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第三十章:山中和尚

第三十章:山中和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巴东县靠近神农架林区的斧头山山沟里有一个村庄,叫板栗村。

    板栗村的男人全都姓李,村东的李三树有个1909年年底出生的弟弟,弟弟的乳名叫李四树,只比巴东牛角镇铁匠家的第一个孩子刘邦晚出生三天。

    清末的那个年代,饿殍遍野。李四树出生后几天,唇紫口乌、高烧腹泻、四肢抽搐。土方草药熬汁苦涩,拔嘴灌入又呕咯出,病入膏肓,气若游丝。

    眼看小四树生命垂危,穷困潦倒的他爹决定放弃这个面黄肌瘦儿子的拯救,听天由命,他娘死活不肯,哭闹绝食,村北的槐婆让她把儿子送到二十里外竹叶山山腰的五谷庙去试试,庙中有位医术高明的老方丈,在往昔的瘟年灾月救活过许多人。

    为了孩子和这个家,他爹怀抱裹布婴儿提盏油灯在寒冬雪夜踏冰踩石赶到竹叶山的一座破旧寺庙大门外。

    此时已是深更半夜,仓促的他爹举灯看清楚庙匾,就敲门嘶声哭喊。

    “大师,救救我儿子!救救我儿子!……”

    伤心的哭声刺破宁静的山夜,雪花纷飞飘扬,几片落在裹布孩子的鼻尖上,喊门的他爹看见赶紧抹去,他感觉闭眼的孩子好像不怕冷,沉睡得安详异常,他爹的眼泪簌簌直落,他抱紧孩子,呐咧的喉咙顷刻哽哑,一位父亲多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死在自己怀里。他爹低头不停用脑额撞击冰冷的大门铁叩环:“大师,救救我儿子……”

    紧闭的庙门霍然一声,敞开半扇。

    他爹被一名胖和尚搀扶进屋。

    火炉旁,五谷庙的主持白塔方丈仔细观察婴儿四肢纤瘦肚腹却鼓胀的畸形躯体,又亲手触摸孩子的手腕脉搏与额头。

    “孩子还有救!请施主放心。”经验丰富的白塔方丈安慰疲惫焦急的他爹。

    白塔方丈嘱咐安排:大徒弟瓦芳去庙中药柜取金银花二两、菊花二两、薄荷十两、蜂蜜三两、生甘草八钱,煎煮熬汁;二徒弟化缘去厨房烧水给婴儿洗澡净身消毒;三徒弟田七去院外菜园采摘十几片新鲜萝卜叶。

    稍许,白塔方丈把已热水净身的赤裸婴儿放在温炕棉被上侧卧,他从一只檀木小方盒取出银针,简易消毒后依次刺入婴儿的穴位,面三针、腹七针、背九针、胯三针、手脚十一针、共计三十三针。

    银针刺穴捻转提插半小时,白塔方丈又依顺摘取,取针完毕后包裹保温避免孩子着凉受风寒。婴儿保温非常重要,精通儿科医术的方丈极其注重。

    白塔方丈把包裹婴儿抱在怀里。缭绕三柱檀香时间,瓦芳和尚的药汁煎好,捧端至跟前,温度刚好口服,白塔方丈徐缓喂入婴儿乌紫小嘴,泉水甜浆正好止小儿饥渴,吸吮碗空。

    喂完浆汁,白塔方丈又拿一片葱绿萝卜叶覆盖在婴儿灼烫的额头。

    白塔方丈一直怀抱婴儿在庙堂火炉来回踱步,每当李四树额头上绿色萝卜叶枯竭泛黄,他又换一片新鲜的。

    五谷庙的白塔方丈和三个徒弟呵护照顾酣睡婴儿,直到天明。

    东方朦胧亮,李四树睁眼啼哭,吵醒铺炕边打盹的他爹,他爹惊喜,洪亮哭声意味儿子李四树被医术高明的白塔方丈救活。

    白塔大师怀抱里的李四树已完全退烧,胯下渗流喷泄黄臭脓液,肿胀的肚皮明显瘪塌,僵硬冰冷的小手回暖,乌紫嘴唇褪色。

    针灸、金银花、甘草、蜂蜜、萝卜叶,这些深山古刹的朴素草木竟能让儿子起死回生,村北槐婆所言可信,五谷庙真住着一位医术高明的方丈。

    大徒弟瓦芳和尚用木盆端来刚烧好的热水,给婴儿洗净胯底,又用一张干净棉被重新包裹。二徒弟化缘去厨房炒菜煮饭,须臾,端上斋供素食,一钵白米饭和一盘腌白菜拌豆腐。

    待他爹吃饱,白塔方丈言:“这孩子天生身体孱弱,日后要长期加强营养,多吃牛肉鱼虾鸡蛋,方能平安成长。”

