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有温度的内容 第六百八十五章 有温度的内容
-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稿件上,字里行间的故事仿佛都有了温度。
苏锦翻开第一份稿件,作者笔名叫“青禾”,写的是《巷口茶馆》,讲的是乌镇老茶馆里的日常。
王阿婆每天早上点一壶碧螺春、一碟茴香豆,老板会给熟客留着靠窗的位置,放学的孩子会趴在柜台边看老板包茶叶。
她忍不住读出声:“茶馆的木质柜台被磨得发亮,墙上挂着的旧灯笼,灯穗子都褪成了浅褐色,却还在风里轻轻晃,这段写得真好,像咱们巷口的那家老茶馆。”
沈亦舟凑过来一看,指尖轻轻点在文字上:“细节很真实,但要是能加些茶馆里的声音描写,比如开水壶的鸣笛声,客人的聊天声、门外的自行车铃声,会更有画面感。”
他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这个建议,“等会儿跟张姐说,让她跟作者提提,说不定能让故事更生动。”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苏锦筛选出了七份优质稿件,每份后面都写了详细的亮点标注。
连“文中提到的‘桂花糖粥’符合江南特色,可后续联动美食博主推广”这样的细节都想到了。
沈亦舟也帮着整理好了三份改稿意见,把张姐说的“情节节奏慢”“人物动机不明确”,转化成了“可以在第二章加入主角与家人的互动,让人物行为更合理”。
“适当删减环境描写,加快情节推进”这样温和的建议,还特意标注了“作者第一次投稿,语气要鼓励为主”。
中午吃饭时,沈亦舟特意去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了苏锦爱吃的草莓味冰淇淋,还提前跟店员借了冰箱冰着,拿到手时还是凉丝丝的。
“天太热了,吃点冰的降降温,下午还要看很多稿件,别中暑了。”
苏锦咬着冰淇淋,看着沈亦舟额角没干的汗珠,从包里掏出纸巾,轻轻帮他擦了擦。
“你也别太累了,改稿意见不用写那么详细,差不多就行。”
沈亦舟笑着摇头:“不行,得认真点,这是对作者负责,也是对咱们的工作负责。”
下午两点多,周慧突然提着几个衣料袋走进分公司,径直走向苏锦和沈亦舟的位置,脸上满是兴奋。
“我今天来,是想跟你们说个好消息,咱们之前聊的‘江南少女’系列汉服要启动了,我想请你们当体验官,拍宣传照!”
她打开最上面的衣料袋,拿出两件汉服样品,一件是淡绿色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浅金色的腊梅图案,裙摆还缀着细碎的珍珠,走路时会轻轻晃动。
另一件是青色长衫,衣摆处绣着乌篷船和石桥的纹样,腰间系着同色系的腰带,上面挂着个小巧的玉佩。
“这是根据《梅下花事》和《梅下猫语》的角色设计的,”
周慧把襦裙递给苏锦,“你穿这件淡绿色的,跟小说里主角的衣服很像,沈亦舟穿这件青色的,像极了漫改里的书生角色。你们穿上肯定好看!”
苏锦拿起襦裙,在身上比了比,眼睛亮得像星星:“太好看了!这腊梅刺绣比我上次穿的那件还精致,针脚特别细。”
沈亦舟看着青色长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我没穿过汉服,怕穿不好,也怕拍出来不好看。”
周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我带了专业的化妆师和造型师,到时候会帮你们打理头发、化妆,保证让你们变成‘江南才子佳人’。”
“而且你们本身就了解小说和漫改的角色,拍出来肯定有代入感。”
秦玉明也走过来,笑着说:“这是好事啊!你们拍的宣传照可以放在网站首页和汉服店的淘宝页面,还能做成海报贴在乌镇的民宿里,既能推广汉服,又能给网站引流,一举两得。拍摄时间定在周末,到时候我给你们放一天假,工资照算。”
苏锦和沈亦舟对视一眼,都点头答应:“没问题!我们一定好好拍。”
接下来的几天,苏锦和沈亦舟每天都早早到分公司,认真完成工作。
苏锦筛选稿件时,总会把写有江南美食、植物、民俗的片段标出来,还会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联想。
“这段炒春笋的描写很真实,让我想起崔阿姨做的油焖春笋,后续可以建议作者写一篇春笋做法的番外,联动周慧的汉服店做活动”。
遇到写得一般的稿件,她也会写下鼓励的话:“故事设定很有新意,要是能增加些江南的生活细节,会更出彩,期待你的修改稿”。
沈亦舟跟作者沟通时,更是耐心十足。
有个叫“小茶”的新人作者,因为改稿意见太多,情绪有些低落,在微信里跟沈亦舟说“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写小说”。
沈亦舟看到消息后,立刻给她打了电话,先是肯定她的文笔,再一点点跟她分析修改意见,还举了《梅下花事》的例子。
“李默老师刚开始写的时候,也改了很多次,你看现在他的作品多受欢迎。你别着急,咱们慢慢改,肯定能越来越好。”
后来“小茶”改好的稿件被苏锦选中,还特意给沈亦舟发消息:“谢谢沈编辑,要是没有你,我可能就放弃了。”
周五晚上,苏木开车来杭州接他们。
刚上车,苏锦就兴奋地跟苏木分享这几天的经历:“爸,我筛选出了一个叫青禾的作者,她写的《巷口茶馆》特别好,秦经理说要重点培养她,还让我跟她对接后续的修改。”
“沈亦舟也特别厉害,帮三个作者改好了稿件,作者都夸他有耐心,张姐还说要把更重要的作者交给他呢!”
沈亦舟坐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是苏锦帮我,她给我提了很多改稿建议,还教我怎么跟作者沟通。而且张姐也很照顾我,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她教我的。”
苏木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们一眼,笑着说:“你们俩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挺好的。对了,周末拍汉服宣传照,要不要我和你妈去给你们当后勤?我负责拍照,你妈负责拿东西、补妆,保证让你们拍得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