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252章 时代浪潮正滚滚向前,风水说和许久不见的金无病(二合一章)

第1252章 时代浪潮正滚滚向前,风水说和许久不见的金无病(二合一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方言他们这边吃完了晚饭,老娘还专门带着方言做的饭菜,去看望了一下王慧媛。

    至于老陶这边,老胡按照原定的安排,给他在燕京饭店开了个房间。

    老陶最开始还挺高兴,后来打听到开房间需要的费用,顿时就不开心了,说着“睡什么地方不是睡,有这个钱睡茅厕都行。”

    想到这个钱他就心疼,但是没办法老胡已经给了一周的房费了,老陶只能住进去,至于小陶那边,本来他是想回去研究所安排的房子睡的,但是老爹直接把他抓到燕京饭店睡去了。

    说是人多一些亏的更少点。

    今天晚上守夜的人是协和中医科室的,他们受老陶指点后,严格的监视王慧媛的情况。

    只要有情况直接打电话给老陶。

    燕京饭店到这边也就一公里不到的样子,一溜烟的就能过来。

    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方言总算是松了口气。

    朱老明天就要回南通了,方言还得给他准备一些带回去的礼物。

    反正家里的东西也多,礼物倒是不难挑。

    给他还有陈幼清都装了好几样东西,然后再塞了一些家里其他人准备的京城土特产,旅行的包就塞满了好几个。

    明天他们十点的火车,方言查完房过后,就回来送他们去车站。

    到时候会把孟济民也叫上。

    至于海灯大师这边,他两个徒弟总算是得到了休息的时间,方言给他们安排在家里,这两位倒头就睡,看样子确实这段时间累够呛。

    海灯大师则是去看了下侄儿范长亭现在的住处,袁青山还没回来,晚上的时候老范安排自己叔在他那边寝室休息。

    老和尚和朱老不一样,他主打一个随遇而安,没有任何计划。

    现在是想怎么就怎么,之前对小李拍戏弘扬中华武术感兴趣,于是就从杭州那边过来了。

    后来他和方言把王慧媛从昏迷中救醒过后,就去和京城的其他和尚讨论经文去了。

    现在听了老胡给他发的宏愿,现在就呆在方言他们这边,打算完成这个事儿,至于后面怎么样,他自己也没想好。

    心态上让方言狠狠的羡慕了一番。

    方言这边已经得到曾路泉的消息,明天的东北那边的人员就要到了。

    自己送了朱老过后就要去接待,这次是来九个人,方言足够给他们安排新的任务了。

    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不好相处的硬茬子?

    方言又想起了赫连璋,还有安排他过来的孙司长。

    哦……孙司长现在已经换人了。

    现在他是已经不在这个岗位了。

    另外方言这几天都没管日本那边的消息,打电话询问了下赵锡武院长,结果院长说他那边也没得到消息。

    方言心想莫不是小林一雅任务失败?

    方言记忆里面,原来的历史上小林制药也没敢和津村制药抢市场。

    难道蝴蝶效应也没煽动历史?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方言还是让老胡打听打听日本国内的情况,搞清楚小林一雅到底在搞什么鬼。

    能够打进去的和津村打擂台,方言还是挺愿意的。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不用随时盯着王慧媛后,大家都轻松了不少。

    方言一大早的打了电话去住院部询问了下昨天的情况,那边表示一切正常,五点左右的时候王慧媛已经醒过来了,去上了个厕所。

    现在这会儿正在房间里和丈夫女儿聊天。

    方言这也就放心了,开始了自己晨练。

    过了一会儿海灯大师带着老范过来了,海灯大师今天打算跟着一起去查房,第一是看看王慧媛的情况,第二就是看看自己侄儿日常在这边的工作。

    方言特别照顾下,老范现在也是非常有名的针灸理疗师了。

    协和除了方言,就是他和这些患者打交道的时间最多。

    之前还有不少人都想挖他出国去当私人的理疗师,不过都被老范拒绝了,主要是他不想当小彭那样的人。

    建设国家留在国内才是他的想法。

    听到海灯大师已经技术入股和他一样成为了公司股东,老范倒是挺高兴的。

    现在叔侄二人也算是靠上一棵大树了。

    早饭的时候,广播里的声音清晰响起:

    “1978年8月16日至9月21日,组织部,分三批召开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汇报会……”