    多吃牛肉鱼虾鸡蛋!听到此话的他爹顷刻泪珠盈眶,瘫跪在白塔方丈面前抽泣。

    “大师救命之恩,我全家感激不尽,恨不能拿出财物来报答。山里穷苦,起早贪黑挑粪扒土,也种不出几颗粮食,遇到水涝干旱的年月,全家只能剥树皮挖野菜填肚子,孩子经常养到几岁就夭折,这孩子出生后就体弱多病,我怕过了这一关,过不了下一关,请大师给我儿指条活路吧!”

    他爹的话让阅尽沧桑的年迈方丈低落难言,他能医治一个人的性命,却医治不了世间百姓的疾苦,他也不知道孩子的活路在何方!

    孩子的活路在何方?这孩子还患有先天性小儿痉挛症。

    淡泊尘世归隐山间的大师迷茫于自己的禅悟修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念诵于佛的真谛。

    五谷庙里,袈裟、钵盂、菩萨泥塑、漆木栅栏、铜钟、香烛祭台、蜘蛛网、斑驳石壁、墙角扫帚、屋檐黛瓦、经书帖文,与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都静止,都在等待聆听白塔大师一个济世的宗教启发,一个圆满的智慧答案。

    大徒弟瓦芳和尚开口:“师傅就收孩子为徒吧!救一个孩子也是救一个家庭!南无阿弥陀佛!”

    瓦芳的话让白塔方丈在犹豫,在回忆,现实的迫切,功德的计较。白塔大师抚摸李四树瘦黄的脸蛋,又看看他爹褴褛邋遢的单薄裤子和一双青筋暴裂发抖的枯手,触景生情决定听从大徒弟的建议。

    “就收孩子为徒吧!李施主你是否愿意?”

    “我愿意,我全家感激不尽,多谢大师给我儿一条生路!”李四树的爹滴泪跪拜磕头不起,他的大儿子李大树和二儿子李二树都是不到十岁就病死。

    李四树前面有三个哥哥,大哥和二哥已夭折早逝,就剩下三哥李三树。

    才出生几天的李四树就这样出家为僧遁入空门,在竹叶山五谷庙当了和尚。

    “孩子来到这世间,现在交给我们,是菩萨安排的造化,是五谷庙里的缘分,我们会好好抚养他长大成人。他是你们的亲生骨肉,以后无论何时想接回家还俗都可以。我佛慈悲!南无阿弥陀佛!”

    白塔大师提醒他爹要牢记自己的骨肉,先送给他爹一套崭新的棉衣棉裤穿上保暖,然后又赠予一袋玉米苞谷给他背回家。

    “李施主走好,路上小心!”

    在雪花翩翩的朔风中,在军阀割据的年代下,在贫寒交迫的岁月里,搂抱婴儿的白塔大师和徒弟们站在五谷庙大门前的石阶上送走了他爹。

    寒冬雪夜抱儿泪,

    竹叶古刹蝼蛄生,

    葩藓茯苓哺芦芽,

    滴水涌泉育草根,

    慈悲累世报井恩。

    青松白塔菩提树,

    菜畦瓦罐萝卜汤,

    化缘梯田七叠峰,

    耕耘桃源五谷粮。

    就在送走他爹的这个冬天早晨,五谷庙为年仅几天的李四树举行剃度入门仪式,裹布婴儿头顶萌生的几缕丝发被轻盈剃去,庄严佛门仪式不会因年龄的大小而失去它的尊重性。

    整个规范的佛教剃度过程中,白塔大师怀抱里的小四树竟没有一声的哭啼吵闹,白塔大师和徒弟们都奇怪于这个婴儿与生俱来的淡定和宁静,天生对佛信仰的虔诚禀赋,不打搅他人的善心,白塔大师感慨万千,给小四树赐法号:归墟。

