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九七章 剑指孔家

第二九七章 剑指孔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朱元璋现在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这里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可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好事连连。

    果然,在自己也变强了之后,会发现连世界都会变得美好了。

    而他心情之所以如此好,是因为江西那边,清丈田亩之事,已经彻底的结束了。

    那记载了详细田亩信息的黄册,包括绘制的鱼鳞册,也在今日被送入京师。

    看着这黄册,朱元璋的心情简直别提有多好。

    这黄册可是一个好东西,有了黄册,那就能对大明的基础情况,有一个最为细致的了解。

    这才算是真的,掌握了自己大明的根基。

    江西这边田亩的清丈,自己黄册的建立,要比上辈子时提前了三年。

    完成度也比上辈子好。

    而且,这次,也没有在那边吃亏。

    江西那边,也清丈的更加彻底。

    除此之外,那摊丁入亩之事,也在清丈田亩完成,重新拟定江西那边税率的时候,悄然之间加入了进去。

    江西那边的人头税,也就此取销。

    可以说,果然有些事儿可以做,却不能说的太透。

    同样的事儿,换上一个说法,往往就能起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比如这摊丁入亩,便是如此。

    这事儿,还真让自己给办成了!

    而且,抵抗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强烈。

    这事儿办成之后,江西那边的很多百姓,都对自己称赞不已。

    这消息,是通过锦衣卫传回来的。

    和官员上奏的消息相结合。

    官员的上奏自然要看。

    但有些时候,可以选择性的看一看,再和别的相互结合来看。

    不能尽信。

    不然,很容易就会被人给欺骗了。

    这一次清账田亩,和上辈子清丈田亩时相比,多清理出来的隐户,多达三万多人!

    至于多清丈出来的田地,也比上辈子多了一万多顷!

    二者做一个对比,便能够知道,这一这辈子所进行的清丈田亩,要比上辈子时更加的彻底。

    今日,朱元璋在玄武湖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被运送回来的黄册,被他存放在了玄武湖,湖中心的小岛上。

    如同上辈子那样。

    上辈子时,一直到自己去世,乃至于到了后面经历了多代皇帝,玄武湖这里存放的黄册都没有着火。

    便充分说明了,自己将黄册这种极其重要的东西,且又易于燃烧的东西,给存放在玄武湖里,还是非常的正确的。

    只不过,后世的那些子孙们不争气。

    清丈田亩这事儿,也就自己做的最彻底。

    后面的那些子孙们,很少有人再能将普查田亩,给完完整整的干下去的。

    总共也就清丈了那么几次。

    而到后面的结果,也同样是令人想要发笑。

    因为,那么多年的开垦,大明社会整体上又趋于安定,结果人数上面,和田亩上面,到了更后来竟然还不增反降。

    这些东西都到了哪里去?

    根本不必多言。

    而到江西那边进行清丈田亩的人,也同样是得到了他高规格的接见。

    并进行了相应的赏赐和表彰。

    朱元璋很快便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了。

    那就是接着清丈田亩。

    这一次清丈田亩,他选择在山东布政使司,以及福建布政使司这两处同时施行。

    尤其是山东布政使司这里,为重中之重。

    他这次如此做,最重要的,自然而然便是冲着孔家去的。

    孔家这可是一个千年的世家。

    在山东那里,根深蒂固。

    上辈子的时候,自己其实对他们就没有太大的好感。

    只不过上辈子时,自己的见识终究是有些浅薄。

    而且还受到了一些传统的影响。

    哪怕心里面,对不少事情有所不喜。

    但整体上面,也天然就带着一些尊重。

    对孔家那里,并没有下太重的手。

    孔家那里,上辈子时也同样有被自己收拾。

    将他那边的众多田亩,给清账了。

    只不过,清账的没有特别的彻底。

    多少给他们留了一些。

    这一次,事情不一样了。

    孔家那里,也必须给他们清丈干净了才行!

    衍圣公,千年孔家,到了如今早已变了味。

    自己原本就因为,他们先迎金人,后面又迎蒙元对他们有所不喜。

    以为他们到后面,会有所变化。

    可在后世看到的种种消息,却让自己失望了。

    自己真的是高看他们了!

    当真是狗忘不了吃屎!

    李自成打到这边,占据了北平之后,孔家那里,就立刻的给李自成向上降表。

    结果,哪成想短短时间李自成就败走了。

    于是,孔家就又麻利的向关外鞑子上降表。

    倭寇来时,更是和倭寇那边打的一片火热。

    也幸好后面,大队长把他们给带走。

    没有继续让他们眉来眼去。

    否则的话,再接下来还不知道能演变成什么样子。

    基本能确定,还会上降表!

    可以说,这些人的作为,把朱元璋给看的,那是无比的火大!

    狗改不了吃屎,世修降表,说的便是他们。

    这一遭的经历,让他对这些人彻底的去了魅。

    不仅是,去了魅,还让他对这些人无比的厌恶。

    铁骨铮铮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

    教人礼义廉耻,自己却全没了任何的礼义廉耻。

    再没有比他们还要不要脸的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元璋这边又怎么可能,会高看他们一眼?

    又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

    这次到山东孔家那边进行清丈,必然要将之给清丈干净了!

    儒家的一些学问也很可以,但是,孔家倒是没必要把他们捧的那么高。

    需要将孔子和孔家,儒家学问和孔家分开来看。

    千百年来,孔家的地位,那是被一步步的拉高,最终弄了这么一个怪胎出来。

    关键是,这些孔府之人,血脉到底还是不是孔家的,都有待商榷。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人太过于毫无廉耻。

    跪的实在是太快了。

    但凡能稍微强硬那么一点儿,那也能让人稍稍的多看他们一眼,不至于这般的让人厌恶!

