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三百四十章 艰难抵达,陈狗恶名远扬

第三百四十章 艰难抵达,陈狗恶名远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182团团长贾国强,通过无线电得知有老乡在前头拦路,高声呼救,疑似是遇到险情。

    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也懵了。

    怎么会这么凑巧?

    国道被挖就算了,目前几乎可以确定,那就是蓝军的计谋。

    对方从地方单位借的路障开的条子,连那些单位都不知道具体需要挖哪,根本找不到负责人。

    这才刚过坑道,机动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就碰到老乡拦路了?

    可疑惑归疑惑。

    贾国强根本不敢耽搁,演习固然重要,但若是碰到老乡求救却置之不理,先不说他自己心里这一关过不去。

    若是让上面知道,师的番号恐怕都要直接撸掉,全员就地转业。

    连带着总部估计都要下来人,在军区蹲个一年半载,监督所有单位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贾团长从指挥车上下来,招呼几名团里的干部,而后火急火燎的往车队前排跑。

    还没到跟前呢。

    老远就看到团里的战士,已经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水壶和干粮,正在给老乡分发。

    “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了?”

    贾国强看到老乡衣衫褴褛,全身衣服没几块完好,到处沾满了干涸的泥巴,还有点点血迹。

    看起来颇为狼狈。

    他也给整急眼了。

    贾国强推开围堵的人群,蹲在一个年龄稍大的人跟前,满脸关切道:“老乡,到底出什么事了?”

    “塌了,还有好几个人被压,成群的牛羊都被压了,领导,救人啊,救命啊!!”

    蓝军请来的当地演员相当敬业,可能也是觉得好玩,那红彤彤的双眼带着急切:“领导,求求你们了,救人啊,快救人!!”

    “好好好,马上救!”

    “放心老乡,有我们在呢。”

    贾国强这时候根据自己的判断,他已经相信不是蓝军的计谋,毕竟,对方应该没这个能力,请动当地人来演这出戏吧?

    若是这种事都能拿来演,那只能说蓝军没有底线,不配穿军装。

    “谁能说说具体情况,在哪个位置。”

    贾国强一边询问,一边扭头看向附近的干部,大吼道:“还特么愣着干什么啊,通知全团集合!!”

    “带上工具随时准备救援。”

    “是!!”

    周围的士兵快速分散通知。

    在人群中假扮当地人的铁甲团工兵连战士,有些拘谨的站起来,他脸上,手上到处都是擦伤。

    这些伤可不是假的,也不是故意,毕竟,伪造山体滑坡,大面积塌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身躯颤抖,双眼带着一丝惊恐指了指远处:“领导,就在那边,有几里地,不对,十几里地,也不对,好远好远,我们在那边放牧挨着山挡风,山突然倒了,都被埋了,埋了好多”

    蓝军混过来的战士,故意说的语无伦次,不给红军判断需要救援的人数,尽可能的误导对方。

    贾国强倒是没有怀疑。

    他快速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安抚:“快,让卫生员过来给老乡包扎一下伤口。”

    按照几人的描述,贾团长知道这次受灾面积不小,否则,也不会把一个年轻人吓成这样。

    不知道具体距离,不清楚受灾情况,那就没办法有针对性的救援,只能去的人越多越好。

    看到全团已经快速集合。

    贾国强交代附近的战士好好照顾老乡,而后,他大步走到最近的连级队伍旁,大声道:“同志们,事出紧急,我宣布停止军演,全团立刻出发,带上救援工具,前往受灾区。”

    “路上没办法通车,我命令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任何人不得掉队,不得耽搁,只要我们快一秒,就有可能多救一个人。”

    “全体都有,出发!!!”

    贾国强一声怒吼。

    182团早就在无线电台中听到通知,并且准备就绪的战士。

    立刻出动。

    没有人觉得遗憾不能参加军演,更没有人抱怨,所有战士手中拿着工兵铲,拿着铁锹,背着物资。

    朝着团长指出的方向狂奔。

    大面积受灾,根本不需要谁领路,再说了,这片地区崎岖不平,车无法通行,老乡领路也跟不上大部队行进速度。

    182团出动了。

    208国道上,跟在他们后方的183团和炮团,陆陆续续通过,继续朝着预定地点机动。

    经过刚才这十几分钟的耽搁,183团和炮团,彻底失去了替其他红军主力拖延蓝军的机会。

    这会别说开战,能顺利抵达预定地点,就算是烧高香了。

    贾国强安顿好留守的干部和兵力,跟二连市的指挥部说明一下情况后。

    他也带着一个警卫排,跑着朝灾区前进。

    。。。。。。。。。

    铁甲团信息指挥室内。

    陈默看着红军其中一个团集中救援,他咧嘴笑了笑,减员行动的战术,精髓就在于根本没有破解的招数。

    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这种突发情况,除非提前联系当地部门带队开路,会避免很多假消息之外。

