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246章:黑户之死
-  第246章:黑户之死
-     皇帝三十六年,
 
 扶苏跟蒙恬一起登上修筑好的那一截长城上。
 
 蒙恬指着绵延而去的城墙说,“从这里一直过去,就能跟赵长城连接起来。”
 
 “等北边的长城都连成一体了,我们进可以凭借这万里城墙为堡垒,北击匈奴;退可以利用这屏障,阻拦匈奴南下,侵略中原。”
 
 “而百姓在这里开垦屯田,也可以为驻守长城,及时提供兵员和粮草。”
 
 扶苏点点头,走到城墙的一端,眺望着远方的风景。
 
 他站在高处,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正在田地间忙碌。
 
 更远一点的地方,
 
 则是树木渐渐消退,变成了荒芜的草场。
 
 他看不到匈奴,
 
 因为蒙恬在这里。
 
 匈奴人在这位秦朝将军的手下吃过大亏,对他很是恐惧,因此跑得远远的。
 
 即便迫于生存,要南下劫掠物资;
 
 或者被融合进来的六国遗民鼓动了起来,匈奴单于也不敢来到蒙恬驻守的上郡,只会绕过这边,去其他地方抢了就跑。
 
 但这并不代表,
 
 扶苏不了解游牧蛮夷给诸夏君子们带来的困扰。
 
 因为蒙恬是坐镇北疆的大将,
 
 匈奴人进攻上郡以外的地方,其地守将也要向他进行汇报。
 
 扶苏在边上旁观,就可以接触到许多相关事务。
 
 毕竟,
 
 他是监军嘛,
 
 是有权力知道这些东西的。
 
 而有空的时候,扶苏也会下去地方,同当地的人进行交流,知晓他们对匈奴人的看法。
 
 于是,
 
 扶苏慢慢明白了父亲坚持修筑长城的原因。
 
 有些事情,
 
 是明知很艰难,却又不得不去做的。
 
 他眺望了远方一会儿,回过头看向皱着眉头,神情有些恍惚的黑易。
 
 “还在想你祖父的事情吗?”
 
 “嗯。”黑易苦闷的点了点头。
 
 黑户已经八十多岁了,
 
 拥有这样的高寿,
 
 也就意味着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老朽,一点点意外,就会为他带去严重的伤害。
 
 而在春天的时候,
 
 一场春雨过后,黑户杵着拐杖,拒绝了仆人的搀扶,想要自己出门晒一晒太阳,散去一整个冬天闷在家里躲避寒冷,而憋出来的烦躁和霉味。
 
 他当时还瞪着眼睛,很有精神的告诉儿子儿媳,“寒冬我都撑过去了,怎么可能在春天出事呢!”
 
 结果,
 
 他就因为粗心大意,踩到了个水润湿滑的泥坑,随后摔了一跤,去掉了大半的性命。
 
 父亲黑状随即来信:
 
 他告诉儿子,祖父户很有可能就要在这段时间迎来寿命的终结了。
 
 黑易因此满怀忧虑。
 
 皇帝的任命,让他不能够离开上郡,返回咸阳。
 
 黑易只能每天对着家乡的方向沉思,偷偷的垂泪。
 
 扶苏对此,
 
 也只能给予他安慰。
 
 刚刚来上郡的时候,
 
 有黑易这个活泼开朗的人在,他和蒙恬将军的关系很快就被拉进。
 
 现在两人可以毫无芥蒂的一同巡视长城了,黑易却沉默了起来。
 
 蒙恬对此,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蒙氏在齐国的时候,也拥有公卿这样高贵的身份。
 
 而对很多贵族来说,
 
 血缘并不一定会让他们得到感情上的亲近。
 
 这世上为了权力地位,手足相残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蒙恬蒙毅两兄弟自认称得上兄友弟恭,但家门荣耀、血脉延续,还是要在这份感情之上的。
 
 他想:
 
 也许是因为黑氏的阀阅才树立不过四代人吧。
 
 所以黑氏还能保有这样的真心实意,为自己的亲人感到纯然的忧虑。
 
 “……希望祖父能够再坚持久一点。”
 
 “我出发的时候,还说要把自己在上郡的经历,亲口转述给他呢!”
 
 黑易说到这个,又开始擦拭自己的眼角。
 
 而在咸阳,
 
 他所担忧的人也在说,“不要把我的丧事告诉易,不然他在长公子和蒙恬面前哭哭啼啼起来,会坏了我们家名声的!”
 
