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第1233章 物资分配 第1233章 物资分配
- 李舜臣最终还是把所有物资都运送到了城里,但是他却不敢将这些物资分发下去。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担心这是甘宁的阴谋诡计。
他在十六世纪的朝鲜也算是名将,见识过太多战争的残酷,他不相信敌人会这么好心在关键时刻给他送来物资,帮助他度过难关。
他最先怀疑的就是这些物资都是有毒的,谁吃谁死。
但是最开始到城门外面哄抢物资,生吃粟米的士兵都没事,依旧活蹦乱跳,而且看起来比之前更有精神了,下毒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站不住脚。
可若这些物资真的没有问题,甘宁为什么要主动送过来?
难道真的是为了帮他?
李舜臣想不通,他觉得不把这件事弄清楚,他就不能把物资分发下去。
但是下面的人等不了了。
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人少,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随着消息传播,所有的士兵都知道甘宁送来了物资,但是李舜臣却不肯分发,所以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放弃了原本的职责,放弃守城,来到李舜臣府邸门口抗议,要求李舜臣马上分发物资,要不然大家都要饿死了。
城里的居民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看到这么多士兵都聚集在李舜臣府邸门口,便上来打听情况,然后他们也知道甘宁送来的物资,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也聚集过来,要求李舜臣分发物资。
如果他们不站出来争取,可能到了最后,李舜臣会把大部分物资留给士兵,而普通居民只能得到少量物资,连维持性命都难。
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况,他们必须主动一些。
就这样,城里一共就一万多人,如今竟然在李舜臣府邸外面聚集了数千人,将李舜臣的府邸团团包围,并且声称李舜臣如果不分发物资,他们就要冲进去抢了。
李舜臣很是头疼,他以为自己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就算是陷入绝境,他们也愿意听从自己的安排。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底层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他们还会继续当顺民吗?
只有站起来反抗,才能争取到活下去的机会,所以他们为什么要逆来顺受?
所谓的人心和威望,在没有强大信仰支持的时候,一旦遭遇危机就会瞬间崩塌。
眼看外面的士兵和居民越来越多,而且还是一副群情激奋的模样,李舜臣知道他不能再装作没有看到了,一旦外面的人情绪失控,轻轻松松就能将他撕碎!
所以李舜臣带着几十名亲卫出来,表示他没有要独吞物资的意思,只是想要检查一下物资是否存在问题,因为甘宁是敌人,大陆王朝也是他们的敌人,敌人是没有理由给他们提供物资的。
这句话还算有道理,外面的人稍稍平静了一些,但依旧要求分发物资。
如果不分发物资,他们马上就要饿死了。
就算物资里有毒,他们也宁愿做一个饱死鬼!
李舜臣明白了这些人的态度,也就不再坚持,当场同意分发物资,但是考虑到物资数量不多,而且士兵还要承担守城任务,所以要优先满足士兵的需求。
至于城里的居民,只能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否则一旦甘宁发起进攻,守城的士兵连拿起武器的力量都没有,那就真的完蛋了。
两千多士兵对此当然没有意见,因为他们是这个分配方案的受益者,但是城里的居民就有意见了。
凭什么要优先满足士兵?
甘宁分明就没有进攻的意思,要不然甘宁早就打进来了!
既然甘宁不会主动进攻,那士兵就不需要承担守城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多分配物资?
这不公平!
李舜臣再一次觉得头疼。
他觉得他制定的分配方案没有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优先满足军队的需求,然后才是普通人。
可这些道理不是能轻易跟这些居民讲清楚的,所以李舜臣再次强调他的分配方案,要求所有士兵留下,所有居民回去,到时候会有人将物资给他们送到家门口,让他们耐心等待。
对于这样的结果,饿肚子的居民当然不会同意,因为他们不知道李舜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给他们送物资,也不知道会给他们送多少。
要是他们回去之后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物资,岂不是一家人都要饿死了?
大家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当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把物资带回去,要不然想要再聚集起来就难了。
在场的居民提出了他们认为是非常合理的诉求,却再一次被李舜臣拒绝了。
这个时候李舜臣表现出了枭雄气质,要求所有士兵拿起武器,若是一炷香之后还有人在这里聚集,不肯离开,他就要下令动手了。
李舜臣的架势很足,但是这些居民根本就不带怕的。
城里一共就一万多人,除了两千多士兵,就只有万余居民,如今有一半居民都聚集在这里了,他们就不信李舜臣敢动手!
但李舜臣还是让他们失望了。
李舜臣把物资带回来之后就清点过了,发现物资只够一万人三天之用,只能勉强缓解一下目前的困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要如何高效地利用这批物资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李舜臣想要优先保证士兵的物资补给,这样他才有一定的反抗能力。
但是他放弃居民,优先保证士兵的举动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所以李舜臣干脆下了狠手,一炷香结束之后,下令士兵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居民发起了进攻。
物资本来就不多,完全不够用,这些贱民竟然还要用这种方式要挟他?
真以为他不敢动手?
刚好他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动手,杀掉一部分人,以此来减轻物资压力,剩下的人也就好管理了,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李舜臣眼神中充满了杀意,丝毫没有对普通居民的同情。
李舜臣是从十六世纪的朝鲜穿越过来的,为什么要对三国时代的高句丽人产生同情?
这些高句丽人,不过就是他对抗大陆王朝的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