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为奴十年-> 第一卷 第307章 夫人摸够了吗?

第一卷 第307章 夫人摸够了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阿磐记得怀王五年的那个暮春,也一样是在晋阳。

    就在晋阳的巷道深处,因了她直接动手,妄图一把撕开萧延年的人皮面具,被萧延年轻易反制。

    那一日晋阳的深巷寂无人声,萧延年手中的利刃险些把她捅死。

    阿磐不愿把自己置于险境之中,被人挟持,更不愿因了自己的轻举妄动而使谢玄犯难。

    座上的人已经十分不易,她怎么忍心再叫他为难一点儿,怎忍心使他再平添一丝的华发啊。

    因此她借了为赵王净脸之名,放松了赵王的警惕。

    趁着赵王阖目的空当,手已探上赵王耳后,指腹轻触,去探查那面具结合最隐蔽的地方。

    能走进王宫,走进大明台,能走上权力之巅,能登高攀远走到这一步的人,没有一人是简单的。

    因此她的手甫一摸上去,那赵王蓦地睁眸,朝她睨来。

    其眼锋凛冽,凛冽如十二月塞北的疾风。

    他岂是适才那个摧眉折腰唯唯诺诺的阶下囚,这才是这张皮下原本最该有的面目。

    一个野心勃勃,警觉敏锐的人。

    若不是这样的人,就不会走进大明台。

    五年冬在太行山麓中被三箭穿透的人,到底是中山君,还是真正的赵叙呢?

    到底是中山君被赵叙算计,还是赵叙被中山君算计。

    竟已经扑朔迷离,怎么都看不清楚了。

    那阶下赵王于这睁眸的同时,一只手已电石火光般地抬了起来,抬起来就要去钳住她的手腕。

    可还来不及去钳,立时就被一旁的司马敦给截在了半道。

    司马敦先一步扼住了赵王,扼得那赵王猛得一挣。

    大殿的主人身子向前倾着,眸光冷峭,声腔沉沉,冷比冰霜,“赵叙,你干什么。”

    阶下的赵王臂间一松,目光很快便缓了下去,“晋君勿怪,一个为君者的防备罢了。”

    继而幽幽然叹了一声,怅怅然说道,“叙,寄人篱下二十余年,哪一日不是提心吊胆,何曾睡过一个安稳觉啊。似这夜的戒备,亦是时时常有。”

    他说的大抵是真的。

    说得在理,也没什么不对劲的。

    因此,大殿的主人只是面色冷着,目光沉着,却由着阿磐,不再过问。

    有司马敦钳着,阿磐兀自探去。

    沾了水的指腹是凉的。

    因而这凉意便使得那被钳住的赵王微微僵着,凛着。

    可她仔细去探,自耳后至脖颈,连一点儿人皮面具的缝隙也没有。

    因而,也就连一点儿的疑虑都无法再有。

    那是一张完整的,不曾有缝隙的,是生来就有的脸。

    阿磐还在暗自思忖,却听那赵王问道,“夫人摸够了吗?”

    阿磐回过神来,缓缓垂下了手去。

    这是赵叙。

    不是旁人。

    到底是她多虑了。

    大殿主人的脸色愈发难看,有人提醒起阶下的囚徒,“赵王慎言,小心丢了性命。”

    那阶下的囚徒笑了一声,“自然。”

    旋即直起身子,朝着大殿主人拱手抱拳,“夜深,叙,就不叨扰晋君与夫人了,这便告辞了。”

    言罢微微一拜,转身往后走去。

    那身形仍旧有着赵氏家族的特征,沾着些胡人血统的,总是有些许与中原大地不同的地方。

    那些不同也许很难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却能一眼就辨个分明。

    临出殿门,谢韶压声警告,“净面的事,若敢与人多说一句,休管是谁,君父必定........”

    君父必将赵氏斩尽杀绝。

    依谢韶的脾性,必定要说这一句话。

    然这样的话,到底有损晋君的名声。

    阿磐温声笑道,“赵王爱惜自己的祖宗与子民,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休想被他抓住一点儿机会,抓到一点儿把柄。

    那阶下的囚徒孤形吊影,茕茕独立,脸色虽难看,却依旧是低眉顺眼的,“夫人说的是,叙感恩戴德,一个字儿也不会多说。”

    言罢,意味深长地瞟了她一眼。

    瞟完这一眼,很快也就移开了目光。

    这一夜的审判与清算这才算是有了个结果。

    脚步声一起,那赵国落败的君王到底是走了。

    由着谢韶与司马敦二人一旁押解,虽不曾镣铐加身,但到底不得自由。

    殿门吱呀一声被廊下守着的将军推开,

    一行三人出了大明台正殿,在那一排排高大庄严的殿门处映出了幢幢的人影来。

    到底是孤寂又落寞的。

    隐隐听见崔老先生在殿外低声提醒了一句,“窃国者当诛。晋君大量,给了你生路,从此以后,要好自为之,莫要在塞北兴风作浪。”

    老者在廊下立了这许久,大抵就是为了要来告诫上这么一句。

    他为晋国操劳多年,无一时无一刻不在忧心。

    赵叙不语,殿外人影斑驳,也就被押着走了。

    人一走,这大殿总算清净了下来。

    这一夜月白风清,把王宫满开的芸薹吹得微微轻晃,也把那清幽的花香吹进了这大殿里来。

    鱼纹盆被端走了,漏出来的水被擦干净了,大明台的正殿又恢复了初初来时的模样。

    阿磐朝着谢玄走去,柔软的曳地长袍在这白玉砖上拖着,拖出沙沙的轻响。

    跪坐那人一旁,轻拂着那人在烛光下闪着温润光泽的华发,慢声细语地说话,“适才为赵王净面,你可怪我自作主张?”

