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六十五章 川岛芳子的消息
-  第六十五章 川岛芳子的消息
-     孙希开车,宋应阁坐在后排,路过花牌楼的白鹿书店时,用余光看见书店外挂着一个小木牌,牌子上写着“今日到货”四个字,这是老赵要求见面的信号。
 
 宋应阁心安了些,这说明老赵安全返回了书店。
 
 到了天印巷,孙希背着宋应阁进了小院。
 
 宋应阁从保险柜里拿出三千元递给孙希,“按理说,两千元应该是够了,但稳妥起见,我给你三千。”
 
 孙希没有犹豫,接过了钱,“组长,事要是不成,这钱我还给您。要是成了,钱我就不还了。”
 
 这话听起来拗口,但宋应阁明白孙希的意思。
 
 事成了,钱不还,以后情报三、四组就是一家,孙希还以宋应阁马首是瞻。
 
 “记住。特务处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处座。”宋应阁提点道。
 
 孙希不是傻子,很快反应过来,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
 
 搞小团体可以,但前提是忠于处座,至少面子上必须是。
 
 “还有,这事不管成不成,钱都要给魏科长留下,目光要放长远些。”宋应阁叮嘱道。
 
 “谢组长提点。”孙希愈发恭敬。
 
 “走吧,回特务处。你去找魏科长,我去面见处座。”
 
 “组长,你的身体……”见宋应阁拖着病体还在为自己操劳,孙希心中忽然明白古人为何会说“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了。
 
 一如曾经的许钟。
 
 到了曹都巷,宋应阁在孙希的搀扶下,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进了戴笠办公室。
 
 “处座,卑职办事不利,特来请罪。”宋应阁低着头,勉强站直身子,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
 
 古有廉颇负荆请罪,今有宋应阁负伤请罪。
 
 宋应阁是懂卖惨的。
 
 无论如何说,码头的行动最先是由宋应阁负责的。
 
 虽说后来的纰漏是郑国恩惹出来的。
 
 但难保戴笠心中不会迁怒宋应阁。
 
 “你跑出来做什么?”
 
 事实上,戴笠的确对宋应阁颇有微词,但见其如此模样,心中怒气尽散。
 
 “卑职听闻郑国恩一事,深感自责。若非卑职无用,又怎么会惹得蒋校长生气,连累处座。”
 
 “胡闹!此事与你何干?快回医院好好休养。”
 
 宋应阁掩面痛哭,膝盖一软,就要跪下,“处座宽厚待下,卑职无以为报,唯有这条性命。”
 
 戴笠走上前,一把搀住宋应阁,开玩笑道:“等着过年再跪,现在跪,可没有压岁钱。”
 
 “处座再造之恩,如同父母。跪处座,是应该的。”
 
 “且坐下说吧。”
 
 两人坐下后,宋应阁道:“属下身体抱恙,四组工作无人主持,恐耽误处座大事。属下提议,在四组提拔一人任副组长,代为主持。”
 
 “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属下惶恐,全凭处座做主。”
 
 “且说来听听。”
 
 “是。”宋应阁斟酌一番,开口道:
 
 “新人之中,张柯、叶佑二人表现不错,但资历尚浅,不能服众。
 
 老人之中,刘大志为人机敏,办事周到,可堪一用。
 
 孙希此人勤恳忠厚,生性谨慎,可堪大用。”
 
 戴笠似笑非笑地看着宋应阁,“我看你不只是来请罪的吧?”
 
 宋应阁这点小心思是瞒不过戴笠的,而且也不必瞒。
 
 真的无欲无求了,又何必来特务处呢?
 
 就算来了,这种人戴笠敢用吗?
 
 “处座慧眼如炬,应阁确实是受人所托,但亦想为处座举荐人才。”
 
 宋应阁主打一个真诚。
 
 戴笠闻言,并未生气。
 
 谁都想往上爬,只要对他忠心且威胁不到他的位置,他还是有容人之量的。
 
 “情报三组组长具体人选,我还需听一下魏科长的建议。”戴笠道。
 
 魏斯毕竟是情报科的科长,也是戴笠亲信。
 
 他的感受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宋应阁闻言,知道此事已经成了大半。
 
 果然,到了第二日,孙希就兴冲冲的到了医院报喜。
 
 “那我可就提前恭喜你了,孙组长。”宋应阁调侃道。
 
 孙希嘴笨,半晌才憋出来一句,“组长莫笑我,若非有组长在,我又算什么?”
 
