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把握住机会,长公子带来的震动,鸿门卷宗 第四百一十八章 要把握住机会,长公子带来的震动,鸿门卷宗
- 大夏九年,元月十五,入夜时分
武道阁第三层修炼场,项梁与周围的上千人一样,正闭目盘膝而坐,药力与血气在他身周交替环伺,不断冲开他的体表毛孔,往皮膜下的血肉部分渗透。
他面色紧皱,脸上始终带着痛苦之色,显然,药力渗入皮膜毁坏血肉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好受。
可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死死咬牙坚持。
事实上,整个三楼近千人,最前排的上千人,表情几乎跟项梁是一模一样的,有些人的面部表情,甚至都到扭曲的程度,承受的痛苦强度,显然比他高的多。
不知过了多久,等身体四周火红色的药力消退殆尽,项梁眉宇渐渐舒展,脸上的痛苦也缓缓平息了下来。
“御寒后期,11鬃,这才两个月,都能顶我一两年的苦修了,还是在武道阁修炼快啊!”
项梁睁开双眼立刻握拳,感知到自己的实力提升,表情顿时兴奋不已。
去年的十月初,夏川提拔他当鸿门副掌刑使,按说他应该可以直接去鸿门城上任,奈何他的任命,第二天正式上报到典狱部,直接就被李天成给驳回了。
李天成驳回的理由,说起来有点难堪,那就是项梁当时的实力只有6鬃多,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对,去年九月鸿门议事,营地有品级的六百多人全都到场,实力最低的也有15鬃,项梁在典狱部的表现确实不错,年龄资质也足够优秀,可6鬃多的实力担任副掌刑使,本就有点不合适,何况还是鸿门城这样重要的大驻点。
可夏川毕竟金口已开,李天成自然要当回事,于是跟夏川合计了一番,出了个折中的方案,就是提前预支给项梁武道阁修炼名额,让他先把实力提升上来,最起码要到10鬃以上,才能走马上任。
彼时得知这个消息,项梁内心自是激动的不行。
今天的大夏,可不是七八年前他刚来的那会儿了。
随着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尤其去年,灞上最后那九十万人口并进来,夏城总人口暴增至接近260万,营需部各项资源瞬间就缩紧了很多。
连兽肉这样的基础修炼物资,价格都上涨了五倍,其珍贵的修炼资源,价格涨幅就更不用说了。
而在这众多珍贵的修炼资源中,武道阁的名额,绝对是重中之重,可以说人人都挤破了头想进来。
要知道,三倍修炼速度增幅,那是武道阁的单独使用效果,丹药、灵酒、盐巴、功法……还有很多能提升修炼效率的资源。
事实上,早就有人测算出来了,只要你准备的足够充分,在武道阁修炼一天,完全能顶你在外面修炼十天到半个月,而且在资源的堆迭下,待的时间越长,这种修炼增速的效果,还会不断呈指数级递增。
尤其是碰到修为突破这个关键节点,不夸张的说,甚至能瞬间省去数年的苦修功夫,这就是为什么营需部要把武道阁的修炼名额,优先让给那些掘地境极限修为的人。
如此珍贵的修炼名额,大家怎么会不抢破了头?
可再怎么抢破头,此前也就1000个名额,营需部早期的分配规则,是900个名额每天轮替,然后再额外拿出100个名额,给所有人拍卖,就这样的情况下,那100个拍卖的名额成交价最低也能到15000点贡献值。
目前大夏白银价格是1两换10点贡献值,15000那可就是1500两白银了,足见进武道阁修炼的机会有多难得!
尽管去年九月,领主施展神通让武道阁的容纳人数增加到3000,可面对现今夏城庞大的人口数量,还是远远不够,所以争抢名额的迹象依旧没有半点缓和。
去年十月,营需部重新改变了名额分配规则,现在是1500个名额,专门给掘地境极限;800个名额给营地六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孩子;500个名额给御寒级;150个名额拿出来用于拍卖;余下50个则专门预留出来,给司丞夏川,八部司正等等实力最顶尖的这批人,以及嘉奖或是应对其他特殊情况时用的。
尽管这些修炼名额,都是轮替着来的,理论上人人都能排到,可考虑到目前夏城的人口基数,轮一次实在是太久了。
就比如最大批次的1500个名额,年初司丞在寒元宴上已经公布了,目前大夏的掘地境极限,人数已经突破了五万,就按这个人数轮替,每人最少也要一个月才能轮到一次,而且碰到有人处于突破期占名额,那还得往后再等等。
关键掘地境极限的人数,还在不断的上涨。
这就更难了!
