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国版 Jack 和 Rose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国版 Jack 和 Rose
- PS:感谢雪糕上盟,86/100!
——
安德森简直难以想象自己是如何铁青着脸色、背负着美利坚军人的荣光和屈辱,转身向自己的小队下令的。
也就是这位盎格鲁撒克逊军官不知道远在东方有一位名叫岳飞的民族英雄,否则他一定会聊以自比,并把面前的犹太裔官员打入秦桧的序列,叫他永远跪在越战纪念碑前。
那是他父亲丧生的地方。
安德森的胸膛剧烈地起伏,最终某种更深层次的、超越个人荣辱的规则压倒了他所有的情绪。
他猛地转过身,避开路宽那仿佛能穿透一切的目光,对着自己麾下的海军士兵们,用一种压抑到近乎嘶哑、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的声音吼道:
“执行清理程序!目标区域:全部拍摄许可区!动作快!”
士兵们利落地掀开那些覆盖在特定设备接口、舱口盖、电子设备基座,可移动迷彩隐藏的关键部位也尽皆祛除,那些为了掩盖特定轮廓而加装的简易伪装外壳也被逐一卸下,露出了下方构造的真实外形。
即便如此,其实展露在不明所以的众人眼前的,仍旧是一架孤寂的钢铁巨兽而已。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安德森涉嫌种族歧视,这也是事有不谐,准备被路老板找人扣上的屎盆子。
而今被鱿鱼出手解决,更显不出自己的张扬了。
万一万一万一不幸地在几十年后,美方某位特工通过千头万绪的线索倒查了今天这个“略有可疑”的场景,会发现大卫·格林伯格的嫌疑何其大!
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心疼资金的、平平无奇的资本家而已。
包括今天在场“为虎作伥”的哈维、艾格等人,都是用以掩护的工具人。
哈维突然出声笑道:“路,不要生气,全世界还在等着看你的伟大作品呢!”
众人纷纷应和,资本家们弹冠相庆,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士兵们面无表情地收拾着刚刚被勒令撤下的各种遮盖物。
他们的动作机械而熟练,沉默地将这些代表着“挫败”和“妥协”的物品整齐地装入指定的军用储物箱。
金属配件和工具在搬运中偶尔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这声音微乎其微,几乎被资本家那边传来的爽朗笑声和寒暄完全淹没。
“郭帆。”
路老板一声令下,仿佛亲眼看完一部“科幻片”的副导演赛博妲己如梦初醒,根本不需要他再做进一步的指示,迅速安排剧组开始拍摄前准备。
他与摄影指导快速确认了预先规划好的机位,指挥摄影组在划定的黄色标记线内,架设和检查已通过安检的摄影机、镜头及移动轨道,并特别注意了设备的稳固性,以应对海风环境。
同时督促灯光师依据现场自然光条件和舰岛结构,布设并调试灯光设备,以营造剧本所需的特定光影氛围。
今天场景中的三位主演:
饰演林云的周讯、饰演丁仪的段毅宏,以及饰演陈博士的辛柏青迅速在甲板上事先沟通好的无关紧要的舱室化妆更衣。
约莫下午两点许,十二点多就抵达基地的剧组终于能顺利开始拍摄。
这场戏的外籍群演有不少都是美军客串,当然也是付费使用,身上的军装和武器装备皆是如此,但已经“去美国化”,这是之前就和娱乐办公室商定好的程序。
于是包括今天莅临的哈维、昆汀、艾格、莱昂纳多,以及“探亲”的刘伊妃,包括一脸郁色的安德森和他安全小队们,都开始或期待、或带着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位中国导演开始了拍摄工作。
这场戏是全片的大高潮,或者都不能算之一。
这段剧情在即便扣人心弦,但非常抽象:
主要情节是林云为阻止敌方航母战斗群,决心成为宏聚变武器的第一个观察者。
她启动设备,在球状闪电生成的瞬间,以自身意识进行“自我观察”,使自身量子态化,在敌方视角中,她并未消失,而是化作了无数闪烁的、非定域的量子幽灵,如同无形的屏障笼罩在舰队周围。
