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第589章买房子 第589章买房子
- 二妮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了些。
她知道林宇不是冲动的人,做什么事都有分寸,可作为妻子,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她吸了吸鼻子,拿起勺子给林宇碗里又添了些鱼汤:“俺知道你有分寸,可你下次出海,一定要多注意安全,别跟小鬼子硬拼。要是实在打不过,就先回来,咱们再想办法,别逞能。”
“知道了...”林宇笑着点头,喝了一口鱼汤,“你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联合队现在有五十多艘船,还有追风、闪电当眼线,小鬼子想偷袭都难。再说,赵大队长也说了,以后有事儿会帮咱们,咱们不是孤军奋战。”
二妮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就好。俺也不盼着啥大富大贵,就盼着你每次出海都能平平安安回来,守海能健健康康长大,咱们一家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林宇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感受着掌心的温度:“会的,一定会的。等过段时间,扇贝苗长大了,咱们卖了扇贝,再加上远海的渔获,就能给守海攒点钱,以后送他去读书,让他做个有文化的人,不用像咱们一样,天天在海上风吹日晒。”
二妮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晚饭过后,二妮靠在炕头给肚子里的孩子缝小衣服,指尖的针线在浅蓝色布料上穿梭,偶尔抬手揉一揉发胀的腰。
距离预产期只剩不到半个月,她的肚子越来越沉,连弯腰都得慢慢挪。
林宇坐在一旁,手里拿着刚从县城带回的报纸,目光却没落在字上,时不时瞟向二妮的肚子,眉头微微皱着。
“咋了?报纸上有啥大事?”二妮注意到他的心不在焉,停下手里的活问道。
林宇放下报纸,挪到炕边,轻轻握住二妮的手:“没看报纸,我在想你生产的事儿。最近我总琢磨,村里的稳婆接生还是太冒险,我打算在市里医院附近买个房子,让你提前半个月住过去,到时候直接去医院生,稳妥。”
二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买房子?咱村里有王婆呢,她接生完村里多少娃了,都好好的,干嘛费那劲?再说,买房子得花不少钱,咱现在虽然不缺钱,可也不能这么浪费啊。”
林宇却摇了摇头,语气严肃起来:“不能心疼钱,是心疼你和孩子。王婆接生我知道,过程多疼先不说,要是遇到难产、大出血这些意外,村里没设备没药,咱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我不想赌,哪怕只有一丁点儿意外的可能,我都不能让你冒这险。”
他想起之前村里有个媳妇,就是因为难产,王婆束手无策,等送到县城医院时已经晚了,孩子没保住,媳妇也差点丢了命。
一想到这,他心里就发紧,攥着二妮的手更紧了:“去市里医院不一样,有医生有护士,有麻药有急救设备,就算真有啥情况,也能及时处理,我能放心。”
两人正说着,王玉芬端着一碗红枣粥走进来,正好听见这话,立刻附和:“小宇说得对!二妮,听俺的,去医院生!俺生了三个孩子,就在村里生的,疼了撕心裂肺的,还差点把命搭上,生孩子那是九死一生的事儿,如果没条件那就不说了,现在有条件去医院,咱咋能不去?钱是啥?钱没了能再赚,你和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二妮看着婆婆坚定的样子,又看了看林宇担忧的眼神,心里有些动摇,却还是嘀咕:“可也不用买房子啊,租一个不行吗?住一两个月,生完孩子咱就回来,买房子多不划算。”
林宇忍不住笑了,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你忘了咱这的规矩?‘租白事儿不租红事儿’,你这快生了,属于‘红事儿’,人家房东都忌讳,生怕沾了‘血气’不吉利,没人愿意租给咱的。再说,自己的房子住着舒心,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你住着也自在。”
他林宇没说的是,现在花几百块就能买一套,再过几年,房子就会起飞,多少人以后会靠房子暴富,他现在买,既给二妮和孩子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也是长远的打算。
王玉芬也跟着劝:“二妮啊,听小宇的没错!他心里有数,不会乱花钱的。只要对你和孩子好,别说买一套房子,就是买两套,俺也支持!咱现在日子好过了,就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啥都凑活。”
二妮看着眼前这对为自己着想的母子,心里暖烘烘的,终于点了点头:“那行,听你们的。不过买房子的事儿,你可得看好了,别买太远的,离医院近点,方便。”
林宇立刻笑了,眼睛都亮了:“放心,刚刚我看报纸上,医院旁边有个小院,两室一厅,带个小院子,能晒衣服能养花,离医院走路就五分钟,明天我就去看看,如果合适就直接买下来,让你住得舒舒服服的。”
王玉芬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娘跟你一起去,帮你看看家具,选点喜庆的布料,给屋里布置布置,让二妮住进去也开心。”
“妈,你还是在家吧,我去城里,家里没有人照顾二妮我不放心!~”
“行,那妈留下,不过卖房子是一件大事儿,你可得好好看!”
