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第558章 河北使者 第558章 河北使者
- 许田中央区域,四四方方的很大一块平阔土地。
这里田间道路修葺的更齐整,阡陌纵横的道路网与渠道灌溉网络交织,将土地划分成了狭长又齐整的地块。
去年进献的曲辕犁,经过许都匠作坊的仿制、本土化改造后,此刻正在耕耘土地。
经过初步的学习后,几乎都能单人扶犁。
刘协也是为天下臣民做表率,亲自扶犁耕耘一片良田。
两名经验丰富的强壮武士各自牵扯一头犍牛,曲辕犁平滑破土,刘协也几乎不费力气……他甚至生出一种令他恐怖的感觉,那就是赵基改进发明的曲辕犁非常的稳定,有没有他这个皇帝来捉扶,曲辕犁依旧能非常平稳的前进、破开土层。
从最初的捷报传来时,刘协是喜悦的,对外征讨诸胡的战争历来都是亏本的……除了卫霍时期缴获来了大量兽群,也就那么一次而已。
绝大多数时候,投入战争的资源只能换取一段时间的边塞稳定。
别说挣钱,就是将战争成本捞回来……也是千难万难。
而赵基这里,是越打本钱越是雄厚。
赵基本人小心翼翼,手按在算盘上锱铢必较的谨慎拘束模样,也就他本人清楚。
在其他人或皇帝眼中,赵基天生就是个喜爱战争、杀戮的人;只要逮到战争理由,赵基就会发动战争,不管怎么打,都能赚钱,钱多的令人眼红,眼红到了麻木的地步。
按着常理,才打完护国讨袁战争,迁徙那么多人口返回西州,怎么也要休养一年,最快明年秋季对诸胡用兵……这已经很快了。
可赵基撤军后就马不停蹄发动了针对北地三郡诸羌的战争,诸羌求援鲜卑,结果鲜卑被拖到战争沼泽里。
增援诸羌的鲜卑王庭精锐、西部鲜卑的精锐被赵基几乎全歼,余下就是逐个击破、慑服鲜卑诸部。
也是这场战争接近结束,许多汉胡英杰也才看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汉军深入边塞追逐诸胡,注定是一件耗费时日、国力还事倍功半的事情。
可诸胡若是骄横自大如鲜卑这样敢跨越千里距离来与汉军野战,那就等于寻死。
这个总结和认知下,赵基发动的征胡战争之顺利,令人羡慕的眼红。
当然了,长远的未来,也会因为鲜卑人一战被赵基打断脊椎骨,会让未来其他重新崛起的诸胡采用更保守的态度来面对汉地、汉地军阀。
未来任何一个草原天骄一统诸部感到人生空虚想要挑战汉土时,那么必然会有很多部族长者与功勋元从站出来询问一句:比之当年鲜卑如何?
而现在,怎么封赏赵基,成了刘协无法逃避的问题。
天下人都在看着,只要封赏,必然会突破此前的种种限制。
公卿们也都在沉默,哪怕平日经常吹捧赵基的孔融,这个时候也不会涉及到这个敏感、尖锐的问题中;哪怕主动询问,孔融也不会发表看法。
孔融都是这样的看法,刘协实在是找不到可以帮他分担舆论压力的手套、嘴替。
刘协脑海中思索着天下社稷大事,手扶着曲辕犁,他脚步轻快,更像是他被曲辕犁拉着走。
还未到午前,二月上旬温暖阳光洒在脸上时,刘协就完成了预期一天才能耕完的土地。
他来到田垄另一侧的黄伞盖车下,从时迁手中接过蜜水饮一口润喉,左右观察见伏完与几个人一起趋步走来。
伏完垂首趋步,完美规避了刘协的目光,这在刘协看来就是一种拒绝。
随着时间变化,伏完越发期待与赵氏的联姻。
对于试探赵基底线这种事情,伏完出于一个半成体权臣的本能,他会接受并配合其他人提议、主导的事情,可他不会主动去接触、激怒赵基。
已经是人生赢家,虽说最中意的长子意外亡故,可伏德的亭侯爵位还是传了下来。现在伏氏家族一门两侯,也能算是当世显贵之一。
等与赵氏联姻成功,并生出继承人后,那谁还敢招惹伏氏家族?