    突然遇到,根本没办法去分辨。

    走国道的红军主力已经废了,不可能在七点之前赶到预定地点。

    别忘了。

    先前陈默安排工兵连出动时,曾要求他们在各个小路上挖坑,垫土,制造复杂路况。

    这些路段,都在183团和炮团的必经之路,距离也没多远了。

    若是放在平时,路面复杂点对部队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分分钟钟都能安排人铲平。

    可现在。

    红军还就差这分分钟钟,机动速度再快,也没意义了。

    陈默没在关注国道上的红军,而是将目光转到走铁路,如今转省道的红军。

    执法队设置的路障,基本被撤了。

    这也没办法,就算没有王松合,人家师部也不是没人。

    如今红军181团,装甲团,高炮团和师直属火力,分散在数条省道,正在全速前进。

    原本国道的红军会先一步抵达珠日河,如今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反倒是走铁路的主力,距离己方驻地越来越近。

    陈默盯着看了一会。

    减员行动规划针对这帮人,也有专门的“牧民求救”策略,但对方毕竟是分开行动,从多条道路过来。

    主力不集中,接下来的计划,就很难奏效。

    七点之前很难拦住所有人,总有部队能够避开己方的布置。

    毕竟,红军指挥也不是吃素的,总有办法去完善。

    “这场仗还是得打啊。”

    陈默摇摇头,随后,走到汪建斌跟前。

    这老汪,从上午就上蹿下跳的嚷嚷着,要锁定红军第二个指挥部。

    忙着调动卫星,入侵沿途摄像,还联系蓝军撒出去的侦察兵。

    注意沿途路过的直升机。

    这都蹦跶六七个小时了,也没见他有什么收获。

    陈默看了一会,忍不住开口道:“你找到指挥部没?找不到就放弃吧,红军其他主力大概率拦不住了,估计能突进到珠日河,电子对抗分队该备战了。”

    “别急,正在锁定。”

    汪建斌抬手擦擦额头的冷汗,他目光始终紧盯着屏幕:“红军第二个指挥部就锁定在二连范围,整个下午抛开一部分必要地区,其他地方频频出现信号源的位置已经被锁定。”

    “很快,再给我一个小时,必须抓到他的老巢。”

    “那祝你成功吧。”

    陈默有些无所谓的回应着。

    眼下,能不能端掉红军指挥部,已经不是此战的头等大事了。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红军机动的主力从一万多人,真正抵达战场,能有两个团的主力就算他们厉害。

    再牛的指挥官,凭借两个团,就想进攻珠日河,打败铁甲团,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再给汪建斌一个小时也无所谓。

    蓝军营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其实这小子对红军指挥部这么执着,完全是被侦察连的操作给影响了。

    侦察连老兵,凭借银剑无人机无意间发现敌军指挥部,还是用通讯锁定的方式,完全是抢了电子战分队的专业。

    老汪这兔崽子好胜心又强。

    自然需要彰显一下自己的能力,来奠定一些他们电子战分队的地位。

    陈默也懒得管他。

    站在汪建斌身后,看着他调走三架银剑,又安排从各地回来的侦察兵,进入二连市范围内,所有信号高频出现的区域,逐一摸查。

    陈默又盯了一会。

    继续看向其他区域红军的进度。

    。。。。。。。。。

    1月31日下午六点。

    182团的战士依旧在狂奔,蓝军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他们这边,反正对方是不可能赶到战场了。

    而183团和炮团的主力在脱离208国道后,刚进入小道,就被蓝军工兵连挖出的路面给整崩溃了。

    入目所见。

    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部队机动速度严重受阻,大部队安排人好不容易填掉一些影响前进的深坑,还没走多远呢。

    路上又碰到刚才被挖的那些坑中土,运过来堆起的一个个土堆。

    密密麻麻如同一个又一个小坟包,履带式战车还能通行,可其他车队却没法前进了。

    此刻,距离预定地点根据地图显示还有八十多公里。

    而距离要求的时间,只剩不到一个小时。

    完了!