很多人没办法,就只能花贡献值去拍那150个名额。
项梁其实也想过花钱拍名额,可奈何财力不行。
前年潜伏大觉寺立下功劳后,他获得的嘉奖,可不光只有封爵这一项,从营需部林林总总获得的贡献值奖励,一共有48万,加上以前自己存下来的,他的身家总共有58万,已然算是不菲了。
问题是他还得买其他的修炼资源,而且他现在已经成家,有个怀孕的妻子,何况他时不时还要给弟弟妹妹补贴一点,所以手头宽裕,那也是相对的。
15000点贡献值,那是最低的成交价,想稳稳拍下少说也要2到3万贡献值,花这么多贡献值拍一天,为了效果最大化,额外还要搭配一大堆珍贵的修炼资源,他自己算过了,真想花贡献值进去修炼一天,起码要准备4到6万点贡献值。
这个费用,很多人即便承担的起,也舍不得花。
事实上,真正有财力争抢那150个修炼名额的,全营地也就两百多号人,除开八部的司正,剩下的要么是八司正职,要么是军中都统以及副都统,官衔最少也要在五品以上。
这批人,或为了自己,或为了子女后辈,是真的每天都在花钱抢;至于其他人,一般是碰上要突破了,或是攒够了修炼资源准备闭关一次,才会斥资去拍。
就项梁目前的身家,他显然属于后者。
所以去年十月,得知司丞为了让他快速提升实力,允许他提前预支武道阁的修炼名额,项梁整个人快激动疯了,差点没给夏川跪下来谢恩。
所谓的提前预支,指的是他可以把后面慢慢才会轮到自己的修炼名额,提前给一次性用了。
为了能最快限度的提升实力,他从去年的十月初六进来到现在,总共就出去过三次。
第一次是回去嘱咐交代妻子,让她每天送一次饭食过来;第二次是父亲项平从昭阳休沐回来;第三次是正月初一,也就是半个月前的寒元宴。
六十多天忘寝废食的修炼,加上把全身贡献值用的只剩下16万,一口气提升了5鬃实力,项梁此刻内心,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是不舍。
他是真不舍得从武道阁离开,要是能待在里面继续修炼下去,能省去多少年的苦修啊……
“差不多了,不能再贪心了,司丞给我定的标准是10鬃,我现在11鬃已经超标了,而且我的贡献值已经不多了,再修炼下去连阳元丹都买不起了,还是得赶紧去鸿门上任,多赚点贡献值,才是王道!”
项梁摇了摇头,压下目光中的不舍,收功后缓缓站起身子,悄悄绕过周围正在修炼的人,朝楼下走去。
武道阁现在共分为五层,最上面两层是专门用来存放武学功法的,第三层是御寒级修炼专用,第二层是掘地境极限,第一层则是6到15岁的孩子。
项梁才刚下到二楼,却发现这一层有不少人正乌泱泱的朝一楼赶去,甚至后方,也就是他前脚才离开的第三层,也有不少御寒级急匆匆的往楼下跑。
“都不修炼了,你们下楼干什么?”
“看热闹啊!”
“一楼都是帮孩子,有什么热闹可看的?”
“长公子啊,长公子今天第一天来武道阁修炼啊!”
“长公子?”
“对啊!我差点忘了,长公子白天刚刚才过了六岁生辰,这才入夜就来修炼了,赶紧去看看!”
………………
听到下楼人群的议论,项梁瞬间也反应过来了,脸上露出浓浓的好奇,快步朝着一楼走去。
大夏能被所有人称为长公子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司丞夏川的长子夏禹宗。
被众人这么一提醒,项梁也想起来了,夏禹宗生于大夏三年的元月十五,今天恰好就是满六周岁的日子。
不得不说,相较长期深居于摘星殿的两位殿下,也就是领主夏鸿的一对儿女,夏禹宗这位长公子,目前在内城众人,甚至是夏城所有人的心目中,无疑显得要更熟悉,且更亲近一些。
原因也简单,到目前为止,夏禹瑶和夏禹圣,别说外城,连在内城都没有公开露面过一次,夏城几乎九成九以上的人,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关他们的其他信息,更是一无所知。
相较他们,夏禹宗在内城露面的次数可就太多了,甚至外城他也去过几次,再加上司丞夏川也带着他进过几次议政殿,所以单知名度而言,夏禹瑶夏禹圣两姐弟还真不如他。
当然,这只是夏城的绝大部分人的想法。
夏禹瑶和夏禹圣,实际上已经公开露过一次面了,就在去年的九月,鸿门之战结束后。
那次有资格进大殿的六百多人,算是整个大夏的中高层人员,他们是亲眼见过夏禹瑶和夏禹圣的,通过这些人之口,已经有部分关于两位殿下的消息,逐渐在内城流传开了。
项梁,恰好就通过侯鸣知道了一点情况。
“听侯大人说,两位殿下去年在鸿门露面时,基础力量就已经有一万两千斤以上了,长公子跟两位殿下同根同源,天赋应该不会差太多……”
项梁思索间已经挤进了一楼人群的前排,他举目朝前方的演武场看去,目光瞬间就被一个正在打拳的孩子给吸引住了。
武道馆一楼,是专门给6岁到15岁的孩子用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有掘地境极限修为,开始重塑皮膜的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伐木境和掘地境修为。
由于这两个阶段,主要还是靠吸收转化兽肉里蕴含的能量,提升自己的基础力量,所以伐木境和掘地境修炼时,都是要靠打拳来挥发体内能量的。
