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309章 朱应对藩王的态度,未来改革必流血!

第309章 朱应对藩王的态度,未来改革必流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面对朱应的话。

    朱元璋也实则是无言以对。

    毕竟。

    朱应说的是事实,无从辩驳。

    他的诸多儿子之中,的确是不堪之人太多了。

    其中作为嫡子的老二老三更是其中最为残暴的。

    不过老二因为率军冲击朱应之举,被朱标直接下旨幽禁了,这件事也只是在坊间有几分传开。

    “皇上。”

    “你一直说着律法为先,重惩贪官污吏,对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残酷对待。”

    “但对你的那些儿子们,太过宽容了。”

    “既你也说是从昔日苦难时过来的,那应该也知道昔日面对那些权贵,面对那些官僚是怎样的无力。”

    “而现在,你的儿子们已经成了你曾经所畏惧的那些权贵官僚了。”

    “并且,那些受害之人还上告无门,因为他们要上告的对象是当今皇帝的儿子。”朱应又缓缓开口说道,也是带着一种失望。

    虽说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公正。

    但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如若他尚且如此,那对于后代的未来也同样也是如此。

    如此。

    法不成法。

    律不成律。

    而听着朱应的话。

    朱元璋也并未动怒,一旁的朱标也没有开口。

    在持续了一阵后。

    “他们,毕竟是咱的儿子。”

    “咱吃得苦太多了,咱不想让他们也吃苦。”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正因如此。”

    “皇上吃过苦,但天下的黎民同样也是吃过。”

    “而现在皇上骄纵儿子,可曾想过民间那些无辜百姓的儿子?”

    “他们也是有父母生,有父母养的。”

    “昔日元庭能够出一个朱重八,难保未来不会出一个李重八,刘重八。”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难道皇上不懂吗?”朱应则是严肃的说道。

    今日说出这些。

    朱应也并不怕朱元璋怪罪什么的,如今朱应就是提出了一点,未来如若他执政,他对于皇族之人也绝不会姑息。

    “雄英。”

    “倘若你的儿孙未来如此,你会如何处置?”朱元璋抬起头,期待的看着朱应问道。

    “他们如若无端杀人害民,他们如若无视律法欺压百姓。”

    “重则,贬为庶人,让他们也过一过那种日子。”

    “轻则,圈禁,让他们失去自由。”

    “至于命,或许会留下吧。”朱应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

    朱元璋似有所明白的点了点头。

    “标儿。”

    “你觉得咱是不是真的对他们骄纵太过了?”朱元璋又转过头看向了朱标。

    “的确。”

    朱标点了点头。

    “唉。”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充满了无奈:“雄英你说得对,是咱对他们骄纵太过了。”

    “一直以来。”

    “没有人敢在咱面前说他们的不是,久而久之,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他们造的孽,咱的确是骄纵太过了。”朱元璋缓缓开口说着。

    言语之中竟然带着一种认错的态度。

    这。

    要是在朝堂上。

    在天下人眼前。

    根本是不可能的。

    “标儿。”

    “雄英。”

    朱元璋此刻变得无比正色起来:“咱已经老了,未来大明的天下是你们父子的,咱今日在此求你们一件事。”

    听到求一个字。

    朱标与朱应眼中都闪过意外之色。

    “请父皇【皇上】说。”

    朱标和朱应立刻道。

    “往后。”

    “法度之下,咱不会再对皇子有任何骄纵,可惩戒,可罢黜,但不可杀。”

    “你们两个能够答应咱吗?”

    “无论如何。”

    “你的那些弟弟们。”朱元璋看着朱标。

    “你的那些叔叔们。”朱元璋又看着朱应。

    “往后无论如何惩戒,留他们的性命。”朱元璋带着几分恳切的语气。

    此刻。

    他没有去强行下旨做什么。

    已经活到了这种年龄了,朱元璋更是深切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哪怕今日自己下达了圣旨,未来在朱标父子手中仍是会被推翻的。