    李四树成为了五谷庙里的归墟和尚。

    李四树的娘看见回家的丈夫怀里没有孩子,却穿上一套崭新的棉衣棉裤,身后还背托一袋玉米苞谷,便一屁股瘫坐在地谩骂。

    “儿子李四树呢?你把他卖了?”他娘边哭边揪打他爹。他爹立刻把孩子在竹叶山五谷庙出家当和尚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娘。

    李四树的娘不相信。第二天,公鸡未啼,她就想单独出门,又怕遇上土匪危险,一路上该有个照应,就带上自己的六岁三儿李三树前去,母子两翻山越岭去二十里外的五谷庙里看个究竟,看见自己的小儿子真在庙中老方丈怀里抱着,白塔大师正在给尚未断奶头顶光滑溜圆的李四树喂米浆喝,李四树真的当了和尚。

    他娘回家把所见的温馨场面告诉自己的丈夫和整个板栗村的乡亲父老们。他娘可以放心了:李四树还活着,活在五谷庙里。

    他娘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带上自己的三儿李三树去五谷庙里烧香拜佛,看望小儿子李四树。

    李三树的爹上山采药打猎也不忘带些粮食盐巴柴木贡给庙里,看见庙里何处墙桓倒了、柱檐断了、屋顶漏水,都亲手认真修补砌垒,甚至负债从山外购回优质油漆给庙堂佛像刷新,他娘也会把用手针缝纳制成的布鞋被褥枕头蚊帐送给庙里。好人有好报,李家都认为白塔大师是世间最善良的人。

    小时候的李三树还经常留在五谷庙住宿几天,与小和尚弟弟李四树戏耍。

    李家也和五谷庙熟来熟往,兄弟两从小就熟悉亲近,李三树来五谷庙捐送物资时,佛家弟子的李四树也没称呼为‘施主’,而是直接喊‘哥哥’。

    白塔大师为根治李四树的先天性小儿痉挛症,除中草药内服外,重点是教他日夜习武,人字压腿、俯闪收腹、劈掌扣指、金鸡独立、踢脚推拳,从自然筋骨发育定型的角度纠正李四树先天弓角抽搐的手脚。知晓自己病情又在师傅的鼓励下,李四树更加刻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风雨无阻,每夜盘坐挺胸合拳入眠。

    白塔方丈的治疗效果日益明显,习武锻练的李四树长高变壮,身正腰直,精神饱满,勤劳灵活,动作敏捷。每年前来五谷庙看望的李四树爹娘和哥哥李三树都发现李四树在茁壮成长,很高大挺拔,而且静坐时能念经抄卷悟教,劳动时能利索劈柴挑水磨面,力气学识兼备,父母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见到弟弟发育长得特快,哥哥李三树也想在五谷庙里当和尚,但爹娘坚决不允许。

    李三树脑海里从小就铭记有一个比自己小六岁乳名叫李四树的弟弟,在离家二十里外的竹叶山五谷庙里当和尚,法名归墟。娘在世时,兄弟俩每年都能在庙里见面好几次,彼此非常熟悉。

    李四树在五谷庙里六岁这年秋天,大师兄瓦芳和尚出门砍柴,返程半路上听见女人喊救命。

    刺耳声音从人烟稀少的密林传播甚远。胖敦的瓦芳和尚找到声音来源,只见五名粗犷麻袋山匪正在一片竹丛中蹂躏一名被绑架的年轻闺女,闺女反抗嘶叫。正直勇敢的瓦芳丢掉背托柴木,操握柴刀径奔山匪,囹圄质问:“你们在干什么?”

    “关你鸟事!”麻袋山匪停止施暴,与地缝里冒出的光头和尚打斗肉搏。几人互相砍剁,血流肆溅。身受重伤的胖和尚招架不住开始逃跑,被他砍伤的嚣张山匪忿出怨气,不肯放过这位多关闲事的胖和尚。闺女被他们缚捆封嘴塞进麻袋,被一名满脸横肉的山匪扛在肩头。五匪追杀瓦芳和尚。

    已被鲜血浸透的瓦芳筋疲力尽撞在五谷庙寺院的大门上,竭力尖叫一声师傅,就倒地不起。白塔方丈卸栓开门,惊讶看见自己的大徒弟浑身刀疤血渍奄息伸手求救。

    白塔大师救人急切,不顾危险冲上前抱起瓦芳进庙,五条手握马刀钢斧的彪形大汉凶狠喊近:“胖和尚,那里跑!”

