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国术!大宗师-> 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陈大人,总算是见到你了!”

    “皇上已经下密旨,让你率领大军进京,大乾王朝,惟有你才能力挽狂澜,拯救大乾王朝的江山。”

    陈杰听闻‘皇上驾崩’后,心里猛然一惊。

    接下来,

    他赶紧散会,来到沧州府的衙门。

    没想到等候的一行人中,一位老者走了出来,看到陈杰后,感慨的说了一声。

    陈杰闻言一怔,抬头打量了对方一眼。

    元崇!

    大乾王朝军情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徐士昌的心腹之一。

    不,应该说是六王爷的心腹,也是皇帝李铮最信任的人之一。

    啥情况?

    不是说‘皇上驾崩’了吗,怎么又下密旨了?

    原来刚才亲卫队员禀报,说京城的人到了河北沧州府,想要求见陈杰和方志渊将军。

    由于是开会时间,陈杰可是特别交代过,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见。

    没想到最后元崇这家伙,为了见自己,竟然说出‘皇帝驾崩’。

    他就不怕被砍脑袋吗?

    说实话,陈杰心里感觉有些奇怪。

    大乾王朝的军情处,倒是情报很准确,神通广大。

    自己才刚离开大沽口要塞,来到了河北沧州。

    没想到元崇竟然直接带人,来到了沧州府衙找自己。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元崇可是军情处的负责人,大乾王朝的情报系统,现在虽然比不上西门堂的‘潜部’。

    但是想要调查自己的行踪,并不困难。

    不过,

    双方见面第一句话,让陈杰感到一头雾水。

    皇帝李铮到底有没有驾崩?

    正常情况下,如果皇上驾崩,先不说李凌月会传出大内的消息,哪怕西门堂的潜部,肯定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在大乾王朝的京城,潜部可是有不少人。

    这时。

    旁边有人走过来说道:“元大人,请勿担忧,京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有什么事情,你慢慢说,既然已经见到了陈总督,事情一定能解决,皇上真的已经驾崩了吗?”

    听到旁人这么一说,元崇顿时心里一惊。

    他此刻明白过来,自己刚才为了迫切求见陈杰,说‘皇上驾崩’,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

    皇上快要不行了,这是事实。

    按照御医的说法,皇上最多还能坚持十天时间。

    陈杰看了一眼跟随元崇一起来的人,发现有一位熟人,竟然是朝廷近卫军千总陆猛,令狐千年的弟子。

    在陈杰的身边,方志渊一脸懵逼,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在宁王李牧率领五十万大军从朔州出发,直取居庸关之后。

    皇帝李铮感到忧心忡忡,旧疾复发,赶紧召集众官员商议对策。

    首先是国师冯国宣提议让皇帝李铮,迁都到金陵。

    因为金陵曾经是关麒麟的大军镇守,紧接着又是西门堂驻守。

    这两个大势力都是拥护皇室的,不会与皇室为敌。

    所以,

    迁都到金陵乃上策。

    不过,

    这个计划被皇帝李铮当场否决。

    接下来的时间,皇帝李铮麾下的派系各级官员,都纷纷站出来,提议迁都金陵。

    说是迁都,其实就是逃亡。

    宁王李牧都已经快要打进京城来了,不逃亡怎么办?

    以京城的禁卫军防守兵力,挡不住宁王李牧的五十万大军。

    不过迁都计划,遭到了宁国公和鲁国公的强烈反对。

    大乾王朝的京都屹立上千年,怎么能说迁就迁?

    一旦迁都,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无法反驳。

    既然不迁都到金陵,那么就只能调集关麒麟和西门堂的大军,进京勤王。

    可是众多大臣,一阵商议过后,扯皮开始上演。

    什么关麒麟现在山海关要拖住东洋人的军队,根本就走不开。

    然后西门堂又占据了大乾王朝东面的一整条防线,万一进京后有什么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商议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结果。

