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
- “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朱暹一路急匆匆的跑回了家,望着他爹出声询问,带着满心的焦急和意外。
说好的是让自己爹到广州那边进行坐镇,掌控全局,防范西南,为今后攻打西南做准备的呢?
怎么现在,突然之间就变成冯胜了?
自己爹呢?
得知这么个消息之后,朱暹只觉得像是晴天霹雳一样。
自从在自己爹这里,知道了这么个消息,他的心情别提有多好。
有些时候,只是想想晚上就激动的睡不着觉,走路都带风。
只觉得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阳光,前途远大。
一些时候,都已经把自己当成未来的国公来看待了。
结果哪能想到,今天就突然间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对于他而言,那真真是晴天霹雳!
瞬间就将朱暹给整懵了。
原本朱暹正在和胡天赐等一些人在一块玩,听到这么个消息之后,他是一点玩的心思都没有了。
很快就说自己吃坏了肚子,要回家。
一路急匆匆的赶回来,就是要赶紧找自己家爹来问一问这个事,将之给确认了。
朱亮祖的面色极其难看,一张脸比锅底还要黑,阴沉的仿佛能滴出水来。
在他的面前有一个茶盏,被摔的粉碎。
他已经在这里坐了有一段时间了。
却没有什么丫鬟仆人过来收拾。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这个时候的侯爷实在是太可怕了,让人不敢轻易在其面前出现。免得触了霉头。
真被侯爷抓着一刀给砍了,那也没地方说理去,死也就死了。
朱亮祖今天可是上早朝了,得到了一手的消息,要远比朱暹知道的更早。
和朱暹一样,朱亮祖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情,同样是飞到了天上。
觉得这事十拿九稳,肯定是自己,不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
在这种情况之下,突然间听到了皇帝当廷宣布,要将冯胜给派到广州那边做事,并把汤和调去了冯胜原来所在的地方接替冯胜的任命之后。
他只觉得天雷滚滚。
整个人都惊呆了,心里面的失落,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后面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不知道了,脑海当中只有这任命在不断的回荡。
整个人都显得浑浑噩噩的,那种失落难受,简直别提了。
一直到现在,他的情绪都没有平复。
朱暹听到这个消息,尚且是这么个反应。
他这个当事人会是什么反应。可想而知。
“我还想知道怎么回事呢!我它娘的哪里知道怎么回事?!”
朱亮祖怒声说道。
这个时候的他正在气头上,哪怕是面对自己儿子,也同样没什么好脸色。
原本还急冲冲的朱暹,顿时缩了缩脑袋。
肉眼可见的冷静下来了不少,不再像是之前的那般急切了。
“爹,这事儿……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明明怎么看都该是爹来做事儿才对。
怎么突然间,就把冯胜给调过去了?
而且,还派了汤和接替冯胜。
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怎么和之前所想完全不同?”
朱亮祖只觉得一肚子的邪火没地方发。
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后,还想要接着怼。
可话到了嘴边,又被他深吸几口气,硬生生的将这情绪给压了下去,声音也缓和了不少。
“我也不知道,皇帝没有任何预兆,直接就点了冯胜的将,全程都没提我的事儿。
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安排什么职务!
这个事儿,朱元璋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人讨论的余地。”
朱亮祖神情极度难看。
说这话时,拳头忍不住紧紧的攥在了一起,手背之上青筋爆起。
“朱洪武就是偏心,我看他就是想要抬举汤和。
所以才干出这些事情来!”
朱暹说这话时咬牙切齿,带着无尽愤恨。
朱亮祖没有再说话,但从他的神态,以及那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想要将天捅个窟窿的模样。
也就能知道对于自己儿子所说的这话,他是很认同的。
“爹,要不……要不您再过去见一见胡惟庸?
问问胡惟庸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身就是他一开始是和爹说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意外,他不能置身事外,必须要给出个说法来!”
听了儿子朱暹的话,朱亮祖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这事儿必须要找胡惟庸,让他给我个说法,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他给了我希望,这个时候吧唧一下什么都没了,这如何能说得通?”
朱亮祖带着愤懑,先前时对胡惟庸的那些敬佩等,到了此时已经是荡然无存。
反而转化成了诸多的不满,乃至于是怨恨。
“我这就找他去!”
当这样的心思在心中升起之后,朱亮祖那是一刻都忍不了,不愿意多等。
说着便起了身,稍稍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大踏步的朝外走,直奔胡惟庸那里而去……
“什么狗屁丞相,屁用没有,以为是个有本事的,结果就这?!”
朱亮祖离开后,朱暹忍不住在这里骂了起来。
直接对着胡惟庸开炮。
在骂胡惟庸的同时,也失去了再去找胡天赐去玩的心思。
最近这段时间里,处处捧着胡天赐,给这么个傻子玩,可是要把他给累坏了,只觉的恶心。
以前觉得胡惟庸很可以,值得结交,自可以忍着恶心做事。
可现在发现胡惟庸居然是这么个货色,那他又何必去处处捧着胡天赐这么个玩意?