    方言夹着咸菜的筷子在空中顿了一下,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

    家里其他人也都停下手中的粥碗,目光中也满是思索。

    很快新闻播报完毕。

    “这会议意义重大啊。”朱老轻声感慨:“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各方面都急需注入新鲜血液,尤其是干部队伍,更得有新活力、新思维,才能带着大家更好地搞建设、谋发展。”

    老丈人朱光南微微颔首,目光望向窗外,缓缓说道:

    “如你所言,年轻干部若能被选拔任用,带来新想法、新做法,肯定能让各项事业焕发生机。”

    老爹这会儿也点了点头,接着说:

    “刚才领导同志强调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是战略问题,还指出要走群众路线才能选好,这可是抓住了关键。”

    说完他看了一眼在场的年轻人,最终目光停留在老三方言和大女婿赵援朝身上。

    他继续说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为百姓办实事、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群众心里最清楚。通过群众路线选拔,能确保选出来的干部靠得住、用得上。”

    海灯大师双手合十,语气平和:

    “选贤任能,才能让国家稳步前行。希望这些新选拔的干部,皆能心怀苍生,像医者治病救人般,为国家和人民解决难题、谋得福祉。”

    说完还看了一眼方言。

    方言这块政治觉悟就不行了,上头也没通知自己啊?

    这事儿难不成和自己还有关系?

    方言的思绪飘远,想起自己在协和的工作,以及和老胡为公司招揽人才。

    后面公司发展,很可能和这些新干部们打交道。

    现在虽然老一辈的靠山还在,但是终归还是要落到新一代身上的。

    广播里的声音还在继续,报道着会议的相关内容,众人一边听,一边交流着看法,话题围绕着会议的深远意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展开了自己的看法讨论。

    方言认真听着他们的话,也得出来一些结论。

    他们团队需要抓住这个青年干部主导政策的红利,然后推动中医药研发与国际化,同时也要想办法规避认识更迭的风险,将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国内,开始为后面的改开做布局。

    当然了这点也和老胡之前给海灯大师以及黄秘书说的不谋而合了。

    在这四合院的早饭桌上,方言感受到时代浪潮正滚滚向前,而这次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汇报会,无疑是推动时代巨轮的关键力量。

    ……

    吃完了早饭,方言去查房。

    主要其实还是和大家一起看王慧媛的情况,顺便看到一下老陶修改后的一副药。

    经过昨天的老陶交待后,这边在查房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了经过修改过后的新药方。

    协和特护病房走廊尽头,就是王慧媛的病房了,在房间的茶几上,摆着两碗刚温好的药。

    一碗是老陶炮制的攻毒药,另一碗是按他要求调整过的护正药。

    两副药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昨天的药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所以老陶加重了一些量。

    方言他们刚进来就看到老张和女儿张莉正在吃早饭,是食堂里打的早饭,王慧媛这边没有吃,等着喝药。

    外边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洒在药碗里,攻毒药泛着深褐色的光泽,碗边凝着一圈淡淡的药油。

    方言原方修改的护正药,则是浅琥珀色,飘着浙麦冬的清甜气,与前者的烈劲形成鲜明对比。

    一攻一守,现在就等着方言他们到了,就可以让王慧媛喝下去了。

    一群人来到房间里,方言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询问:

    “昨晚睡得怎么样?”

    张莉说道:

    “睡的好,这边的环境比家里还舒服,干净整洁而且还隔音。”

    她实在有点喜欢这里。

    老张也说道:

    “挺好,随时都有人在外边盯着,不用我们操心,好久都没睡这么舒服了。”

    “王阿姨您呢?”方言对着王慧媛问道。

    王慧媛说道:

    “我睡的比他们早,喝了你们的那个药,昨天晚上一觉就睡到今天早上五点,被尿给憋醒了。”

    “没做噩梦?”方言问道。

    王慧媛摇摇头说道:

    “没有,我好像都没做梦,一觉就睡到醒过来。”

    这时候老陶已经看完了护士记录的医案,他用木勺轻轻搅动攻毒药,勺底蹭过陶碗内壁,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同时对着方言说道:

    “看了下记录,昨天王同志喝药后,早上尿色变浅、腰坠感减轻,说明瘀毒在往下走,但舌苔还有淡黄腻,是湿浊没化干净。”

    “所以今天只要不出问题,明天用的硇砂最后一遍就要加半勺陈仓米同炒,陈仓米能健脾和胃,比单用盐水更能护着她的脾胃,免得攻毒时伤了后天之本。”