    183团和炮兵团的干部,望着机动路线被破坏,一个个恨得牙根直痒。

    随处可见,都是破口大骂蓝军不当人的脏话。

    导演部这边。

    王松合同样目瞪口呆的看着,从侦察机传回的画面,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向来高看蓝军营的战术操控。

    面对这个敌人。

    他自问从来没有小瞧过,始终重视。

    昨晚指挥部被蓝军端掉,老王心里有过不甘,也有各种不爽,要说没有情绪那肯定不可能。

    但现在,王松合内心确实没有多少波动了。

    扪心自问。

    如果是自己指挥,遇到这种情况,他能处理的更好嘛?

    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减员战术除非一开始就知道,并且有针对性的破局,那还好说。

    可如果是突然发生,谁也没办法完全有效避开。

    仗还没开打,部队都没抵达,主力就消失了半个师,剩下那些,也有一部分被拦。

    王松合重重的叹了口气,双目无神的坐在椅子上,不想动弹。

    此时的他,甚至生气,都是一种奢望。

    尽管他已然猜到会败,可真当要败时,依旧接受不了。

    主要是,怎么接受?

    如何接受?

    信息化改革,无论是主战还是辅战,都有各自的战斗职能。

    换句话说。

    职能加火力就等于战术编制,或者说是战略编制。

    61师六个团,配合信息化营磨合这么久,以高通讯节奏为手段,已经让兵种协同达到了巅峰。

    然而训练终究是训练,一切肯定要以演习数据为准,毕竟平时训练的表现,很可能在战场上会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而大打折扣。

    春雷行动,就是要打出细节数据,作为金城军区实验的答卷,交到总部作为辅战实验数据,以做参考。

    如今,仗还没打。

    182团,183团和炮兵团就被迫脱离战场。

    虽说红军还有181团,还有装甲团,还有高炮团,还有师级直属火力。

    可重装损失太多了,没有炮,没有装甲坦克,那还打个几把!

    先不说半年以来,为适应信息化辅战的主力缺失太过严重,没办法再拿到详细的数据。

    就说步兵群和装甲群的区别,那比古代步兵和骑兵之间的区别都要大的多。

    这些东西理解起来并不难。

    毕竟,养一个步兵班才多少钱?

    而养一辆96式主战坦,又需要多少钱?

    不光打仗是打钱,训练同样也是烧钱。

    不光天上飞的火箭弹是奔驰宝马,直升机起落一次,损耗加保养就是三千左右烧没了。

    而整个61师,为了这次春雷行动,足足准备半年还多,有些重装营,加满一次油,就能耗空一个加油站。

    重装是机械化的核心,同样也是信息化的精华。

    失去一半重装的红军师,在铁甲团这个老牌信息化部队跟前,说是啥也不是,一文不值,也不算夸大其词。

    辅战辅战,你首先得保证战斗单位有足够的火力吧?

    要不然辅谁去战?

    王松合沉默,导演部内包括徐鸿在内,几人看着铁甲团忙来忙去的布置,都很是无言。

    春雷行动啊。

    徐鸿和徐武安,两人一个放弃京都军区的年度军事演习现场,一个脱离47军的战场,全都跑过来珠日河,想要看看这场仗怎么打。

    众人都想到会很精彩,是一场大规模博弈。

    结果,就给他们上演一出这?

    说实话。

    徐鸿扭头扫向王松合,看到那个大名鼎鼎北方甲种摩步师前师长,都被战局折腾的,颓废坐在那,有了认命的感觉。

    连他都有些替老王感到悲哀了。

    肩膀上军衔刚升,浩浩荡荡带着老部队杀向珠日河,说是意气风发都不过分。

    可谁能想到,主力部队刚出动,指挥部就被端了。

    自己也成了俘虏。

    主力部队好不容易下铁路,接近战场,一炮没开,一枪没打。

    红军的主力就折损一半。

    这要是承受能力再差一点,恐怕又得拍桌子破口大骂了。

    还得是小王脾气好啊!!

    徐鸿已经猜到红军败了,并且是毫无悬念的败!