所以往日里,相比二楼三楼,一楼是最热闹的。
可今天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一楼此刻,只有一个孩子正在打拳,周边数百个年龄不等的孩子和半大小子,直接围成了一圈,全都看着那个正在打拳的孩子,眼里既有好奇又有震惊。
中间那个正在打拳的孩子,穿着一件玉白色定制小夏服,从衣物的柔软程度,和那极具质感的外观视觉效果上,不难看出,其材质绝对价值不菲;
他腰系玉色锦带,悬一枚血色玉环,底下衬着银线绣云纹的收边白裤,脚上蹬着一双白罴小靴,明显是进过加髻礼了,他的头发已经全都扎了起来,用一根缀明珠的银簪固定,因打拳太过激烈,前额散着细软绒毛,衬的眉角愈发可爱明亮。
他看着最多也就六七岁,尽管面容稚嫩,但被这么多双眼睛同时注视着,也没有丝毫露怯,一套长拳太战路数从头到尾打下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就娴熟程度,已然能比肩夏城里的许多成年人了。
“好像……突破了啊!”
“突破了?”
“怎么可能?”
“你们看看,这一套拳打完,直接突破掘地境了!”
“真突破了,刚刚长公子进来时,我看的很清楚,他基础力量只有9800多斤,一场拳打完,突破了?”
“这…………”
不知是哪个御寒级,第一个察觉到了夏禹宗的基础力量变化,他这一开口,其余人纷纷都反应了过来。
当越来越多的御寒级,看清夏禹宗那具小小身体下蕴含的庞大力量过后,他们瞳孔骤然收缩,随即整个一楼就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满六岁的第一天,进武道阁就突破了掘地境!
“我记得武道阁截止到目前,最快突破到掘地境的记录,是八岁零九个多月,长公子这一来就破了?”
“近三年,这不是破记录,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这还是长公子,六岁才能修炼的原因,他要是可以不用等到六岁就能修炼,岂不是早就突破了?”
“这才是我大夏真正的天之骄子吧!”
“不愧是长公子,我算是服气了。”
“不奇怪不奇怪,虎父无犬子,听说司丞资质在咱们大夏,仅次于领主和夫人,长公子资质高正常!”
“可这……未免也太吓人了点!”
………………
人群中的项梁,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此刻都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瞳孔里满是止不住的骇然与震动。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十月在内城看到长公子,他的基础力量还只有七千多斤,这才两个月就突破了!”
突然项梁想到了什么,眼神里顿时冒出一抹火热。
“灵乳丹,没错,肯定是灵乳丹,去年炼药阁新研制出了一种极其珍贵的灵丹,可以给三到六岁的孩子服用,可以无副作用的提升孩子基础实力,司丞大人又不缺贡献值,长公子肯定是用灵乳丹提升起来的。”
项梁眼神里的火热,自然是为了王玉秀腹中,他那个离出世还差四个月的孩子。
为人父者,谁不想自家的孩子变的更优秀?
而冰渊世界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天赋理所当然是占比重最大的一块。
想到灵乳丹的价格,项梁心中顿时升起一丝紧迫感。
据他所知,灵乳丹的产出极其稀少,去年炼药阁研制出灵乳丹后,营需部第一批只放了100枚出来,单枚起拍价就是5万点贡献值,而且一个人最多只能拍5枚。
夏川耗资近百万贡献值拍下5枚灵乳丹的事,早就在夏城传开了。
想到这件事,项梁被灵乳丹勾起的火热情绪,瞬间就冷却了下来,就他目前的财力,想拍到灵乳丹这么珍贵的修炼资源,无异于痴人说梦。
“营需部能拿出来的珍贵资源,越来越多,但能不能获取到,就要看我自己的本事了,司丞以及诸位司正的贡献值,也是他们前面这些多年,为大夏征战立功慢慢赚来的,我羡慕也羡慕不来,只能迎头追赶!
两年前冒险跟徐大人去河下村潜伏,已经算是初步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项氏翻了身,可离跻身大夏顶层还差的很远,想要继续提升,就不能有一丝松懈,每一个机会都要把握住,不光为我自己,也为玉秀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还有我项氏一族的未来!”
人一冷静,思绪就清晰了起来,项梁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也清楚了自己,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眼下的鸿门城副掌刑使,就是他的一次重大机会,只要能干好这个差事,不让夏川和李司正失望,他在两人心目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高,将来还愁没有为大夏建功立业的机会么!
