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0621 风起

0621 风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裴元赞许的看着云不闲,一时感触良多。

    这么个人才,自己怎么就没有早点利用起来呢?

    虽说云不闲能够顺利的把这些事情办好,和他老子云唯霖在京中宗教界的深厚人脉有些关系,但是能如此条理清晰的把整个架构紧密的钳制在一起,还是让裴元刮目相看的。

    这时候,云不闲的优点都慢慢浮现在裴元心头了。

    程雷响虽然心思活泛,但是能力平平。陈头铁除了脑子不好使,也能力平平。陈心坚虽然成长很快,但是经历的事情不多,难免太过年轻气盛了些。

    只有这素来冷落的云不闲,竟然是个六边形的小强。

    特别是山西之行,虽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整个过程却很为云不闲很加分。

    因为他在高强度的对手面前,也体现了很可贵的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是在其他小弟身上还没得到验证的东西。

    这就让裴元想起一个人来。

    当年刘备夺下汉中之后,因为汉中位置险要,局面复杂,需要有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

    当时人人看好张飞,张飞也自信非他莫属。

    谁料刘备竟然慧眼识才,点出一个人来,那就是此时还平平无奇的魏延魏文长。

    刘备大会群臣,当众向魏延询问道,“若我用你为汉中太守,坚守北境,你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魏延回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掉了他。”

    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甚壮其言。

    其后,魏延果然在汉中太守的位置上做的很不错。

    想到此人,裴元不由对云不闲赞叹道,“不闲真乃吾之小文长也。”

    云不闲闻言大喜过望,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千户竟然称我为小云长,我这是要起飞啊!

    他也顾不上韩千户就在堂上了,直接感激涕零道,“属下愿为千户效死。”

    裴元赞许的看着他,对他说道,“天子想压这件事,但是幕后想要推动此事的人却未必会答应。”

    “现在时间紧张,我估摸着,最多有个三五日的工夫,这件事就要弄得人尽皆知了。”

    “你要尽快将那些抄经僧组织起来,然后找些钱庄的掌柜好好教一教。”

    寻常的钱庄,一般都是做高利贷和银、钱、钞兑换的生意。

    一些地方会馆的钱庄,业务比较宽泛,还能帮本乡人进行异地汇兑。

    裴元这些钱庄,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不放高利贷,只做钱钞的兑换业务。

    相对来说,就要简单很多了。

    无非是明确兑换比例,以及从中抽取一小笔佣金。

    白银需要检验成色,宝钞也需要辨别真假。

    这需要一点技术,但是难度不大。

    至于找些钱庄掌柜培训的事情,根本就难不倒一个锦衣卫。

    等云不闲信心满满的答应下来。

    裴元才放他去做事。

    裴元的目光在云不闲的身影离开后才收回。

    他半是下意识,半是自言自语的对旁边人道,“别看这些钱庄草台班子了一些,做好这次的事情,说不定能让整个大明都获得新生。”

    说完了,裴元才意识这会儿身边的是韩千户,不是那个不让裴元话落地上的陈心坚。

    裴元略觉尴尬,瞥了韩千户一眼。

    韩千户这会儿倒是已经从刚才的情绪中恢复了些,她听着裴元的话,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上次在阳谷相遇时的情景。

    那时候裴元也是似乎也是说着类似言辞。

    ——他说,他有重振大明的决心和信心,也敢赌上身家来做这件事。

    只不过那时候的裴元说话时,豪气干云,看上去很有魄力的样子。而现在下意识的言语,却带着不少的忧虑和彷徨。

    大约,男人总有这样的两面吧。

    这时萧通点完了银钞,上殿回禀,说是他们萧家的银钞已经交割完毕了。

    萧韺听了松了口气,他也懒得关心别的事情了。

    直接起身对裴元道,“那愚兄先回去尽管安排宝钞的事情。若是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可以让萧通去找我。”

