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600章 陈辞修的回击;邯-安总结会议!(求订阅)

第600章 陈辞修的回击;邯-安总结会议!(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邯安前线,前总指。

    “老实点,滚进去。”

    “他娘的,你狗日的脏手别碰到了咱们的行军帐篷!”

    孙殿英,这个曾经在北洋、民国两代政权中,都混得风生水起的“东陵大盗”。

    此刻却像一条被打断了脊梁的丧家之犬被两名身材高大的卫兵颇为粗暴地押到了楚云飞的面前。

    他身上的伪军将官服,早已被撕得破破烂烂,脸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布满了污泥和血迹。

    当卫兵将他嘴里那块塞了半路的破布一把扯出来之后。

    孙殿英“噗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抱着楚云飞的军靴。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哭流涕起来。

    “楚总顾问!”

    “楚长官!饶命啊!”

    “我是一时胡涂!是被日本人给蒙蔽了啊!”

    “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手里,还有日本人的作战计划!”

    “我愿意戴罪立功!求楚长官给我一个机会啊!”

    他一边哭嚎着,一边拼命地向楚云飞磕着头,土石地面之上,血迹横流,孙殿英的头磕得“砰砰”作响。

    那副毫无尊严、摇尾乞怜的模样,看得一旁的赵鹏程是直皱眉头。

    楚云飞只是静静地,低头看着这个狼狈不堪的男人,眉头也同样,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的脑海中想起了李德邻曾经对孙殿英的评价。

    “.实乃乱世之枭雄也。”

    枭雄?

    楚云飞看着眼前这个,除了痛哭流涕,就是磕头求饶的家伙,心中,实在是想不明白。

    就因为,他足够不要脸,足够没有底线,像一根墙头草一样,随风摇摆,立场坚定?

    在楚云飞的印象中,孙殿英这个名字,总是和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比如,盗掘东陵,将慈禧、乾隆的陵墓,洗劫一空。

    据说,事后,他将所盗珍宝中,最珍贵的一批,献给了常瑞元。

    这才换来了山城方面的“小惩大戒”。

    但是楚云飞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厌恶。

    盗墓,归盗墓。

    哪怕挖的是满清鞑子的陵,那也只是内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而卖国投敌,当汉奸!

    这件事,在他楚云飞这里,只有一个下场。

    死!

    对于眼前这个毫无骨气、毫无廉耻的小人。

    楚云飞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

    他厌恶地,挥了挥手,一旁的赵鹏程,立刻心领神会。

    他对着身后的两名卫兵,使了个眼色。

    两名卫兵立刻上前,如同拖死狗一般,将还在不停哭嚎求饶的孙殿英,拖了出去。

    指挥部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楚云飞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湛蓝的天空,似乎想洗一洗,自己刚刚被玷污了的眼睛。

    “孙铭那边最近情况怎么样了?”楚云飞头也不回地问道。

    赵鹏程的神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报告,汇报道:“回云公,目前工作进度受阻。”

    “孙铭在第五战区,对各杂牌军部队的整编工作,陷入了瓶颈。”

    “哪里的麻烦?”

    “简而言之。”

    赵鹏程顿了顿,用最直白的话,总结道:“就是,没钱,没粮,没军装,也没武器。”

    “山城方面,现在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整编和换装计划。”

    “美国人援助的物资,虽然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

    “但绝大多数,都被那些第一批成立的美械师,瓜分得干干净净了。”

    “那些美械师,大多是各派系的嫡系部队。”

    “其他的杂牌军,想要跟他们竞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楚云飞闻言,沉默了。

    又是一直无法根治的国之积弊,国力太弱,甚至连各部队统一军装都难以做到。

    赵鹏程继续说道:“而且云公,我们原定的在华北重建第十三集团军的计划,也被军政部,正式驳回了。”

    “理由是,他们认为我们华北地区现有的作战力量,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增加部队编制。”

    “而且。”

    赵鹏程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愤懑:“陈总长回电还说,我们华北战区的抚恤金额,一直居高不下。

    现在,其他的战区,也都在纷纷效仿,要求同样的待遇。

    这让山城方面的财政压力,非常之大。”

    楚云飞转过身,脸上,露出了一丝冰冷的讥讽:“绰绰有余?”

    “压力大?”