    至于说这次清丈山东那边,孔家那里,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说实话,朱元璋还真就盼着他们,能有一些大反应的。

    这样的话,他这里也能够更加顺理成章的动手给他们来个大的。

    他是不怕这些人闹事的。

    只怕这些人闹事,闹得不够大!

    闹得大了才好!

    北孔存在的时间有些太长了,日子过得也太好了。

    他不介意动用一些手段,把北孔换成南孔。

    将这孔家嫡子,再给扶回去。

    孔家别人在乎,他可没那么在乎。

    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只怕是有些不太好实现。

    这么个玩意儿,骨头着实是太软了。

    还没有龙虎山那边的骨头硬。

    这次到山东那边进行清账,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这边只要足够强硬,那里就会乖乖的跪下。

    先把最难的江西,给清丈了。

    如今再将山东那里清丈了,让儒家和道家这边,都做出来一个表率。

    那在接下来清丈田亩之时,那些人想来便也能够更好的认清现实,不做太多无谓的反抗。

    能够更快的,将这清丈田亩给完成了。

    而他这次,之所以准备让人同时对山东和福建两个地方动手。

    自然而然也是因为,有了在江西那边清丈田亩,进行的练兵。

    已经练出来了很多,在清丈田亩上面,有经验的人。

    又有了江西那边,打出来的样。

    那么接下来,在山东和福建那里,同时动手清丈,人手也是够用的。

    还可以老人带新人嘛。

    而这一次,在清丈田亩之中,也有不少人表现突出。

    比如黄观,杨士奇,铁铉这些在后来崭露头角的,自己大明的那些能臣们。

    他们立下了独到的功劳,官职也一样不断的,被自己往上升。

    而这一次的事,也证明了一个事,那就是那些有才华的人,是真的有才华。

    哪怕世事变迁,很多时候也往往要比普通的人,更加的能抓住机遇往上走。

    而这次,有了自己的特殊关注,杨士奇,黄观,铁铉这些人,自然而然也要比他们上辈子,升官更快。

    也更能够担当大任。

    不过,也并非全部都是好消息。

    比如临近年关之时,便有坏消息传来。

    说是万年县那边,出现了天花。

    这等消息一出,一下子就将朱元璋的好心情给弄没了。

    天花这东西,可是特别要人命的!

    上辈子时,自己家大孙子就是被天花给夺走了命。

    只不过,相对于上辈子时,感到棘手。

    如今在面对这些天花之时,他的心情,倒也出现了一些别的变化。

    因为天花并没有那样可怕!

    甚至于这天花,在后世之时,更是成为了被彻底消灭的一个高传染,高致命的病毒。

    除了一些实验室中,保留着一些必要的天花之外。

    其余的早就没了。

    牛痘治疗天花这个方法,朱元璋在后世知道之时,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而后便是又惊又喜。

    天花这东西,他可太痛恨了。

    虽然知道,自己家大孙子去世,是吕氏这个贱妇,在后面动的手。

    但是不可否认,自己家大孙子就是被天花给直接夺去了性命。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元璋这边自然而然,也会将天花给当做重点照顾的对象。

    所以,早在去年时,他这边就已经将治疗天花的原理,告诉了自己家老五,还有太医院当中的这些人。

    让他们就这个事儿进行研究。

    朱元璋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家老五从自己这里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的那种反应。

    又是惊奇,又是带着诸多的不可置信。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话,给老五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这是一个之前时,许多人都不曾涉及到的领域。

    在自己给他们说了这些后,老五他们就有对这个事儿进行研究,实验。

    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了。

    弄出来了可以用的疫苗。

    只不过,还没有那样的尽善尽美。

    需要尽量的把其毒性给减弱,并且产量也没有提上来。

    这一次万年前那里天花,还是挺严重的。

    就他所看到的消息来看,至少已有上千人感染。

    朱元璋相信,真实的情况,绝对要超过这个数。

    朱元璋这边,第一时间就做出了相应的指示。

    让人立刻对那边进行隔离,封锁村落。

    这手段非常有效,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传染的人。

    其实,他这边哪怕不下达这个命令,那边的人,也已经是主动的这么做了。

    毕竟长时间和病痛做斗争早就已经总结出来了一些相应的应对之策。

    比如,这天花便是如此。

    只要发现有天花,那么第一时间就封了村落。

    是通用手段。

    没有办法,这东西实在太猛了,死人太多……

    只不过这一次,和之前不一样。

    这一次面对着天花,自己这边有了别的牌可以打。

    ……

    “儿臣见过父皇,问圣躬安!”

    周王朱橚来到了武英殿这里,望着朱元璋行礼,很是恭敬。

    这个时候的老五朱橚,看起来要比先前愈发的沉稳了。

    而且,如今的他,大多的时间都泡在太医院实验室内,不愿意外出。

    废寝忘食的钻研医术。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那是真的通过父皇的引导,看见了全新的世界。

    特别是在父皇,让人做出了显微镜,并送了过来之后。

    那是真的让他看到了许许多多,先前不曾看到的东西。

    对于病情的医治,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他的医术,如今可以说正在突飞猛进。

    前一段时间,胡惟庸等人谋逆造反。

    父皇除了将那些,首要的人给剥皮揎草,公开处刑之外,剩下的一些比较重要,又没有那般重要,被判了死刑的人,被送到了太医院这里。

    进行了解剖。

    为医学作贡献。

    让他,以及太院里的不少人,到对于人体的构造等方面,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之下,医术想要不进步都不行。

    “万年县那边出现了天花,情况比较严重……”

    “父皇,孩儿这就带人前去万年县!”

    朱元璋话还未说完,周王朱橚,便已出声请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