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网游动漫 ->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五百零一章 对大明风华世界的态度 第五百零一章 对大明风华世界的态度
- 今日召集群臣。
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大明这个战争机器要运转,也缺少不了他们这些人,同时也是告诉大明百官一个消息,那就是目光放的长远一点,不要就盯着大明的那仨瓜俩枣的。
到时候,大明随便征服一个世界,带来的收获都比他们从他们的祖先那一辈开始贪,都贪不到那些钱。
唯有尽心尽力,才能继续留在接下来大明的这艘战船上。
能够被朱缙振留下来,站在养心殿的,谁不是老狐狸?自然对此都心知肚明。
“陛下,老臣等,可否请命,看看那个世界?”
何鉴站出来,躬身问道。
“准!”
朱缙振没有多少犹豫,便点头同意:“但,不可荒废政事。”
“谢陛下!”
何鉴,包括六部的其他尚书和侍郎,无不是露出大喜之色。
连徐玉和马佑、杨清义几人都不例外。
毕竟,那个世界再怎么有所偏差,也是一定程度上大明的正统朝,能够回到某种意义上的过去,且是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那个世界,谁能不想呢?
就好似一个小孩子,做出了一番成绩想要找大人炫耀的心理。
即便他们这些人,各个都年过半百,那种心理依旧存在。
接着,朱缙振和六部、内阁、五军都督府商讨了一下关于大明风华世界的一些问题,和处置方案。
“陛下,既灭东瀛,那个世界自然也没有必要让他们继续存在。”
“微臣的建议是,同灭之。”
“准了。”
“陛下,正统一朝,大明以外的地方是否也要征战,根据秘卫和此前锦衣卫提到的某些情报,大明以外的地方,也有土地富饶之所在。”
“无论是奴役,还是用来种田,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微臣附议。”
“陛下,户部认为,那个世界的大明,无论是各种矿石,还是开垦荒田,作为大明粮仓,都是不二之选,还有另一个世界的金银,亦可作为大明的储备。”
“嗯,朕也有此打算。”
朱缙振听到这,微微颔首,看向王敬:“既然如此,户部就拿出个章程来,待朕过目后若是可行,便依照推行。”
“是。”
王敬脸上浮现出笑容。
没办法,户部穷啊!
大明虽然经历了朱缙振那次血洗,但钱银并没有充入国库,而是进了皇帝的内帑,按照朱缙振刚才的意思,接下来大明会转向战争倾向的发展。
各方个面都需要用钱。
招募兵马,军饷,打造盔甲,武器等。
哪一样不需要用到大量的钱?
徐玉这时站出来,担心的问道:“陛下,那个世界虽是正统一朝,但与我们这边毕竟不是直接传承,对待那个世界的大明,该以何种态度?”
此言一出,众臣都立刻噤声。
这件事,他们谁提都不对,都不好。
唯一能做决定的,只有朱缙振。
“那只是诸天世界的一角,并非我们世界的过去,朕打算让英国公插手正统一朝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那方世界。”
“统治问题,自然还是我们大明为主,那个世界为我们大明的附庸。”
“那个世界的景泰帝若是识趣,可以由他帮着处理些朝政,正统一朝的文武百官也一应如此,愿意归顺者留,不愿意者罢官另选贤能。”
说到这,朱缙振脸上露出戏谑的笑容:“他们是正统朝,而我们已进入乾元,正统到后来正德期间的所有朝中能人贤臣,吏部直接照着答案抄就是。”
“还是你们觉得,离开了正统朝那些朝臣们,那个世界的朝廷就运转不下去了?”
听到朱缙振的反问,在场的百官无不是恍然大悟,面露微笑,连连摇头。
他们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正统朝来说,相当于是后世,在场的又都是大明的官员,对于曾经对大明做出多少贡献,有多少真实才干的大明官员,那绝对是了若指掌的。
哪怕另一个世界的正统一朝所有官员全部罢黜,他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组建出大明百官的班底。
“陛下真知灼见,深思熟虑,微臣等自愧不如。”徐玉等百官躬身一拜,心悦诚服,他们不是想不到这一点,只是没有朱缙振点破的话,很难在短时间内窥破这层认知障碍。
毕竟,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和正统朝的官员共事,更想象不到有朝一日他们能“回到过去”,并且帮着大明筛选曾经是他们的老师,父辈,祖辈的官员任用的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悉数说来。”
“陛下,老臣还有一个问题……”
养心殿的朝议,持续到天黑才结束。
每一个走出皇宫的大明官员,从内阁到六部,都在摩拳擦掌。
王敬这个代户部尚书的脸上更是挂着狂喜的表情,走在路上时不时会出神,陷入幻想中“嘿嘿”笑几声。
其他六部尚书,除了兵部尚书李承恩之外,基本都差不多。
养心殿里,朱缙振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大明风华世界的征战问题,以及后续的各种问题,包括官员任命,军事调度,后勤,对于那个世界的开发等等。
他们有着不小的自主权。
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核。
“有正统一朝的财政岁入补充,打下周边各国,还有东瀛那里的金银,我户部就有钱了。”王敬激动的搓着手,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吏部尚书一样摩拳擦掌。
凭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他吏部这次绝对要从正统一朝,捞一些好的苗子和官员回来,无论是用以后续大明覆灭各国做准备,还是为将来大明征战诸天做铺垫。
人才问题,都是摆在吏部面前最头疼的问题。
有了大明风华世界的正统朝的补充,吏部的压力就能小不少。
但要说压力最大的,绝对是刑部尚书,养心殿内,朱缙振的意思很明显,此次征战正统一朝,对于后续被查出贪污,或者勾结朱祁镇发起夺门之变的官员,一律按着大明的史书和刑部、大理寺记录的杀。
当然,压力有,好处也极大。
毕竟那都是明摆着的,弯腰就能捞着的功劳,他怎么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