    “他们坐在山城的安乐窝里,当然觉得,我们前线的兵力,‘绰绰有余’了。”

    “他们当然觉得,给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发一点抚恤金,是‘压力大’了。”

    楚云飞走到桌前,拿起笔,在一份空白的电报纸上,奋笔疾书。

    “鹏程。”

    楚云飞一边写,一边说道:“我原本的计划,是在华北,以苏械为主,在华南,以美械为主,形成南北两个重装突击集群,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阻力太大了。”

    “各战区的武器装备,依旧是五花八门,驳杂无比。”

    “短时间内,想要完成统一和标准化,根本就不现实。”

    他将写好的电报,递给了赵鹏程。

    “把这份电报,发给统帅部,电报上,是他据理力争,要求重建第十三集并阐述其对于整个华北防御体系重要性,以及未来出关作战之后的装甲力量使用可行性。”

    原本的那支坦克团,在楚云飞的计划里面是需要扩编成八个团,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突击攻坚力量。

    哪怕是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足以在关内战场上横行霸道。

    若是美国人愿意给一些谢尔曼坦克,那楚云飞可真要谢谢罗斯福的八辈祖宗了。

    “我倒要看看。”

    楚云飞的眼中:“这一次,他们还拿什么理由,来拒绝我。”

    然而他心里清楚。

    这或许又是一场与后方那些K记老爷们旷日持久的扯皮。

    抗战,抗战。

    他们要抗的,不仅仅是外敌更是内部那早已腐朽不堪的沉疴。

    ——

    就在楚云飞为了建设华北庄家突击集群而与后方的K记高层隔空“斗法”之时。

    一封由山城统帅部,以委员长本人名义发出的、最高等级的“统帅手令”。

    如同十二道金牌火速传达到了华北前线的每一个集团军、乃至每一个独立作战师的指挥部。

    手令的内容,简洁,而又不容置疑。

    “各部:据可靠情报,关外日寇,已再次抽调一个主力师团,及两个野战联队,南下增援。”

    “华北敌情,陡然复杂。”

    “为避免与敌进行不必要的消耗,陷入被动,保存我抗战之实力,着令:各路追击部队,立即,停止追击!就地转入防御,巩固已有战果,待命而动。”

    “此令,中正。”

    这是时隔近三年。

    常瑞元第一次绕开了战区指挥部,直接向一线作战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这是典型的委员长式微操。

    而这份命令,下达得,更是“一视同仁”。

    接到命令的,不仅有陈泽军的第十四师、李铁军的第七十六军、池峰城的第三十军.

    甚至连丁伟所指挥的,连正式番号都没有的八路军东征纵队。

    也同样收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电报。

    这在无形之中也释放出了一个极为微妙的信号。

    在委员长此刻的眼中,这支东征纵队,已经被他视为了一支可以被直接指挥的“己方”作战部队。

    而不再是,需要被提防和限制的所谓“匪”。

    否则的话,东征纵队追不追和他常瑞元有鸡毛关系。

    死在小鬼子的手上还消耗了日本人的力量

    很显然,统帅部也颇为顾虑冈村宁次借此机会转败为胜,选择了更加稳妥的打法。

    常瑞元的微操也是着急了在他的视角来看,楚云飞所汇报的各部伤亡惨重,损失颇大是正八经的现状,小鬼子的生力军加入很容易变得被动。

    所以才会再次微操,展现自身的指挥能力.

    只不过命令虽然下达了。

    但前线的将领们,却都像商量好了一般,做出了一致的反应。

    哪怕是第七十六军这样的中央军嫡系,也是颇为默契的选择了阳奉阴违。

    他们一边,客客气气地,向山城方面回电,表示“已收到命令,正在部署”。

    另一边,却又同时,向华北联合指挥部,发去了请示电。

    追击是否进行?他们正在等待最新命令。

    所有人都很清楚。

    现在,在华北这片战场上,真正能决定他们进退的,只有一个人。

    而华北联合指挥部的命令,也很快就下来了。

    同样简洁。

    “继续尾随追击,避免攻坚,以消耗敌有生力量为主。”

    于是一场奇特的战争现状出现在了华北平原上。

    后方的统帅部,在高喊“鸣金收兵”。

    而前方的数十万大军,却依旧如同出闸的猛虎,对撤退的日军,进行着最疯狂的追击。

    ……

    这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追击战,又持续了整整三天两夜。

    三天后。

    冈村宁次麾下的残兵败将。

    终于摆脱了追击,抵达了他们预设的最后防线。

    他们以德州为核心,依托着衡水-德州一线的既有坚固工事,重新构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

