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744章 机会来了

第744章 机会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孙志伟躺在床上想到,当时乐视就是没有老板,就能自行管理公司。

    那些员工们没有早八晚六、没有迟到打卡,连上班的时候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摸鱼。

    因为他们除了基本的软件维护,几乎没有别的工作,堪称是养老级别的公司。

    现在一对比他的《西点物资回收公司》,他才发现回收公司这一块,似乎也没必要有什么CEO。

    因为回收公司的业务十分单一,就是拆拆拆,一块厂房拆完就去下一块厂房,可以预见三五年内公司都不会缺业务。

    孙志伟对他们也没有KPI要求,拆下来的废旧钢铁都不要求他们销售,只是堆积起来。

    公司的运转费用,只需要他每个月及时拨款就行了。

    这样想下来,他立时就觉得天地一宽,再也不纠结回收公司的管理问题。

    第二天,他集合了公司几个部门的管理层,把他的想法一说,几个部门管理都愣住了。

    可等他们仔细一琢磨,嘿,这个回收公司没有CEO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的手下都是自己管理,要个顶头上司能干什么?

    等他们想通了,孙志伟就让几个部门的主管共同组成了公司管理委员会。

    以后,回收公司的正常运作,就由他们这个管理委员会自行沟通。

    每月只需要上报预算到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拨款就行了。

    至于账目的问题,每年由集团公司财务过来核算一次就好了。

    于是,《西点物资回收公司》自此以后,就进入了没有CEO的自我管理模式。

    孙志伟觉得这个管理模式很有意思,还叮嘱他们记录好工作日志和会议记录。

    将来,他说不定可以从这种特殊的管理运营模式中,得到一点意外的收获。

    理顺了回收公司的事情后,他才想起后续的运输问题。

    克利夫兰港是一个内河港口,能停泊的船只吨位有限。

    想要快速高效的运输回收公司收集到的废旧钢铁,只能用内河船只转运到海运港口,再从海运港口用散装货轮转海运才行。

    从克利夫兰港位于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南岸,想要从这里进入大西洋有两条航道。

    一条是向北经过安大略湖,通过圣劳伦斯河进入加拿大,经魁北克进入北大西洋。

    另一条航道是向西经芝加哥,通过伊利运河进入密西西比河,再一路南下从路易斯安那州进入墨西哥湾。

    如果从航运线路来计算,走密西西比航道是比较划算的。

    只可惜通往密西西比河的关键航道,伊利运河的运载力有限。

    伊利运河水深才1米多,最多只能通过几十吨的平底驳船。

    用来驳船来运输回收公司产出的以万吨计的废旧钢铁,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所以,说是两条线路,其实他只能选择向北的航线。

    圣劳伦斯河是一条水量充沛的大型河流,水深最浅也有8米多,可通行3-5万吨的大型船舶。

    这个载重量就能满足运输废旧钢铁的运输要求了。

    考虑到以后多年都需要在圣劳伦斯河上运载回收的废铁,成立航运公司已经不得不提上日程。

    购买新船肯定是来不及的,现在最快的方法是收购一家航运公司,然后借鸡生蛋,这样才能快速拥有自己的航运能力。

    这家航运公司不仅要有能通过圣劳伦斯河的中型船舶,还要有超大吨位的海上散货船。

    这些信息,孙志伟并不了解,他只能返回纽约,将事情交待给黄明宇去调查。

    自从黄明宇接下了罗伯特集团后,孙志伟给予了百分百的信任,将所有的权利都下放到他手中。

    其后的几次行动,黄明宇都不负所托,每次都能完美的执行孙志伟的各种计划。

    如今集团公司对CBS的并购已经基本完成,是时候给他新的任务了。

    一周后,黄明宇向他汇报,找到了孙志伟想要的信息。

    孙志伟赶紧从家中赶到公司总部,听取黄明宇的汇报。

    这次他是准备收购一家航运公司,正好这几年有一个超大型的航运公司破产,正在进行债务重组。

    这个破产的公司就是小日子的三光汽船(Sanko Steamship)。

    三光汽船成立于1934年,从一开始只有几艘小船,一直到1973年利用第一次石油危机,成功的低价买入船只,一举扩张了数倍。

    到了1976年,三光汽船拥有的船舶总吨位已经达到了2463万吨,成为了小日子家最大的航运公司。

    可惜三光汽船也是倒霉,他刚刚发展到高峰就遇到了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第二次石油危机。

    有着上一次石油危机的经验,三光汽船依旧向上一次那样进行了一次豪赌,再度开启快速扩张模式。

    可惜,他低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持续时间。

    谁都没有料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居然从1978年持续到了1981年。

    这就导致三光汽船的大量船舶无利可图,三光汽船的大量资金不得不被填补到船队的无底洞中。

    直到1981年,三光汽船成为小日子亏损最大的企业。

    又坚持了三年后,到了1985年,三光汽船身负5200亿日元债务,只能申请破产重组。

    现在,三光汽船正处于破产重组的初期阶段,他们正在全球寻找买家,大量低价抛售船只。

    黄明宇在看到三光汽船的信息时,就立即意识到,这是集团组建航运公司的好机会。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三光汽船现在可是拥有数百艘货船,而且半数都是船龄不足10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购买的新船。

    随后,罗伯特集团就向三光汽船公司发去了电报,索要船只报价单。

    三光汽船现在正在到处寻找买家,对电报的回复极为迅速。

    不到48小时,集团总部就收到了三光汽船传真过来的报价单。

    因为这次组建航运船队主要是为了运输废旧钢铁,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能在圣劳伦斯河上航行的中型散货船,吨位在3-5万吨之间。

    孙志伟第一时间拿到了报价单,他看到上面的出售价格果然十分便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