    听到老陶这么说,方言让护士记下来,到时候给中药房那边操作。

    只要讲明白方法,那边肯定能搞定。

    老陶这种医生,五十多岁,经验丰富,也有干劲,方言是打算让他在协和这边帮忙撑起中医科室的。

    研究所那边,只需要他布置好任务,方言有的是人帮忙搞研究。

    方言也看的出来,老陶是很想干点成绩出来的,毕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蹉跎大半辈子了,虽然祖上有的是秘方,但是并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哪怕是自己儿子在XJ那边当了院长,说起来也只是听着好听而已,实际情况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碰到方言了,才有感觉人生好像还有变化。

    只要方言给他机会,老陶小陶都会牢牢把握住的。

    这也就相当于是表态了,方言只要安排工作,他们就会尽心尽力的做,也希望方言能够多给他们机会。

    老陶感觉这辈子也没多少能够拼的机会了。

    必须要把握住。

    这边老陶拿着昨天的开药修改后的方子,对着方言解释:

    “昨天王同志她弯腰时说‘酸’,是气血刚开始通,黄芪多了反而会把湿浊‘闷’在里;但党参加了一克,党参性平,比黄芪温和,能稳稳托住正气,不让攻毒药把气泄得太狠。我这里炒扁豆能化湿还不燥,正好配着茯苓、白术,把脾湿彻底清出去,让药劲能顺着气血走……”

    方言听着老陶的话,连连点头,基础很扎实做的也没毛病。

    等他给方言解释好今天的这些用药,还有后面他打算根据情况做的改变,药的温度也基本上可以入口了。

    先是喝他们那碗攻毒的药,王慧媛同样是皱起眉头一口干了下去。

    喝完过后赶忙喝了口水漱口。

    “今天的药感觉还有没有昨天那样烧嗓子?”老陶迫不及待的对着王慧媛问道。

    王慧媛想了想说道:

    “稍微好点了。”

    老陶在口感上做出了改变,得到反馈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又是喝方言原方做了修改的守正药。

    这次喝完过后,王慧媛轻松的吐出一口气,还是方言开的这个中药喝了舒服。

    等她喝完过后,老陶和儿子陶广正就一左一右开始诊脉。

    王慧媛的脉搏变化这个时候应该是最明显的。

    老陶说道:

    “寸脉不浮了,关脉的涩感淡了,尺脉也多了点韧劲。”

    “气血通了,肾气得固了!”

    这是个不小的进步,方言也上去摸了下脉,的确变化比昨天的要大。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休息好了的原因,睡眠对于人体的修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王慧媛自己也感觉今天比之前好多了。

    开玩笑感慨,果然协和是个风水宝地。

    这话倒是让老和尚找到了话题,他说道:

    “说不定之前王施主的病,就是和你们家里的住宅有关系呢?”

    听到老和尚的话,老张说道:

    “之前您不是说和八字有关系吗?怎么现在又说和住宅也有关系了?”

    海灯大师闻言,指尖轻轻摩挲着念珠,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不急不缓地解释:

    “八字是先天之本,像种子的品性,决定了根基强弱;住宅是后天之境,如土壤、阳光,影响着种子的生长。二者本就相辅相成,哪能单独论之?”

    他走到窗边,目光扫过病房外的庭院,几棵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晨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木香。

    “王施主家宅窗户朝西,夏天西晒得厉害,冬天又有些漏风对不对?”

    老张愣了愣,随即点头:“可不是嘛!西边那面墙没做保温,夏天下午太阳一晒,屋里跟蒸笼似的,冬天冷风能从窗缝里钻进来,我跟慧媛都常说‘这屋子住得憋屈’。”

    老陶作为用过他们家厨房的人非常有发言权,他当即就说到:

    “特别是下午的时候,确实热的够呛。”

    “这就对了。”海灯大师转过身,语气依旧平和:“中医讲‘天人相应’,佛家也说‘境由心生,心随境转’。西晒属燥火,长期住进去,人体内的‘燥气’会越积越多;冬天漏风属寒邪,寒邪容易困住气血,让瘀毒没法散开。王施主本就有脑络瘀毒,燥火往上攻、寒邪往下凝,一上一下把气血堵在中间,病哪能好得快?”