这种超越物理规则的存在,意味着任何攻击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宏观量子效应。
通俗一些讲,就是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你打不了、也惹不起”的终极碰瓷王:
原子弹的原理众所周知,现在的量子化的林云可以近似看做一个“宏子弹”,效果是无法被选中,反而会因为任何打扰能量场域的攻击,引发瞬间能够摧毁整个舰队的能量大爆炸。
不分敌我。
面对这种完全无法理解且无法对抗的终极量子武器威慑,敌方航母指挥官在极致的恐惧与震撼中,最终下达了全舰队紧急撤退的命令。
而作为科幻片导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像在之前的拍摄和长时间思考得出的心得一样,把抽象的科幻概念和场面具象化,让观众看得懂并获得共鸣。
就像他在去年8月和妻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旅行时看到的“博卡彩色”:
拉普拉塔河的阴郁雾气是灰白、铁皮屋的冰冷触感是黑色、思乡病的忧伤忧郁是蓝色。
放到《球状闪电》里,当林云决心自我量子化进行坍缩时,后期在环境色的冷调中撕裂出其他观感色,亦或是用色彩对冲具象化量子力学中的观测者效应,都是可行的选择。(474章)
还有那一次在乌斯怀亚极光中的所见所得,这些艺术家平时的积累和心得,都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同时,也是这种硬核科幻最叫导演头痛、最好了也最容易成为经典的地方,因为他通过色彩、构图、叙事把一个抽象的、并不存在的镜头和科学逻辑,具象化给了观众,并使他们沉浸、理解、感动。
今天的人“人工不作美”,但今天的“天公作美”,12月的布雷默顿常有的阴冷、铅灰色天空和海风,很自然地营造出了末世般的压抑和悲壮氛围。
路宽站在场地中央,模拟的“宏聚变”实验装置中心已经就位,他特意要求了大量低照度的冷色调灯光,模拟能量积聚的视觉效果。
又准备大量的干冰机制造的低悬雾气,让光线在雾中形成光柱,增强神秘感和不确定性,为后期特效合成做铺垫。
当然,这场极具抽象的戏份,对于演员的要求是最高的——
观众们看到的辉煌、绚烂、壮美的后期,在现在的拍摄的演员眼中,可能就是一颗绿色绒球,甚至是什么都没有。
今天的周讯就要面对这样的局面。
青年导演正在和她讲戏,讲的比他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更详细些,因为确实难度太大。
他指着就位的设备,“待会预设的蓝色强光猛然爆发,笼罩你全身时,我需要你缓缓仰起头,不是恐惧,而是像感受雨滴或阳光一样自然地去迎接这种能量和物理规则。”
“努力让你的面部肌肉松弛下来,然后,你开始‘粒子化’,你的目光可以逐渐失焦,身体微微后仰,仿佛要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托起、分解。”
“你的手可以轻轻抬起,仿佛想触摸什么,却又发现它们正在变得透明……但心里要想着物理规律。”
周讯嗓音仍旧粗哑,不过此时有着绝佳的放松心态,她感受了一下导演所说的场景,半晌才笑着摇头:
“我为这段戏在酒店对着镜子演了半个月了,怎么看自己都像在做法。”
路宽莞尔:“先试拍几条,不要担心,我做好了拍50条的准备。”
周讯知道他这是在给自己解压,不过她在表演中一向是大心脏,瞬间切换进入状态。
刘伊妃也来到监视器后默默站立,只是静静去看她的表演,也是在心中模拟自己会怎么演绎这一段难度极大的剧情。
“12月7号,小鹰号甲板戏,第一场,第一条……”
“开始!”
周讯缓缓走向装置中心,当预设的幽蓝色强光猛然爆发并笼罩她时,她依照指导仰起头,但她的表演赋予了动作更深的层次:
她的脖颈线条舒展,却带着一种献祭般的脆弱感;
她脸上浮现的微笑并非全然解脱,而是混合着一种科学家目睹终极真理得以验证的巨大满足与疯狂。
“咔!”