    而在其南翼,从安—邯郸方向溃败下来的第五、第八等师团的残余部队,也狼狈不堪地,集结到了聊城一线。

    随时可以,对德州进行增援,后方部署在泰安、济宁的两个混成旅团,亦可以随时乘车北上增援至济南,而后换乘汽车增援前线。

    越接近铁路沿线,对于日军而言他们的机动作战便更加方便。

    此战,冈村宁次麾下的各支部队虽然败了却并未彻底溃散。

    他就像一条被打断了数根骨头的毒蛇。

    虽然元气大伤,却依旧盘踞在那里,吐着信子,露着獠牙,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追击的国军各部,此时也已是人困马乏,弹药告急成了强弩之末。

    再想啃下日军这条经营多年的坚固防线,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攻坚战的伤亡绝不会小,而楚云飞也不可能命令自己的重炮部队脱离空军和防空部队作战。

    至此。

    整个华北战场,在经历了一场长达二十五天的大战终于结束。

    前线,再次,重回到了“对峙”的态势。

    ……

    转眼间,又是三天的时间过去。

    战线,彻底稳定了下来。

    双方都像两头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死斗的巨兽,极有默契地,各自退回了自己的巢穴,舔舐着伤口,积蓄着力量。

    就连小规模的侦察和试探性战斗,都减少了许多。

    整个华北战场陷入一种诡异的宁静之中。

    而就在这份宁静之中。

    长治。

    一场关于此次邯-安大会战的最高级别的总结会议,也如期拉开了帷幕。

    这一次与会的人员囊括了除值班主、副官之外几乎所有的中高级指挥官。

    甚至还有已经退役的庞炳勋。

    像李铁军,此次就没有前来参加总结会议,而是来了二十四师的指挥官廖昂。

    除此之外。

    还有从南口返回的参谋长林蔚、第七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傅宜生、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

    甚至,连刚刚立下大功的东征纵队指挥官丁伟。

    此时此刻也被破格邀请,列席了此次会议。

    总结大会,即将开始之前

    在通往会议室的走廊里,楚云飞叫住了正准备进去的钱伯均。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两人同样笔挺的军装上,将肩章上的星星,映照得熠熠生辉。

    “伯均。”

    楚云飞递过去一支烟,亲自为他点上,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温和:“林县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钱伯均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脸上,露出了既惭愧又决绝的神色。

    “回钧座。”他低声说道,“卑职,已经全部调查清楚了。”

    “所有仗着我的名头,在乡里为非作歹的亲朋好友,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被我亲手,送进了县里的监牢。”

    “后续,将由督察处接手根据我们华北战区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该枪毙的枪毙,该坐牢的坐牢,绝不姑息!”

    “至于那些,受到影响的老百姓。”

    钱伯均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卑职,带着人一家家地上门赔礼道歉。”

    “那些被强占的田地,我都用高于市价两成的价钱,重新买了回来。”

    “钱,是我自己出的。”

    “现在,这些地都已经办好了手续,交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一部分,用来给庞炳勋老将军,建造养老用的宅子。”

    “另一部分,则作为田亩,分给了当初受害的那些农户。”

    楚云飞说得很平静,但他能听出,钱伯均这番“大义灭亲”的背后,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痛苦。

    民国时期,基本上就是实打实的乡土社会。

    宗族、地方是绕不去的门槛和话题。

    而非快速城镇化的今天,这种宗族关系仅仅只在部分地区依旧存在。

    楚云飞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充满了欣慰:“辛苦你了。”

    “钧座言重了。”钱伯均苦笑一声,“是我治家不严,给咱们军人身份抹了黑。”

    “该受罚的,是我。”

    楚云飞笑了笑,岔开了这个沉重的话题:“说起来,既然地都买好了,你说,我要不要再给庞老将军,买上一台拖拉机?”

    “好歹,也是堂堂的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将来真要在林县,归隐田园了,总不能还让他老人家,自己扛着锄头下地吧?”

    “有台拖拉机,也能省些力气。”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让钱伯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那份沉重,顿时消散了不少:“钧座所言极是。”他也开起了玩笑:“我看,可行。”

    “这没准啊,将来在史书上,还会记上一笔。

    “庞炳勋将军,解甲归田,不忘农桑,驾铁牛以耕,开一代名将风气之先河呢。”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因为此事而产生的最后一丝隔阂,也在这一笑之间,烟消云散。

    就在这时,赵鹏程快步走了过来。

    钱伯均也快速掐灭了手中的香烟。

    “云公,钱长官。”

    赵鹏程敬了个礼,小声提醒道:“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孙铭到了没?”