    最后皇帝李铮终于忍不住了,下令拍板,让关麒麟进京。

    可是,

    关麒麟却没有执行皇帝李铮的命令,而是派人通知皇帝李铮,说山海关战事吃紧。

    一旦山海关失守,东洋军队将长驱直入,根本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情况的确如此。

    关麒麟的五十万大军,被东洋人的三十万大军咬住了。

    并且从西边方向合围的八万东洋军队,对关麒麟的大军形成了合围。

    关麒麟根本就走不开,无法率领大军入京。

    虽然皇帝李铮对关麒麟的抗命,感到有些不爽。

    但是,

    最后他还是想通了,觉得关麒麟的大军,的确不能动。

    否则大乾王朝的京城被东洋人占领的话,生灵涂炭。

    但京城离山海关很近,急行军也就几天的路程。

    山东方面想要调集大军,必须要从松江府,浙东,苏南调兵,时间上来不及。

    上次皇帝李铮下旨,只是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天津卫的大沽口要塞。

    现在让西门堂继续调兵的话,只怕等到西门堂的大军到了京城,整个京城也差不多沦陷了。

    元崇为了替皇帝李铮分忧,主动请缨,要亲自前往天津大沽口要塞找到陈杰,说明具体的情况。

    如果能让西门堂立即出兵,就算‘皇上驾崩’的理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帝李铮可是对元崇下了密旨,说自己的大限快到了,随时都可能死。

    所以,

    让元崇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陈杰出兵,将当前调集的五万大军,进入京城。

    时间不等人!

    虽然李铮对陈杰一直保持忌惮。

    但是宁王李牧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居庸关。

    他不得不放下一切顾虑,更倾向于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进京护驾。

    于是,

    他特意发出密旨,让元崇出京亲自走一趟。

    另外,

    李铮也知道事情紧急,不再通知任何人,直接下旨。

    一边是稳住关麒麟,让关麒麟暂时停下与东洋人的激战,稳住局势。

    另外一道圣旨,就是让陈杰将大沽口要塞驻扎的所有兵力,进京护驾。

    并且加封陈杰为鲁南王,挂大乾帅印,统领全军!

    大乾帅印,这可是大乾兵部最高的级别。

    虽然西门堂从来都不隶属于兵部,但是现在,皇帝李铮将大乾兵部,直接划给陈杰来领衔。

    大手笔!

    不得不说,皇帝李铮眼看自己的江山快要倒了,孤注一掷,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陈杰的身上。

    元崇首先去了一趟关麒麟处,看到山海关的战事越来越紧张。

    他心里很清楚,大乾的局势要崩了。

    于是,

    他立马赶到了大沽口要塞,想要将密旨交给陈杰。

    但是,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陈杰不在大沽口要塞,竟然带着西门堂的三万大军,直奔河北沧州府。

    于是,

    元崇心急如焚,只能一路赶来,从大沽口要塞快马加鞭的来到河北沧州。

    可惜的是,陈杰刚好在开会,任何人都不见。

    于是元崇没有办法,还以为陈杰不想管京城沦陷的事情。

    他心急之下,干脆喊出‘皇上驾崩’的事情,目的是让陈杰见自己。

    听完元崇的一番话后。

    陈杰和旁边的方志渊无奈摇头笑了起来。

    京城的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了,看来皇帝李铮是真急了。

    虽然他还没有死,但想来离死不远。

    陈杰自然清楚皇帝李铮的身体情况,上次在大佛寺,皇帝李铮遭遇刺杀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他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再怎么说,皇帝李铮也是自己的岳父,既然暂时还没有死,怎么也得去京城见一面。

    “元大人,放心吧,身为大乾王朝的子民,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我马上率军北上进京。”

    “不过进京乃大事,不可着急,还需要再计划一番。”

    “你先休息一下,接下来,我们再商议,如何进京护驾。”

    陈杰想着尽快通知李凌月一声。

    自从上次她离开山东青州回京后,就一直和八妹留在京城。

    其实,

    西门堂在西城区外驻扎了几千人马,一旦京城沦陷,以西城区驻扎的西门堂精锐,足够保护李凌月和八妹等人撤离。

    方志渊上前对着元崇说道:

    “元大人,出兵的事情不急在一时,先吃饭吧。”

    元崇这才反应过来,点头道:“行吧,密旨已经送到,我的任务完成了。”

    说完,

    他将朝廷密旨双手递给陈杰。

    反正他的任务,就是将密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陈杰的手中。

    至于陈杰接下来的计划,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陈杰打开皇帝李铮的密宗,仔细看了看后。