青年导演毫不犹豫地喊了第一个咔,似乎是要为自己连拍50条的“豪言壮语”打地基。
刘伊妃和场上的周讯一样极为不解,双方都认为这是一次完美的开场,至少符合他刚刚的详尽指导。
路宽拿起对讲,但沉吟了好几秒才发话,似乎是在想怎么形容自己的要求。
诚然,这样的硬核科幻无论是拍摄还是表演都太难定义和琢磨:
“周讯,我想我们还是要搞清楚科幻、宗教、和神话的区别。”
“你刚刚的外在形态给得很足,甚至超乎预期,单从‘表演’层面看,近乎完美。”
“但问题就在你太想演好‘粒子化’这个结果了。你现在呈现的,是一种充满戏剧张力的、近乎宗教献祭式的‘升华’。这很美,但不符合林云此刻的科学内核。”
他起身无奈道:“换句话讲,你演的是宗教和神话,不是科幻。科幻永远是基于基础的物理规则。”
路宽走出监视器,来到周讯面前,用更具体的语言引导她理解这种微妙的差异:
“林云的量子化,不是羽化登仙,不是圣徒殉道。它是一种极端冷峻的、基于物理规则的现象。你的表演里,属于人的意志和情感太浓烈了。”
“林云是什么?冰冷中带着一丝温度的女科学家,球状闪电的物理规则是她终身追求的宿命。既然如此,她的舍生取义怎么能不体现出物理规则的冰冷呢?”
“这确实不大好形容。”路老板摇摇头,“我需要的是更多被动和被分解的质感,你不是在拥抱能量,而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非人的物理规律所‘侵蚀’和‘覆盖’。”
周讯简直要听晕了。
同样晕的还有在场所有听得懂中文的演职员,包括刘伊妃。
他们对于科幻和最终呈现的画面的理解,还远远达不到浸淫电影数十年的路宽的水平。
但偏偏这样的题材,路宽自己也无法用直截了当的指导给她立下范式,于是大家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磨。
周讯轻吐了一口气:“再来!”
于是属于这位中国一线女演员的表演长征开始了。
“咔!仰头的动作略显迟疑,嘴角微笑有些过了,看起来更像是对未知的勉强应付。”
“咔!和威压配合得不够协调,找一找那种被能量‘托起’的轻盈感。”
“咔!”路宽再一次站起身来,“抬起的手势过于僵硬,缺乏‘想要触摸却又发现变得透明’的那种从实体到虚无的微妙过渡和探索感。”
“你还是没有记住自己是一条物理规律的化身,缺少一种规则感。”
“咔……”
已经是第二十多条了。
剧组众人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对这场开拍以来最大的障碍感到棘手。
哈维和艾格说不上忧心忡忡,但总归场面上不大好看,刚刚略览过剧本的莱昂纳多和昆汀则在手舞足蹈地讨论着什么。
这种的难度的硬核科幻,比之《阿凡达》的“直给”不知又深了多少个层次,这位青年导演仍旧有一种通过商业电影阐述思想内核的野心。
而这场高潮戏无疑就是用于表达路宽“中国式科幻”内核的阵眼。
哪怕是拍个几个月都得拍出来。
但关键在于,他今天的任务并不仅于此。
虽然一共开放了近一周的拍摄时间,但如果今天能完成利用无人机对航母的隐蔽拍摄,成功地把数据给刘伊妃坐私人飞机人肉带回去,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
路老板想了想,决心最后再试一次。
如果实在不行,正好打着搁置这段高难度戏份,先拍航母被粒子笼罩的全景等素材,逻辑上也完全说得过去。
毕竟安德森也是眼睁睁看着大家对这段戏犯难的。
“各位,easy。”路老板一反常态地安抚起了剧组成员,毕竟有了前面和霉菌对峙的戏码,今天大家的拍摄心情和压力明显都不大一样。
他再一次走到场地中央,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静静站在监视器旁的刘伊妃身上。
咦?
