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必须死! 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必须死!
- 而此时此刻,朱慈烺刚刚检查完温室大棚的进展,正在东宫花园的亭中喝茶。
当听到侍卫通报李定国求见的消息时,朱慈烺那原本平静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李定国?
他果然还是来了!
随后,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吩咐道:
“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李定国在一名太监的引领下,终于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来了,坐吧!”
看到李定国出现,朱慈烺随即便打了个招呼,态度随和的就好像在和一位老友打招呼。
李定国先是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朱慈烺会这般随和的对待他。
但他还是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随后连忙恭敬地行了一礼,道:
“多谢太子殿下。”
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在石桌旁坐了下来。
朱慈烺则是拿起茶壶为李定国倒了一杯茶,那茶水如一条清澈的溪流,缓缓注入茶杯中,溅起几朵小小的水花。
一瞬间,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本宫之前还在想你到底会不会来见本宫,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朱慈烺一边说着,一边将茶杯推到李定国面前。
李定国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尴尬,接过茶水道:
“本来是不想来的,害怕打扰太子殿下,但是罗叔说应该来拜见一下太子殿下,所以就来了。”
罗叔?
罗汝才?
朱慈烺听到这话,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因为他早在几个时辰之前,就已经拿到了今天早上罗汝才和李定国的谈话内容。
不过在他看来这两人的谈话并没有什么毛病。
无非就是两人复述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投降朝廷的,然后李定国比较思念自己的家人,还有担心张献忠罢了。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算不上什么事情,因此朱慈烺并没有在意。
随后朱慈烺轻轻抿了一口茶,然后问道:
“算算时间,你去辽东也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了,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李定国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随后这才叹了口气道:
“实不相瞒,没有去辽东之前,臣其实还是有些瞧不起朝廷的军队的。”
“但是去了辽东之后臣这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农民军打的都不是朝廷真正的主力,真正的主力都在辽东对抗建奴。”
“若是朝廷一早就派辽东铁骑来打农民军的话,怕是农民军早就不复存在了!”
说这话的时候,李定国难免有些感慨。
朱慈烺笑了笑,随后说道:
“你能有这番见识也算是不错了,辽东之地自古战事频繁,那里的将士们常年与建奴浴血奋战,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战斗力和。”
“哪怕是当地的百姓也极为彪悍,绝非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比。”
“不过那里的兵马轻易也动不得,毕竟还要提防建奴,所以这才给了农民军发展的机会。”
李定国听到这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突然就在这时,李定国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然后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朝廷是不是打算明年就对农民军下手,彻底解决农民军的祸患?”
朱慈烺喝茶的动作一顿,茶杯在手中停留了片刻,随后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有些奇怪的看向李定国道:
“你猜的没错,朝廷确实打算在明年彻底解决农民军。”
“另外,你既然已经见过罗汝才了,那么你应该知道李自成现在正带着农民军向四川转移吧?”
“他妄想借着四川的地形继续发展势力和朝廷为敌,不过本宫可以告诉你,李自成他是绝对入不了四川的。”
说出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朱慈烺的声音异常沉稳,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而且他也没有在吹牛,因为朝廷已经召集了四川周边省份的兵马,打算让他们在四川边境严阵以待,阻止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四川。
除此之外,陕西、河南一带的兵力也会开始向四川方向包围,集中兵力把李自成困在秦岭山中。
等到了开春之后,朝廷就会调集更多的军队和李自成一决雌雄。
不出意外的话,半年之内这场战争就可以彻底结束了。
虽然到时候可能会死很多人,这些人会是普通的百姓、会是明军,但是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也是彻底解决内乱的办法,绝对无法避免。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李定国一瞬间有些沉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有对战争的无奈,有对百姓的怜悯。
他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如果内乱不解决的话,朝廷是无法专心对抗建奴的。
毕竟建奴在北方虎视眈眈,时刻想着入侵中原,若大明内部纷争不断,又如何能够全力对抗抵建奴呢?
所以内乱必须要尽快彻底解决!
只是代价有些残酷,不死个几万、十几万人的话,这场内乱怕是没那么容易平息。
想到这里,李定国又是颇为感慨的叹了口气。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眉毛一挑,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问道:
“怎么?心疼了?忘不了自己以前是农民军,所以不想朝廷对农民军下手?”
李定国摇了摇头,随后缓缓说道:
“臣在辽东呆了两个月,深知建奴对中原的野心和危害,所以臣清楚朝廷必须要尽快解决农民军,才能专心对付建奴。”
“但是太子殿下莫要忘了,虽说李自成的农民军至今还有三十万兵力,但是那三十万中至少有二十万以上都是普通的百姓。”
“他们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而又朴实的生活。”
“只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和沉重的赋税这才被迫造反,他们不该死的!”
“太子殿下难道真的忍心杀了他们吗?”
