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641章 畑俊六:自己吓自己!(求订阅) 第641章 畑俊六:自己吓自己!(求订阅)
- 东京,皇居,吹上御苑。
厚重的菊纹帘幕之后,天蝗的身影依旧模糊而威严。
帘幕之前。
总参谋长杉山元,正以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躬身肃立。
他的手中,捧着一份关于对华战略的最新评估报告,那薄薄的几页纸,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陛下。”杉山元的声音干涩而疲惫,“关于‘五号作战’,即四川进攻作战计划,臣以为已无实施之可能。”
他缓缓地,将那残酷的现实,剖开在天蝗的面前。
“原来,大本营曾考虑,在中国派遣军全面形势允许的情况下,为迫使重庆政权迅速屈伏,发动四川进攻是有利的。
为此,我们制定了有关的各项计划,加强了部分设施,并进行了必要的作战准备。”
“但”他的声音顿了顿,变得更加艰涩,“鉴于目前帝国内外之严峻形势,尤其是苏德战局的发展,南太平洋方面的战况,以及国力,特别是船舶运输等情况,看来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实施此项作战,无论是服从战争指导,或从纯粹作战的见地来看,都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杉山元所为之付出一切的大日本弟国已经失去了在中国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后机会。
他们非但无法从这片泥潭中脱身,甚至,连取胜的把握都已经丧失了。
杉山元没有将话说得太透,但其中的意味,已不言而喻。
然而,帘幕之后的天蝗,似乎并未完全听懂这份报告背后的绝望。
他的思绪,还沉浸在另一场虚幻的“胜利”之中。
“杉山君。”天蝗那不带一丝温度的声音缓缓响起,“南京政府,不是已经向英美宣战了吗?”
“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是的,就在1943年开年之初,汪兆铭代表其南京伪政府,在一场精心策划的仪式上,慷慨激昂地,向英、美等同盟国,宣战。
这,正是大本营为了从“永无尽期的”中国战场上解脱出来,而苦心孤诣设计的一步棋。
其核心战略,便是通过扶植代理人政权,将这场侵略战争,逐步“本土化”,达到所谓的“以战养战”、“以华制华”,从而将弟国的宝贵兵力,解放出来,投入到更为关键的太平洋战场。
这个所谓的“大东亚战力”,就是招募更多日占区的民众,编入蝗协军、和平建国军的队列之中,让他们去为帝国卖命。
为此,大本营甚至不合时宜地提出了一套旨在“争取中国军民民心,达到中日两国通力合作”的宣传方针。
然而,这个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了所有侵华高级将领的一致否定。
畑俊六、冈村宁次等人在回电中毫不客气地指出。
这简直就是对占领区实情和重庆政府实体,完全没有认识的空谈泛论!
一个侵略者,怎么可能一方面将中国视为可以随意掠夺的殖民地,一方面又去高喊“结束殖民主义”、“共存共荣”的口号呢?
这套自相矛盾的说辞,骗得了谁?
最终,“中国的民心”这个宏大的概念,被无奈地,限定在了一个极其狭窄,且无比可悲的范围之内——那就是当前的汪伪政府的“民心”。
之前所有旨在分化、瓦解重庆政府的政治诱降与军事恫吓,均已宣告落空。
如今的日本政府,手中唯一能打的政治牌,似乎也只剩下了这张。
……
第十一军,蒲圻前进指挥所。
与东京那虚无缥缈的政治幻想不同。
这里的气氛,是血与火般的真实与残酷。
司令官横山勇正阴沉着脸,看着手中那份此前由前线部队汇报上来的战斗总结。
上面的文字,如同钢针般,扎得他眼睛生疼。
“……大队于二十二日早晨,遭遇罗家桥之敌顽强阻击,第一中队长大井义隆中尉以下四人战死……”
“……随后,大队于十时左右,攻击易家集堡垒,该堡垒未覆盖席子……最初由第一中队担任攻击,见习士官以下七人战死,攻击未能成功”
一份份战报,汇总起来,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攻势,虽然看似迅猛,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远超他们的想象!
而现在,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让整个战局,都陷入了糜烂的境地。
在第五战区桂系部队的主动出击之下,他们与日军之间那脆弱的“默契”,被彻底打破。
日军在鄂北的防线,全线告急!
这意味着,他横山勇的第十一军不仅要面对第六战区主力部队可能的反击,更要时刻提防,那支从大别山里杀出来的桂系“钢军”。
他们会不会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捅进十一军的侧翼?