……
朱亮祖做来了?
听到这么个消息之后,胡惟庸那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就知道朱亮祖会来找自己。
不过,和朱亮祖的怒气冲冲不同,胡惟庸整个人都显得的很是淡然,带着一些悠然自得。
这事不和他的利益有直接相关,甚至于如此一来对他还有利,他自然能有此等心态。
他起了身,朝着屋外而去,亲自迎接朱亮祖。
而在跨过门槛之时,原本他脸上的那些笑意,风轻云淡等等,一下子就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整个人看起来心情都显得沉重。
“永嘉侯。”
他望着朱亮祖率先开了口。
朱亮祖原本是怒气冲冲,恨不得把胡惟庸的头给拧下来。
可真的见到了胡惟庸之后,也只能将这些情绪都给压下来,不敢真这么做。
毕竟对方可是丞相,他真要把他的头给拧下来,影响太大了,接下来自己别想落一个什么好。
头也肯定会被皇帝给拧下来。
别管是谁,什么身份,敢在这个时候干出这种事情,都只有死路一条。
“胡丞相。”
朱亮祖点了点头,声音和态度与之前和胡惟庸相见时相比,冷淡不少。
胡惟庸像是根本没有察觉到这些一样。
“永嘉侯,走,咱们这边来。”
说着,便在前面亲自引路。
朱亮祖也没有多说什么,跟着胡惟庸前行。
没过多久,便来到了一处屋子。
“这次的事儿,怪我,是我在此之前妄言了。
之前与永嘉侯说的头头是道,结果事到临头,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
都是我的过错,永嘉侯心里难受,怪我,我认。”
胡惟庸落座之后,亲自给朱亮祖斟茶,开口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态度很是端正,该认错就认错,没有丝毫丞相的架子。
朱亮祖军中沙发出来的人,性格上面也倒是有些遇强则强,吃软不吃硬。
此时听到了胡惟庸说出来的这些话,一时间反倒是让他了满腔的怒火都消失了不少。
没有接着对胡惟庸开怼。
“胡相也是一片好心,见我在京师闲置,一直没什么好去处,这才与我分说。
而且胡相当时的分析,在我看来也很有道理。
这事儿胡相也只是与我进行了一番分析而已,真正做主的人也不是胡相,也不能真把这些怪到胡相头上去。
我朱亮祖倒也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
不把事情怪到胡惟庸头上,那还能怪到谁头上?
朱亮祖没有说,但在场的两人懂的都懂。
“你这么说,我就更惭愧了。
这事儿我是真没帮上忙。
我若不与你说这些,你到还能心态平衡一些。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着实是我的罪过了。”
胡惟庸心里面高兴,表面上却对此进行认错。
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把朱亮祖给拿捏了。
可见他对朱亮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该如何来应对,早就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
不然,做不到如同现在这样举重若轻。
轻易就把朱亮祖对自己的愤恨,给转移到了皇帝那边去。
“其实,这事一开始时,我并没有猜错。
还真就是按照我所猜想的这样进行的,皇帝是真准备把永嘉侯你给调到广州那边,进行坐镇。
徐达,邓愈,李文忠,冯胜等这些人都有事情要做,剩下的人里,永嘉侯你最合适。”
胡惟庸压低声音,一副要说一些关起门来的话的样子。
此言一出,顿时就让朱亮祖目光为之一凝,心神触动很大。
果然,前来见胡惟庸,是能从胡惟庸这里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的。
这件事,真的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般,不会太简单。
“是冯胜还是那汤和,在里面做了手脚?”
他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他更偏向于汤和。
毕竟汤和是老早就跟着朱元璋的,而且这家伙更是朱元璋的狗腿子,对朱元璋很忠心。
在朱元璋那里的地位,甚至于比徐达还要高。
但迄今为止,汤和却没能封国公。
这主要是当年,带兵攻打占据蜀中的夏朝明玉珍的时候,汤和作为一军之主帅,事情做的并不好,指挥不当,差点酿成大祸。
所以在后面论功行赏之时,汤和只捞了侯爵,没有封国公。
当然,在一些人的猜测里,朱元璋会把汤和给定个侯爵,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用汤和来压一下众多被封侯爵之人的不满。
以汤和的功劳,以及和皇帝的关系,尚且也不能得封国公。
那么这么多封了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应当封国公的人,也会无话无话可说。
就这有汤和坐镇,廖永忠尚且对于他不能得封国公之事,心中不服。
后面更是闹事儿。
如此看来,似乎也很能印证这么个说法。
但是,对于汤和在今后,将会得封国公这事儿,几乎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怀疑的。
一方面,汤和资历是真的老。
打小光屁股和朱重八一块玩,甚至于就连朱重八去参军,都是汤和与他写的信,将他喊过去的。
若非有汤和,朱重八这个要饭花子,很有可能没有现在的这个地位。
而汤和本身能力还是有的,虽然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这些人,可也不算太差。
有这些在,那么今后朱元璋就算是找机会抬,也会把他给抬到国公的位置上去。
不可能落下了汤和。
这个时候会如此做,也再正常不过。
他心里面的恼恨,愤懑都多少有些释然了。
若是为汤和让路的话,那他这边会被皇帝如此对待,倒也能说得过去。
不算处事太不公,谁让人家汤和老早就跟着朱元璋做事情了呢?