    他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一边,认真的考虑接下来率军入京的计划。

    按照陈杰之前的计划,他对大乾王朝的皇室死活,根本就不想搭理。

    皇帝李铮的猜忌心太重,总是想着势力之间的平衡。

    其实,

    当知道京城危机的时候,陈杰就已经计划率领大军北上,直接击溃西北宁王的大军。

    甚至他都愿意接管山海关,直接杀向东北,将东洋人彻底赶出东北。

    但是没想到这一切的计划,都被皇帝李铮给否决了。

    所以,

    陈杰虽然率领五万大军,来到了大沽口要塞。

    他的心里面是有气的,根本就没有考虑去阻挡西北宁王的大军。

    想要拯救腐朽的大乾王朝,必须要彻底打烂了,才好重组。

    这也是为何陈杰特意从大沽口要塞撤出了三万兵力,直接退守到河北沧州的原因之一。

    眼看着宁王李牧的五十万大军,以及东洋军队双面夹击。

    大乾京城铁定沦陷的时候。

    西门堂出兵的话,将要腹背受敌,同时还需要面对东洋八大舰队在沿海一带的袭扰。

    另外,

    东洋的另外三十万大军,很可能攻打山东,陈杰不能从山东继续调兵。

    甚至整个沿海一线的兵力,都不能轻易调动。

    不过最后,陈杰还是决定答应元崇,出兵京城。

    他并非是因为自己是驸马,就冲动的让西门堂陷入被动。

    他当然知道李凌月对自己的真心。

    但是,

    国家大事,绝非儿女情长那么简单。

    动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兵,整个大乾王朝的局势,就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陈杰刚开始的想法,是先将外部的危机解除,将东洋人彻底击溃,再来考虑内部问题。

    他没有想过去改变自己的计划,以西门堂惨重的代价,去拯救一个腐朽的王朝。

    如果按照皇室派系之间的这种斗争,能救一次,两次,难道要一直为他们保驾护航?

    不过,

    就是因为元崇的那句‘皇上驾崩’,让陈杰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如果皇帝李铮这个时候驾崩,紧接着宁王李牧占领京城,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皇帝。

    那么,

    在接下来的时间,西门堂的任何举动,就将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

    所以,

    李铮目前不能死!

    陈杰做事素来喜欢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他很少改变自己的计划。

    不过,

    陈杰也很清楚,计划没有变化快。

    再周密详细的计划,都必须要将变化考虑进去。

    所以,

    以前他不想进京,是想着让皇帝李铮迁都到金陵,不想进入京城,免得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皇帝李铮万一真的驾崩,以后想要逆转局势,难度非常大。

    西门堂出兵京城,只有两个字——大义!

    因为陈杰知道,宁王李牧这次杀入京城,是与东洋人合作。

    一旦被他得手的话,京城内将生灵涂炭。

    先不说各大世家的财富如何,整个大乾王朝的朝堂架构,将会被血洗。

    京城内积累的财富,最后更是会被东洋人给全部拿走。

    到最后,

    宁王李牧将成为东洋人掌控整个大乾王朝的傀儡帝王。

    西门堂绝对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天下午,

    陈杰召集西门堂所有精锐骨干,以及方志渊麾下的将领,召开会议,商议进京的事宜。

    他在桌上展开一张地图,沉声道:

    “各位,我们从沧州出发,前往京城的话,尚有四百里。”

    “就算明天出发,赶到京城的话,也最少都是五天之后。”

    “我们西门堂的精锐部队三万人,和大家五万人,一共八万兵力,急行军到京城的话,将疲惫不堪,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因此我决定兵分两路,你们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大沽口要塞。”

    “我们西门堂三万精锐,从保定北上,直接绕过京城,切断宁王李牧大军的后路。”

    其实,

    陈杰展开地图的时候,就已经拟定好了计划。

    宁王李牧的大军在三天之内,必将攻入京城。

    西门堂想要从河北沧州调兵支援,根本就来不及。

    所以,

    只能让大沽口要塞的两万人北上,与驻扎在京城西城区的几千人合兵,前往京城北面拖住宁王李牧的大军。

    不需要硬拼,只需要拖住就行。

    陈杰率领的三万大军,只要能绕过京城,就能全面夹击西北军。

    这里有一个空档期。

    就是宁王李牧一旦进京的话,肯定要分兵挡住关麒麟的大军回援。

    分兵之后,宁王李牧的西北军想要挡住陈杰的五万大军,简直痴人说梦。

    所以,

    时间紧迫,陈杰必须要赶在宁王李牧分兵合围之前,赶到京城。

    这是击溃西北军的最佳良机。

    否则的话,以后想要重新夺回京城,需要调集更多的军队,耗费相当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