    如若未来自己那些儿子们犯了禁令,他不在了,至少他能够护住他们的性命吧。

    “儿子答应父皇。”朱标缓缓开口道。

    “如若未来真的让臣成了皇帝,臣也可以答应,但前提也是他们不要做出什么天怒人怨之事来。”朱应也是缓缓开口。

    说到底。

    面对朱元璋。

    朱应自然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底气的。

    这也是面对他的根本。

    并不势弱。

    如若自己不在大明,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开国。

    如今成了大明的皇长孙,无非就是走了一波捷径罢了。

    “好,好。”

    得到儿孙的点头,朱元璋也是放心了下来:“留他们的性命,这就足够了。”

    “此番将他们召入应天,咱会好好给他们说的,如若他们日后真的犯了禁,咱也不会饶了他们。”

    今日说出这话。

    显然也是朱元璋认真对待此事了。

    正如朱应所言。

    他以前是在元庭暴政之下活不下去才造反的,他也不想自己的子孙未来也成为了那暴政的一环。

    那样,他朱家的下场也绝对不会好。

    “雄英。”

    “今日既然已经说到了你的这些叔叔们。”

    “你觉得咱分封藩王镇守天下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

    不同于朱标是在应天多年,未曾真正深入民间,朱应可是真正在民间长大的,所看到的,也是他眼睛里看到的,而非别人让他们看到的。

    听到此话。

    朱应略带沉思之色。

    想了想。

    最终说出了一句话。

    “分封藩王,霍乱之本。”朱应说出了一句。

    此话落。

    朱元璋脸色大变。

    一旁的朱标也是如此,担心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但朱应根本没有任何惧怕,十分镇定的站着,平静看着。

    也正在朱元璋平复下来,要开口询问的时候。

    “启奏皇上。”

    “刑部尚书沈溍在殿外求见。”

    云奇的声音在殿外传了进来。

    闻声。

    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问出来。

    沈溍求见,必然是处决吕家,还有沈家之事彻底有了定论了。

    “宣。”朱元璋沉声道。

    应声。

    沈溍一身官袍,手持了两封奏报,缓步走入了文渊阁大殿内。

    “臣,参见皇上。”

    “参见太子。”

    “参见虞怀王。”

    沈溍入殿后,立刻躬身行礼。

    看着朱元璋祖孙三人都在此,他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

    “免礼。”朱元璋一抬手。

    “启奏皇上。”

    “历经数月时间,沈家全族皆已拿下,关入牢狱之中。”

    “如今科举已毕,臣特来请皇上定下处决沈家之期。”

    “除此外。”

    “吕家九族也已经全部拿下,经户部一同筛查,无漏网之鱼,已可处置。”

    “故而。”

    “臣请皇上定夺。”沈溍恭敬对着朱元璋启奏道。

    闻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还是将目光看向了朱应:“雄英,这个日子,你来定。”

    “沈家之罪,在于谋害于你。”

    “吕家之罪,不仅是谋害你,更是意图颠覆皇权。”

    朱元璋话音都透出了冷意。

    “择日不如撞日。”

    “就明日。”朱应不假思索的说道。

    “咱孙子的话,你听到了?”朱元璋立刻看向了沈溍。

    “臣领旨。”

    沈溍恭敬应道,然后将两封奏报呈奏:“请皇上盖印。”

    话语间。

    云奇立刻走上前,恭敬的将两封刑部的公文呈奏御案上。

    朱元璋也没有多想,当即就拿起了大印,对着公文上一盖,并且提起笔写下了一句话:“明日,尽诛!”

    在如今的大明。

    事关死刑犯都需要经过刑部上呈朱元璋的,更何况是这种诛灭全族,九族的大罪。

    这必须是有朱元璋的准予的。

    “明日行刑。”

    “还需都督府调派军队护持,否则刑部的衙役无法维持。”沈溍又恭敬道。

    “咱会下旨让兵部配合。”

    “除此外。”

    “此次监斩主管由虞怀王还有允熥去执行。”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臣领旨。”沈溍恭敬领旨道。

    “好了,去安排吧。”朱元璋点了点头,摆了摆手,不再多言。

    沈溍自然也是恭敬退了下去。

    “标儿。”

    “明日你要不要去刑场一看?”朱元璋转头看向了朱标。

    “有雄英去就足够了。”朱标说道。

    “也是。”朱元璋点了点头。

    ……

    虞怀王府!

