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绵羊到底是什么?(3)

绵羊到底是什么?(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

    重复几次后,我终于平复了情绪。这时,沃德伯爵开口说道:

    “合同上添加的部分,只用了普通墨水。臣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希莱尔·费切纳常年出入宫廷,大概率知道皇宫中存有验证文件的魔法道具。若她想彻底掩盖篡改痕迹,完全可以使用“血誓墨水”,可她没有这么做——这说明她故意留下破绽,想让我们看穿真相,进而与她当面解决此事。

    “她特意添加这部分内容,还亲自带着合同前来,就是想表达‘愿意与朕协商解决’的态度。”

    对已故的前任皇帝而言,愿意无条件赠予私人财产的人,极有可能是他的情人。

    第六任皇帝(前任皇帝的父亲)在登基前就以风流闻名,他的儿子有同样的倾向,也并非不可能。

    想通这一点,就能理解希莱尔为何能避开守卫,突然出现在皇宫——她必定知晓皇宫的秘密通道。

    “你们是通过紧急逃生通道进来的吧?”

    这座宫殿里肯定设有多条紧急通道,她们二人无疑是利用了其中一条潜入。

    “朕知道皇宫存在漏洞,本以为已尽数封堵,没想到还是百密一疏……是朕太大意了。”

    “陛下,即便封堵了所有入口,以金羊公司的能力,也可能强行突破,目前暂无万全之策。”

    为了抹杀前任皇帝与希莱尔的私情,有人暗中提议:干脆承认“这份合同真实有效”。

    即便合同内容存在矛盾,只要朕与金羊公司都认可它,它就能成为“既定事实”。这本质上是掩盖真相,但对帝国而言,这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希莱尔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即便在这个世界,平民与贵族有染也并非光彩事,更何况是皇帝与平民女子私通,一旦曝光,必将引发巨大丑闻。

    然而,这份合同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希莱尔的金羊公司不仅愿意掩盖丑闻,还承诺归还双倍的金银币。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但商人从不做亏本买卖,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这份合同或许还隐含着‘道歉’——为支持蒂纳贝联盟独立、分裂本可成为皇室助力的中立派系而道歉。”蒂莫娜说道。

    听到这话,我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啊,没错……这才是关键。”

    最初,我以为即便拿不回前皇的私人财产也无妨——

    若金羊公司没有现金,大可以要求他们用物资赔偿,比如将销往其他大陆的武器捐给帝国;

    还可以要求他们提供船只,甚至派遣舰队支援帝国进攻阿基卡尔;

    最重要的是,我本可以借此索要金羊公司掌握的情报——那些关于其他大陆的海岸线地图、国家分布、战争状态、资源储备、可进口物资数量,以及金羊公司的基地位置与规模等信息,价值无可估量。

    “前皇私人财产被盗”本是争取赔偿、获取情报的绝佳切入点。

    但现在看来,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中。

    希莱尔提出归还双倍资金,看似弥补了帝国的损失,实则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直接堵死了我们“索要额外补偿”的可能。

    更何况,我与蒂纳贝联盟的中立贵族本就无合作关系,“指责金羊公司分裂中立派系”这张牌根本站不住脚,反倒像是无理指控。如今她拿出巨额资金,实则是想让我“闭嘴”,不再追究过往之事。

    直白地说,这新增的100万枚大金币与100万枚大银币,首先填补了帝国的资金缺口,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谈判的筹码。

    显然,希莱尔不愿交出情报——作为商人,她比谁都清楚情报的价值。

    对负债累累、急需资金的帝国而言,金羊公司的财力如同救命稻草,极具诱惑力。

    “这一步,我们落了下风。”我无奈地说道。

    希莱尔那副看似憨厚的态度与语气……难道是在模仿我?

