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65章:赵王后
-  第165章:赵王后
-     而在另一边,
 
 离开时隔一年有余的使团回到了新夏。
 
 夏君携同众多大臣,一起出城迎接。
 
 赵回将使节双手奉还给君主,并且自豪的说,“幸不辱命!”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赵宁他们跟上,手捧着天子赐下的诏书、印信——
 
 原本按照周礼,
 
 天子册封诸侯,也就是“锡命”这个环节,是非常严肃的,流程也较为漫长。
 
 毕竟西周初年大封天下,大部分的分封,是靠周天子虚空画饼。
 
 如果不把仪式感拉满,用隆重的礼仪暂时蒙蔽受封诸侯的大脑,让他们无法正常思考,只怕没几个会傻乎乎的去舔天子画在地上的假饼。
 
 而等人冷静下来,智商又占据高地后,一切已成定局,反悔自然是没用的。
 
 是故,
 
 天子册封,诸侯受命,
 
 前者要给予后者名义、土地和人口,以及豪华的礼器,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去替天子教化万民。
 
 但眼下天子的情况:
 
 礼器是给不出来的,
 
 天子扁早就把为王室服务的匠人给驱散的差不多了,就为了省点钱修宫殿,以免房子漏水。
 
 土地、人口,则更是尴尬。
 
 因为天子也只有一座洛邑王城可以居住,出巡半天就能把洛邑周边完全逛遍,哪有土地和人口给新夏?
 
 好在,
 
 新夏是自带干粮来投奔的。
 
 天子扁只要给出一份诏书,补全它立国建基的手续就好。
 
 至于缺少的东西?
 
 新夏自己可以挣嘛!
 
 穷的只剩下名义上的尊贵了,还能要求天子什么呢?
 
 好在天子扁也知道,自己收了钱,只补给一份诏书,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他在诏书上写的很大方,说“新夏立足域外之地,是代表天子出去的,因此域外之地,随其取用;域外之民,随其征用”。
 
 总的来说,
 
 不管新夏在外域打下来多少土地,天子都认它们是诸夏的地盘,同属于九州!
 
 反正,饼是做不出来的,
 
 但画饼的力气,天子扁可有的是!
 
 新夏君臣对这样的结果,也非常满意。
 
 他们特意带着诏书和代表诸侯的印信前往宗庙,祭祀先祖。
 
 大流士因为是“入赘”的女婿,得以混了进去。
 
 他带着自己的妻子,站在新夏宗庙外面的大广场中,看着里面的君臣用繁琐又充满奇特美感的礼节祭祀着祖先,向他们禀告国家的大喜事。
 
 然后,
 
 大流士就忍不住伤心了起来。
 
 他流亡到新夏,已经快两年了。
 
 虽然他一直请求新夏出兵帮助自己复国,但新夏终究没有同意。
 
 因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本国的事务。
 
 对外,新夏在阳关修建完善后,便不再时刻精神紧绷,毕竟已经有了防备。
 
 比起外来的蛮夷侵犯,
 
 他们更加关注出使诸夏的使团动向。
 
 对内,新夏的君臣忙着教化蛮夷,通过大量从秦国引进的人才,学习部分秦国的法度,在这片原本属于蛮夷的土地上,教导土著和后代诸夏的语言和文字,使用新夏的度量器具,并且修缮国内的道路,设立郡县,任命从学宫中毕业的优秀学子去那边作为官员,向中央负责。
 
 大流士很不理解,为什么新夏人要做这么多“浪费时间”的功夫。
 
 按照波斯的扩张方式,
 
 只要打下一个地方,接受当地贵族或者原统治者的效忠,让他们定期交税就足够了。
 
 要求当地人统一语言文字?
 
 那并不重要!
 
 记得交税就好了!
 
 要求地方官员由国王任命,管理当地的行政军事和监察?
 
 那可太麻烦了,实在没必要!
 
 记得交税就好!
 
 而这种统治方式的结果,
 
 就是波斯拥有了庞大的土地,还有许多行省上供的财宝。
 
 大流士并不觉得它有什么问题。
 
 “所以,这就是你下令东部行省勤王的时候,没几个贵族响应的原因!”
 
 “而总督拜苏过去,可不是为了维护你的王冠!”
 