    自皇宫归来,朱应也在细细所想。

    每想到了一处。

    便在桌子上的白纸上写下一句。

    不知不觉之中。

    这一张白纸也已经被朱应写满了。

    如果仔细看着白纸上。

    可以看到。

    第一个就是分封藩王之祸。

    削藩,夺藩王特权,夺藩王兵权,夺藩王政权,夺藩王合法买卖田地之权,夺藩王不征税之权。

    而第二个。

    田地佃租,田地不允许买卖,摊丁入亩。

    第三个。

    修驰道,让驰道遍天下。

    第四个。

    科举增项,有所长者,皆可通过科举考校,广纳天下人材。

    第五个。

    夺进士买卖田地合法之权,夺进士免税之权。

    而第六个。

    便是朝廷供养藩王饷银,宗室供养。

    第七个,海禁……

    第八个,八股取士……

    第九个,户籍……

    这一张纸上,便是朱应所想到的,如今大明帝国内所面临的诸多弊端。

    无论哪一件事说出去都必然是影响深远,引起举国震动的,但,如今朱应既然写出来了,就代表着他的意图,未来一定是要将这些都为之改写的。

    正所谓。

    想要走上真正一统世界的科技强国,而非居于一隅之地。

    这些都必须迎来真正的改革。

    唯有如此。

    才能够让朱应获得一个真正的帝国,一统世界的帝国。

    “相比于直接在外建立一个国度,虽然承继大明可以免了这一步,但似乎也并不是太好。”

    “我这个好爷爷可是让大明有着不少的弊端啊,真的要整起来,必然会引起举国震动。”

    “看来,还是要先一步步来做。”

    “首先就拿那些叔叔们开刀,趁着老朱还在,趁着他的威势还在,必须要借助他的势才能真正完成改革。”朱应暗暗想到。

    自己的这些叔叔们。

    坐镇一方的藩王。

    老二,老三。

    残暴无道。

    老四,虽然表面上很好,实则心底已经有了野心。

    至于其他的。

    同样也是有不少的弊端,但没有那么明显,毕竟朱应也没有真正刻意在历史上了解这些藩王,总之,有好的,也有坏的。

    但。

    只要持之以恒的下去,对他们不加以约束,必然是大祸端的。

    看着这纸上写下来的弊端,哪怕是朱应自己写的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还只是他初想之下的,还有很多未曾细想的弊端。

    “一步步来吧。”

    “反正看老朱他们的态度,如果他们不改,那就姑且让他们先烂着,等以后我接下了那就是血洗了。”朱应暗想着。

    反正。

    找机会与老朱还有朱标谈一谈。

    后续就再看。

    毕竟论手段,朱应有。

    论实力,朱应也有。

    老朱在,那可以凭他的威势去解决,能够减少很多流血,可如若老朱不同意,那就只有在未来朱应亲手来做了,那必然是血洗无数了。

    不过为了塑造一个强大的大明帝国,让朱应能够向着世界扩张的帝国,必须要经过改革,经过这些举措才行。

    正在这时候。

    “王爷。”

    “好消息。”

    刘磊人还没有到,声音就传了过来。

    朱应将桌子上的纸收入了储物空间,然后看向了殿门口。

    只见刘磊带着肖汉快步走来,两人手上都捧着一个盒子。

    “咋咋呼呼的干什么?”

    看着两人这样子,朱应没好气的骂道。

    “王爷。”

    “工匠们出东西了。”

    “你快看。”

    刘磊捧着盒子就来到了朱应面前,肖汉也是一样。

    将两个盒子放在了桌子上后,两人都是直接打开了。

    第一个盒子。

    映入眼中。

    则是几个完全透明的玻璃杯,玻璃碗。

    在这个时代,大明根本没有玻璃的存在,但是在海外已经出现了。

    只不过。

    或许海外也没有此刻朱应面前的玻璃这样剔透明亮。

    看到后。

    朱应眼前一亮:“终于做出来了?”

    “回王爷。”

    “已经完全掌握了做此【玻璃】的工艺了,匠人们也完全可以互相调配好。”

    “现在彻底成型了。”刘磊也是激动的说道。

    而朱应目光移动到了第二个盒子,更是眼前一亮。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