二妮靠在林宇怀里,摸着自己的肚子,心里满是踏实。
第二天一早,林宇揣着提前记好的地址,骑上摩托车往市里的老街区赶。
等找到那处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时,日头刚爬到半空,晨光透过胡同口的老槐树,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推开虚掩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轻响,林宇先站在门口打量。
这是个典型的老式四合院,不过规模小些,中间铺着青砖墁地的天井,靠东墙摆着两盆开得正艳的石榴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西墙角有个压水井,旁边堆着几捆干柴,一看就是常有人用;四周的房屋分了四间,南北各两间,门窗都是深色的木框,窗棂上还雕着简单的花鸟图案,透着股过日子的踏实劲儿。
“小伙子,你找谁啊?”
西屋门口突然传来个苍老的声音,林宇回头一看,一位穿着蓝布衫、手里攥着菜篮子的大爷正看着他,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林宇赶紧上前,笑着递了根烟:“大爷您好,我是来打听房子的,听说这院里有位老人家要卖房子,您知道是哪间吗?”
大爷接过烟,却没点,夹在耳朵上,指了指北屋:“哦,你说张老太太啊,就是北屋最里面那间。她年纪大了,闺女要接她去北京,才想着把房子卖了。你是来买房子的?”
“对...”林宇点头,“我媳妇快生了,想在医院附近买个房子,方便生产。”
大爷一听,立刻热情起来:“那你可来对地方了!这院子离市医院走路就五分钟,买菜也方便,胡同口就有菜市场。张老太太人也好,住这儿几十年了,跟院里人都处得好。不过她闺女最近才回来,说要跟买主谈,你先去敲敲门问问吧。”
林宇谢过大爷,顺着北屋的走廊往最里面走,走到门口时,正好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个针线笸箩,正给一件小衣服缝扣子。
老太太穿着浅灰色的对襟衫,脸上布满皱纹,却透着股温和的气色,看见林宇,停下手里的活,笑着问:“小伙子,你找谁?”
“您是张老太太吧?”林宇放缓声音,“我是来买房子的,听人说您这房子要卖。”
张老太太点点头,往屋里指了指:“进来坐吧,屋里有茶。我这房子是老房子了,不过去年刚翻修过,屋顶换了新瓦,窗户也装了玻璃,住着不冷。”
林宇走进屋,发现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靠窗摆着一张红木桌子,上面放着个老式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靠墙的柜子上摆着几张相框,里面是老太太和女儿的照片。
“您这房子挺好的,我看了院子,也特别舒心。”林宇由衷地说。
这房子虽然看着有些年头,不过维护的不错,而且很有老房子的味道,院子里布置也不错,平时坐在院子里喝茶看书晒太阳会很恬静。
所以林宇格外喜欢。
“舒心就好~!”张老太太叹了口气,“我在这儿住了四十多年了,院里的老邻居都跟家人似的,要不是我这腿不行了,闺女不放心,真舍不得卖。”
两人正说着,院门口突然传来高跟鞋“噔噔噔”的声音,接着一个穿着米白色连衣裙、烫着卷发的女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皮包,脸上化着淡妆,一看就跟这老院子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妈,我回来了,刚才去医院旁边的水果摊买了点水果。”女人走进屋,看到林宇,愣了一下,“这位是?”
“这是来买房子的小伙子,叫......”张老太太顿了顿,看向林宇。
“我叫林宇...”林宇站起身,“您是阿姨的女儿吧?”
女人上下打量了林宇一番,语气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哦,你就是买主啊。我妈这房子虽然是老房子,但地段好,离医院近,你要是真心想买,价格可得好好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