 大流士年轻的妻子面对丈夫的疑问,抱着孩子忍不住说,“那么庞大的土地,如果不能够稳定的统治它,把当地的蛮夷融为国家的一部分,那它得来的时候有多轻松,失去的时候也会有多轻松!”
 
 “你信不信,如果那个马国的年轻君主现在死去,他的统治会立刻覆灭?”
 
 妻子的本意,是告诉大流士诸夏智慧中“得之易,失之易”的道理,让他不要只关注流于表面的治理,吸取亡国的经验教训。
 
 结果大流士只听自己想听的话。
 
 “亚历山大死去?”
 
 “这是你的诅咒吗?”
 
 “我的王后,你竟然还有巫师的能力吗?”
 
 他捏着拳头,表情很激动,恨不得自己的妻子真的是一个强大的女巫,立马把那该死的马其顿人咒杀!
 
 妻子抱着孩子,心里很无奈。
 
 嫁给这个蛮王快两年了,结果受限于生长的环境,眼下双方还免不了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要不是自己学会了波斯语,只怕现在夫妻两人对话,还要用手比划呢!
 
 “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像自己更多吧!”
 
 妻子低下头,看着怀里不满半岁的男孩,忍不住想着,“要是像他的父亲,只怕波斯复国的事,永远都实现不了。”
 
 或者,
 
 自己上位也行!
 
 妻子回忆起当初,族长赵归询问家族中适龄的女子,有没有人想嫁给大流士当继室时的场景——
 
 没谁愿意主动嫁给蛮夷,
 
 尤其是一个亡国之君。
 
 既然会被人推翻,那就说明对方是个没本事的。
 
 诸夏的女子,即便要出嫁给蛮夷联姻,那也得是蛮夷中的英雄,怎么能嫁给废物呢?
 
 最重要的是,对方还又老又丑!
 
 只有自己思考了一番后站了出来。
 
 论年纪,她还不满三十。
 
 论身体,已经生育过一子的她,证明了自己拥有宝贵的孕育能力,可以替丈夫延续血脉。
 
 这样的条件,
 
 加上她赵氏女的身份,再嫁给其他贵人其实并不困难。
 
 但她选择了大流士。
 
 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自贱,认为女人没了男人就无法生活,而是为了她那不可言说的野心!
 
 “那位波斯之君,只怕很难成为第二个勾践啊!”
 
 当她站出来后,赵归还特意在私下时,找到这位侄女诉说利害。
 
 但这位赵氏的女子却说:
 
 “勾践在夫差那边不肯自尽,也不过是在赌对方会放自己回国。”
 
 能回国成就大业,那就是忍辱负重。
 
 若不能回国,那就是苟且偷生。
 
 “而且,若是他不行,我儿子未必不能成为少康!”
 
 夏时,太康沉迷酒色田猎,以至于被有穷氏的后羿篡位失国。
 
 其后,后羿因天下诸侯反对,又被迫退位,立太康之弟仲康为王。
 
 然仲康虽立,仍为傀儡。
 
 后羿之相寒浞先篡位自立,杀后羿,随后又废杀仲康之子夏后相,自立为王,连续进步两次。
 
 一直到夏后相的遗腹子少康之时,凭借母家有仍氏的支持,才重新复国。
 
 而先人有这样的故事,
 
 后人凭什么不能够效仿,将之复刻呢?
 
 赵归因此哈哈大笑。
 
 “我家的女子中,也有这般的豪杰吗?”
 
 于是,
 
 她成为了大流士在新夏迎娶的王后。
 
 并且在成婚后的第二年,成功生下了波斯王珍贵的子嗣。
 
 大流士为此,
 
 也更加坚信自己可以复国——
 
 在此之前,
 
 他辛苦了很多年,但只生下了一个男孩。
 
 而那个可怜的王子,也早在战乱中受惊去世了。
 
 现在他才来新夏多久?
 
 有了新王妃,还有了新孩子!
 
 这不就是天神在冥冥之中,为他安排了一条新的命运吗?
 
 有没有地图绘制的软件啊……
 
 想把大致的地图做出来……
 
 其实按照设定,
 
 以后四大帝国,三个都是诸夏的君子……
 
 两百年后的张骞:“怎么都是老家的人啊?我到底有没有出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