“小刘。”路宽开口道,“你过来一下。”
刘伊妃依言走上前,有些疑惑地看着路宽。
后者继而又转向周讯:“讯哥儿,你也稍微放松一下,我们换个方式来理解这段戏。”
“之前讲了半天的物理规则、物理规律,什么殉道、升华的,我们不信教的中国人确实不好理解。”
他看着老婆只当闲聊,“你最近不是跟于承惠学了有大半个月的剑道了吗?”
“尤其你上次讲的,他开宗明义跟你聊的那段话叫什么来着?关于于承惠研究的剑道和中国式哲学的结合之类?”
“哦!”刘伊妃不知道他的用意,只能原话复述,也是她拜师学艺的第一课:
“于师父是强调,剑道的虽然也是表演的一部分,但最高的境界是让剑成为手臂的延伸,甚至忘掉剑的存在,只是顺势而为。”
她略略摆了一个起手式,双脚不丁不八地自然分开,重心微微下沉,身形瞬间沉静下来。
她并未持剑,只是虚握的右手仿佛自然地搭在无形的剑柄之上,左臂微曲,掌心向下,如同轻按无形的剑鞘。
整个姿态既放松又蕴含着某种引而不发的张力,眼神也随之变得专注而平静,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被排除在外。
路宽眼前一亮,深谙“格洛托夫斯基体术”的小刘遇上剑道,当真是相得益彰,加上一股子中国古典美女的气质,出尘的意味瞬间流露。
他要周讯给出来的就是这股子自然的意味。
刚刚周讯演出了神话、宗教、甚至是玄幻的感觉,但物理才是自然,这一条她始终找不到感觉。
“好!”路老板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对一旁的副导演喊道:“郭帆,去把那个备用的长条状柔光灯架拿过来,对,就是那个银色的、大概一米二长的!”
赛博妲己立刻小跑着取来那根轻质合金材质的灯架。
众人都好奇地看过来,后者细长的造型确实有几分像一柄无镡的素剑。
“再来一次。”青年导演拍了拍周讯的肩膀,“语言描述不了,只要叫你感受这种姿态和气势,你感觉一下。”
刘伊妃接过灯架,入手微沉,她手腕自然翻转,熟练地调整了一下握持的姿势,那根原本普通的灯架在她手中,立刻仿佛被赋予了某种“兵刃”的意味,整个人的气场也随之变得更加凝练。
这边的动静立刻吸引了不远处的昆汀和哈维,这两位对中国功夫和东方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电影人立刻饶有兴致地凑了过来。
路宽没理会旁人,“茜茜,不用做复杂的,就演示一下于老师说的那个顺势而为的斩,你学的第一课,让我们看看那种力的发出和收敛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物理规则和人体结构协调下的自然生发。”
“好。”
刘伊妃深吸一口气,目光凝注于前方虚空中的一点,手臂带动素剑自然抬起,并非刻意高举,而是仿佛顺应着某种内在的呼吸与节奏。
随即腰胯微转,力量从足底升起,经腰背贯通于手臂,那素剑随之流畅地、带着一丝轻微破空声“斩”落!
整个动作没有丝毫的夸张和停顿,简洁、精准,充满了力学法则的美感,在恰到好处处又自然收势,灯架尖端微微颤动,仿佛真的斩开了什么无形之物。
“漂亮!”昆汀忍不住低声喝彩,哈维也看得目不转睛,似乎回到了当年初见《英雄》时的惊艳,且更甚之。
路宽看周讯看得入神,抓住了机会“魔音贯耳”,像是老魔在传授武功绝学:
“硬核科幻片必须基于物理规则,有规则美感,那什么是物理规则?不知道。但你拍一拍自己的手臂,感受下关节的扭动,你的身体本就是物理规则。”
“这段戏难就难在你要凭空去诠释量子化的规则,但你回想小刘刚刚这一下?”
“她脑子里没想‘我要演一个很帅的斩击’,她想的可能是目标、角度、发力这些极其具体甚至枯燥的物理和生理准则,但外在呈现出的就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精准而强大的动作。”
青年导演自己也进入了状态,看起来手舞足蹈地相当滑稽:
“你的‘量子化’也是同样道理!不要再去演‘啊,我在消散,我好解脱,我好壮烈’这种结果性的情绪。你要像她握剑一样,去找到那种被物理规则掌控和引导的感觉。”
他指着场地中央的宏聚变装置,“刚刚那束蓝光就是你的剑,你的身体随之产生一系列反应,都应该像刚才那个斩击一样,是顺势而为的物理结果,而不是你主动抒发的情绪!”