“诸位,你们不会打算这样一直围着我吧?进一次武道阁可不容易,不抓紧时间修炼,是不是太亏了?”
而另一边,被所有人围观的夏禹宗,打完第二套拳法过后,终于是忍不住了,直接扭头对着周围所有人拱手,稚声稚气的开了口。
众人听到他的话,瞬间都反应了过来。
大部分人都迅速转身回到自己的区域修炼,少部分人眼珠子一转,纷纷出言夸赞起夏禹宗。
“长公子的资质,应该是夏城第一了吧?”
“什么夏城第一,六岁的掘地境,怕是翻遍九镇都找不出一个,说是摩敖南麓第一,恐怕都不过分!”
“对对对,按这个趋势,我估计长公子最多十来岁就能突破到御寒级了,摩敖南麓估计是真找不出资质比长公子还高的人了。”
………………
听到那一小撮人的夸奖,本来已经打算离开的项梁顿时停了下来,随即忍不住扭头朝着夏禹宗看去,想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夏禹宗听到众人的话,小小的脸蛋上,非但没有露出笑容,反而眉头轻皱,好像有些不悦,但他还是微微拱手,面朝众人道:“诸位过誉了,还是抓紧时间去修炼吧!”
六岁的夏禹宗,面对这么多人的夸奖,给出的反应居然如此平淡。
那些开口夸奖他的人,面色都微微僵了僵,但也没敢再说什么,拱手就直接去忙自己的了。
倒是原本已经离去的人,都扭头看着夏禹宗,眼神里明显都露出了一抹赞赏。
项梁更直接,他看着夏禹宗眼神里满是欣赏与赞叹。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能不迷失在周围人的称赞和夸奖声中,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考虑到夏禹宗的出身和地位,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传言六年前长公子出世时,领主亲口说过,他今后当为夏氏一龙,如今看来,是要一语成谶了!”
项梁笑了笑,直接转身出了武道阁,朝家里走去。
他得先回去收拾一下,再去典狱部找李天成复命。
王玉秀看到夫君终于出关了,自是高兴的不行,又是给他收拾形容,又是张罗饭食,忙得不亦乐乎。
项梁只在家中待了半个时辰,就去典狱部大殿了。
侍卫通报过后,项梁直接就进了大殿正厅,看到正在上方伏案奋笔疾书的李天成,赶忙躬身一拜:“银令典狱使项梁,拜见司正大人!”
“11鬃实力了,不错!”
两个月提升到了11鬃,李天成看着项梁,神色有些意外,后面的不错二字,显然是发自内心的夸奖。
“司正过奖,若不是司丞大人跟您老人家,给了属下如此宝贵的机会,我哪儿能提升的这么快!”
听到项梁的自谦,李天成摆了摆手,也没有继续跟他废话,迅速从桌案上抽出了一本青色封面的册子,交给了旁边的一个侍卫,示意他递给项梁。
项梁看到那本册子的青色封面,脸上就冒出一抹猜测了,从侍卫手中接过册子,看到封面上的内容,心中立刻就暗道了一句,果然不出所料。
那封面上赫然写着“鸿门卷宗”四个字。
典狱部执掌大夏刑律,而他们这些典狱使,又司职办案、查案、缉拿、惩戒,甚至必要时,还要负责处决,如此繁琐且复杂的任务,自然都是要有严密章程的。
典狱部为了规范办案流程,给大夏所有下属辖区驻点都立了卷宗,分为青红两册,红色卷宗里记的,就是经过典狱总部勾决确定结束的案子;而青色卷宗,记的则是没有破获,或是还没查明的案子。
冰渊世界的危险,实在是太多了,即便强如今天的大夏,各个驻点每个月上报的死亡人数都不少,而这其中,有些是真失踪,有些是被寒兽杀的,有些被诡怪杀,当然,也有一些是被人为杀害的。
这些人的死因,当然都要归典狱部负责查明。
若是能确定是被寒兽诡怪杀害的,那典狱部反而还轻松了,最怕的就是被人为杀害的,那样一来,就必须得立案彻查,是被外人杀的还是被自己人杀的,出于什么原因,总之要查的清清楚楚。
查不明白,也没关系,那就是一桩悬案,谁经手的就记在谁头上,最后影响的就是典狱使的晋升考核。
如此一来,所有典狱使,最怕的就是悬案。
偏偏按典狱部的规定,各个驻点都难免会冒出悬案,所以每一个驻点都有一本青色卷宗。
所有典狱使看到青色卷宗,都恨不能直接扭头就跑。
此刻项梁握着手中的青色卷宗,自然也是这个心情。
不止如此。
他手中的这本鸿门青色卷宗,厚度明显远超他此前见过的任何一本卷宗!
这鸿门,怎么会堆了这么多悬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