 黑状知道,
 
 这是父亲不想让自家的私事,影响到国家的公事。
 
 于是他苦闷的应下。
 
 黑户躺在软席上,还想对孩子说些什么,但转念又觉得,自己实在没什么遗憾了。
 
 他活了这么久,
 
 交了许多朋友,
 
 到了儿子这一代,黑氏更成为了天子近臣,秦朝封君。
 
 而且儿孙仍旧遵循祖宗的教导,保留了自己的德行,没有因为富贵而改变心志。
 
 他能有什么遗憾呢!
 
 思来想去,
 
 黑户只再跟儿子提了两件事。
 
 “我收藏了很多东西,那是我一生的心血,你要将它们好好保留,不要损坏丢弃。”
 
 因为交友众多,人缘很好,黑户也从朋友那边得到了很多礼物和馈赠。
 
 武安君白起年迈在家的时候,黑户时常去拜访他,并且说服他写下了几册兵书,号为《白氏兵法》。
 
 白起将这书册送给了黑户,还忍不住笑道:“白氏的书存放在黑氏的库房中,天底下没有什么比这更匹配的事了!”
 
 黑户也笑着回他,“只存放起来,这是怠慢了宝物,我必须想办法让它流传下去!”
 
 而在吕不韦倒台之前,也派人把《吕氏春秋》的原本给他送了过来。
 
 黑户因此顶着压力,跟吕不韦见了一面。
 
 形容憔悴的吕不韦对他说,“我这辈子享受的东西已经很多了!”
 
 “天底下的商人,有比我更会做生意的吗?”
 
 他得到了财富,
 
 得到了权力,
 
 现在凭借这本书,还可以得到后世的声名。
 
 只要《吕氏春秋》不被愤怒的秦王政下令封禁焚毁。
 
 “我听说成为圣人,要满足三个条件:立功立德立言。”
 
 “我的功劳是依靠囤货居奇得到的;我的德行使得我沦落到了今天的地步;我所著的书也离不开他人的智慧。”
 
 “我知道这是投机取巧,但是!”
 
 吕不韦哈哈大笑,脸上露出十分得意的表情,“但是以后的商人,不会再有超越我的了!”
 
 “自古以来没有,自古以后也没有!”
 
 “你要帮我将这本书流传下去,让后人知道,世上还有我吕不韦这样的人物!”
 
 黑户于是又给自己增加了收藏。
 
 但皇帝还在,并且是个记仇的性子,黑户不敢将之拿出来显摆。
 
 现在,
 
 他要留给儿孙,让他们去发扬和贯彻前人的智慧。
 
 “另一件事,就是西域那边。”
 
 想到这个,黑户不由叹息了一声。
 
 “我在这方面做了一辈子,结果这四十年来,却没有再见过新夏的使者了。”
 
 “我非常遗憾这件事,希望可以知道他们那边的消息。”
 
 黑户年轻的时候,跟新夏使者往来过,并且结为了友人。
 
 那还是昭襄王时候的事。
 
 庄襄王之时,他从西域那边听说,新夏因为爆发内乱,所以没有空和诸夏交流了。
 
 黑户担心自己的朋友,但却是无能为力。
 
 他又不可能带着人跑去新夏,帮他们平叛。
 
 除此之外,
 
 黑户也知道,
 
 新夏是诸夏君子们,目前为止,设立在外域的唯一据点。
 
 这对整个诸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诸夏的君子可以凭借这个地方,越走越远呢?
 
 毕竟炎黄的时候,
 
 祖先的踪迹也不过在大河两岸嘛!
 
 “你还可以服侍陛下很多年,以后要是有机会再见到新夏的人,一定要记得告诉我啊!”
 
 “嗯!”
 
 黑状重重应下。
 
 于是,
 
 黑户高兴的闭上了眼睛。
 
 上门探望病重祖父的纱刚刚进来,便听到了父亲的哭声。
 
 嬴辟疆懵懂的抬起头,询问母亲,“为什么外祖在哭啊!”
 
 他眼睛一瞪,鼓起自己胖胖的小脸,“难道胡亥也欺负他了吗?”
 
 纱只是抱起孩子,沉默的走过去。
 
 ……
 
 “你的父亲过世了啊。”
 
 当穿着丧服的黑状入宫,请求为父守孝的时候,皇帝先是漠然,然后莫名的感慨了起来。
 
 他同意了黑状的申请。
 
 在臣子退下后,
 
 又拿出了那面镜子。
 
 镜面之中,倒映出一张威严的面孔。
 
 只不过鬓边的风霜,比起九年前要浓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