 在特务处,孙希算是老人了。
 
 但为人木讷,嘴也笨,平日里都是默默无闻。
 
 以他这种性格,若非宋应阁拉他一把,只怕还没等来升职,或许就在执行某个任务时,一命呜呼了。
 
 宋应阁看重的就是孙希身上那股负责的劲。
 
 做事一丝不苟,只要有命令,即便他不理解,也会不打折扣的执行到底。
 
 当初在追查许钟一案时,对还是新人的宋应阁,孙希亦全力配合,从未为难。
 
 “行了,趁着人还没去三组,发挥一下余热,把董阳给我盯死了。”
 
 宋应阁三言两语将孙希给打发走了。
 
 ……
 
 五日后,宋应阁身体完全恢复,在医生的惊叹声中,办理了出院。
 
 出了医院,坐上车,宋应阁道:“孙组长,以后多多关照啊。”
 
 两日前,孙希就调任情报三组副组长,暂代三组事务。
 
 孙希面对宋应阁的调侃,不知如何回答,便转移话题道:“董阳确实和一神秘男子暗中往来。但那名男子的反跟踪能力很强,我怕被发现,没能跟到最后。”
 
 “反跟踪能力强,恰恰说明他就是我们同行。”
 
 孙希的业务能力在特务处算是一流了,却连人都跟不住。
 
 那名男子的能力,可见一斑。
 
 “说不定,这是一条大鱼。”
 
 回到曹都巷,宋应阁先是向戴笠报了个平安。
 
 而后回到了审讯室。
 
 梁雪被关了这么久,肯定早就疯了。
 
 不知道有没有爆什么情报出来。
 
 “宋组长,您出院了?”沈炜看到宋应阁后,很是热情。
 
 “劳您挂心了。梁雪情况怎么样?”
 
 “疯了呗。我把监听记录拿给您。”
 
 片刻后,沈炜抱着一大摞纸,走了过来。
 
 宋应阁掏出五十元,递给沈炜,“兄弟们,辛苦了,这点钱拿去吃点好的补补。”
 
 “宋组长,这太多了。”沈炜连忙推辞。
 
 下馆子,都点大鱼大肉,也吃不了几块钱。
 
 余下的钱,四个人还能分十多块。
 
 宋应阁摆了摆手,便拿起了监听记录看了起来。
 
 “哟,还真爆了金色情报。”
 
 果然疯了的日谍,才是好日谍。
 
 “真不敢相信,我竟然在招待所见到了您。老师,您知道我很想您吗?”
 
 “情报价值:金色。有较大价值。”
 
 师生恋?
 
 这很难评……
 
 分析一下这条情报。
 
 梁雪口中的老师,应该在日谍训练学校中担任教官之类的人。
 
 其年龄应比梁雪大上不少。
 
 至少三十岁以上。
 
 至于性别,大概率是男性。
 
 但以梁雪变态的性格,亦不排除其是女性的可能。
 
 招待所指的应是汤山温泉招待所,这个地方,不对民间开放,只有军政高官才能进入。
 
 梁雪老师是军政高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概率极低。
 
 其进入汤山温泉招待所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受某位高官的邀请,随高官一同进入。
 
 如此一来,目标的信息就明确了不少。
 
 男或者女,三十岁以上的年纪,曾陪同某位高官进入过汤山温泉招待所。
 
 只不过靠着这些信息,想找出梁雪老师,还是难如登天。
 
 其余的监听记录,又并无金色情报。
 
 无奈之下,宋应阁只得唤来秦颂。
 
 秦颂这段时日,被好吃好喝的供着,胖了不少。
 
 “在培训学校,梁雪和哪位老师关系好?”
 
 “只要你把丰田千代抓过来,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你。”
 
 “你不告诉我信息,我怎么抓丰田千代?”
 
 “那我不管。”秦颂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一时间,宋应阁还真拿起没有办法。
 
 打没用,骂更没用。
 
 宋应阁眼珠子一转,开口道:“想要一张柳月贞的相片吗?”
 
 柳月贞当初被捕后,需拍照留档的,相片就在档案室。
 
 秦颂果然意动,但犹豫一番后,还是拒绝了。
 
 “柳月贞死后,尸体就被扔在荒野。
 
 如果你愿意合作,我可以命人为其修坟,并允许你去祭拜一次。
 
 但只限于修坟,立碑却是不行。”宋应阁继续加码。
 
 秦颂盯着宋应阁,“你保证?”
 
