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366 重启运-9,军方的交换机业务终于拿下了

366 重启运-9,军方的交换机业务终于拿下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1200万!

    这还只是先期建设经费。

    运-10项目刚首飞,就这么有钱了么?

    “咕噜~”

    172厂厂长郑新国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一脸为难地对谢威说道:“谢主任,这不是钱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谢威眉头一挑,看着郑新国,“如果资金,我们还能再谈谈,当然,哈工大拥有的技术,也可以支持。”

    在谢威看来就是钱的问题。

    对方还有所犹豫,想要更高价格么!

    “谢主任,真不是钱的问题。厂里目前办公室跟设计室、宿舍都紧张……710所好几百人,来了这边一时间也难以安排上宿舍,更不要说办公场所……”

    没等郑新国开口,一旁的副厂长廖殊同急忙解释着。

    172厂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大型太多项目,一个运-8都搞了很多年。

    国内的单位,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很难快速发展。

    “这不是拨款搞建设了么?”

    谢威看向一旁不吭声的龙耀华。

    该龙耀华表态了。

    “710是搞百吨级大飞机的,到这边,是为了跟你们更好地合作……运-8搞气密舱型,运-10有完整的技术;而运-10后续的维护保、检修等放在172厂,可以加快172生产线的建设、后勤保障能力等……”

    龙耀华开口了,“在新的研究所跟宿舍等没有建设好之前,大家先挤一挤嘛。以前条件更艰苦,也过来了。何况,先期运-10团队那边也不会全部过来,只会过来部分人,还有部分要留在沪市继续试飞。”

    “领导,710在沪市待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搬迁了?那边都是给运-10配套的,我们这边要给运-10检修以及搞维护保养,还需要不少投入……”

    廖殊同一脸不解。

    这是172厂所有领导的疑惑。

    运-10要下马的消息,知道的人不多。

    外界只知道运-10刚进行了首飞,国产百吨级大飞机首飞成功,是一件让所有国人都自豪的事情。

    “必要的时候,172厂也需要拥有生产运-10甚至更大飞机的能力。”

    “啊?”

    龙耀华的话,让所有人更是诧异。

    这啥意思?

    上面是准备整合172跟710两家单位的技术实力,启动更大型军用飞机的设计研发?

    “运-9,可以先做研制的准备工作。”

    “……”

    172厂的众领导,顿时兴奋起来。

    运-9啊,当年刚完成设计,就因为技术指标太高,设计太过先进而下马,现在终于重新启动了么?

    可运-8的技术,172厂都还没有完全吃透啊。

    啥玩意儿?

    运-9?

    谢威有些愣神。

    在他那个时代,运-9什么时候重新启动研制,外界并没有什么消息,运-9第一次出现,是顶部背着圆盘天线,作为预警机载机平台出现的。

    龙耀华这老家伙!

    来的路上可是一点都没给自己透露啊。

    “没有问题,我们马上给710腾一栋办公楼出来,另外,宿舍方面先紧着他们……”

    听到有新的大项目,郑新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有项目,就有经费。

    有经费,就有了一切。

    “宿舍方面可以先腾出部分,710所在全部搬迁来之前,新的职工小区会完成建设……”

    谢威突然开口说道。

    听到他的话,王新国跟廖殊同等人顿时眼巴巴地看向龙耀华。

    龙耀华为之气结,却根本发作不得。

    谁特么的说谢威这小子报复心不重的?

    自己不就是在来的路上没有给谢威说运-9的事情么?

    何况,重启运-9,也是符合谢威提出来的降低制造运-10的难度,保持队伍,同时保证配套单位不失去配套能力的条件么?

    会谈很快结束了。

    “你小子这样搞,让上面很为难啊。”

    龙耀华苦着脸看着谢威,“你们学校搞分房那一套也就算了,710刚搬到这边,你这就给他们分房子,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沪市可是大城市!710的同志们愿意为了国产大飞机,放弃更好的生活条件,更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来这边,要是连基本保障都没有,谁还愿意来?”

    谢威说的是认真的。

    从一开始,他就是这样计划的。

    710所整体搬迁到西安,肯定会有一些人不愿意来的。

    留在沪市,在那边即使分不到房子,不搞大飞机的话,发展前景也远比西北地区强多了。

    “710的同志分房了,这边不分能行?”

    “那是三机部跟部队的事情,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按照隶属关系,710既然变成了学校的下属单位,现在属于七机部……”

    谢威一脸无赖的样子,让龙耀华更是哭笑不得。

    “运-9项目,也是我听了你的要求后想到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80吨,依然采用涡桨发动机,对配套要求会比运-8高一些,却又没有运-10那么高……60年代完成设计工作后,就因为技术指标过高、建造难度太大,才下马……后来运-10启动……”

    运-10的启动,最早并不是针对民用航空市场设计开发。

    这一点,谁都知道的。

    所以,从运-10启动后,明知道研发、建造难度很大,各种资源依然在向运-10倾斜。

    到现在,搞了十年,首飞是成功了,要想达到推向市场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部队不是用不上?”

    “不是你说先解决有无?你不是说了欠的账得补么?如果运-10研制成功,配套没有问题,部队是不愿意再研制运-9个这样的涡桨发动机飞机的。有先进的,谁还愿意要落后的?”

    龙耀华一脸无奈。

    运-9的研制,可以说是为了给运-10补基础。

    “在这之前,部队根本就没有启动运-9的心思。即使知道运-10下马也没有谁提出来开始制造运-9……而你提出来的条件,运-9恰恰满足……只要运-10配套的涡扇-8完成研制,进入批量制造后,可以给运-9装上……”

    龙耀华解释着他的想法。

    部队确实没有运-9启动的计划,他是临时想到的。

    通过对运-9原本设计的修改,尤其是外形气动布局方面,可以为更换涡扇发动机做准备。

    “一旦没有问题,就对运-9加长、加宽,融合运-10的技术成果,我觉得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

    “谁给钱?”

