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三百零八章:天子劝学!

第三百零八章:天子劝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当甘宁第三次被击倒在地时,他已经彻底麻木了。

    甘宁躺在校场的尘土里,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眼神空洞,仿佛连爬起来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尤其是得知第三次击败他的张辽,竟与他同岁,他最后一丝自我安慰的借口也彻底粉碎了。

    尽管第三场败绩,有前两场失利打击了心态,身上还带着些伤痛影响了身体状态的原因在其中,但甘宁心里清楚,败了就是败了。

    即便是在自己最巅峰的状态,他也自认不是张辽的对手,不过是败得体面些罢了。

    战场上的敌人,可不会因为你今日身体抱恙,就饶你一条性命。

    更让他心头沉重的是,据他所知吕布、赵云、张辽都是顶尖的骑将。相较步战,他们在马背上发挥出的战力远超步战,而且皆是弓马娴熟,能左右开弓之人。

    尤其是吕布那手神射般的箭术,亦是军中首屈一指。

    这意味着,若真在沙场相遇,他与这三人的差距只会被进一步扩大。

    刘辩一直沉默地观察着,看着甘宁那副倍受打击、失魂落魄的样子,缓缓从胡床上起身,走到颓然坐在地上的甘宁身旁,毫不在意地一撩袍角,席地而坐,声音平静道:“兴霸,奉先固然是大汉首屈一指的悍将,但子龙和文远,在军中若论武艺,也不过堪堪居于中人之列罢了。”

    “远有弹汗将军、董亭侯关云长,渔阳将军、范舆亭侯张益德,临戎将军、关内侯李稚然(李傕),云中将军、关内侯郭阿多(郭汜)。”

    “近有左武卫将军、凡阳亭侯典君明,右武卫将军、关内侯许仲康,中坚将军、郓亭侯黄汉升,中垒将军、高阳亭侯高孝父,游击将军、西湖乡侯孙文台。”

    “即便不算这些将军,军中拥有百人敌之勇的校尉、军司马,在大汉中军五营与朝廷直辖的边军各营里比比皆是!”

    刘辩拍了拍甘宁的肩膀,毫不客气地进一步打击着甘宁的自信心。

    他毫不担心甘宁会被这些磨刀石磨断,若是如此轻易就被磨断了,那就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锦帆贼了。

    而且实情也确如他所言,被誉为“天人之勇”的曹仁,如今也不过任一校尉,相较之下甘宁在大汉精锐云集的中军五营中,的确算不得多么出众。

    因而刘辩之所以看重甘宁,也并非单纯是因为他的武勇,他看中的,是甘宁那份与生俱来的水战天赋。

    十四岁起就带着八百人的十艘大船在江面纵横,甚至屡屡击败朝廷的地方水军,这便是甘宁与生俱来的水战天赋。

    朝廷太缺乏擅长水战的人才了,他既然建立了市舶司,那么舶司便不可能永远只在近海航行。

    况且,大汉的海上疆域也不太平,青、徐二州以东的几处海岛上,便盘踞着不少由豪强和黄巾余孽组成的海寇。

    朝廷初建的海航船队,人员多是从扬州、荆州那规模极小的水军中挑选,以及从青州、徐州招募来的近海渔民。

    船队的军官,也最多在江河上指挥过清剿水匪的行动,对真正的海战和远洋航行,几乎毫无经验。

    江河的风浪再是汹涌,也远不及大海的莫测,即使是相对平静的近海。

    因此,尽管大汉的海航船队在船只的性能和武器方面,都拥有绝对的优势,却因缺乏海战经验,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战斗力,反而被那些熟悉海战的海贼打得节节败退。

    甘宁自然也不会海战,但一个能在江河上如履平地的人,相对吕布、张飞、高顺这等彻头彻尾的旱鸭子而言,本就有着无可比拟的水战天赋的他自然更加胜任。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去慢慢培养。

    不过在此之前,甘宁这个刺头身上的刺儿,必须拔干净了!

