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第1236章 投降的名额

第1236章 投降的名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李舜臣根本就没把城里的居民当成人来看。

    之前为了反抗大陆王朝,李舜臣要演戏,要收买人心,所以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但现在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李舜臣哪里还有心思跟他们演戏?

    谁敢跳出来闹事,李舜臣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镇压下去,要不然这个势头一旦扩散开来,他就离死不远了。

    也正是因为士兵的强势镇压,才让所有心怀不甘的居民都老实下来。

    但是第二天清晨,情况再一次发生了改变。

    甘宁再一次派出骑兵往城里射箭,同样是木箭没有箭镞,上面绑了书信。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痛斥李舜臣为了一己私利,公然抢夺大陆王朝送给城里居民的物资,揭露了李舜臣和他麾下士兵的罪行,然后在书信的末尾还特意提到,今天晚上子时,所有不想坐以待毙的人就一起团结起来反抗李舜臣的统治,否则继续这么等下去,他们所有人都要死!

    之前城里的居民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无法团结到一起,单独一个人或者少部分人站起来反抗根本就没有效果,除了被李舜臣镇压之外没有其他可能。

    但如果城里的居民能够在同一时间站起来反抗,那李舜臣要怎么镇压?

    城里一共就两千多士兵,而居民数量却有万余。

    人数数量相差如此悬殊,就算他们没有武器,他能给李舜臣他们构成威胁。

    毕竟城里这两千多士兵可没几套盔甲,他们就算是用锄头、木棍和石头也能对士兵造成伤害。

    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拿到了不足一天的物资,如果这个时候不站起来反抗,等到物资用完,浑身没有力气,他们就更不可能有希望了。

    所以大部分居民都决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能不能推翻李舜臣的统治,能不能争取一个活命的机会,就看他们今天晚上的表现了。

    李舜臣和那些士兵当然也看到了书信的内容,他们不由紧张起来。

    士兵对付普通居民确实有优势,但是双方数量相差悬殊,而且还是在城里战斗,情况可能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一旦这万余居民团结起来进行反抗,就算他们能够成功镇压,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若是他们损失太大,还有什么资格抵挡甘宁的进攻?

    李舜臣眉头紧皱,明显是在思考对策。

    下面的士兵也是面色难看,他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城里的居民拼命。

    “李大人,你究竟有没有办法?这马上就要天黑了!”

    书信里提到的时间是子时,而城里的秩序早就乱了,天黑之后人们很难准确判断时间,城里的居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动了。

    尤其是在深夜,一旦外面出现动静,城里的居民就会猜测是不是其他人已经开始了,那他们自然不会继续等下去,而是跟着一起冲出来,求一个活命的机会。

    为了防止情况出现变化,李舜臣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决定,要么就先下手为强,开始对城里的居民进行清洗,直到他们不具备闹事的能力和条件;要么就主动认怂,跟城里的居民妥协。

    只不过后者不在李舜臣和众多士兵的考虑范围之内。

    甘宁总共就送来这么多物资,他们这点人还不够分呢,要是对城里的居民妥协,他们岂不是要饿死了?

    所以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商量,士兵们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先下手,抢占先机。

    但是李舜臣考虑得比较多。

    “大家不要急,我知道你们都想先动手,但城里的人这么多,他们要是一股脑冲出来,你们能挡住吗?那可是一万多人啊,而我们只有两千多人!

    一旦闹腾起来,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在内,都可能会丢了性命!

    你们仔细想想,甘宁为什么这么好心要给我们送物资过来?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甘宁他就没安好心,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收买城里那些人,让他们和我们对着干!

    我们要是动手了,那就是中计了!

    甘宁之所以不敢进攻,就是因为我们这里还有两千多兵力守城,甘宁没有把握打败我们,但如果我们只剩下一千人,或者几百人,你们猜猜甘宁会不会主动进攻?”

    李舜臣这一番话看起来有道理,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但奈何这些士兵都没怎么读过书,最多就是吃到了大陆王朝全民教育的红利能识一些字,但却难以分辨什么大道理,所以李舜臣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在场的士兵都觉得有道理。

    “那李大人你说该怎么做?”

    “很简单!那甘宁不是说可以接受城里人投降吗?那我们就放出消息,想要投降的人可以出城,但我们只能放走五千人,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就老老实实留在城里好了。”

    一名士兵提出疑问,“只放走五千人?为什么?城里这些人这么难缠,把他们全都赶走不好吗?这样就没有人跟我们对着干了!”

    李舜臣瞪了那名士兵一眼,“把人全都放走了,甘宁派兵打过来,就靠我们能守住吗?我们之中若是出现死伤,是不是还要从那些普通人里面挑选人手补充上来?若是不能补充兵力,我们这两千人根本就消耗不起!”

    在场士兵纷纷点头,“李大人高见,我们明白了。”

    这些士兵都是上过战场的,直到战斗打起来肯定会出现损伤,而就算再厉害的部队出现死伤之后不能补充兵力,也会很快被消灭掉,所以留下一部分人当做后备兵力才是正确的做法。

    李舜臣看到在场士兵都同意了他的意见,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要求所有士兵抓紧时间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至于谁能离开,谁要留下来,就看他们的速度了。

    李舜臣这一招也等于是把他和城里居民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了居民内部的矛盾。

    城里那些人都知道想要活下去,只有出城投降一条路可以走,可李舜臣只给了他们五千个名额,谁要是动作慢了,出不去了,那才是倒大霉。

    所以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城里的居民几乎全都动起来了,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抢到这五千个名额,要不然他们就彻底完蛋了。

    为了能够跑得比别人快,他们甚至把忍饥挨饿积攒下来的食物全都吃了,主打就是一个破釜沉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