    裴元也不知道身边的大美人怒气值还有多少,只是也不好再次强留了,只能目送萧大哥离去。

    萧韺一走,堂上就只剩下磨蹭着不动的李士实了。

    裴元知道着老家伙八成是有什么要说的,果然,李士实很快就向裴元示意左右。

    裴元便让那些锦衣卫们都退下。

    李士实犹豫了下,又看向韩千户。

    裴元也不提韩千户的官场身份,只道,“这是小弟的内人。”

    李士实恍然,笑道,“原来是弟妹。”

    裴元话刚说完,就感觉到脚面又是一痛。

    裴元想着刚才的事情,心道,真要是像刚才那样厮磨一番,再被踩一下也值啊。

    只是他贼心刚动,对裴元的色胆已经刮目相看的韩千户,竟然主动败退了。

    可惜啊……

    裴元心中惋惜着。

    李士实在得知堂上美人乃是裴元的内人后,便再也没顾忌了,主动道,“宁王那边我已经去信了,就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动静。贤弟这边,可别忘了留出老夫的那一份。”

    裴元笑道,“好说。”

    接着又提醒李士实道,“那大都宪也莫忘了,咱们当初达成这个共识的前提是什么。”

    李士实笑道,“当然不会忘,不就是把你的那些进士弄到都察院吗?”

    李士实之所以能这么硬气的回答,那也是因为裴元上次谈判时自限了前提的。

    于是李士实又为难的说道,“可是现在都察院并不缺人,就算缺人也是要优先从往届三甲进士中,挑选任事优异的。”

    “这件事,咱们当初可是说好的。老夫只管点头,把人弄进去的事情,那是你的活儿。”

    裴元现在不好说的太多,只道,“我心中有数。”

    李士实说完了转卖霸州军的事情,倒也没了旁事。

    他和裴元之间的交易也不是一次了,对裴元还是有些信任的。

    李士实不好留的太久,当即便要告辞。

    裴元唯恐那母老虎秋后算账,赶紧起身道,“那让小弟送送大都宪吧。”

    裴元偷偷瞥了韩千户一眼,见她敛眉看着手中一份卷宗,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似乎也没有立刻就要和他一决生死的样子。

    当下心中一喜,赶紧送了李士实出寺。

    韩千户等了好一会儿,没见裴元回来,忍不住轻哼了一声。

    却说陆訚和张锐领了任务,便纷纷回到各自衙门和自己的小弟谋划。

    陆訚叫来的是自己的党羽尹生和张忠,这两人听了此事,都不由大喜。

    张忠对二人说道,“这可是个天赐良机。前两年,不许用宝钞缴纳商税之后,宝钞的价值几乎等同一张废纸。”

    “如今这张废纸又能重新缴纳商税了,这里面的利益实在太大了。既然连陛下都动心了,咱们何不也掺和一手?”

    “这……”陆訚犹豫了起来。

    按理说这会儿应该全力完成朱厚照的任务了,可是张忠说的也不错,现在正好趁着东风赚上一笔的时候。

    关键是,陆訚自己也不干净,他手里已经提前攥了大笔宝钞了。

    这时候要是反对,等以后被小弟们知道了,只怕就得离心离德了。

    陆訚只得吩咐二人道,“你们少量买些也算不得什么,只是不要误了天子的事情。”

    两人都满口答应,回去就各自动员人手,替天子秘密收购宝钞。

    张锐回到东厂之后,立刻也找来人密议。

    只不过他密议的对象,乃是他弟弟张雄。

    张雄上次带着东厂精锐去江南征税,结果落得个铩羽而归。后来张雄怕这件事会影响到张锐夺取司礼监秉笔太监,因此选择瞒了下来。

    结果这一瞒报,恰好又搅到了张永案中,这让张锐花了好大的工夫才按下了此事。

    张雄听了张锐说起此事后,立刻也起了和张忠尹生相似的念头。

    特别是别看张锐已经贵为东厂提督了,但是他们张家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太好。

    张锐、张雄之前不过是在天津管理皇庄的管事太监。

    两人虽然贪了一些钱,但是天津的皇庄在勋贵外戚的争夺之下,本就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