    方言听得眼睛一亮,这老和尚的说法,竟和中医的“外邪致病”不谋而合。他补充道:“大师这话在理!中医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都是外邪,住宅环境不好,外邪就容易入侵。王阿姨的脑胶质瘤,本就是瘀毒盘踞,再加上长期受燥火、寒邪侵扰,等于给瘀毒‘添了助力’,让它更难清除。”

    老陶也跟着点头:“之前给乡下病人看病,也遇到过不少‘换个宅子病就轻’的情况。有户人家住低洼地,屋里常年潮得能长出霉,家里人总犯咳喘,后来搬到高坡上,没吃药也好了大半,湿邪散了,病自然就轻了。”

    王慧媛听得恍然大悟,忍不住说:“这么说,我之前总觉得‘家里待着浑身不得劲’,不是错觉?难怪搬到医院这里,就感觉没那么燥得慌了,连呼吸都顺了。”

    海灯大师笑着颔首:“医院这病房朝南,阳光足却不暴晒,通风也好,草木又多,属‘清和之气’,正好能中和你体内的燥火与寒邪。不过这只是‘助缘’,真正能治病的,还是方主任和老陶施主的药,以及你自己的心力。”他话锋一转,又回到“八字”上,“你八字里‘火偏旺’,本就容易生燥,再住西晒的宅子,等于‘火上浇油’;而张施主八字‘土重’,能帮你挡些燥气,所以这些年你俩互相扶持,病情才没恶化得太快。”

    老张听得连连称奇:“大师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跟慧媛结婚快二十年,她要是犯头晕,我守在旁边,她就说‘心里踏实点’。原来还有这层讲究?”

    “佛家讲‘因缘和合’,治病也一样。”海灯大师双手合十,“药是‘因’,环境是‘缘’,心力是‘果’。现在药对了、环境顺了,你再放宽心,别总想着‘病能不能好’,多想想‘等病好了要做什么’,气血自然更顺畅,药劲也能发挥得更足。”

    其他人讲这些都是小心翼翼的,老和尚就不一样了,他一点不避讳,想说就说。

    一点都不怕被人说成是封建迷信。

    这边王慧媛听完过后,又想要上厕所了。

    方言察觉到她从床上起来的时候居然没有让人搀扶,都是下地过后才让张莉帮忙扶着去厕所的。

    等上完厕所回来,张莉汇报又出来黑便了。

    说明老陶现在版本的药,已经达到了之前方言和陶广正治疗的效果,而且反应还没有他们的强烈。

    接下来就是观察毒性了。

    看了下舌苔还有脉搏,现在感觉还是正常状态,方言告诉这边的值班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然后就准备回家去送朱良春做火车了。

    刚下楼,方言就遇到个好多天没见的熟人。

    “方哥!”

    “金无病?!”

    这小子只从上次说了要去参加国内得致公党之后,就半个多月时间都没消息了。

    现在突然冒出来,方言想起早上要选年轻干部的事儿。

    “你过来做什么?这些天都跑什么地方去了?”方言对着他问道。

    金无病笑呵呵的对着方言说道:

    “来看你啊,去了趟广州刚回来,昨天晚上飞机落地的机场,我一大早就来找你了。”

    “这次开完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我就在京城这边不走了。”

    方言好奇的问道:

    “你开什么会?”

    金无病说道:

    “优秀中青年干部汇报会啊,我作为党派人士也可以参加的!”

    方言听到后,发现自己果然猜对了。

    他点了点头,对着金无病笑着说到:

    “你小子可以啊!”

    “不过我今儿没病人了,待会儿得去送个家里的长辈去火车站,你想看治病今天是没机会了。”

    金无病说道:

    “我本来也没想过来看治病。”

    “我是来看你拿的证书和奖状的!我还得和您拍张照,然后给我美国家里那边寄过去,他们才知道我在这边干什么事儿,交的都是什么样的朋友。”

    “我可都在今天报纸上看到了,您九项医学成果,卫生部年中大会独领风骚!”

    说着还把兜里的照相机给方言看。

    这小子……

    方言也是无语了,不过还是招呼他:

    “那走吧,待会儿到家里,你拍几张。”

    金无病顿时乐颠颠的跟上了方言。

    同时还对着方言说道:

    “我还给您带了个礼物。”

    说着他就拿出一个长条装的盒子递给方言。

    “什么?”方言好奇的看向金无病。

    金无病压低声说道:

    “你手里那把枪配套的子弹!”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