青年导演的语速越发加快了:
“你的微笑,是神经末梢被巨大能量流冲刷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混合着脑细胞在超负荷理解极端物理现象时产生的认知快感。”
“你的后仰,是身体结构在微观层面被迅速解构时,失去支撑的自然表现。”
“你的抬手,是意识尚存时对自身状态的一种短暂确认,随即迅速被分解法则所吞没……”
“停!”周讯终于被说得崩溃,面如死灰地看着面前的路宽:“我懂了,或者我还不懂,但我不能再听下去了。”
她快步上前把住刘伊妃的手臂:“茜茜,你最后再来一次,我只能记住这种感觉。”
“好!”小刘照办,于是小鹰号甲板上今天第三次出现了一个穿着现代服装的女剑客,一招充满中国古典哲学意味的试剑式。
周讯被逼得精神高压已臻极致,猛得深呼吸一口,“妈的!来!”
“准备,开始!”
此刻连刘伊妃也紧张地看着监视器中的画面,只见周讯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已彻底改变。
那是一种极度冷静的、近乎非人的专注,仿佛她不再是一个女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即将被物理法则重新定义的“客体”。当幽蓝的强光再次笼罩她时,她的仰头不再是献祭般的舒展,而是像被无形能量场精准“牵引”下颌的机械动作。
她脸上的微笑剥离了所有情感色彩,仅剩下面部肌肉受能量冲击时产生的轻微痉挛,混合着一种智识层面骤然领悟终极真理的光芒;
她的身体后仰不见丝毫柔美,更像是支撑结构瞬间失效后的刚性坍塌;
她抬起的手也未有丝毫留恋或探索,更像是神经回路在彻底崩解前最后一次无意识的脉冲信号。
整个过程中,她彻底摒弃了表演情绪,完美诠释了“人被规则使用”的科幻内核:
林云并非悲壮殉道,而是以身为桥,验证了她穷尽一生追寻的、始于人类情感也高于人类情感的宇宙规律。
“太美了。”小刘目瞪口呆地喃喃,尽管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用美来形容这段表演。
在她面前经过简易特效合成的监视器上,周讯所扮演的林云仿佛真的化身成一段物理规则,带着她毕生的梦想自我坍缩。
“过!”
回看了数遍的路宽猛地从监视器后站起身,第一个用力鼓掌。
即便是他也控制不住此时激动的心绪,“就是这种感觉!冷静的疯狂,理性的消亡!这才是林云!”
艾格、哈维、莱昂纳多和昆汀等人即便听不懂他前后和演员交流的内容,但这二十几条的表演下来,几位业内人士是看得出区别的。
这一刻即便是甲板上默默窥视的美军小队也不禁有些暗暗期待,这样的表演配上顶尖的特效,最后会呈现出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这绝非《阿凡达》一样的套路叙事,路宽本人也是在向他最喜爱的《2001漫游太空》致敬和看齐,是一部几乎不可能拍出“续集”的科幻绝唱。
“还行吗?”周讯在场地中间咧着嘴笑,寒风猛得灌进他的喉腔,笑着笑着就掉下泪来。
太他妈不容易了,沟槽的美军还把她的烟给收走了。
时间来到下午三点半,海风渐歇,天光澄澈,铅灰色的云层散去,为拍摄提供了理想的光线条件。
路宽凝神看了几眼,不再犹豫。
吉时已到,该办大事了。
“趁着现在光线好,先做俯瞰和环绕等视角的无人机素材采集吧!”路宽来到场地中央,安排场务把不需要的布景先撤下去,昆汀等人都接近了看热闹。
“我这次来就是看你怎么用无人机拍电影。”好莱坞脚控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的四台“一模一样”的设备,“北平奥运会上就看到这些家伙了,还以为只是挂载LED的小玩具呢。”
路宽笑了笑,既是对剧组、也是对这几位今天的幌子解释:
“我们下面要拍摄宏聚变能量爆发后的航母全景与细节呈现,要展现能量脉冲以航母为中心呈球状扩散的骇人景象,以及脉冲过后,航母甲板上各类设备、舰体结构在能量冲刷下呈现出的短暂“透明化”或“极化”的奇异特效。”
他耐心描述道:“这要求镜头既要有展现毁灭性力量一瞬的宏大广角,又要有捕捉微观物理规则被改写时细微变化的极致特写,只有使用多角度、多高度的无人机协同拍摄才能完成。”
毕竟这是航母啊,好多大型摇臂机械是很不容易上来的,费用暂且不谈,也不大好开着直升机接近俯拍吧?
