都的宗藩,已封亲王的楚徽,无疑是最佳人选,这件事能否办好,不止关系到后续的破局,还关系到楚徽本身。

    王大臣,不是说当就能当的。

    必须要有足够的震慑才行。

    毫无疑问,拿宗藩开刀,是最佳的选选择,但也恰是这样,楚徽必须要处理好一切,毕竟在诸王中,他是小辈,还年轻,要是解决不好的话,这对楚徽的政治生涯,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