    那人没有遮掩心中所思,竟直截了当地承认了,“是。”

    承认也好,天长日久待在一处,把话都闷在心里可不成的。

    就是因了总把话闷在心里,这才使他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就生出了一头华发来。

    每填上一根华发,都是在她心口上划下一刀啊。

    阿磐握住那人的手,那人的手兀自冰凉,五月的好天气并未能使他双手温热。

    这一夜处置赵人,忆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到底使他气了一场。

    阿磐软语温言地与他说话,“我心中有疑虑,想要试试赵王的真假,因此要与你解释,请你听一听。”

    那人不语,等她开口。

    阿磐宛然,“赵王适才看我,我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他有些说不清楚的地方。我与赵王素未谋面,可他看我时却眼里含泪。”

    见那人正垂眸望她,一字一句认真听着,阿磐与他娓娓道来。

    “去岁九月我和嬷嬷带着阿砚和阿密去大营寻你,因宫里的人追杀,在大梁巷口上错了马车。马车上的人是中山君,他戴着人皮面具,乔装打扮,佯作是你。”

    她没有什么好欺瞒的,也不与谢玄说一句假话,“千机门人皮面具十分逼真,竟把我们全都骗了过去,你是知道的。因此,适才我疑心那就是中山君,这才想要去试一试。”

    那人沉吟片刻,到底为自己辩了一句,“我不是怪你自作主张,是怪你.......”

    阿磐柔声问他,“怪我什么?”

    那人薄唇张开,张开复又阖上,一个总是话少的人,一时半刻的,大抵很难直抒胸臆。

    这怎么行呢?

    阿磐便引他说话,“怪我为赵王净面。”

    那人如远山的长眉常常蹙着,蹙得舒展不开。

    她便伸手去为那人舒展,把那人眉心的褶皱舒展开来。

    适才在赵人面前占尽上风,一舒自己心中多年愤恨,可此时却仍旧不快。

    才舒展开的眉头又蹙了起来,蹙得紧紧的。

    他说,“是,谢韶与司马,谁不能试?何必你去动手,碰那肮脏的佞贼。”

    阿磐笑,轻抚那人的华发,“不是千机门的人,轻易是找不到人皮面具的破绽的。若强行去试,还不知要生出什么事来。”

    那人便问,“可试出了什么?”

    阿磐摇头,“是赵叙,他没有面具。”

    可既不是萧延年,为何又以那样的神色来看她呢?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渊源,阿磐一时还想不明白。

    只见那人兀自点头,“阿磐,再不必疑心,他必死无疑。”

    竟必死无疑吗?

    阿磐抬眉望谢玄,见谢玄道,“我射中了他的心口肺腑,他活不下来。”

    若果真如此,那便绝然也没有能活下来的机会。

    阿磐望着谢玄,心中唯有心疼,“凤玄,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此刻,那人已然平和下来,“你说,我都会应你。”

    阿磐笑吟吟的,“不问我什么,便都应我?”

    那人连犹豫片刻都没有,便就应了,他说,“是。”

    她知道为什么,可仍旧要问。

    她要引导谢玄说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

    因此她轻言软语地问,“为什么?”

    她循循善诱,那人也果真开了口,“因了,你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一个永远也不能失去的人。”

    阿磐心头一股热流涌过,旋即这热流涌至鼻尖,令她鼻尖蓦然一酸,酸得不像样子,酸得要涌出眼泪来。

    这是人世间最至真至诚的情话啊。

    这样的情话,极少自他的口中说出来,因而也就愈发的宝贵。

    阿磐道,“我没有什么旁的可求的,只想要你应了我,不管有什么事,不管你心里有什么想不明白,都请你告诉我,都请你什么也不要隐瞒,不要把什么都闷在心里。”

    她想起去岁冬在太行苦行的日子,眼泪忍不住在眸中打转儿。

    那时候她把谢玄当成了易容了的萧延年,因此不理会他,要刺杀他,要一次次抛开他,丢弃他。

    可他那时候又做错过什么呢?

    他没有错。

    那人轻哼了一声,几不可察,但到底算是应了吧。

    阿磐跪直了身子,把那跪坐时候仍旧身形高大的人揽在怀里,也把那一头的华发揽在怀里,温声地劝慰他,“赶了一天的路,定累坏了,夜深了,去睡一会儿吧。”

    那人阖着眸子却叹,“有些睡不着。”

    心事多了,烦忧多了,自然也就睡不着了。

    何况重回故土,隔了二十多年再入晋宫。

    什么都得慢慢来,也什么都会好的。

    阿磐引谢玄起身,也引谢玄一步步穿过正殿,拨开珠帘,牵着那人的手上了这大明台内殿的软榻。

    侍奉那人宽衣解带,由着那人如寻常一样偎着,靠着,“我守着你,好好睡一觉。太后和惠王,大约就要来了。”

    早就听闻他们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前脚是小惠王来,隔着半日的脚程,后头是西太后和惠王的嫔妃们。

    探马来禀的时候,还说赵国的两位公主也一同跟来了。

    这也是必然的事。

    因了在大梁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名分,不是东壁姬妾,亦不是惠王宫妃,去旁处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由头,但回赵国却就不一样了。

    回赵国是回母国,进晋阳算是回娘家,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这么一大群人一来,前前后后的,男男女女的,争权夺利的,勾心斗角的,那必是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那人应了一声,在她温热的怀里就要阖眸去睡。

    长夜寂寂,有人把外殿的连枝烛台吹灭了个七七八八,殿内昏黄,正好安枕。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轻声进了殿,就在竹帘外禀道,“主君,惠王的车马就要到城外驿站了,约莫明日午时就能进城。”

    你瞧,小惠王要来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