东大本就是无人机的技术和应用引领者,这一世因为穿越者的存在无疑把这个进程和程度提前和加深了数年。
路老板简要介绍后进入工作状态,安排包括赵飞在内的三位飞手:
“小顾,A组,高空广角。”
“阿威,B组,低空掠甲板。”
“老赵,C组,环绕舰岛。”
他自己也拿起一架设备组装完毕的“同款”,“我补充你们的路线,大家按照既定的飞行规划,不要撞机,掉海里就难捞了。”
众人一阵哄笑,只当他在开玩笑。
剧组从今年4月底开拍,无人机的使用已经算是家常便饭了,可以说大疆这款商用拍摄的无人机迭代,大部分都是《球状闪电》剧组给出的反馈。(546章)
众将领命而去,各就各位准备作业,突然沉寂已久的安德森走了过来。
美军军官的面容恢复了严峻,叫人看不出他在受到如此折辱以后,此刻的心态如何:
“导演先生,我必须提前提醒你们。”安德森斟酌道:“无人机我们虽然经过检查,但由于拍摄角度宽泛,很容易捕捉到一些已经提前写入禁止性规范的镜头。”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位中国导演的面色,“我要再次强调,这是我们之前在合同中约定的,因此拍摄结束后我们会例行检查,可能会对镜头内容做删减,请你们理解。”
路老板不苟言笑,也没有继续折辱这位对美利坚忠心耿耿的军汉:“只要按合同来,我没有意见,这本就是商业行为。”
安德森似乎是担心待会儿冲突再起,就这么支吾了一句就离开,继续带着他的安全小队警戒、监视。
知道下面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小刘拿了泡着龙井的茶杯,体贴地拧开递给丈夫:“刚稍微凉了些,正好喝。”
“哦,好!”路宽接过茶杯,看着三人已经操作无人机起飞,并不着急。
他给赵飞安排的是环绕舰岛,即便后者不知道自己操作的是一台“双传感”的改装机,但多少能拍到一些关键内容。
“还是龙井好,真香。”路宽眯着眼望着天光,“就像这无人机一样,只待水热,便能彻底舒展,将山河之味,尽纳其中。”
他身边有刘伊妃、郭帆等其他剧组成员,也有站在赵飞身边好奇探头的昆汀和哈维。
只不过这小鹰号甲板上两百来号人,只有小刘能听得懂他在状若悠闲地讲什么,看着丈夫甜甜一笑。
后者呷了几口茶水,口中回甘,便也信步走到操作台前,拿起了自己那架“特殊”无人机的控制器。
昆汀和哈维、莱昂纳多等人立刻好奇地围拢过来,想亲眼看看这位东方导演如何操控这些“会飞的摄影机”。
“看归看,学归学,记得给飞机做推广啊?这是我一个朋友开的公司,奥运会还给了赞助。”
路老板笑着开始演示,手指熟练地在控制器上滑动,屏幕上的画面随之平稳移动,“我们接下来要拍一个模拟能量脉冲过后,舰岛侧面金属结构产生极化反应的细节镜头。”
他声音洪亮,确保周围人都能听到,“需要无人机贴近舰岛侧面飞行,捕捉那种微观的、仿佛被强磁场瞬间磁化的奇异质感,为后期特效提供参考。”
路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操控无人机流畅地贴近舰岛巨大的灰色壁板。
在昆汀等人看来,屏幕上的画面正如路宽所描述:
镜头仔细扫过冰冷的金属蒙皮,寻找着想象中的“特效痕迹”。