朱慈烺沉默了,他当然知道李定国说的没错,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发动一场这样的战争。
毕竟到最后死的都是大明的子民。
但是没办法啊!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大明内乱就永无止境,到时候只会死更多的人,朝廷也跟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付建奴了。
搞不好到最后大明还是要亡、建奴还是要入主中原!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大明和农民军的这场战争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想到这里,朱慈烺直视着李定国,一字一顿道:
“为了大明、为了天下更多的百姓,这些牺牲都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李定国没有再说些什么,因为他自己也知道朱慈烺说的没错。
紧接着,他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与坚定,随后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朱慈烺抱拳道:
“太子殿下,臣有一个不情之请,望您能答应!”
朱慈烺端起茶杯又喝了口茶,这才说道:
“说来听听。”
李定国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
“恳请殿下让臣去劝降李自成和张献忠吧!若是能劝降他们的话,那么这场战争也就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
“汉人和汉人不应该互相残杀,就算要杀,杀的应该也是建奴。”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
随后他说道:
“李定国,你应该知道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朝廷和农民军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了,就凭你想劝降他们,你觉得可能吗?”
“就算现在这个时候李自成要投降,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兄弟们愿意吗?当一个人的位置被架得很高的时候,做什么决定就已经由不了他了。”
“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死,还有手下众多兄弟的命运,所以这种事情以后不要再说了!”
面对朱慈烺的拒绝,李定国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说道:
“就算李自成不投降,但张献忠或许会投降的,而且臣认识很多张献忠的部下,臣有把握可以劝降他们!”
“到时候投降的多了,朝廷的军队和百姓就会少死一些人,这难道不好吗?”
不得不说,李定国的这番话确实是让朱慈烺有些动摇了。
如果李定国这能劝降张献忠的部下投降朝廷,那对朝廷而言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而且会大大动李自成的军心!
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朱慈烺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行了,既然你想试试的话,那么本宫就破例让你试试吧。”
“等过完了年之后,你就去四川吧,如果能劝降他们的话自然是好事,但要是劝降不了,那么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眼见朱慈烺答应,李定国当下便松了口气,随后赶忙拱手道:
“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殿下的期望。”
顿了顿,李定国突然再次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若李自成与张献忠当真愿俯首称臣,归降朝廷,朝廷又当如何处置?”
朱慈烺闻言多少有些无语,因为这压根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首先李自成与张献忠皆是反复无常之徒,此前他们数次归降朝廷,却又数次复叛,朝廷对他们早已是失望透顶,又怎会轻易再接纳他们的投降?
至于之前下旨册封李自成的事情,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是为了控制局势的,压根没人当真。
再者,这二人心狠手辣,肆意屠戮大明宗室子弟,所到之处朱家血脉几近断绝。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在凤阳掘了老朱家的祖坟!
不过当然,这并非是朱元璋的陵墓,而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也就是朱慈烺的老祖宗。
即便朱慈烺内心深处对李自成和张献忠并无那般刻骨铭心的仇恨,可如今他身为大明太子,身负皇室尊严,自然与这二人注定势不两立。
就算他真的有心接纳他们的投降,文武百官定会群起反对,这世间的礼法纲常,也绝不容许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发生。
想到此处,朱慈烺并未立刻作答,而是微微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李定国道:
“你要听实话,还是假话?”
李定国微微一愣,似是没想到朱慈烺会如此回应,但很快便恢复镇定,然后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缓缓说道:
“若说假话,那便是只要他们肯归降朝廷,朝廷自会论功行赏,封爵赐地,保他们荣华富贵,安享余生。”
“那真话呢?”
李定国再次开口。
朱慈烺神色一暗,道:
“无论他们投降与否,都必死无疑!”
“当然,对于张献忠本宫或许还会网开一面,留他一条活路,让他在方寸之地中度过余生,直至老死。”
“但李自成,必须死!”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其实很同情李自成和张献忠,也知道他们的造反都是被迫的。
但是他穿越成了大明太子,这就导致他天生是和他们对立的。
因此站在他的角度来说,李自成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要死的!
因为他不死,农民起义就没法彻底结束,只有他的死亡才能让这场内乱彻底终结。
至于张献忠.
看在他在历史上最终死在抵抗建奴的战争中,朱慈烺勉强可以留他一命!
听完了朱慈烺的话之外,李定国微微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异!
正事聊完之后,朱慈烺也就打算赶人了。
随后他继续道:
“你难得来趟京城,本宫在京城已经给你安排了一座宅子,等会有人带你过去。”
“先好好过个年,其他的事情等到过完年之后再说吧。”
李定国听到这话,却没有太过在意此事。
还以为是这位太子爷财大气粗,随手赏赐的一座宅子罢了。
当下便谢道:
“臣谢过太子殿下。”
朱慈烺不再说话,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
下一秒,便有一个小太监走上前来,对李定国道:
“李将军,奴婢送您离开!”
李定国知道朱慈烺这是在赶人,当下对着朱慈烺抱拳行了一礼,然后就在小太监的带领下离开了。
看着李定国离开的身影,朱慈烺莞尔一笑。
因为李定国马上要见到他为李定国准备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