    但演习还没结束,这场仗就得继续。

    六点半。

    182团负责救援的主力,在狂奔了一个多小时,足足跑了十几公里,火急火燎终于赶到受灾地区后。

    上千名战士喘着粗气,望着所谓的塌方,滑坡,仅仅只是几个十几米高的小土包山岭,被人从底部挖出大洞,给炸出一个缺口。

    导致的山体塌方而已。

    所谓的压到牛羊,压到人,压根没有时。

    一众红军战士双眼都红了,有一部分是被气的,还有一部分是委屈。

    一个多小时啊,十几公里啊,他们冒着寒风,心急如焚,跑的肺都快炸了,双腿都跟灌了铅似的迈不开。

    途中还遇到有“好心人”帮忙指引方向。

    结果,就这?!!

    “啊!!!操!!!!”

    一名老士官不甘心,愤怒的将手中兵工铲摔到一旁的地上。

    轰!

    一道爆炸声突然传出。

    老士官被淘汰。

    可接下来,面对蓝军设置的雷区,后面原本都停止脚步的红军战士,非但没有退缩。

    反而一群又一群人,冲向雷场。

    轰轰轰轰轰轰!!!

    爆炸声连绵不绝,成片成片的红军战士被淘汰,但没用,后面更多的战士继续往雷区冲。

    没办法啊。

    当兵的大多都是年轻人,脾气火爆。

    他们宁愿死在战场上,被雷区给炸掉,算淘汰,也不愿意被蓝军像是耍猴一样,仅仅用了一个小计策。

    就让全团的人全部战损。

    这破地方,跑回去还得十几公里呢,谁能不恼怒?

    182团团长贾国强,带着一部分干部,冲到现场时,看到这一幕,连贾团长都忍不住了。

    他脸色铁青,愤懑的大骂道:“蓝狗子,陈狗,你特么就是一颗老鼠屎,你特么狗日的。”

    “你也配当个人?你真该死啊!!”

    狠狠怒骂两句。

    贾国强也是直到此刻,他才彻底明白,为啥以前师部大会,王师长每次提起京都蓝军营都是气的脸发黑,直咬牙。

    如今,他也体会到了。

    可气归气。

    身为团长,他必须站出来维护士气,否则任由全团的战士这么发泄,早晚得出问题。

    贾国强丢掉自己的工兵铲,对着身后的干部叮嘱道:“去,联系指挥部,就说受灾没这事,是蓝军陈土狗在骗老子。”

    “妈的,一场好好的演习,被蓝军这群狗崽子耍得团团转。”

    贾团长愤懑的骂了两句,随即走到人群跟前大吼道:“都在干什么?”

    “啊!”

    “不就是被蓝军给耍了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告诉你们,没有受灾这就是最好的消息,没有人受伤,没有老乡遇到困难,对于我们而言,别说十几公里,就算是再跑几十公里也值!”

    “蓝军手段卑鄙,我们没有察觉上了当,这不叫丢人,因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有什么可怒的?”

    “各连干部,带着队原地休整,其他团的兄弟很快就会和蓝军交火,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前线的战况,而不是在这里发泄。”

    “各连集合,清点人数,原地休整。”

    指令下达完毕。

    贾国强看着天都黑了,他独自一人找了处避风的地,从口袋摸出香烟点燃。

    一屁股坐到地上。

    轰!

    又是一颗地雷被引爆。

    贾国强火烧屁股似的,“噌”地一声从地上爬起来,呆呆看着刚才坐的地方,埋着引爆的地雷。

    还有远处,一个个士兵望过来的神情。

    可怜的贾团长硬生生把想骂的脏话,吞到腹中,只是佯装淡定,对着远处的人群摆摆手:“没事,原地休整。”

    表面云淡风轻,似乎根本不在乎。

    但内心,早就把蓝军指挥官给问候了八百遍。

    畜生啊!!

    真特么畜生!!

    灾区设雷区,人怎么可以贱到这种程度?

    贾国强嘴里叼着烟,内心都在想着怎么掐死陈狗。

    。。。。。。。。。。。

    另一边。

    二连市红军指挥部。

    政委方勇得知中途去救援的182团,竟然也是蓝军故意设的局,引他们主力入套。

    方政委脸色铁青,手指夹着烟,好半天没说一句话。

    耻辱!

    奇耻大辱!!