安德森对于这样可能很具有侦查和打击武器外观的新鲜事物比较敏感,也不动声色地凑近。
只不过听着这位中国导演操着流畅的加州口音,讲着一些自己完全听不懂的电影术语,又面沉似水的走开了。
“看,就像这样,”路宽讲解道,“能量场可能改变了金属表面的物理特性,我们需要这些细微的纹理变化。”
然而,在他精准的控制下,镜头焦点实则牢牢锁定了舰岛侧面一排不易察觉的、带有防水盖的电缆接口和通风百叶窗的详细结构。
双传感的高清摄像头无声地记录下其型号、尺寸、排列方式乃至螺丝的类型。
接着,他操纵无人机做了一个小幅度的仰角爬升,口中继续解说:“再补一个低角度,模拟能量粒子流自下而上冲刷的效果,看看底部结构的反应是否不同。”
无人机随之从舰岛底部一侧缓慢平移扫描至另一侧。
镜头看似在捕捉光影变化,实则将舰体与甲板连接处的所有铆接结构、焊缝以及各种管道阀门的布局和标识清晰地纳入画面。
昆汀、莱昂纳多等人像土包子一般大惊小叫地看他使用无人机炫技,只有刘伊妃抱着丈夫的茶杯,趁着低头喝水掩饰自己的紧张,拿余光感受着安德森和美军士兵的巡逻靠近。
这会儿井甜和卸了妆的周讯也走了过来,三女站在一处,小刘看着她笑道:“刚刚演的还爽吗?”
生猛的讯哥儿瞧了眼左右,捂着嘴巴声音极低、对两女口出虎狼之词:“真的,告超都没这么爽……”
大甜甜一脸好奇:WTF?那是什么感觉?
刘伊妃笑而不语:我不信,我还是更喜欢和老公……
周讯左右环顾,看着被犹太安禄山、好莱坞脚控、奥斯卡陪跑帝三人团团围住的路宽,“他们在做什么?”
“技术扶贫呢!”井甜脑海里突然浮现起刚刚周讯提到的字眼,于是怪异地看了一眼刘伊妃,真的会比那个还……
可是茜茜姐为什么每次听起来都要死要活的?
小刘哪里知道小处女的鬼心思,借着跟她们交头接耳的间隙默默关注安德森的动向,算是给老公做个美女暗哨了。
路老板的神情依旧专注而坦然,仿佛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所有“夹带私货”的侦察动作,都被完美地包裹在了对“科幻特效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一无可指摘的理由之下。
昆汀和哈维看得连连点头,也完全被他专业的拍摄手法所吸引,丝毫未察觉平静表面下汹涌的暗流。
第一架次飞了约莫一个多小时,以防事故落水,路宽小心谨慎地安排充电后再飞。
继而自己又和飞手阿威调换了角色,自己去飞低空甲板,更深入地切入敌军腹地。
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近五点多,大甜甜突然惊呼一声,所有人也都像是感受到了什么,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去。
只见阴沉了一整天的布雷默顿天空,毫无预兆地上演了一场令人屏息的奇迹。
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撕开一道裂隙,一束恢弘如熔金般的夕阳猛然倾泻而下,穿透云层,径直泼洒在飞行甲板和巍峨的舰岛之上!