虽说其他一些儿子不怎么聪明,可他们只要能与其他家族联姻,其他女儿正好与当世俊彦结合,自能弥补伏氏的短板,壮大伏氏的声势。
遥远的将来,以伏氏的底蕴,许多不能说只能畅想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按着伏完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就赵基这样文武双全天资卓越的人,又怎么可能生出同样优秀的继承人?
特别是北地三郡、云中四郡的陆续收复,伏完底气大增,甚至就连吕布都敢碰一碰。
这种情况下,别说不鸟视皇帝的目光,就是皇帝逼他做不想做的事情,他也敢当众反驳、拒绝。
吕布眼中,天子与公卿是一个团伙,甚至绝大多数百官也能算进去。
可天子是天子,中官近侍是一伙人,廷臣是一伙人,公卿是几伙人,百官更是因为地域、宗亲、恩师派系不同,所以显得更稀碎。
吕布任用、提拔士人,有一种黑浑泥沙水中摸一粒金砂的感觉……中奖机会是很渺茫的,可大面积提拔虽然能增大机会,可也会挤压旧部军吏的仕途。
提拔可靠士人都如此的为难,更别说是从中选拔英才,委以重任。
故而执政以来,吕布在赵基眼中就呈现一种梦游状态,有一种被士人组成的人海淹没后,不知所措的感觉。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吕布相对有操守一些,又有董卓、李郭这样鲜活的前车之鉴,所以吕布仿佛乌龟一样,做什么都比较被动,不喜欢主动搞事。
没了智迟的陈宫,吕布更显迟钝。
皇帝之前喜欢这样的吕布,可现在封赏赵基必须突破限制,而吕布表现的又过于迟钝,这让皇帝更感难受。
刘协见伏完来到前排,到身边时才笑问:“国丈何处去了?”
“回禀陛下,冀州牧袁本初托人拜访臣私邸,臣不敢与外臣交结,故拒绝相见。不想袁本初使者更换衣装,做小吏打扮也来许田,拦住臣陈述袁本初所托,故耽误了脚程,还望陛下恕罪。”
“哦?这使者竟假冒小吏?”
刘协来了兴趣,询问:“此何许人也?”
“自云巨鹿冯孚,字子宪,乃弱冠少年。以臣观之,气概英伟,颇类大司马初见之时。”
伏完面绽微笑讲述,言语间对冯孚很是看重、推崇。
也是看到冯孚后,伏完才生出精选女婿团队,当最强老丈人的心思。
只要女婿们够强,他这个居中调解的老丈人的地位自然直线上升;他的地位高,女儿们的地位有保障;女儿地位有保障,相互同气连枝,自然能深入影响那些英才女婿的决断,以及家中私事。
不能说是偷家,这只是一个老牌勋贵家族的正常选择。
有的时候如伏完这样的累世公侯、勋贵国戚看不起赵基的出身,原因就在于这里,赵氏缺乏底蕴,很容易被偷家或败家。
缺乏足够忠诚、数量又多的累世门生故吏;要么被强势部属夺权,要么被倚重的戚族夺权。
哪怕此刻赵基治下的大多数基层官吏,他们其实并不在乎谁在上面。
刘协故作感兴趣,就说:“既然是河北弱冠英杰,还有几分大司马风采……国丈如此说,朕倒要看看此人。”
“唯。”
伏完拱手长拜,转身低声嘱咐自己的掾属,并递出一枚金牌。
没有这枚金牌,很难把人带到皇帝面前。
也就今日皇帝在许田,若是在皇宫中,伏完也很难把一个白身,还是袁绍使者的人送到皇帝面前。
陈宫死后,吕布这里缺乏重量级的人物接替空缺的光禄勋,只好让表弟魏续担任羽林中郎将。
魏续管理宫门的办法比较笨,只限制宫中原有宫人与公卿百官出入;其他不在这个体系内的陌生面孔,必须拿到吕布大将军幕府给出的符节腰牌。
刘协离开皇宫,来主持春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难得放风机会。
现在机会更是难得,怎么也要见见袁绍的使者。
或许可以通过袁绍这里,想办法消弭掉赵基功大难封的问题。
若是之前朝廷强盛时,想来赵基也不会做出这种让朝廷为难的事情。
就算赵基年轻不懂事,朝野各方也会联合消解掉这个问题。
朝廷就这么大,压制赵基这样的晚辈……实属各方共识。
天下之所以乱到这种地步,就是当年没有很好的压制住袁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