    “想让帝国就此妥协,绝无可能。”

    我本想通过施压,逐步掌控金羊公司,获取所需情报,可第一步就已失败。她用金钱堵住了所有谈判缺口——若再开口索要基地位置、大陆地图等信息,要么会被彻底拒绝,要么就得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

    目前,帝国根本拿不出与之匹配的筹码。

    当然,我们可以尝试用武力逼迫,但无法真正削弱金羊公司——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海外基地在哪里,即便将其在本土的势力清除,他们也能逃到海外,保住核心力量。

    更何况,帝国当前政治局势本就不稳定,若与金羊公司彻底交恶,他们极有可能用雄厚财力拉拢邻国,对帝国形成包围——那将是一场噩梦。

    然而,取消谈判同样不可取。对资金短缺的帝国来说,金羊公司的财力至关重要,值得冒险一试。

    “我们必须做出妥协,这是唯一的选择。”

    强行逼迫行不通,那就只能建立类似联盟的平等合作关系。对一个大国而言,将贸易公司视为平等伙伴,或许会被视为“软弱”,但眼下别无他法——金羊公司的财力,已让它拥有了与帝国平等对话的资本。

    “200万枚帝国金币与200万枚帝国银币……即便对金羊公司来说,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吧?”蒂莫娜说道。

    我叹了口气,回应道:“但愿如此。”

    货币的价值本就不是固定的,会随发行方实力与国家局势大幅波动,这与当今世界的情况并无二致。

    而此次提及的“帝国硬币”,是邦古达特帝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成分与规格相对统一的货币统称。

    帝国铸币的历史可追溯至洛泰尔帝国,其前四任皇帝时期发行的硬币,至今仍是货币体系的基准。

    我个人认为,吉尔斯王朝能长期稳定统治,原因之一便是严格控制了钱币中金银的含量比例。这些刻有皇帝头像的硬币,价值稳定,被广泛用于与邻国的贸易,最终帮助洛泰尔帝国建立了对邻国的影响力。

    然而,吉尔斯王朝末期,为缓解财政危机,皇帝下令“重新铸币”,降低钱币的金银含量,这也成为王朝灭亡的诱因之一。

    所谓“重新铸币”,举个例子:若此前发行的金币含金量接近100%,重新铸币后,将含金量降至50%,这样一来,原本铸造1枚金币的黄金,就能铸造2枚——多出来的1枚,直接归入皇室金库。表面上看,发行的货币越多,皇室财富就越多。

    但这有一个前提:必须让“含金量50%的新金币”与“含金量100%的旧金币”按同等价值流通,否则便无利润可言。

    为实现这一点,推行重新铸币的皇帝会向全国施压,要求民众认可新金币的面值。可若皇帝权力衰弱,这种施压便会失效——吉尔斯王朝末期便是如此。随着财政日益紧张,钱币含金量一降再降,最终失去民众信任,不再被视为“合法货币”,皇室也彻底失去了资金来源。

    后来的王朝也重蹈覆辙:初期发行的硬币规格严格,末期为挽救财政,再次推行“重新铸币”,最终同样因失去信任而失败。

    直到红衣主教皇帝建立邦古达特帝国,才重新发行了与洛泰尔帝国硬币成分相同的新货币,即“帝国硬币”。它分为四种:大金币、小金币、大银币、小银币,兑换比例为1枚大金币=4枚小金币=4枚大银币=40枚小银币。

    这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据闻,一名木匠按合同工作三天,包三餐、住宿,每晚还能获得一杯啤酒,报酬仅为1枚小金币。

    若换算成前世的货币,因物价体系与社会环境差异过大,根本无法精准换算——毕竟,不同时代的劳动风险与生命价值,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然而,这样的物价水平只是近几十年的情况。近来,前首相与前礼部尚书强迫民众使用含金量极低的“劳尔金币”与“阿基卡尔银币”,导致成色足的“帝国硬币”价值飙升。如今,一名普通工匠想赚取1枚帝国小金币,可能需要工作两周。

    换句话说,200万枚帝国金币与200万枚帝国银币,对当前的帝国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

    但这笔钱,仍远不足以偿还帝国累积的债务。

    即便如此,有了这笔资金,我们至少能支撑着渡过这场内战。

    商人的每一笔投入,都要求回报。

    沃德伯爵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暂时忽略潜在风险。

    “就这样定了,我们需要这笔钱。”

    当然,我们也不会无条件接受——平等合作,才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底线。

    “走吧,我们回到觐见厅,重新开始谈判。”

    这一次,不再是单方面的施压,而是平等的博弈。或许,这才是与金羊公司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