    “各位施主,我徒弟乃佛家弟子,那里得罪你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拿命来!”一麻袋山匪难忍白塔大师唠叨说教,就举刀劈向他,大师躲避闪开。李四树化缘田七操拿木棍扁担冲出正堂协助师傅,田七执棒捅戳举刀想砍师傅的山匪一棍。

    “秃头沙弥,今天老子要把你们杀光!”被捅山匪怒火愤顶,扛袋山匪扔掉麻袋子。五匪挥舞刀斧强逼和尚们退至庙院里内。蔑视白塔方丈年迈驼背的剪径头目先砍一刀,脸面睽睽通红的老方丈敏捷转身,一脚蹬中剪径头目的背,头目踉跄向前倾斜几步,他没料到这老头儿还挺厉害。

    “南无阿弥陀佛,不得已而为之,生灵涂炭,破开杀戒!”

    白塔方丈低颅念道一串,四名麻袋山匪团团围拢他。一斧劈至,方丈唤作螳螂捕蝉,顺手一捉,掐紧山匪手腕,抬脚一挑,背后一刀袭上,方丈翻腾倒钩回抓,吐个鹰爪掏心,头领扑抱,方丈贴身肘击,铁头顶喉后,反手锁脖,一个彗星陨落抱摔。

    一匪偷袭方丈右翼,早就预防的方丈先蹬出一套月蚀回旋八卦腿,又仙鹤展翅,叼蛇猛啄,偷袭者鼻青眼肿,老方丈招招犀利力足,击中要害。遇见白胡秃顶老朽竟这般敏捷难缠的山匪们慌乱阵脚,便散开攫砍三位年轻幼小的徒弟。一个拿刀的胳腮胡子山匪撵追瑟瑟发抖的六岁李四树,从未见过杀人打斗溅血的小和尚刘四树被逼到一根油亮大柱前。

    “师傅!”李四树大喊。眼看刀峰就要砍在李四树颈脖上。心急如焚的世外高人白塔方丈快脚钩踢一把钢斧,右手接拿飞奔去抢前一挡。

    “叮当!”刀斧的锋刃硬碰硬,火花迸射。

    麻袋山匪的手被震麻,刀落地,难以收手的方丈排斧横劈胳腮胡子的颈脖,一颗人头被砍断分离掉落,在院内的砖地面蹦跳滚弹。鲜血喷溅至方丈全身,看见人头滚到自己面前的小四树惨叫躲到佛首塑像后,受重伤的众匪看到还在滚动的人头都胆颤害怕,惶恐亡命翻墙四窜逃跑,这老家伙太厉害了。

    战胜的三个小和尚与白塔大师围上大门口血滩里的瓦芳和尚,瓦芳已通身冰凉,六脉停止,断气归天。四个和尚悲恸槁哭。

    化缘注意到山匪丢弃的麻布袋,他解开麻布袋,里面有一位被绑架的清秀姑娘,她已被闷死,嘴唇青肿,鼻孔渗血。瘫坐在地的白塔方丈抱起大徒弟瓦芳和尚的头朝天嗥哭:“罪过!罪过!……”

    瓦芳和尚是老方丈此生遇见过最任劳任怨的人。

    苍老枯槁的老方丈低头扫视破烂的庙门、汩汩的乌血、徒弟和被绑闺女的尸体和砍落的漉淋人头,这是什么世道呀?乱世中的他感觉额穴胀疼心口埂塞,恍惚中摸拾一把钢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三位徒弟慌忙上前抢夺过刀,跪在师傅面前哭喊:“师傅!师傅!”老方丈看见最小的徒弟李四树帮助师傅擦拭袈裟上的血渍,就伸手揩掉李四树脸蛋上的泥巴。

    五谷庙里的老少和尚们又把遇害闺女以及瓦芳还有头首分离土匪三具尸体分别埋葬,并给瓦芳的坟立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