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官场从秘书开始-> 第1740章 派系之争 第1740章 派系之争
- 张俊也是个讲理的人,如果这个车间副主任,真像郭明涛所言,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八级焊工,那张俊的确可以网开一面,收回成命。
人要强势,但也不能一味的只讲强势,而不讲道理。
虽然副主任的行为,的确违反了张俊制定的规定,但是法律也不外乎人情。
张俊当然想维护自己的权威,但他所做的一切,说到底还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在着想。
所以张俊寻思,只要对方真有过硬的技术本领,那就暂时饶他一次,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未尝不可。
在企业待过的人,才会知道,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级技师,的确是比较难得的。
特别是在过去那个年代,这种技师,除了优异的天赋,还需要后天不懈的学习和努力的实践,通过刻苦的钻研,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张俊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对于有能力的人,他愿意给机会。
车间副主任脸色涨得通红,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好!那我就试试!”
张俊摆了摆手,吩咐齐长顺道:“长顺,你安排一个试验场地,让他表演一下手工电弧焊。给他上最高难度的操作,再请两个懂电焊的老师傅过来,帮我们掌掌眼,评评分。”
齐长顺领命,安排人手做事。
这边的事情,被车间里面的工人,传扬开去。
企业里面的很多车间工人,都找空闲机会过来观战。
像这种钢铁企业车间里面的工作,的确是有空闲时间的,并不会像流水线上的工种,从头到尾做满八个小时。
再加上这是国企,管理方面也比较人性化,不会让人连轴转的做满工时,中间都会安排休息时间。适当的休息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工人们纷纷跑了过来,里三圈外三圈的围成一团。
张俊没有赶他们离开。
正好让他们见证一下,企业新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领导对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
见围观的人多了起来,以免他们产生误解,张俊干脆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解释了一番今天发生的事情。
“各位,我是张俊,是省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同时也兼任临钢集团的党委书记。我既是临钢集团来的新人,也是这里的老朋友了!如果大家记性好,应该还记得我的名字吧?临钢集团就是我一手组建的!”
临钢集团主厂的职工,大多数都已经被郭明涛更换,但还是有些老员工在,他们认出了张俊,惊喜的大喊道:“张市长,你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想你呢!”
众人恍然大悟,交头接耳的说道:“原来是张市长回来了!”
原南钢集团的职工,不由得低声说道:“我们南钢就是被他给吞并的!他调走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又回来了。临钢集团的天,只怕又要变了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张市长在的时候,临钢集团都是他的人,他离开以后,郭董就启用了自己人。现在张市长又杀了个回马枪,只怕又要启用他的人了!”
没想到,这些底层的员工,也把上面的权力斗争,看得如此透彻!
几千年官本位的思想,影响力之深刻,果然不是盖的。
众人又轻声嘀咕:“那我们原南钢厂的人,岂不是都要完蛋了?”
“呵呵,等着瞧吧!你看看这情况就知道了!张市长一来,就拿一个车间副主任开刀!这是要立威呢!”
“这叫杀鸡,给我们这些猴看!我们都是原南钢集团的,不受张市长和齐董的待见!原来全靠郭董保护我们,现在好了,张市长这么厉害,一来就要立威,我们只怕都惨了呢!”
职工们的议论声音虽然小,但张俊还是听到了。
张俊微微蹙了下眉头,心想这种论调一旦形成,那就十分可怕。
在职工心目中,现在的临钢集团,俨然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郭明涛为首的原南钢集团职工;一派是以张俊和齐长顺等人为首的原临钢厂职工。
没想到两家企业合并这么久了,还存在这么深刻的门户之见。
这种观念在职工心里根深蒂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所有职工,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把自己划归到这两大阵营中去。
就连新进来的职工,也会被迫选择站队。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说起来,这也是张俊当初留下来的隐患。
两家企业是张俊提议合并的,也是由他来完成合并的程序。
企业合并,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
尤其是人事管理方面,会变得混乱不堪。
而可惜的是,张俊并没有太多时间处理这些问题,就离开了临溪。
这也是张俊留下来的遗憾。
他推荐齐长顺接管临钢集团,初衷是好的,是想让齐长顺率领临钢集团,尽快研制出15微米的手撕钢。
然而他这一举措,却惹恼了了本地钢铁大佬郭明涛。
从此开启了郭明涛和齐长顺的明争暗斗。
直到张俊回归之时,郭明涛已经占据了上风,完成了在临钢集团的布局,真正成为临钢集团的话事人。
现在张俊再次出现在临钢集团,肯定会替齐长顺撑腰。
这几乎成了全体临钢人的潜在意识。
也成侧面说明,现在临钢集团内部,派系之争早就深入骨髓!
张俊要整顿临钢集团,目的并不是打击原南钢集团的职工,而是想瓦解郭明涛为首的私人利益集团。
在张俊的设想中,临钢集团就是一个大家庭,所有职工,都是一家人,只有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才能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如果一直这么斗争下去,那不用多久,企业就会被斗争拖垮,再步原临钢厂的覆辙。
张俊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必须打击郭明涛为首的利益小团体。
另一方面,他又必须让原南钢集团的人知道,自己并不是针对他们!
这中间的取舍,十分为难!
张俊思索之时,车间副主任已经甩开胳膊上阵开干了!
很多技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手工电弧焊就是这样的技术。
在这方面,张俊也只是一知半解,有一点理论上的知识,却没有任何实践。
他也只在车间里面,看到别人工作过。
此刻,他和齐长顺并排站在一起,小声的问道:“长顺,你看他焊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