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0646 疑者互疑

0646 疑者互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裴元出门的时候很帅,出了门没两条街就赶紧下马,躲入一个事先布控好的小庙,开始变易服色。

    萧通和陆永以及其他亲兵也都跟进来,从马背上取出要更换的衣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百姓的装束。

    北京城的宵禁时间为从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大致是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半。

    时间一到,钟鼓楼敲响暮鼓,崇文门敲钟,其他八门听到动静则以敲击云牌回应。

    裴元的宴席开始的早,现在抢时间的话,完全可以在城门关闭前离开京城。

    裴元利索的更换完衣服,随后就从寺庙的另一个门出去,迅速的向城外而行。

    几个手下不敢怠慢,赶紧紧随其后。

    裴元刚带着一众手下出了朝阳门,就听到城内的暮鼓响起。

    几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朝阳门是前往通州的重要通道,而通州乃是大运河运送粮食的漕运终点。

    大运河除了运粮,本身允许漕工和往来官员夹带。

    一件事但凡有了灰色空间,黑色的也能公然横行了。

    因此,从通州到朝阳门这一段,就变得异常繁华。

    由大量的漕工、力工,往来的商人、官吏,形成的稠密的人群,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二次消费的市场。

    许许多多的仓库市肆、秦楼楚馆依附这些人群而生,供人休息的旅店客舍,更是修建的鳞次栉比。

    那些堆积如山的货物,吸引来了各地的商人,这些转运商人又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商业会馆。

    这些商业会馆又如同搭起的骨架,吸引着与漕运无关的商人们,也把其他商品运来碰碰运气。

    裴元等人赶到东郊外的一家店铺,从接应的锦衣卫那里取了马匹行囊,接着连夜便往通州赶。

    等到了通州,又换上了兵部急脚递的衣服,顺着驿路向南。

    裴元这次的行动,既要速战速决,又要避免走漏消息。

    因此行程拖沓的水驿,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考虑到沿途需要大量换马,单靠千户所自身的实力又完全支撑不起,就不得不利用好朝廷的马驿。

    为了抹掉行踪,裴元特意发派了数个调查邪教淫僧的任务,提前让一批心腹锦衣卫南下。

    这些锦衣卫会提前从马驿中借出马来,同时备好沿途消耗的食水,等裴元赶到时,为他进行补给。

    裴元赶了半夜的路,才到达良乡驿。

    接着裴元带人绕着驿站而走,顺着驿路往南里许,与这里的锦衣卫快速完成换马,并且将之前换掉的行头,丢给接应的锦衣卫处理。

    一直赶路到了日头高起,裴元才再次在涿鹿马驿附近找到接应的人手。

    裴元和几个亲兵快速的清洗后,短短的睡了一个多时辰,就不顾困倦骑上换好的马继续南下。

    就这样,裴元带着几个手下,几乎是连夜驱驰,往山东前进。

    好在,现在霸州贼虽然平定了,但是驿路上往来的军情,仍旧络绎不绝,裴元这一行人并不怎么惹人注意。

    主要原因是,随着霸州贼的平定,负责平定江西东乡贼的总制都御史陈金也有些着慌。

    为了尽快将拖延了许久的东乡贼平定,陈金组织了一支堪称超级乌合之众的队伍。

    他从两广调集了许多抢掠成性的土兵,又征调了军纪败坏湖广僧兵,还动用了许多汉跶武力,另外那些江西周边的土官土司,只要来平叛的,也都来者不拒。

    陈金已经向朝廷表了决心,将会在近期对东乡贼发动总攻。

    这场争先恐后、奸淫掳掠的平叛,很快就会发动。而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也为宁王占据江西叛乱,提供了广阔的群众基础。

    裴元一路上都在时刻关注着萧翀和陈心坚、陈头铁这两方的动向。

    萧翀到达德州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陈心坚和陈头铁则快速的横截在从德州到临清的路上。