    红军大部队杀向珠日河,先头部队两千多人隐藏各地,被当成奇袭的部队,试图配合后方主力机动,率先搭建防御阵地,对蓝军形成围杀之势。

    指挥部设在集宁,颇有恶战一场的架势。

    谁知,仅仅一夜过去。

    奇袭的部队被蓝军奇袭,指挥部被斩首,所有作战计划彻底被打乱。

    182团,183团,炮兵团全部被蓝军用各种小手段,牵制机动时间。

    最终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抵达,红军三个团直接战损。

    而181团,装甲团,高炮团,一下午的时间,被道路设置障碍堵路,堵掉了至少两个营的重装搁浅在半路。

    师直属坦克营,火箭炮营,均有战损。

    目前。

    唯一能确保抵达战场的,只剩181团和装甲团,就连高炮团也被拖住。

    近一万五千人赶赴塞外战场,一天一夜的时间,淘汰掉七成。

    只剩四千多主力,其中一多半还是后勤,非战斗单位。

    这仗打的。

    别说王松合没了心气。

    方勇都被消磨的差不多,实在是以前从未碰到过这么厚颜无耻的敌人啊。

    谁特么能想到,在半路上请老乡当演员,欺骗部队去救灾?

    方政委从军二十余年,都没听说过这种打法,面对几乎是必输的局面。

    谁还能有心气?

    方勇长叹一口气,扭头看了眼还在远处忙碌的参谋人员。

    他收敛心神,表情平静道:“目前有多少部队抵达预定地点了?”

    “报告!”

    通讯参谋快速起身:“目前我部181团全体进入预定地区,装甲团摩步1连,摩步2连,机步3连,坦克4连均已到位,神枪手5连,坦克六连,七连已经筹备针对蓝军发起进攻。”

    “师侦营,直属坦克营,陆航大队,火箭炮二营,三营全部到位。”

    “嗯。”

    方勇点点头,一天一夜了啊,可算是有好消息传过来。

    他盯着地图沉声道:“根据前面师侦营情报反馈,蓝军在珠日河拉开火力,准备跟咱们来一场硬仗。”

    “对方阵地战场横面一千四百米。”

    “由于我部主力损耗严重,通知前线,我部开战,实控战斗打击面不宜过大,但也得保证打击面至少在一千二百米。”

    “命令!”

    “181团在后方协助,装甲团坦四连作为三角矛头中心,负责穿击蓝军北线阵地中段400米,坦六连负责东段至中段400米,师坦克营负责西段400米。”

    “左右,交给机步连,摩步连,动线协同,负责坦克保护,对蓝军纵线单兵反坦克火力组进行清理。”

    “要求,按照181团信息化营指挥部,战术突击指导方案,实施突击。”

    “务必保证信息化营的安全。”

    “重点讲一下,我部坦克战损补位机制,既围绕三个战场动态阶段步坦协同管理。”

    “首先,坦克补位时,以2/3满速运动,其余坦克保持1/2满速运动。”

    “其次,第一阶段,我部三个坦克营连主力,以分队5辆坦克一组,呈大三角突击,第2阶段,4辆一组,梯形推进,第3阶段,三箭头穿插。”

    “在这里,我要重点提醒一下,在以往实战过程中,坦克战损补位,作为维持机群动链的重要机制,在第1阶段处理大三角突击战斗队形,转梯形动态变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三坦和次坦的火力衔接,不要出现打击空白,更不要给蓝军喘息的机会。”

    “我们目前,只有一次全力发动战争的机会。”

    “进攻之前,务必做好补位同时的射击军事动作。”

    “另外,指挥坦串联分队的指挥坦,及时关注信息终端,显示的中低空战情反馈.”

    方勇说的非常自信。

    他虽是政委,但61师师长后半年经常不在单位,部队又要改革,他也就带着参谋长以及一部分参谋人员。

    着重研究了蓝军营分队作战的精髓。

    所以,指挥一场小范围的作战,完全不再话下。

    可问题是。

    他这命令刚下达一半,指挥室的门突然被“哐当”一声踹开。

    没等方勇看清是谁。

    门外“嗖嗖嗖”的丢进来数十颗手雷,轰轰轰的爆炸声,顷刻间在屋里炸响。

    粉尘猛然炸开,充斥整间屋子。

    早上刚逮捕王松合那名蓝军营老班长,高昂着头颅。

    手中抱着85式冲锋枪,很屌的站在门口大喊:“里面的红军听着,按照演习规则,你们已经被淘汰了。”

    “老老实实出来!!”

    老班长眼神斜睨,嘴角上扬,看得出来他心情不错。

    那能错了?

    早上他刚抓了三个红军首长,刚才电子对抗分队锁定这片地方,侦察兵远距离摸查清楚,这地方又是红军指挥部。

    营长点名让他带人过来。

    这种差事,他最喜欢干!!

    逮的可都是大鱼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