    甘宁也并非蠢材,他也瞧出了天子是在有意敲打他,借着吕布、赵云和张辽让他认清了现实,打掉他的傲气,望向刘辩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被刻意打压后的幽怨。

    他自然是不敢抱怨天子敲打他的行为,只是觉得天子完全可以直言,何必令人来这般打压他,挫他锐气?

    “休要这般看朕,以你甘兴霸的性子,不让你实实在在地碰几回壁,你听得进朕的良言?”刘辩捕捉到甘宁眼中的幽怨,朗声一笑,带着几分了然,道,“不过朕对你的喜爱却是真心实意,朕很看好兴霸的未来,希望你能前往大汉初建的海军发展,为朕、为大汉闯出一片天地来!”

    刘辩目光炯炯地看着甘宁,缓缓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焉知如今的你日后在海军的成就和名望不会盖过子龙和文远呢?”

    刘辩不动声色地在话语中隐去了吕布,只提赵云和张辽。

    马踏王庭的壮举,几乎是完全踩在了大汉百姓的XP上,吕布的声望与前途,只要不犯浑,甘宁几乎难以企及的。

    但赵云和张辽,受限于年龄和资历,若甘宁能在人才匮乏的海军领域开辟新路,未来的成就高低,还真未可知。

    甘宁黯淡的眼眸中,猛地闪过一丝光亮。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天子。

    无论这番话是真心期许还是宽慰之词,天子能陪着他等籍籍无名的鄙贱之人席地而坐,能为了开导他而说出这番话来宽慰,这份重视和栽培之意,已经足够真切。

    甘宁深吸一口气,从地上站起,拍去身上尘土,朝着刘辩俯身行了一礼,神色肃然道:“臣惭愧!令国家费心了!”

    见甘宁能如此迅速地调整心态,刘辩眼中掠过一丝欣慰,笑着问道:“那兴霸可知,若欲入海军,当作何准备?”

    甘宁默然,诚实地摇了摇头,没有贸然作答。

    海军与水军是截然不同的。

    整个大汉,都只是在依据吴、越、齐等古国留下的零星典籍,像瞎子过河般艰难摸索发展的道路。

    刘辩正色道:“朕虽不通海军,但知卿欲当涂掌事,统领一支舰队,不可不学!”

    刘辩自然不是在忽悠甘宁,江河水军训练的多是水战技巧。

    而海军,却要学习天象,根据漫天星斗观星辨向,察云识天,辅以对海鸟等鸟类的动向预测天气,以及预测海浪强度,规避暗礁。

    要懂得选择何处可建海港,确认何处无海港亦可登陆,更要掌握如何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维持军心士气,保障军士的健康。

    其中种种,若是不学,如何治军?

    甘宁闻言,顿时苦下脸来。

    他是识得字,可要让他去啃那些艰深的典籍经卷,怕是没几页就得被哄睡着,咧了咧嘴,带着几分为难,道:“国家,军中事务繁杂,臣若加入海军,哪还有闲暇去研读经学?”

    刘辩却丝毫不为所动,反问道:“朕难道是让你去治经,在太学当个传道授业的五经博士吗?朕只是希望你能遍览经典,尤其是史书,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

    刘辩语气加重,道:“你若说事务繁杂,这天下,谁的事务能比朕更繁杂?但朕常与人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故而朕常手不释卷,自觉获益良多,常能从书中汲取到先人的智慧。”

    甘宁张了张嘴,看着天子那不容置疑的神情,最终把推脱的话咽了回去。

    天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如何?

    甘宁只能挺直腰板,抱拳沉声应道:“唯!”

    (2556字)

    ——

    PS:呱,晚上去吃了火锅!

    所以心情好好,顺便加个1000字的小更。

    求读者老爷们看在作者加更1000字的份上,多砸点月票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