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第656章:集结! 第656章:集结!
- 燕云与徐州交界处,大队人马渡过黄河,一路南行。
在泰山与中原铁骑的庇护下,这支部队迅速进入徐州地界,第一时间赶赴应天郡西南。
领军者,正是武朝大司马,秦勋,接受梁萧的调遣,率众加入决战。
燕云之地的攻防,暂时由燕云副总督慕凌生负责。
与此同时,梁萧也收到了北方急报。
“禀报陛下:大司马、骠骑将军秦勋,领燕云援军十万,已经进入徐州地界!”
梁萧接过秦勋的奏折与公文,郑重点头。
“此役,我国将以三十万之众,击破敌军百万!”
“我军出征之将士,皆是当世精锐,敌军虽有百万,其中多数只是滥竽充数,不足为惧!”
算上江南,武朝目前的总兵力在七十万左右,再算上巴蜀,超过八十万。
但梁萧不打算动员过半的兵力,因为这些部队还要负责屯田和保障各地的治安。
以三十万之精锐,击破敌军百万之众,他有足够的信心!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西秦的战斗力,即使是拓跋穹也不行!
倘若拓跋穹真有能耐动员百万正规攻城部队,首次战役进犯燕云和徐州两地的西秦部队就不可能只有三十万左右。
这所谓的百万之众,要么掺杂了天大的水分,要么是虚张声势。
但他已经不需要虚张声势,如今的天策军有足够坚定的战斗意志,只需要一场局部战争,即可击破敌军所谓的百万神话——拿下西秦三郡的作用,正在于此!
“禀报陛下:前将军秦平统领白袍兵,抵达本部!”
当天,秦平、剑行风等人也来到梁萧的大本营,向梁萧复命。
“众爱卿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朕心甚慰!”
梁萧趁着拓跋穹的部队尚未赶来,亲自设宴,为众将士接风洗尘。
白袍兵完成了护佑荆南二郡的使命,如今回归梁萧麾下,只等决战时刻,向敌军发起致命一击。
翌日中午,常念侠、南长风也从燕云赶来,抵达大本营,向梁萧复命。
“诸位爱卿庇护辽东,喋血千里,斩获数万,古之名将,莫过于此!”
面对梁萧的盛赞,众将感动不已,纷纷表示。
“一切仰赖陛下圣威,方有中原铁骑之勇武!”
他们的赞誉并未有任何夸张成分,中原铁骑几乎就是梁萧一手训练出来的。
即使是在燕云之地训练的中原铁骑,也需要梁萧根据每支军团的人员素质,选定合适的训练方案,再由秦勋、梁品等人贯彻实施。
天策军的步军同样如此。
而能够让天策军如虎添翼的新式军备,更是由梁萧亲自组建起来的军器监赶制。
而今,是所有天策军将士恢拓中原、忠君报国的时刻!
梁萧设宴款待众将之后,就在宴会上,听常念侠等人讲述北方战事,欣慰一笑。
天策军的精神之一,便是沉稳。
曾经还依赖他指挥的天策军一众文武,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已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其能力和忠义足以让他放心。
但如今是两国决战的时刻,拓跋穹都选择御驾亲征,作为武朝的帝王,他自然不能退居幕后。
梁拓,慕容氏双雄,拓跋洪,拓跋评,同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更何况还有拓跋穹居中调度,平衡各方关系。
此役,双方皆没有退让的可能。
武朝的精锐,集结于梁萧麾下。
徐州本土,大量的粮船、粮车正在运往前线。
徐州本就是交通发达,凭借纵横交错的河流,水运能进一步降低运输的成本。
如今正值农闲,徐州也有足够的力量在当地征募民夫,协助运输,保障前线稳定。
燕云之地经过这一年的整顿与发展,百姓满怀感激之情,同样踊跃报名,支持运输,甚至主动带上了家里的牛车和余粮,只求此役取胜。
当然,梁萧没有允许百姓毁家纾难,而是让各地官府按照市价,向这些百姓给付银钱,凡有官吏贪墨克扣者,一经查清,直接处以极刑,祸及亲族。
在梁萧的号召下,燕云与徐州两地团结一致,在三郡集结重兵。
随着拓跋穹与梁拓的撤退,江南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安定。
靖云生奉命率众镇守江南,与云恪同心协力,共同改善江南民生。
而云修则接受梁萧的调遣,统领三万名原本驰援江南的天策军步骑,渡江北上,前往彭城以南的码头。
这一天,老将云修带着云家子弟来到船头,望着北方,老泪纵横。
云家众人不敢出声打扰。
他们自然清楚,这是老家主有生以来第一次北渡长江,参与恢复中原。
在此之前,云家常年守备豫章,也难免有提心吊胆甚至绝望的时候。
此役,云修坚持请战,希望能拼了这把老骨头。
梁萧也给了他和云家子弟名垂青史的机会。
对他而言,对所有云家子弟而言,今生无憾!
武朝动员三十万部队的同时,西秦也在举倾国之力,往东南的三郡调兵。
拓跋穹的部队一路往东北行进,在经过半个月的行军之后,暂时驻扎在兖州东境,梁郡以西。
南王拓跋评经历丧子之痛,率众集结在此,与拓跋穹会合。
“臣拓跋评愿为先锋,为国破贼!!”
面对拓跋评的请战,拓跋穹反复安慰。
“王弟之忠勇,举国皆知,朕定为你们报仇雪恨……”
当天下午,北方先后有飞马来报。
“禀报陛下:北王拓跋洪正率十五万之众来援!”
“禀报陛下:左将军慕容云城、右将军慕容天城正率十五万之众来援!”
“朕何愁武朝不破!”拓跋穹大喜,望向东方,眼神坚定。
但很快,他又想起什么,急问当地守将:“梁郡是何人驻守?”
“回陛下:根据前线细作回报,镇守梁郡者,乃是武朝丞相卓子房!”
拓跋穹眼神一变,喟然长叹。
“梁萧能有今日之强盛,此人当居首功,朕恨不能得之。”
“连武朝丞相都赶赴前线,想必梁萧已在其人附近。”
“众将听令!放弃进攻梁郡,休整三日,往山阳方向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