    裴元相信,以陈心坚的决断能力,就算自己来不及赶过去,一旦萧翀赶往临清,他也会果断的对萧翀下手。

    与此同时,裴元也发现岑猛在跟着陈家兄弟行军了一段时间后,就转变了方向,顺着驿路向北而行。

    裴元又行了两日,等到人马都疲惫不堪了,才在德州城外遇到了北上的岑猛。

    岑猛见到裴元大喜,连忙向他回报南下以来的事情。

    自他接到裴元的命令,岑猛就马不停蹄的找到了兼任着济宁卫指挥使,在济宁整合兵马的陈头铁。

    随后陈头铁就带着罗教的那些心腹精兵去和在东昌府募兵的陈心坚汇合。

    陈心坚前往东昌府募兵的时候,就是带着任务南下的,他的兵马一直就在高唐州的左近活动。

    为了便于裴元及时了解状况,陈心坚又打发岑猛北上,前往右都御史萧翀临时驻扎的德州打听消息。

    裴元听了欣慰,连忙向岑猛问道,“那你可打听清楚了,萧翀为何停在德州没有南下?”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萧翀到了这里,勉强就算到了任务地点了。

    岑猛答道,“我听说萧翀留在德州,是为了召山东按察使金献民,以及按察使司的主要官员们前去相见。”

    “与此同时,也让出首举报的徐州左卫指挥使丁鸿携带证据,前往德州。”

    裴元目光微动,追问道,“没有传唤张凤吗?”

    岑猛回忆着自己掌握的情报,答道,“没有,好像是说右都御史要先掌握张凤贪赃枉法的证据,再将他一举拿下。”

    裴元闻言冷笑道,“看来,萧翀还是打算要保张凤。”

    岑猛听了有些不敢信,“应该不至于吧?我听说这次萧翀带来了十三道御史,还有两位六科给事中,完全就是办大案的架势。”

    裴元道,“山东这边举报的乃是大案、窝案,朝廷再怎么想装糊涂,也得按照大案、窝案的标准来办。”

    “就算杨廷和一系的人要保张凤,那明面上也得大张旗鼓一番,如此才能给出让朝野信服的结果。”

    这种东拉西扯,先从边边角角开始查案的手法,裴元可太熟悉了。

    先审审举报的人知道点什么,然后再让人去问问张凤,这些事儿好不好平。

    等到张凤把事情的手尾处理的干净,萧大钦差就该铁面无私的驾临临清,一条条的审问检举的内容。

    再接着就是受了委屈的好干部张凤据理力争,百姓们也为张青天打抱不平。

    接下来原告变被告。

    背刺同僚的小人丁鸿等辈受到当众申斥,其他人也拿出丁鸿违法乱纪的证据若干,萧大钦差还会表示将会秉明天子,惩恶扬善云云。

    说到底,终究是应了裴元的那个判断。

    真相是什么不重要,他杨廷和不能错。

    知道自己顺利的在德州堵住了萧翀,裴元在松了口气之余,也颇觉有些棘手。

    因为他这次的时间很赶,非常担心京城那边出什么变故。

    可若是萧翀一直缩在德州不动,那他的这次突袭,就失去了大半的作用。

    还是得设法逼迫萧翀动起来,至少得让他离开德州。

    裴元想了想,有了主意,于是对岑猛道,“立刻派些人手,去德州城里散布消息。就说正在临清督造漕船的张凤,听说朝廷派了御史来查他,已经从临清赶往东平去督建河道了。”

    岑猛没多少主意,生怕办错了事情。

    连忙小心的问道,“千户的意思是?”

    裴元道,“这次山东的弹劾上书很急,朝廷派人下来查案也很急。就算上面抢先派人私下来见张凤,但因为那时候大多事情还未敲定,很多事情都无法充分沟通。”

    “萧翀的这个搞法虽然有些猫腻,但是看着还是挺唬人的。”

    “张凤就算信任杨廷和,但是和下来查案的萧翀,未必就能有多少默契。”

    “同样的,萧翀又能相信张凤多少?”