    就算两人把每年的岁入都卖了,又能有几个钱。

    后来好不容易托关系被召了回来,又在御马监熬了一段时间的资历。

    好在东厂提督丘聚识趣,早早的主动让出了位置,这才让张锐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东厂厂公。

    张锐在担任东厂厂公之后,就接到了朱厚照给的任务,让他去江南征收商税。

    张锐想着,这也算是个肥差。

    朝廷的税银能不能征收回来不好说,但是东厂的人跑一趟肯定能大捞一笔的。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张锐便把这个活交给了自己的好弟弟张雄。

    只是没想到,这一次江南士绅的反应特别激烈,竟然直接攻击了张雄带去的东厂番子,让他们不但没拿到什么钱,还损失惨重。

    之前的时候,为了凑齐张永的罪证,避免夜长梦多,张锐只能忍痛自掏腰包花了一笔。后来张雄为了帮他哥哥谋求司礼监秉笔,为了刷政绩,又凑了一笔税款银子。

    这让他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底,越发显得捉襟见肘了。

    昨天向管家打听了自己的存银后,张督公难过的险些当场落泪。

    恨不得朝廷立刻就兴起大案,赶紧回回血。

    没想到,朝廷大案没赶上,居然赶上了这种天赐良机。

    两兄弟商议了一番。

    一致认为,这次炒作宝钞,乃是天子领投,又直接掌握内幕,甚至因为有天子在,关键时候还能金口玉言直接干预宝钞价格。

    这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于是两兄弟下定决心,掏出了最后的八百多两银子,准备押进去。

    随着陆訚和张忠的秘密收购有条不紊的开展,京中的各大钱庄几乎被扫荡一空。

    这倒不是两人吃了多少货,主要是宝钞已经很久没人问津了,各家都没有多少存货。

    见到居然有人在收宝钞,以一个很低廉的价格就把宝钞卖了出去。

    结果,没过多久,竟然又有人找上门来想要宝钞。

    经历了这么几次三番之后,那些钱庄的掌柜立刻意识到,一定是有什么他们掌控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于是他们赶紧让各大分号停止宝钞出兑,并且征调各地库存的宝钞入京。

    随着一家家钱庄、银号停止出兑,陆訚和张锐都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

    两人都是在宝钞上投了钱的,自然愿意看到宝钞的价格上涨。

    反正是花的内承运库的钱,有朱厚照这个冤大头顶着,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始让手下提高收购价。

    于是京中各大钱庄的掌柜们就看到了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一幕。

    在几乎没什么成交的情况下,大明宝钞的价格,迅速地从六十贯兑换一文钱,来到了十五贯兑换一文钱。

    那些钱庄的掌柜们赶紧一边通知自己的后台,一边赶紧催促征调各地的钱钞。

    太阳还没下山,不少豪势之家都注意到了银钞市场的异常。

    只是不少人也都不太理解,现在的宝钞几乎没有流通能力了,怎么忽然就上涨了?

    临近傍晚的时候,备受关注的京城银钞市场中,忽然涌现了一笔不小的抛盘。

    这笔不小的抛盘,直接被人稳稳的接住,不但没有把宝钞的行情砸下去,反倒让宝钞出现了小小的上涨。

    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都有些惊愕了。

    看样子,这可是个大盘子啊。

    随即,他们就注意到了宝钞市场的利润上涨。

    如果从底部开始算的话,只是一天时间宝钞的价格,就已经涨了四倍!

    虽说整个过程没有什么成交量,属于比较虚的价格,甚至一旦买盘消失,宝钞的价格随时会被打回原型。

    但是傍晚的那笔大单成交,还是给了他们一点的信心。

    这可是四倍的利润啊。

    既然有人在做盘子,那么,谨慎的观察,一点也不耽误他们趁机小赚一笔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