谁也说不准。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甚至搞不清楚为什么桂系会救一个和山城政府貌合神离的王劲哉所部。
为什么桂系会打破和他们的默契,选择跃出他们经营许久的“山区根据地”来和他们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作战呢?
横山勇想不明白。
他的部队也陷入了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向峰口地区的残敌猛攻,耗费巨大的代价将其歼灭,那么,他麾下早已疲惫不堪的部队,很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被桂系与第六战区的援军,南北夹击,撞个满头包。
可如果不继续进攻,就此收兵,那么,这场他赌上了全部声誉的“江北歼灭战”,就将以虎头蛇尾的方式,草草收场。
本就因屡次战败而士气低落的第十一军,经此一役后,势必会更加颓废,再也无力发动任何像样的攻势。
“司令官阁下!”
参谋长岛贯武治少将,快步走到地图前。
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焦虑,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狠辣。
“为今之计,我们不能再将目光,局限于王劲哉的残部了!”他指着地图上,那支正从北方高速南下的桂系箭头,“与其被动地等待被两面夹击,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横山勇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岛贯武治的想法也正是他现如今的想法。
岛贯武治继续说道:“我建议,立即将作战目标,从王劲哉所部,转移至这支突出的桂系部队——第七军张淦所部!”
“集中我军主力,以雷霆之势,先行将其击溃,甚至重创!”
“只要打掉了桂军这个最大的威胁,那么王劲哉的残部,不过是瓮中之鳖!”
“整个战局的主动权,就将重新回到我们的手中!”
这个大胆而冒险的建议。
让横山勇的心,猛地一跳!
他死死地盯着地图,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几分钟后,他猛地一拍桌子!
“江汉平原已经落入我军控制之中,如果能够再歼支那桂系主力,那么这将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哟西!就这么办!”
横山勇的脸上满是决然:“立即将新的作战计划,上报派遣军总司令部!”
……
金陵,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
作战室内,那份由横山勇提交的,决心将战火引向桂系的“延伸作战”计划,已经被正式批准。
一枚枚代表着日军主力动向的红色箭头,在地图上,重新进行了调整,构成了一张扑向鄂北的新大网。
但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的心中,那份因初战告捷而产生的兴奋,却已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困惑。
他想不通。
畑俊六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山城政府会对这个名为王劲哉的将领,以及他麾下的第128师,如此的上心。
甚至不惜打破整个华中战线的平衡,也要将其从绝境中捞出来。
这完全不符合重庆政府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的政治常态。
“松田君。”
畑俊六对着身旁的情报参谋长,松田武大佐,招了招手。
“哈依!”松田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听令。
“关于那个王劲哉,”畑俊六的指节,在地图上第128师那已经被打散的番号上,轻轻敲击着,“我们的情报部门,对他有多少了解?”
“司令官阁下,”松田的神情也带着一丝困惑,“坦白说,我们对这个人,也一直感到非常矛盾。”
他从随身的文件夹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档案,恭敬地递了过去。
“王劲哉所部,自从率部进入江汉平原三角洲地区之后,其行为,与其说是一支重庆政府的正规军,不如说是一支独立的军阀武装。”
松田开始详细地汇报起来,畑俊六则一边听,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档案,眉头越锁越紧。
“他在这片区域,大肆扩张势力,用火并的方式,吞并了大量的游击别动队和其他地方武装,建立起了一套类似独立政权的系统。”
“他们不但私自征收赋税,自行征兵,甚至,还在自己的防区内,开设了兵工厂和造币厂!”
“以至于他的一二八师,在江汉平原,就如同一个坚固的、针插不进的独立王国。”
畑俊六抬起头,眼中充满了不解:“这么说来,此人,与重庆政府,应该是貌合神离,甚至可以说是离心离德才对,为何重庆方面,还会如此不计代价地,对他进行救援?”
这正是整个事件中最不合逻辑的地方。
按理说,对于这样一个不受控制的“刺头”,山城方面应该是巴不得借弟国的手,将其除掉才对。
王劲哉这个名字,似乎在过去的战报中,也出现过数次了,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继续翻阅着档案,上面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暴戾的形象。
“王劲哉,性格暴烈,西北军出身,曾在陕军杨虎城所部担任旅长。”
“1935年,曾在陕南一带与共产党的红军部队,死战不休,双方结有血仇。”
畑俊六看到这里,心中暗忖:“原来如此,与共党有仇,这一点,倒是符合重庆方面的用人标准。”
“同时,他也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看到这一条,畑俊六的瞳孔猛地一缩。
“纳尼?”他忍不住出声:“他参与了‘西安事变’?”