“不是汤和,也不是冯胜。”
自己所想居然不对?
听了胡惟庸的话,朱亮祖显得意外。
“那是出了什么变故?”
朱亮祖询问。
“是太子朱标说,永嘉侯不适合担当此任。
坐镇广州,防备西南,以及今后攻打西南的责任重大,事关国家根本。
需要派遣靠谱的人过去,以求万无一失。
所以陛下那边就改变了主意,做出如此调动的。”
胡惟庸的声音压的更低了。
“什么?!”
朱亮祖为之一愣,心绪顿时不稳了。
胡惟庸说这话时声音虽然不大,可能落到朱亮祖的耳中,却似有雷霆在轰鸣。
让他整个人的神魂都不由的为之一震。
居然是朱标?
是他坏了自己的好事?
他缘何便这般看不起自己?!
这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国公之位给弄走了!
心中为之震动,气愤恼怒的同时,也觉得胡惟庸没有骗自己,说的都是真话。
这件事,就是如同胡惟庸所说的那般。
朱标这个猪崽子在朱元璋心里面的地位有多高,个人都明白。
他说一句,能顶别人说上一万句。
在而且朱标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朱元璋有意让他参与更多的朝政。
那么,在这次的事情上,朱元璋会听从朱标的意见,作出安排,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冯胜,让冯胜来做这事,那也能说得过去。
而且也只能是朱标提这等意见,才让皇帝这么快就转变了心思。
别人,可没哪个能做到这些!
朱标!原来是朱标!
“多谢胡相告知我这个消息,否则,我到现在都还被蒙在鼓里!
胡相的分析是对的,这是有人从中作梗,才导致出现了这么个局面。”
胡惟庸连连摆手,示意朱亮祖不要再这么说。
并压力声音道:“这事儿我与你说一说,你心里面有数儿就行。
切不可心生怨对,更不能说出什么不敬的话来。
那是太子,是今后我大明的皇帝!
他要安排事情,那就只能让他安排,我们听从也就是了。
没看我这些时间以来,都是顺着殿下,从来都没什么忤逆吗?
那是君,咱们是臣,储君也是君。”
胡惟庸对朱亮祖进行了好言相劝。
“什么君?毛都没长齐的人罢了!
不是我们这些人,帮着他爹打江山,他哪来的君?”
朱亮祖腾了一下就火了,言辞更加不客气。
这些乱世出来的武将,大多数都是有着一身的毛病,谁都不服。
朱元璋这等开国皇帝能压着他们,可后面那些下小一辈的,他们下意识的就会轻视。
“慎言!慎言!切莫如此,永嘉侯你再这样,我可不敢与你交往了。
你要出了事儿,莫连累了我!”
胡惟庸连连出声相劝。
听了胡惟庸这话之后,朱亮祖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胡相说的对,谁让人家是君呢,咱们这些人是臣。
哪怕当年出生入死,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杀了那么一场,也同样是臣。
只能任人摆布,受了天大的委屈,不公,也只能是忍着。
胡相好意我都记在心里。”
“你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事情要往开了想,以你的功劳和身份地位。
哪怕这一次没有捞到什么,那接下来,肯定也会给你有所安排,不可能一直让你闲置。”
和胡惟庸在这里说了一阵儿话后,朱亮祖告辞胡惟庸离去。
来的时候他对胡惟庸,满心的不满。
离去的时候,他依旧愤恨,不过这些却已经尽数转移到了朱标身上。
恨不得把朱标手刃了!
送走朱亮祖返回房中,重新坐在椅子上,胡惟庸再次变得悠然自得,风轻云淡。
事情成了!
话说,他在之前给朱亮祖说那样的一番话,帮他分析局势,并不是白分析的。
若是分析的准,那么自然而然便可以收获朱亮祖的好感。
若是分析的不准,事情对他更加有利。
就比如现在,这样轻而易举的就把朱亮祖这么一个开国侯爷,给引到了对于朱标十分痛恨上面去了。
朱标这猪崽子,敢夺自己的权,非让他好看!
……
大约三个时辰后,一封密信已经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