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四十四章 壮志病来消欲尽

第一百四十四章 壮志病来消欲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当陈州军全军拔营向东时,已经是七月十八日了。

    而此时,陆游也跟着陈州军的千余先头兵马赶到了蒙城之下。

    直到驻马之时,陆游方才察觉到手心有些疼痛,低头一看,却发现一路上死死握着牛皮马缰,双手都被割出血来。

    但陆游却是毫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甩手,就跳下战马,急匆匆的向汉字大旗之下的帅帐处奔去。

    虽然如今陆游几乎是心丧若死,却还是抱有微弱的一丝希望。

    万一魏胜只是重伤,百里传讯出了岔子呢?

    万一这只是某种稀奇古怪的计谋呢?

    万一是传令军使来路上不小心跌破了脑袋,彻底疯掉之后胡乱篡改了军情呢?

    然而当陆游踉跄着冲进帅帐中,看到浑身缟素的刘淮与魏昌兄弟二人,立即万念俱灰,几乎是站都站不稳了。

    辛弃疾连忙上前将其扶到座位上。

    陆游没有哭泣,甚至表情都已经彻底瘫痪下来,只是犹如痴傻了一般,呆呆的看着刘淮。

    刘淮却也令人意外的没有言语,也只是目光平静的看着陆游。

    二人目光交汇,竟然俱是一时无言。

    真的是无话可说。

    陆游此番南下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能拉住宋国,不计一切代价要保住魏胜吗?

    可如今魏胜战死了,而且是宋国援军未至的情况下战死的,陆游还能说什么呢?

    同样,刘淮也终究不能指责陆游。

    因为他并没有极其巨大的权力,而且一路奔波,冒死突围,催动陈州军反正易帜也是实打实的。

    唯独想不到纥石烈良弼拼命催动金军不计生死的攻城,以至于所有人都晚来了一步。

    如果金军中间停止攻城,休整上一两日,可能如今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谓时也命也,两人终究只是相对长叹罢了。

    良久之后,还是刘淮开口说道:“陆先生一路疲累了,先回蕲县休息吧。我父此时停灵在蕲县,陆先生可先去祭拜。”

    陆游突然咬着牙,望着蒙城城头说道:“金贼的那什么狗屁左相,是不是就在城中。”

    刘淮点头:“这是自然,这几日捉了不少逃出来的金贼,拷打一番之后,尽是说纥石烈良弼出现过数次,以鼓舞全城士气。”

    陆游攥紧拳头,感受着掌心清晰的疼痛,低沉着嗓音说道:“这个人,让我来亲手杀了,如何?”

    刘淮再次看了陆游许久之后,方才缓缓点头:“到时候就有劳陆先生了。”

    陆游闻言却没有欣喜之态,却仿佛被抽干力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一时间悲从中来,终于掩面低声哭泣起来。

    而此时帅帐之中,无论是参谋军事还是说前来禀报军情的将领,表情皆是变得复杂。

    作为北伐军元老骨干般的人物,陆游在山东的地位自不用多说,虽然权力被刘淮压制,却终究是山东义军中权势前五的存在。

    山东义军中的官员虽然因为陆游的立场问题,与他有些隔阂,却也保持着极大尊重。

    但现在算什么?

    宋国竟然连魏胜都见死不救,这让汉军上下无一不对宋国咬牙切齿,连带着对陆游的感情也怪异起来。

    这时,在帐门外等待许久的郭庆之终于得以唱名而入。

    郭庆之作为前锋,石琚自然也是要将事情跟他交待清楚的,因此他见到刘淮全身缟素倒也没有奇怪,只是抬眼微微扫了一眼,就不顾全身重甲,直接跪倒在地,重重叩首:“末将郭庆之,参见大郎君!”

    刘淮遥遥虚扶:“郭将军请起。”

    郭庆之依旧保持着叩首的姿态:“末将不敢!”

    刘淮叹了口气:“郭将军,我从河北一路长途奔袭而来,又恰逢我父亡故,正是心神俱疲之时,难道你还想让我亲自去扶你吗?起来说话。”

    郭庆之闻言终于起身,却始终低头。

    刘淮却没有立即说军事,而是说起了家常:“郭安国是你何人?”

    郭庆之心中一突,也不敢隐瞒:“正是族叔。”

    刘淮点头:“郭安国此时乃是我军锦衣卫中的校尉兼参谋军事,有过中等立功表现,也算是在我军中有了个正经官职,你也当自勉。”

    郭庆之闻言长舒一口气之余,作感激涕零状,再次跪倒在地。

    郭安国乃是经年的金军宿将,当了数年的武捷军总管,更是郭氏分支的族长。

    此时即便没了军权,但既然已经走到了正经路子上,刘淮但凡还想要往幽燕打,就一定会用郭安国的。

    郭庆之也可以顺势在汉军中立足。

    “起来说话。”

    刘淮再次下令,随后淡淡说道:“跟你说这件事,不是给你找个后台,而是想要告诉你,汉军自有法度,只要立功,就会一视同仁,绝不偏颇!”