 “童叟无欺。”
 
 人只要有欲望,就能被控制。
 
 “我曾听柳月贞说过,梁雪最崇拜3号教官,两人关系最为亲近。”
 
 “3号教官,是男是女?”
 
 “我不知道。”
 
 “你没见过3号教官?”
 
 “见过。但3号教官似乎有两面。穿上男装便是男人,换上女装便是女人。”
 
 “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吗?”宋应阁问。
 
 “当然记得。”
 
 “你说我画。”宋应阁拿来纸笔。
 
 随着秦颂的描述,三号教官的样子在宋应阁笔下慢慢显露了出来。
 
 “嗯?”看着纸上的画像,宋应阁觉得似曾见过。
 
 “这不就是川岛芳子吗?”
 
 宋应阁想起前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搜索过川岛芳子的相片。
 
 “还真是一条大鱼。”
 
 只是不知梁雪是何时在汤山温泉招待所见过川岛芳子的。
 
 若是近日,宋应阁有信心将其抓起来。
 
 事不宜迟。
 
 宋应阁回到情报四组。
 
 “叶佑、古强你俩人立刻去一趟汤山温泉招待所。”
 
 “组长,什么任务。”还没独自办过案的叶佑,显得很兴奋。
 
 宋应阁将川岛芳子的画像交给叶佑二人,“去招待所打听一下这个人。”
 
 “是,组长。立刻去办。”
 
 俩人拿着画像,欢天喜地的走了。
 
 宋应阁将目光投向张柯,“肖威那边情况如何?”
 
 “前两日,肖威又去了一趟鱼市街菜市。
 
 我看见他和一小贩攀谈了几句,具体聊天内容不得而知。”
 
 张柯干劲十足。
 
 孙希能升任三组副组长,特务处的人都知道背后是宋应阁在使力。
 
 这也说明宋应阁不是那种打压下属的人。
 
 跟着这种领导干事才有盼头。
 
 “一次是偶然,两次必然有猫腻。虽不知道菜市街有什么值得日谍觊觎的,但查出来就知道了。”
 
 “是,组长。”
 
 “那个小贩查出问题了吗?”
 
 “小贩是金陵本地人,亲属关系明确,做不了假。资金状况也很符合他的职业。暂时没查出来问题。”
 
 “行,四组人手若是不够,就去找孙组长借,把人都撒到菜市街去。”
 
 “是。对了,孙组长升职后,一直没吃酒庆祝,他说要等您出院。您看,我今晚是不是安排一下?”
 
 “明晚吧,我刚出院,歇一天。”
 
 “是属下考虑不周。”张柯满脸羞愧。
 
 “不碍事,忙去吧。”
 
 把情报四组的人都安排出去后,宋应阁躲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很快到了下班时间。
 
 宋应阁先是回到家中,睡到十点多,等到万物寂静之时,来到了白鹿书店。
 
 “庐山同志,你没事可真是太好了。”老赵再次见到宋应阁,很是激动。
 
 “差点人就没了。”宋应阁现在回忆起来,一阵后怕。
 
 “能活着就是好事,只是可惜有三名同志牺牲。”
 
 宋应阁闻言,神情也黯淡了几分。
 
 “庐山同志,你将那天码头的情况详细和我汇报一下,若有遗漏之处,或许还能弥补。”
 
 宋应阁将那天的情况汇报之后,老赵皱眉道:“你是说,震东堂的那俩人极有可能猜到了你的身份?”
 
 “至少刘传书能猜到。”
 
 “这俩人是个隐患。”
 
 “杀?”
 
 老赵瞪了宋应阁一眼,“你才在特务处待多久,杀性变得这么重?”
 
 “既然不能杀,那你说该怎么办?”宋应阁双手一摊。
 
 老赵一筹莫展,“明日你且去试试俩人态度,我与组织商讨一下,然后再做决断。”
 
 “西北来的同志,可还安好?”
 
 “我虽不知西北来的是哪些同志,不过人已确定安全了。”
 
 宋应阁可是知晓万睦等人身份的,那一日,就算拼着这条命不要,万睦也是要救的。
 
 “那就好,我这两枪可没白挨。”
 
 老赵心中感动,他知道若非有宋应阁在,他们这些人,一个都逃不脱。
 
 “放心吧,档案上会记下你的功劳的。”
 
 “我要的可不是功劳,而是国泰民安。”
 
 “不错,几日不见,思想格局提升不少。”老赵夸赞了一句,又搓了搓手,问道:“第二笔经费什么时候能到?”
 
 “老赵,你这思想格局可低了啊。”
 
 “筹集经费嘛,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