    “刚刚入席就坐。”

    “知道了。”

    楚云飞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

    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向着会议室的大门走去。

    赵鹏程先一步,推开大门,挺直了胸膛,用他那洪亮的声音,高声唱道:

    “军训部总顾问,楚长官到!”

    唰!

    会议室里,早已到齐的数十位指挥官,无论派系,无论军衔,在这一刻,都如同被按下了开关一般,齐刷刷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挺直了身体,目光,齐齐地,投向了门口。

    楚云飞缓步走入,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都坐吧。”

    他摆了摆手,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众人这才,纷纷落座。

    楚云飞走到主位前。

    目光却在会议室的一个空置的座位上,停留了片刻。

    那是为傅宜生长官预留的位置。

    一旁的方立功,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凑到楚云飞耳边,小声地解释道:

    “云公,傅长官他在前来赴会的途中,因骑马吹风,导致旧有的头疾复发。”

    “现在,正在咱们长治的军医院里,接受治疗,所以.”

    楚云飞闻言,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跟明镜似的。

    头疾复发?

    偏偏在这个时候?

    无非就是心里面还有一些小骄傲在作祟罢了。

    不过,傅宜生来不来,到不到对这场会议都没有什么影响。

    楚云飞没有点破。

    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然后,他将目光,收了回来,投向了在座的所有人。

    会议,由参谋长林蔚首先进行战况总结。

    他用一种客观而详尽的语调,回顾了整个战役的进程。

    从最初的仓促应战,到中期的胶着拉锯,再到最后的全面反攻,大追击。

    一份份数据,被清晰地罗列出来。

    【第八十八集-预备第十四师陈泽军所部,伤亡四千六百余,预估歼灭敌军数量为四千三百人,缴获物资数量如下:日新式步枪三百四十支,日新式轻机枪六十四挺,九二式重机枪】

    【第八十八集-预备第十五师郭彦政所部,伤亡三千四百余,预估歼灭敌军数量为两千四百人,缴获物资数量如下:】

    话音一落。

    参会的众人心中顿时一紧。

    邯-安会战,毫无疑问,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

    然而,为什么报上来的歼敌数量如此之少呢?

    没和楚云飞所部打交道的将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马法五更是直接低着头看着桌面,一动不动,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

    【第二十四集-第二十四D廖昂所部,伤亡五千五百六十余,预估歼灭敌军数量为三千一百五十人,缴获物资数量如下:】

    【第二十四集-第四十A马法五所部,伤亡七千三百余,预估歼灭敌军数量为一万六千余人,缴获物资数量如下:.】

    果不其然。

    众人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好你个马法五,你他娘的是真敢报啊。

    一万六千,你怎么不他娘的说自己打了一个鬼子师团?

    楚云飞眉头一挑,示意林蔚暂停叙述,而后出声道:“马长官,目前综述战报尚未上报至统帅部,战果方面是否需要修改?”

    马法五快步起身:“回长官的话,预估歼灭日军数量为两千余,预估歼灭伪军数量为一万三千余,合计一万六千余”

    众人看向马法五的眼光更加古怪。

    给你机会不中用?

    正当众人惊叹于马法五不要脸之时。

    马法五急忙补充道:“不过统计之时我部官兵伤亡较大,有不少不识字的士兵临时提拔成了军官,想来战果汇报之时会稍显浮夸,不如将之打着计算?”

    楚云飞瞪了一眼马法五:“还有这样的说法?”

    林蔚习以为常的点了点头:“亦可,毕竟枪弹无眼,打扫战场仓促,下级军官素质普遍不高,很有可能会计算错误。”

    楚云飞从谏如流:“那就六千吧”

    好家伙,直接砍了一万。

    正当众人疑惑之际,楚云飞这才缓缓补充道:“毕竟根据孙殿英的交代,他的部队实际上一共就一万五千多号人,号称三万人,战斗兵员数量远远不够.”

    众人恍然大悟

    一个马法五就虚空歼敌一万六,算上其他各部队的。

    这小鬼子和伪军参战部队都没有这么多.

    贺粹之(第十二军军长,西北军出身,以善战闻名)“楚长官,我们的战报或许也要改一下.”

    “孙长官的意见呢?”

    孙桐宣沉默着点了点头,没好意思说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