    郭庆之刚刚起身,闻言想要第三次下跪,却听到刘淮继续问道:“石相公有何交待吗?”

    郭庆之立即按照石琚的嘱咐,朗声以对,颇有一副恨不得让全军都知道陈州军忠勇的姿态。

    “石相公率领全军拔营,全军两万人,三日之内必定会抵达蒙城之下!到时石相公会亲自来拜见大郎君!”

    陈州军毫无保留的前来,甚至抛开了身后有可能发动攻击的宋军,别的不说,单单从态度上就没的说。

    须知道,此时乃是汉军在淮北之地最为虚弱的时候,八千忠义军已经被打残,此时还能出动的不过三千兵马。

    南下的汉军甲骑主力在经历了一系列战斗减员与非战斗减员之后,也只剩下了五千多人,而且战马消耗严重,若不是从金军大营中抢了一些,说不得许多人就只能步战了。

    而陈州军以急行军的方式,来到蒙城之下,立即就会使得汉军充实起来。

    这就是救驾之功。

    而自古以来,功莫过于救驾!

    可刘淮闻言却是皱起眉头:“派遣可靠人手,告诉石相公,让他务必要分派出兵马,收拾河南残局。

    那些签军该安置的需要立即安置,淮北秋收马上就要开始了,能多抢收一斗粮食都是好的。”

    见郭庆之欲言又止,刘淮继续说道:“将我的言语明白告诉石相公,我没有疑他的意思,也不会怀疑陈州军会在此等形势下反叛于我。

    战争从来都是分为军事与政治两部分,如今军事上的大战已经七七八八了,该如何打赢秋收这场政治仗,从而让河南安定,就看往后一个月的辛苦了。”

    郭庆之慌忙点头,心中却有些定下来了。

    虽然他是幽州人,河南死人再多也不关他的事,但如今河北河南都要归附刘淮,能有个在意民生的主君对谁都好。

    否则再来个完颜亮谁受得了?

    郭庆之刚要得令离开,却见刘淮又低头思量了一下,方才冷笑说道:“还有,告诉石相公,以秋收为重,要抓大放小,抓软放硬。

    那些硬骨头,我自会替他解决。”

    郭庆之不太理解刘淮话中隐藏的意思,只道是两位大人物打机锋,立即大声应诺,转身离去了。

    刘淮又吩咐了几句军事,又安慰了陆游几句,随后穿着素衣走出了帅帐,看着蒙城城头默然不语,眼中渐渐充满了愤恨。

    “纥石烈良弼那厮还不死心吗?事到如今,他难道还想要什么好结果?!”

    跟出来的辛弃疾仰头看着蒙城城头的纥石烈大旗,同样愤恨难当:“派遣进去的金军俘虏全都一去不回了,看起来金军还觉得自己能守一守。

    大郎,准备打造抛石机吧!我就不信,他们的骨头比石弹硬!”

    刘淮冷笑出声:“不用了,暂时先围着饿一饿金贼,待陈州军与武成军全都抵达之后,我倒要看看,金贼还能有什么把戏。”

    两人围着蒙城视察军情,回到大营之后,又有人传来了军情。

    乃是仆散忠义那支兵马的消息。

    仆散忠义在遭遇夜袭,大营被焚烧之后,在第二天白日收拢了一万出头的骑兵,他却没有继续在寿州等待,而是一边传递军情,让纥石烈良弼与自己汇合,一边率领合扎猛安率先奔袭到陈州,试图打通归路。

    但是在陈州军大将张术的指挥下,陈州各个城寨村市全都有十分戒备,根本就是打着严守不出,与金军对耗到底的主意。

    仆散忠义在攻破两个庄子之后,依旧恐吓项城不成后,终于彻底无奈,率领兵马沿着颖水向北,一路避战,试图回到汴梁。

    但是抛弃辎重,在敌境中行军自然是有代价的。

    那些受伤或者掉队之人自然就成了陈州土兵的猎杀对象,非战斗减员也立即犹如直线上升。

    待回到开封府境内的扶沟县之时,仆散忠义终于得到了张守素的接应,清点兵马之后,发现已经只剩下九千马军,一路上减员竟然高达两千。

    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

    这一番存在主义哲学虽然不能阻止河南数州尽反,却还是给西金留下了一点骨血。

    陆游自然也在随后看到了这封军情,然而他心中却猛然升起一阵忧愁。

    外敌已去,接下来就是内部矛盾了。

    魏胜之死所造成的惊涛骇浪,现在才刚刚开始罢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