    “只要咱们营造出张凤想逃的氛围,那么萧翀八成就会以为张凤误解了他的意思。”

    “那么不管是萧翀为了应对舆论的压力,还是避免张凤多做多错,都只能尽快赶往临清,与张凤亲自见面。”

    裴元细细一说,岑猛立刻道,“卑职懂了。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猜疑,诱使他们以为对方也在猜疑自己,从而打乱他们的步骤,然后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裴元赞道,“不错。”

    接着,又对岑猛补充道,“从德州去临清可以走水驿,萧翀这一路南下虽然没坐船,但保不准就会选择走水驿去临清。”

    “你去通知陈头铁,让他在河道里沉上几艘粮船,看看能不能起作用。”

    罗教在漕工中,扩散的十分迅猛。

    虽说大多数的实际掌控权,被一些地头蛇直接窃取,但是陈头铁也陆续安插一些自己的亲信人手。

    对陈头铁这个教主来说,在运河里弄沉几条船,不算什么难事。

    岑猛提醒道,“千户,运河上应对沉船的手段比较成熟,恐怕堵不了多久。”

    裴元对此则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没事,就算堵不住运河,也能吓吓他。”

    岑猛闻言嘿嘿一笑,表示明白。

    岑猛一面派人前去传信,一面继续让人盯着萧翀。

    裴元也带着手下在城外找了个野店,抓紧时间休息了下。

    等到裴元第二天一早睡醒,已经得知裴元赶到山东的陈心坚和陈头铁,都派来些人手,供裴元调遣。

    陈头铁也快速行动,让漕工中的手下,在运河上秘密弄沉了几艘粮船。

    裴元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一点一点的等着时间的流逝。

    当岑猛又一次进来向裴元汇报萧翀未动的消息时,裴元语气坚定的说道,“时间没那么多了,最多等到中午。”

    “如果直到中午,萧翀都没动身,那咱们就伪装身份冲进官驿,直接杀死萧翀。”

    陈家兄弟派来的人手已经足够,在仓促之下,进攻官驿的话,足以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将萧翀和跟随他的那些御史杀掉。

    杀掉萧翀,只是拉开山东变乱的帷幕而已。

    至于他是怎么死的,并不重要。

    岑猛听的凛然,但也没有惧色。

    他是最早追随裴元的锦衣卫亲兵之一,跟着裴元一路打过来,经历了朝廷和南方集团的明争暗斗,面对过霸州叛军潮水般的猛攻。

    裴元被梁次摅陷害的时候,是他去顺天府大牢里顶的锅。

    干掉张永的时候,他也在场。

    死去活来的次数多了,生生死死,也就那样。

    岑猛一边让人加紧准备,一边让人紧盯着萧翀那边的动静。

    临近中午的时候,岑猛急匆匆的赶到裴元房间,有些激动对裴元说道,“千户,萧翀动了。”

    裴元听了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强杀萧翀固然干脆,但是终究怕百密一疏,出现什么错漏。

    如果能把萧翀诱出德州城,那就稳妥多了。

    那样的话,陈心坚和陈头铁的伏兵也能派上用场。

    裴元盯着岑猛说道,“继续让人盯着,尽快和陈家兄弟取得联系。不管萧翀的仪仗今夜停留在哪里,我要他死。”

    萧通和陆永也感受到这肃杀气氛,在旁边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

    萧通还好些,有过伏击张永的经历,陆永可是第一次干这种活。

    而且一上来,就是对付的奉旨而来的朝廷右都御史。

    岑猛自然不敢大意。

    等到有了进一步的消息,连忙来对裴元回报,“千户,萧翀带着查案的人往平原县去了。看样子,今夜可能会留宿在平原县城。”

    裴元又问道,“他们有多少人手。”

    岑猛略紧张道,“有巡抚标兵五百多人,都是京营兵马。这些人战斗力不怎么样,但就是怕他们一打就跑。”

    “从这里到平原县一路广阔,也没有适合伏击的地形,就算加上陈家兄弟的人手,恐怕也做不到完全灭口。”

    裴元听了,果断道,“不用管其他人,那些京营的兵马跑就跑吧,咱们就杀萧翀和那些御史。”

    “我可是答应了那些好弟弟,要给他们弄个好前程的,不帮他们腾出位置怎么行?”

    岑猛闻言迟疑道,“要不要再等等,离德州远一些再下手,就怕有人会看出点什么。”

    裴元闻言哈哈一笑,更是得意,“还用他们看出点什么?咱们可以明目张胆的打着罗教的名义去杀他们。”

    说着,脸上露出了恶意的笑容,“上次的张永案,那些人已经用罗教的名义糊弄过一次天子了,你猜天子这次还会不会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