“哈依。”松田连忙解释道:“据我们潜伏在重庆高层的情报人员确认,王劲哉当年,确实是杨虎城的心腹干将,深度参与了那场兵变。
也正因为如此,他与山城的常瑞元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隔阂,可谓离心离德。”
畑俊六彻底糊涂了。
一个与最高领袖有着“历史问题”的将领,一个在自己的地盘上搞“独立王国”的军阀,山城方面为什么还要救他?
档案的下一页,更是记录了王劲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劣迹”。
“该部曾被短暂编入汤恩伯的中央军序列,但他不但将重庆方面安插进来的所有政治部军官,全部找借口处决,甚至,就连邻近友军派来的联络参谋,都曾因为一点口角,被他下令活埋!”
“他甚至曾公开豪言:‘我王劲哉宁愿投靠广西的李宗仁,也绝不愿意依附重庆的常瑞元!’”
畑俊六看到这里,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要炸了。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桀骜不驯的战争疯子!
“这样一个人,山城不杀他,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怎么可能还会派精锐主力去救他?这背后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畑俊六的脑海中,如同闪过一道电光。
难不成,是楚云飞?
不对啊。
五战区是桂系的自留地,是山城和桂系方面妥协的产物。
楚云飞一个晋系出身的中央军嫡系将领,怎么可能指挥的动桂系嫡系部队?
给他个面子象征性的支援一下也就罢了,更不可能调动主力作战部队南下。
可如果楚云飞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呢?
想到这里,畑俊六后背不由得冒出了冷汗。
娘的,又是楚云飞?
横山勇会是楚云飞的对手吗?
难,难,难,这次江北歼灭战恐怕又是凶多吉少。
要不,下令停止进攻?
毕竟已经占据了江汉平原,即便此时停下进攻,也算得上是一场象征意义上的战术胜利。
就在此时。
松田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不得不承认的敬佩:“不过,作为一名军人,王劲哉在与我军作战的立场上,从未有过半分含糊。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他都曾率部参战。
其部队作战之勇猛,与我军血拼之顽强,在当面之敌中,亦是首屈一指。”
畑俊六缓缓地,合上了那份档案。
一个形象,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一个勇猛好斗、桀骜不驯、与山城离心离德,却又坚决抗日的“王老虎”。
“宁愿投靠李宗仁?”
畑俊六的心中,猛地冒出了一个念头,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荒谬,却又似乎无比合理的念头。
“王劲哉,在江汉平原,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他有兵、有粮、有地盘,可谓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现在,他的老巢被我军端掉,他已成了丧家之犬,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不向近在咫尺的第六战区主力靠拢,反而要舍近求远,向北方的第五战区突围?”
畑俊六越想,越觉得豁然开朗:“他不是在突围,他是在投奔李宗仁”
“他知道自己与山城有隙,即便回到第六战区,也难免被吞并、清算。”
松田参谋总结了一句:“所以,他选择了投靠一直与山城方面不睦的桂系领袖李德邻,而李德邻,为了收服王劲哉这员虎将,以及他麾下那支虽然被打残、但战斗力依旧可观的部队,不惜打破与我军在大别山区的默契,悍然出兵接应!”
这个推论,完美地解释了整个事件中所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它解释了为什么王劲哉会选择一条看似最危险的突围路线。
解释了为什么第五战区的桂系部队会突然一改常态,主动向他们发起攻击!
因为山城政府内部那错综复杂、水深火热的派系斗争迫使了王劲哉的选择。
自己吓自己!
“他们竟然为了争夺一支残兵,而不惜将整个华中战线都拖入战火!”
畑俊六喃喃自语:“愚蠢!但也可怕!”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战局的下一步走向:桂系为了展示实力,拉拢王劲哉,必然会在此次接应作战中不遗余力。
而他麾下的第十一军,将不得不面对一支被逼到绝境、一心投奔新主子的疯虎,和一支为了收编这只疯虎而倾巢出动的饿狼!
畑俊六猛地站起身,对着松田下达了急促的命令:“给横山君发电,提醒他,当面之敌具备极强战心,让他此次作战务必谨慎行事,切勿轻敌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