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20章 退兵回防(本卷完)

第120章 退兵回防(本卷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半个月的拉锯在会战中算不得什么,稍有常识的统兵主帅都不会为此烦忧半点。六千人的损失在二十万人级别的会战中也非核心之事。

    但若是付出了六千步卒的死亡,连最敌军最核心的防守都没能丝毫触达,这就是一个必须摆在主帅桌案之前,不得不严肃以对的要务了。

    猇亭,中军帐中。

    “诸葛亮给朕下战书了。”曹睿指着桌案处摆放着的一封信函,冷笑道:“诸葛亮说他率二十万虎贲,欲与朕决胜于西陵之处,请朕放手来攻,一决雌雄。”

    “此人当杀!”刘晔第一个出言驳斥。

    桓范亦情绪激昂:“陛下,诸葛亮出言不逊为虎作伥,与流亡之吴人联合顽抗大魏天兵,臣愿作先锋讨伐彼辈,将其尽数诛灭!”

    “臣也愿为先锋,为陛下破敌!”

    “吴蜀两国死期将至,竟然还敢挑衅,实在当杀,来日破蜀之后当族诛之!”

    “请陛下准臣部先攻!”

    ……

    帐中的文臣武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着忠心,曹睿却只是简单摇头,沉声说道:

    “诸卿,诸葛孔明是死是活,大魏君臣在帐中空口白牙说上三天三夜,也并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

    “既然他筑长围,朕到了这里,总要攻一攻才是。”曹睿从座椅上霍然站起:“诸葛亮给朕下战书是他的事情,朕自攻之,却与他的劝说无半点干系!”

    “臣等领旨!”众人齐声响应。

    九月十六日,曹真督军中步军五万众向北齐出。越向北则地势越是狭窄。

    诸葛亮最南端的长围长约八里,东北侧联接着一处唤作梅山的矮山,西南侧连接大江。此长围建筑于丘陵之上,其后是星罗棋布的吴蜀两军营寨。

    若客观一点来论,长围之后的地域几乎被吴蜀两军和民夫营给填满了。十万兵、十万民夫集于此地,兵力的密度达到了一个顶点。

    强攻之下,诸葛亮设下的长围虽偶有被突破的缺口,但往往还来不及扩大半点,长围之后的吴蜀联军皆如蜂拥一般齐上,往往于堵住缺口的时候还能乘势反击一二。

    于诸葛亮、魏延、费祎等人来说,若是此战退了,则吴国必灭,困守益州的汉室也不能独存,这是一场涉及季汉生存与否的重要之战。

    于孙登、步骘和近六万吴国士卒来说,他们或是籍贯江东、或是来自荆州、交州、扬州各地,在吴国两任皇帝孙权和孙登的号召下来到此处,同袍中死于魏军之手的不在少数,将领们久受孙氏大恩,与魏国亦是国仇家恨一般的情况,也皆是死战不退。

    对吴蜀双方而言,这是一场最后战争,前后拉锯十余日,双方死伤均过了万人之数,但这段八里长的长围依旧完整无缺的掌握在了吴蜀联军的手里。

    九月三十日,中军帐中。

    曹睿右手持着一封绢帛,微微扬起,朝着帐中诸将、诸文臣展示了一二,从容说道:

    “这是朕今日收到的战书,是诸葛亮给朕的第二封战书。诸葛亮依旧是让朕来攻,一副与朕要对耗到底的架势,自大军从江陵以来,步卒死伤接近两万。吴蜀联军存了死志,誓要在这里与朕对耗到底,但朕却不想在这里与他们对耗下去了。”

    “诸卿,撤兵吧。”

    “无论是从后勤和兵员来论,还是从战事本身来论,大军留在此处与蜀国和吴国残兵争夺一个西陵之地,对大魏都并非有益之事。大魏兵力稍稍后撤一些,交由重将防守江陵以西,当是最佳的处置方式。”

    “此番伐吴,最先一路的满征南从去年十二月初自襄阳出兵,到今年一月朕亲自随军从寿春出征,至此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这一年之中,大军先定扬州、再克武汉、后取江陵。朕与诸卿从江陵向西陵进军的这两个月中,领军将军毌丘俭率两万军队已经将荆南之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尽数取得,用时不过四十日。荆南既定,交州也指日可下,此番伐吴之战虽然未能取全功,只留一个西陵未克,但朕已然满意了。”

    “诸军或是从寿春、或是从襄阳、皖城、江夏等处纷纷至此,已皆疲累,当善养士卒以备来日再战。”

    “朕意已决,诸卿可有异议?”

    曹睿话语出口,帐中一片寂静。

    诚然,如皇帝所说,再在这里与吴、蜀联军耗下去并不明智。两月之间损失两万步卒,全军都显出了疲惫之态。

    该得到的功劳,诸将已经尽数得到。该得到的土地,吴国已然灭亡,只残存一个西陵郡没有半点用处。

    而大魏若是撤了军队……蜀国与吴国残兵又会如何勾连?蜀国内部又会有何等动向?

    总而言之,从去年年底打到了今年的九月底,对将领、官员和寻常士卒来说都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是时候休整了。

    在当众宣布此事之前,依照惯例,曹睿也与曹真、陆逊、满宠、刘晔、裴潜等军中重臣通气过了。

    曹真当即拱手说道:“陛下圣明烛照,英断神武,如今吴国已灭,为了区区西陵死战并无必要。当整顿军力再战方是。”

    “陛下圣明!”

    曹真说罢,率先伏地跪拜。

    曹真之后,陆逊、满宠和帐中二十余名臣子将领齐齐下拜,口称‘陛下圣明’四字。

    曹睿左右扫视一周,微微颔首:“虽是撤军,但西陵贼寇不可不防。朕当留下朝廷重将在此防御方可。”

    “命征南将军满宠都督荆南诸军事之权,领兵三万屯于枝江,统辖对西陵和蜀国防守战事。”

    “臣领旨!”满宠重重叩首。

    曹睿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命特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陈仓王陆逊领三万水军驻扎夷道,归属满宠督下。”

    “臣领旨!”陆逊同样叩首。

    “命镇北将军桓范率步骑两万、水军一万屯于江陵,同归满宠督下。”

    不待桓范应声,曹睿继续说道:“其余诸军,在此整兵五日,而后徐徐退却。”

    “陛下圣明!”众人齐齐应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