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默的困难 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默的困难
- 甚至有本《江南园艺大全》里说“腊梅嫁接要在夏季”,可他问过巷口种花的王爷爷,却说“腊梅得在冬末春初嫁接才活”。
至于匠人对话,他想写老匠人教主角种腊梅的场景,可怎么写都觉得像“教科书”,没有半点烟火气,编辑说“读起来像在背知识点,不像真人聊天”。
“我昨天去乌镇非遗文化馆想找老匠人访谈,结果馆长说,会传统腊梅嫁接技艺的匠人没几个了,要么年纪太大不方便见人,要么早就不做这行了。”
李默说着,声音低了下去,“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连这点素材都找不到,还怎么写好番外。”
苏木听完,心里有了数。
乌镇的传统腊梅种植技艺确实快失传了,他前几年做江南文化调研时,曾见过两位老匠人,一位姓赵,住在乌镇西栅,今年快八十了。
另一位姓钱,在镇上开了家小苗圃,专门培育老品种腊梅。
只是这两位老人都不爱热闹,一般不接受外人采访,得找个熟人牵线才行。
“你别着急,老匠人的事我来想办法。”苏木拍了拍李默的肩膀,“今天先回去休息,明天早上八点来我家,咱们一起去西栅找赵爷爷,他是乌镇最懂腊梅的人,说不定能给你不少启发。”
“至于资料错误的问题,我这里有本民国时期的《乌镇腊梅种植技艺》,里面写得很详细,你可以先拿去看看,对比着修正之前的错误。”
李默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苏木递来的旧书,书页泛黄,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里面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手绘的嫁接步骤图,连工具的样子都画得清清楚楚。
“谢谢苏老师!”他紧紧抱着书,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我今晚就把书看完,明天一定准时来!”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空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乌镇的巷子里。
苏木和李默提着两盒崔姝做的桂花糕,往西栅走去。赵爷爷家住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院子门口种着两棵老腊梅,枝干遒劲,虽然不是花期,却透着一股苍劲的气息。
敲了敲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开门,正是赵爷爷,看到苏木,脸上露出了笑容:“苏木啊,好久没来了,快进来坐。”
“赵爷爷,这是我的朋友李默,他想写关于乌镇腊梅非遗技艺的小说,特意来向您请教。”
苏木把桂花糕递过去,“这是家里做的,您尝尝。”
赵爷爷接过桂花糕,笑着把他们让进院子:“写小说好啊,咱们乌镇的老手艺,是该多让人知道知道。”
院子里摆着不少花盆,里面种的都是不同品种的腊梅,赵爷爷指着一盆枝干纤细的腊梅说:“这是素心梅,你看它的枝干是青绿色的,花瓣内侧是白的,那盆是磬口梅,枝干偏紫,花瓣边缘卷得像钟口。”
他蹲下来,轻轻拨开腊梅的枝叶,“嫁接腊梅得选‘狗牙梅’做砧木,它生命力强,接穗要选一年生的健壮枝条,芽眼饱满才行。”
李默连忙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着,还拿出手机拍照,连赵爷爷手指的动作都拍了下来。
“赵爷爷,那嫁接的时间呢?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说夏季嫁接,可王爷爷说冬末春初才对。”
赵爷爷笑了:“那本书肯定是错的!腊梅是冬春开花,夏季温度太高,接穗容易枯死,得等腊月过后,梅花开完了,枝条还没发芽的时候嫁接,这时候树液流动慢,成活率才高。”
说着,赵爷爷从屋里拿出一套老旧的嫁接工具,有嫁接刀、绑带、蜡块,都是他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
“你看这把刀,刀刃得磨得锋利,削接穗的时候要快,切口要平滑,这样才能和砧木贴合紧密。”
他一边说,一边在一根腊梅枝条上演示,“削好的接穗要留两个芽眼,砧木切开后,把接穗插进去,用绑带绑紧,再涂上层蜡,防止水分流失。”
李默看得入了迷,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哪个细节。
“赵爷爷,那嫁接后要怎么养护啊?”
“得放在半阴的地方,不能晒太阳,浇水也不能太多,等过一个月,接穗发芽了,再慢慢移到有阳光的地方。”赵爷爷说着,想起了什么。
“我年轻的时候,跟着我爹学嫁接,第一次接了十棵,只活了两棵,后来练得多了,才慢慢掌握窍门。做这行,得有耐心,急不得。”
李默把这些话都记在笔记本上,连“第一次嫁接只活两棵”的细节都没落下。
“赵爷爷,您能跟我说说您年轻时种腊梅的事吗?比如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
赵爷爷坐在竹椅上,喝着茶,慢慢说起了往事。
他二十岁那年,乌镇下了场大雪,把村里的腊梅树都压断了,他爹带着他一棵一棵抢救,用稻草把断枝绑好,还在树根周围堆上干草保暖,最后居然救活了大半。
还有一次,他为了找一棵老品种腊梅,跑了十几个村子,最后在一个山村里找到了,花了半年时间才把树移栽回乌镇。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故事,让李默眼睛越来越亮,他突然明白,自己之前写的匠人对话之所以不真实,就是因为少了这些“接地气”的细节,没有融入老匠人的生活经历。
“谢谢您赵爷爷,我知道该怎么写了!”他激动地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
从赵爷爷家出来,苏木又带着李默去了钱爷爷的苗圃。
钱爷爷的苗圃在乌镇东栅,里面种着上百棵腊梅,有素心梅、磬口梅、虎蹄梅,还有罕见的洒金梅。
钱爷爷正在给腊梅修剪枝条,看到苏木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来得正好,我正给腊梅疏枝呢,你们来得早,还能看到腊梅结的果子。”
腊梅的果子呈椭圆形,青绿色,挂在枝头,像小小的灯笼。
“很多人只知道腊梅开花好看,不知道它还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