    谢威了解了运-9的设计方案后,想了想,确实觉得可行。

    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后还出现在空军,作为反潜、电子侦查等特种飞机的载机平台,要说只是单纯的涡桨飞机,没人信的。

    补课,只是一方面。

    发动机一更换,就可以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起飞重量。

    气动布局支撑不了?

    怕是一开始设计团队就做好了各种方案的论证。

    想法是好的。

    要启动新的项目,资金是大问题。

    “你们啊。你不是说了每年哈工大支付5000万么?”

    龙耀华一阵理所当然。

    没等谢威反应过来,就开口说道:

    “反正你们投入是为了保证运-10团队不解散,保持航空配套的提升……西南铝业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足够满足运-9的大量锻造,而运-10需要的4.5万吨模锻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你们学校机械工程不是已经开始着手设计6.5万吨模锻机吗?”

    “部队是一分钱都不出?”

    谢威翻了个白眼儿。

    这项目,支持不了。

    “出不了。部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预算,落后世界先进太多,到处都需要钱。部队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可远远不如对战斗机的需求来得迫切。”

    龙耀华很认真地向谢威解释。

    “我们也支持不了。即使已经完成了设计,还得修改、论证方案,一直到制造成功,没有五六亿根本没可能……要命的是制造出来没有订单……全世界的民航都使用涡扇发动机,运-9即使搞出来,不换上涡扇发动机,也没法作为民航客机使用……学校的每次项目投入,都需要充分考虑资金回收的问题……”

    谢威断然拒绝。

    闹呢!

    支持了运-10,这会儿又出了运-9,真当七机部的领导们没脾气啊。

    到时候直接收回学校的项目自主权跟自主经营权,一切都完犊子了。

    “虽然部队没法支持运-9,不过通讯系统的交换机升级更新业务,可以给你们的交换机厂……”

    “当真?”

    谢威顿时惊喜地看着龙耀华。

    目前国际通讯公司大举进入国内市场,技术比哈工大的更先进,价格也没有贵到历史上那种离谱的程度,使得蓉城交换机厂的业务从一开始就没有达到预期。

    投资都难以收回来。

    部队的通讯系统,是目前谢威一直盯着的,之前有消息说部队有领导提出使用国外的程控交换机来升级部队的通讯系统,哪怕谢威找过龙耀华,一直都没有给他答复。

    “对。”

    “要真是如此,我还勉强能向部里交代。要不然,部里真没法交代……”

    谢威很快平复了心情。

    他怕龙耀华在给自己画饼。

    对方花的饼太大,谢威肯定是吃不下的。

    “回去我跟你一起去找郑部长。”

    于是,当天晚上,运-11再次起飞,直接飞向首都。

    “启动运-9?全世界都搞涡扇飞机了,咱们有涡扇飞机了,倒转去搞涡桨飞机,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么!”

    凌晨四点多,李瑞亲自接机。

    听了谢威说要搞运-9,眉头都拧到了一起。

    在李主任眼中,带螺旋桨的飞机,就意味着落后!

    但凡有得选,谁还愿意用落后的玩意儿?

    “这不一样……”

    谢威开口解释着。

    支持航空产业的发展,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责任。

    什么用支持来换部队的交换机业务?

    有志青年,能那么没有觉悟么!

    “我以为你转身投了三机部啊,咋还有空来我这?”

    郑部长见到谢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谁造我的谣?领导,冤枉啊!”

    “别在这里玩你那一套,老子不冤枉!”

    郑部长这会儿顾不得什么领导干部的素养。

    他都恨不得一枪毙掉谢威:堂堂一个七机部下属单位,连教学都是以航天为主,谢威生生给学校整成了航空产业的大单位。

    又是战机又是核心机,现在连客运飞机都整上了。

    不是郑部长不支持,而是七机部下属众多单位负责人跑来诉苦,说什么就哈工大是七机部的下属单位,不支持航天事业,不支持兄弟单位,把经费全部花三机部的项目去了。

    谢威是身在七机部,心在三机部。

    下属单位的负责人们的抱怨、哭诉,早就让郑部长头大无比了。

    “领导,我生死七机部的人,死是七机部的鬼!我对部里的忠心,日月可建立、天地可昭……”

    “少来。”

    郑部长看到谢威的嘴脸就来气,“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赶紧去你三机部报道,我七机部庙小,留不下你这尊大佛。”

    “领导,我也是被逼无奈啊。部队用交换机业务跟我们换的……”

    谢威知道不拿杀手锏不行了。

    说的是那件事,只不过说法不同,这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什么?”

    郑部长愣了。

    “部队也很无奈,我们的交换机不如国外的先进,尤其是大容量的交换机……部队中有领导提出要向国际上招标……而运-10,实际上跟部队需求也没有什么关系……美帝忘我之心不死,麦道一直都在游说民航总局引进他们的飞机……所以,最终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接手运-10,换取部队使用哈工大开发的交换机……”

    “真的是这样?”

    郑部长狐疑地看着谢威,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说辞。

    “千真万确!”

    谢威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说的真话。

    跟李瑞在一起久了,睁着眼睛说瞎话,那是一点压力都不带有的。

    “当然,我肯定不能让部队如意,所以就提出了要降低飞机难度,运-10继续试飞,但是改进放到以后……为了降低制造难度,我提出利用运-8的基础跟运-10的技术成果,重新启动运-9的制造……”

    谢威发现,自己很有说瞎话的天赋。

    越说越给人靠谱的感觉。

    可郑部长看着他的狐疑眼神,却表示根本不相信谢威的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