方才还弥漫着的湿冷海雾,此刻竟蒸腾、氤氲成一片金色的薄纱,缓缓流动。
远方普吉特海湾的墨色海面,也因此跃动起无数细碎而欢腾的粼光。
所有的喧嚣在此刻戛然而止,导演的指令、工作人员的交谈、设备的运行声仿若都形同虚设。
今天的工作本也接近尾声,甲板上近两百人,无论是剧组员工、好莱坞来宾还是美军官兵,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动作,屏息凝望着壮阔的美景。
刘伊妃来到平稳收回无人机的丈夫身边,下意识地抬手轻掩在眉前,眯着眼望向那束光的来处:
“路宽,守得云开见日明了。”
“是。”男子搂着妻子的肩膀,心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欣慰所充盈。
只是这种感觉,只有自己和身边的女孩懂得。
从近一个月前的谋划开始,直到适才的顺利“绘图完毕”,太不容易了。
即便待会儿还有一道被删删减减的程序,但最重要的信息和资料应当可以无虞地带回国内了。
“真好……”小刘在心底无声地赞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刚刚画完了这艘承载了国人梦想的航母,天就亮了。
眼前的景象在刘伊妃眼中已然超越了自然气象的范畴,更像是一个宏大而吉祥的隐喻,仿佛他们历时漫长一日、在种种限制与压力下精心完成的描绘与采集,终于圆满顺遂。
不知道是不是瞄到了莱昂纳多的声音,有趣的灵魂灵机一动,拉着丈夫的衣袖撒娇:“我们去拍一张‘中国版Jack & Rose’。”
“啊?”
路老板还沉浸在完成国家任务的极度喜悦与满足中,完全跟不上娇俏可人的老婆的脑回路。
小刘拿英语同小李子调侃道:“Leo,我想和Lu拍一张你和Rose的经典照片,你可不可以教教他?”
莱昂纳多听得一愣,旋即大笑:“你得注意,Rose的位置风很大,我当时差点真的掉进大西洋。”
反应过来的青年导演被老婆拉倒甲板边缘的船舷处,背后是沐浴在金色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普吉特海湾。
“赵老师,辛苦你?”小刘兴奋地招呼着正收拾设备的摄影大手子赵飞,后者闻言捞了一台手持摄影跑过来,“没说的,这活儿我得接啊!”
摄影师终于有机会反向指导一下大老板了,连同看热闹的郭帆也凑过来,“导演,你脸上带点儿笑意行不行?”
“你要像刚刚拍完一部旷世杰作一样,兴奋、满足、愉悦!”
刘伊妃和丈夫对视一笑,应当是两部,一部科幻片,一部纪录片。
后者远比前者要重要得多。
安德森等安全队员已经开始组织查阅今天拍摄的镜头和存储设备,对还有闲心玩闹的中国剧组也不起疑,只是一味反感。
这对夫妻站到安全的舷梯处,众人都离得很远。
刘伊妃拿着丈夫的手环在自己腰间,脊背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随即微笑着张开双臂,微微仰头,仿佛要拥抱整个壮丽的夕阳和海风。
了却一桩心事的路宽在她的感染下逐渐松弛,下颌温柔地抵在妻子的发间,贪婪地汲取着怀中的香甜气息。
小刘抬手将被海风撩拨起的发丝别在耳后,回头拿光洁的脸颊轻轻蹭着男子的下巴,“我总是为自己能拥有你感到骄傲,这一天,我想我要记很久了。”
路宽莞尔:“不用记那么久,还有几十年要记呢,你这么笨哪里记得过来。”
刘伊妃笑出一泓梨涡,回头狠狠地啄在男子唇上,像一对革命伴侣在小鹰号这艘极具象征意义的西方航母上深情拥吻。
围观人群没有手机,只能一边起哄一边催促着赵飞抓拍,周讯和井甜也看得发腻,一同享受这段艰辛拍摄之后的满足与成就。
《球状闪电》中的林云为国牺牲,击退了侵略者的航母;
现实中各行各业的爱国者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这一刻沐浴的海面金光和爱人怀抱中的刘伊妃无疑是最幸福的,只有她能一如既往地享受和穿越者同行的这段不为人知的旅程。
刘伊妃不免有些恍惚地抬眼去看裂帛而出的璀璨云霞,那穿透云层的万丈光芒,如同一个巨大的金色印章,永恒地烙印在了她的记忆深处。
许多年后,每当回忆起这一幕,他们或许仍会恍惚:
那炫目的金光里,闪烁的究竟是爱人温存的浪漫,还是使命达成的辉煌,抑或二者早已交融难分?
但无论如何,他们即将迈进此生相遇的第十年,并且还要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走过这段,鎏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